山水田园诗鉴赏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水田园诗

鉴赏1/45高考实例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惯用“诗眼”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何?请结合全诗简明赏析。2/45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流泉因为岩石阻挡,发出低吟,好像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月色,因为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景象。3/45一山水田园诗概况山水田园诗起源山水田园诗特点山水田园诗代表4/451、山水田园诗起源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方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追求和佛家禅宗净心明性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基础。文人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形成有紧密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个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审美趣味。另外,晋宋以来田园诗、山水诗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借鉴。

5/452、山水田园诗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情趣,抒写隐逸生活闲情逸志。他们诗歌格调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语言质朴淡雅,提升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艺术技巧。这类诗歌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示作者思想感情。6/453.山水田园诗代表孟浩然王维7/45孟浩然(689--740)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孟浩然山水诗多是写他故乡襄阳名胜,象《秋登兰山寄张五》、《夜归鹿门歌》、《江山思归》等,将襄阳山水、烟树、新月、小舟描绘得日常而亲切。他田园诗生活气息浓厚,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珀云在后》等,表达农家生活简单,故人情谊深厚,乡村气氛友好,孟诗格调以清旷冲淡为主。孟诗思想内容不甚丰富,但从艺术完整、精美上来讲,与王维完全能够并驾齐驱。

8/459/45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0/45孟浩然诗歌格调特点1、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2、语淡而味浓。王维(见基本阅读)11/45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2/45其它山水田园诗人代表还有

祖咏

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久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祖咏诗作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练。《终南望馀雪》尤脍炙人口。储光羲

诗风清新、自然13/45孟郊

字东野,与韩愈结为“忘年交”。性格耿直倔强,在官场上失意,终生清贫。但诗作享受盛名,被称为“苦吟诗人“。他以亲身经历创作了不少反应世态炎凉、民间苦难诗篇。他诗立意新奇,含有独创格调。代表诗《游子吟》、《游终南山》。常建

诗风清幽、孤僻

《题破山寺后禅院》14/45二、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鉴赏中惯用到术语15/45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鉴赏1、把握形象特征和寓意2、体味诗中情景交融意境3、体会诗人写景所表现情感4、分析诗歌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6/45

宿建得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诗句什么?有什么作用?

移舟泊烟渚。“移舟“点出“江行”,“泊”点出题面上“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时空环境,逗引出日暮无归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内涵

“新”内涵丰富。首先它明说“日暮”引发了“新”客愁,日之夕矣,而自己无归之愁,另首先又暗示了“新愁”之外,自己心中还有许多旧忧。三、诗歌鉴赏17/45终南望余雪作者介绍

祖咏(699一约746),洛阳人。开元十二年(724)登进士第。后仕途失意,移居汝坟。与王维、储光羲等友善。18/45写作背景这是祖咏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初,年轻诗人满怀建功报国凌云壮志,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终南山以其独特风姿横亘关中,广绵广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才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秀丽山色。当在科举中看到“终南望余雪”试题时,诗人便欣然写下了这么一首小诗。19/45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20/45

思索讨论

1、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诗人这么写是不是违反了常理呢?没有。诗人这么写是写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回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21/452、这是一首应试诗,当初,年轻诗人满怀建功报国凌云壮志,有没有从诗中表达出来?积雪浮云端22/452、“城中增暮寒”暗含着诗人怎样思想感情?本诗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终南山阴岭秀色,但最终一句才露出作者本意,抒写了关心人民疾苦忧虑。23/45田家杂兴八首(其二)

储光羲:19岁(开元十三年)中进士。因仕途失意不满时政弃官而走,一度与王维隐居终南山纵酒论诗。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贬往岭南,很快便客死异乡。24/45补充注释:尚:崇尚。浩荡:这里指襟怀坦荡。畋(tián)渔:打猎打鱼。代指闲适生活。植:种植。葵藿:指葵菜和藿菜。树:动词,种植、栽种。翔集:翱翔、聚集。日:一天天。25/45基本解读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对比

写自己隐居志向

26/45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译文:山林河泽有时昏暗而不宜渔猎,就回到家里暂且闲居一段时间。家里环境充满农家风情:满园里种满了葵花藿草,桑树榆树绕屋而生。连飞禽都与我相知,知我闲居无事,纷纷飞来,聚集在我屋宇。详细写田园生活之乐27/45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深入明志

28/45鉴赏关键点

主旨:此诗写自己__________之乐。艺术特色:诗风_________利用了_______________表现方法。隐居田园质朴自然白描29/45知识点回顾: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之一,其特点是用简练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在诗歌中,指不用华丽辞藻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用明快简练语言、朴素平易文字,勾画出事物主要特征。30/45思索讨论此诗与陶渊明《归园田居》比较,两诗有何异同?31/45游终南山

作者介绍

孟郊字__________,湖州武康人,早年屡试不第,曾客游河南、邻宁等地。贞元十四年方登进士第,做官都不大。因终日吟诗,吏事多废,后辞官归家。“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日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东野32/45孟郊一生,生活贫困,仕途潦倒,诗歌内容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失意不平之鸣。与韩愈合称__________诗歌主要格调特征:凄苦冷涩奇崛硬险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孟郊《秋怀》元好问“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韩孟诗派”.33/45

孟郊诗歌“奇崛硬险”特点在这首诗中是怎样表达出来?

分析:“南山塞天地,日月石山生。”

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______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独特感受。一个“塞”字,用得硬险。着一“生”字,“险”而不“怪”,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这几句中所表现出情韵。夸大34/45“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两句格调依然是奇险.

“高峰夜留景”写山下已是不见阳光夜幕之时,终南山高峰上还有落日余晖。“夜”与“景”(日光)本不应同时出现,诗人却把它们安排在一起,确有“奇”感觉。这里极言山高。“深谷昼未明”,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一片幽暗。“昼”与“未明”也是一对相反概念组合在一起。这里极言谷深。35/45“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译文:大风吹过松柏,枝叶都向一边倾斜;松涛阵阵,万壑俱响,更显山谷清幽。

“驱”字下得险,写出山风威力惊人。“拂”字也下得险。声音本是无形无色,怎样“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36/45“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此二句,颇有言外之意。即对山中景物如此热爱,自己和山林又是如此投缘,对世上繁文缛节、功名利禄看得就淡了,“悔读书”(后悔走读书从仕之路)也就是很自然了。37/45

诗歌主旨经过写终南山__________之景,表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志向。雄奇险怪归隐山林、淡泊名利38/45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到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王维孟郊39/45二者在意境与表现方法上不一样意境方面:王诗意境开阔景象博大,情景自然浑成。孟诗意境幽深景象奇特,情感直露。表现方法方面:王诗以写景为主,移步换景,在动态中描绘景物;结句采取暗示手法,隐含自己对隐居生活向往。孟诗写景兼具抒情,以静态为主,抒情采取类比抒情,如以山比人,“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结句直抒胸臆,表示自己对凡俗生活厌恶和对隐居生活向往。

40/45

鉴赏山水田园诗,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把握形象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把握诗歌意象。如《宿建德江》“野旷天地树,江清月近人。”中“原野”、“天”、“树”;三个意象就写出了“原野空阔,天空在与地平线相接地方从树梢顶上倾斜下去景象”。第四句中“清江”“月”,正是因为明月在天,而江水清澈,倒影在水中就好像在人身边一样。从这两句看作者现有远眺,也有近观,给人既辽远又逼真之感。富有艺术美。产生奇特审美效果。

41/45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意境。

经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终南望余雪》中“积雪浮云端”就是融情入景,景中含情好句。很好地写出了“积雪突出云端之上,云在山腰回绕,而积雪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明丽景象。令人欣喜。

42/45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情感。

普通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情感都是比较轻易把握,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身世,当初时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