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练习及各章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练习及各章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练习及各章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练习及各章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课后练习及各章检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章末检测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5-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末检测................................................-12-

2.1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2-

2.2构造地貌的形成........................................................-27-

2.3河流地貌的发育........................................................-32-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未检测............................................-38-

3.1常见天气系统..........................................................-48-

3.2气压带和风带..........................................................-54-

3.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60-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章末检测................................................-66-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76-

4.2洋流...................................................................-82-

4.3海一气相互作用.........................................................-88-

第四章水的运动章末检测..................................................-94-

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104-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110-

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检测.................................-114-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下图为广东省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据此完成

1—3题。

1.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望远镜镜头朝向()

A.北方B.南方

C.东方D.西方

2.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绕北极星转动,这反映出()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D.恒星运动

3.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

和方向不变,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

A.20时3分56秒B.20时56分4秒

C.19时3分56秒D.19时56分4秒

下图为“由北极星方向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点)”。

据图回答4〜5题。

4.当地球运行到左图中的远日点附近时,其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A.甲位置B.乙位置

C.丙位置D.丁位置

5.当地球位于右图中的哪两个位置之间时,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快再变慢()

A.甲乙B.乙丙

C.丙丁D.丁甲

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下列四个位置代表的节气分别是:

A,B9C,DO

(2)在四个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o

(3)我国江淮地区梅雨季节时,地球公转到_______位置附近,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

球公转到_______位置附近。

(4)当地球位于B和C两位置之间时,地球公转的速度状况是o

一架飞机在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千米/时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

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时)。据此回答7〜8题。

7.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8.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最接近的是()

A.赤道B.极点

C.北纬30。D.北纬60。

某年7月1日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根铁柱瞬间失去黑影,

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引得现场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据此回答9〜10题。

9.此景象发生时()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C.此时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D.此时公转速度达到最快

10.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4月18日前后B.6月11日前后

C.8月11日前后D.10月6日前后

以世界首台地动仪发明者、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名字命名的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天

基观测平台首发星——电磁监测试险卫星“张衡一号”,于2017年2月2日15时51分从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雨水

立夏//、立春

小满)

芒种/A小寒

小咕"大雪

%雪

大暑

处A;

白塔秋分塞露

11.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顺利升空后,南通将迎来的节气是()

A.大寒B.立春

C.惊蛰D.春分

12.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暑时日地距离最近

B.大雪时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变大

C.冬至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D.在立夏和立秋节气时,太阳直射赤道

13.读图,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方向。

(2)比较说明图中A、B、N三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

(3)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地时,所用时间是,叫作一个日。

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北回归线

A赤道

南回归线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3)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轨道,图中的点,最接近近日

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

(4)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半球,向移动。此期间北

京白昼在不断变。

答案及解析

1〜3.解析:第1题,地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极星在北方,观测者在进行观测

时,望远镜镜头应朝向北方,A正确。第2题,小组成员经长时间观测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

星绕北极星转动,这是因为相对于地球,北极星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观测结果是恒星绕北

极星旋转,只能说明是地球在自转,这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恒星视运动现象,A正确。第3

题,观测者于某日20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某颗恒星,若保持望远镜的位置和方

向不变,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则第二日望远镜再次对准这颗恒星的时间是19时56

分4秒,D正确。

答案:LA2.A3.D

4〜5.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根据地轴北段“右倾右冬、左倾左冬”知,右图中丙

为冬至、甲为夏至,远日点为7月初,其位置最接近甲位置,A正确。第5题,丙为冬至,时

间为12月22日,自丙至丁之间,地球经过近日点太阳公转速度最快,过了近日点公转速度

变慢,C正确。

答案:4.A5.C

6.答案:⑴夏至秋分冬至春分

(2)CA

(3)AC

(4)越来越快

7〜8.解析:第7题,飞行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太阳是恒星,说明

飞机飞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此时

飞机飞行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对。A、C、D错。第8题,沿水平方向以837km/h低空匀速

飞行,赤道上地球自转速度为I670km/h,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60。纬线的线速度

是赤道的一半,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球纬度是北纬60。,D对。A、B、C错。

答案:7.B8.D

9〜10.解析:第9题,“立杆无影”反映的是太阳直射现象。根据材料可知,此时时间

为7月1日,7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1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

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因此A正确,B、C、D错误。第10题,广州市位于北回归线和赤

道之间,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7月1日出现“立杆无影”现象,表示该日太阳直射广

州市。此次太阳直射广州市的日期大约为北半球夏至日后的第9天,所以另一次太阳直射广

州市的日期大概为夏至日前的第9天,即6月II日前后,B正确,A、C、D错误。

答案:9.A10.B

11〜12.解析:第11题,大约每十五天一个节气,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张衡一号”

顺利升空时间为2月2日,距冬至大约为一个半月左右,据此选B项。第12题,日地距离最

近时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接近小寒;大雪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

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在变大;夏至后的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春分和秋分节气时,

太阳直射赤道,据此选B项。

答案:ll.BI2.B

13.解析:本题从方向、周期和速度三个方面来考查对地球自转运动特点的掌握。第(1)

题,要求画出自转方向,其关键是要先确定南北半球。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自转方向为逆

时针方向旋转。第(2)题,要清楚A、B、N三点的纬度排列是从赤道到极点,所以从角速度看

A、B相同,均为15°/小时,N点为0;从线速度看,A最大,B其次,N为0。第(3)题,要

明确地球自转360。是一个恒星日。

答案:(1)逆时针画箭头

(2)角速度:A、B点相等,均约为15。/小时,N点为0;

线速度:A点最大,B点小于A点,N点为0。

(3)23时56分4秒恒星

14.答案:(1)如下图(2)如下图

⑶D快(4)北北长

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为昼半球。读图,完成1-2

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弧AN为昏线B.弧BN为晨线

C.A点时刻为8时D.B点时刻为18时

2.B点经度为()

A.135°EB.135°W

C.45°WD.45°E

读国际日期变更线图,

国际R期变更线

3.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氏30个)起飞,向西南经过11小时飞抵古巴首都哈瓦那泗

五区)。起飞时圣彼得堡时间为18日15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

A.19日12时B.19日19时

C.18日12时D.18日19时

4.一艘向东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

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II时55分

C.12月31日11时5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下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

回答5〜6题。

平顶遮阳棚

5.下列节气,正午时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6.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

A.正处小麦收获季节B.全省草木葱绿

C.一年中日出最晚D.各地昼夜等长

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为二分二至日)(图a)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图

b),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公转方向

地球公转方到/N

⑴如图b所示,指出图b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

(2)该日,Q地的昼长为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

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8〜10题。

8.此时A点的区时是()

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

9.此时北京时间是()

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D.7月7日14时

10.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B点线速度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A点角速度大于B点

11.一条平直的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

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此河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示相吻合的是()

①②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下图是某市(29。2116下)某楼盘平面图。读图,回答12〜13题。

N

AB

!!m书

fWWW”“风向风频率

!!

T!?!ZHZE交通干线

CD

!!!!!!E房屋分布

绿化带

12.在面积、户型、楼层(5层以上)等都相同的情况下,从居住条件方面考虑,房价最

高的可能是()

A.AB.B

C.CD.D

13.该楼盘每栋房屋均为25层(层高为3米,无架空层),楼间距为30米,B栋15层某

业主家一年中正午不能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大约为()

A.2个月B,4个月

C.6个月D.8个月

14.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C三点线速度最小的是=

(2)此时E点地方时是时,国际标准时间为时。

(3)图中晨昏线EDC中晨线是oC点位于H点的方向。

(4)A点的地理坐标是。

(5)此时A、B、D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昼长是小时。

15.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

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②的地点是,④的地点在________。

(3)四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地。

(4)①②③④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是o

⑸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①处的住宅门窗应朝向,③处住宅门窗应朝向

⑹日为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则H|=。(用h表示)

答案及解析

1.解析: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因此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故弧AN为晨线,

弧BN为昏线,A、B错误;图示时刻全球昼夜平分,弧AN为晨线,所以A点时刻应为6时,

C错误;弧BN为昏线,所以B点时刻为18时,D正确。

答案:D

2.解析:图示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经线把全球平分为八份,根据180。经线位置,

推出A点经度应为135°E,B点经度为45°W,因此C正确。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圣彼得堡位于东二区,哈瓦那位于西五区,圣彼得堡

比哈瓦那早7小时。飞机起飞时哈瓦那时间为18日8时(15—7=8),再加上飞机飞行的时间

11小时,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为18日19时,D正确。

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日期变更线。从12月30日12时起,经过5分钟后,时刻为12

时5分,当其越过了180。经线后,日期有可能发生变更,也有可能不变,因为180度经线与

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有两种情况:(1)若自西向东跨越日界

线,则日期减一天,为12月29日12时5分;(2)若未跨越日界线,日期不变更,则为12月

30日12时5分。故选A。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由于该停车场位于山东省(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夏至日时正午能够遮阳的

车位最多。

答案:B

6.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判断。由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中箭头①代表夏至日,

箭头②代表春分日、秋分日,箭头③代表冬至日,故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在一年

中日出最晚。

答案:C

7.解析:(1)本题考查晨线和昏线的判读。读图根据太阳光线及晨昏线的位置,可知晨

昏线左边为昼半球,右边为夜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即6月22日左右,夏至

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逆时针)及昼夜半球的分布,可知PM为晨线,MN为昏线。(2)本题考

查昼夜长短及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Q地位于晨线与经线的交点上,Q地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即为Q地日出地方时,然后再根据日出的地方时求昼夜长短。M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

时为0时,Q所在经线与M所在经线经度差为45。,地方时差3小时,故Q地的地方时(日出

时间)为3时。Q地的昼长为2X(12—3)=18小时。(3)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的描述。昼

夜长短的分布规律需要描述各半球昼夜状况、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极昼极夜的分布等。当

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日期是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长越长,夜长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答案:(1)PM为晨线,MN为昏线。

(2)183

(3)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夜长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

象;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8.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根据材料分析可知,B点所在经线为45。亚,A点经度应

为0。。非阴影部分为7月8日,可知9(TW(西六区中央经线)为0时,A点所在经线为零时区

中央经线,零时区与西六区相差6个小时,且在西六区的东边。根据“东加西减”原则,A点

的区时应为7月8日6时,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9.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根据日期分布可判断,西

六区为7月8日0时,东八区与西六区相差14个小时,且位于西六区东边。根据“东加西减”

原则,此时北京时间应为7月8日14时。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10.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

均为15。小,但线速度变化规律为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排除A、B、D»据图可知,C点

纬度高于B点,故C点线速度小于B点,C正确。

答案:C

II.解析:由题意知,河流上游和下游侵蚀岸和堆积岸不同,结合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应为地跨南北半球的河流,②④可排除,答案为①③。

答案:D

12.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市经纬度为(29。此116吨),从该楼盘平面图可以得出,在面

积、户型、楼层(5层以上)等都相同的情况下,A、B位于北侧,采光条件弱于南侧的C、D楼,

价格可能较低,A、B错误;D位于东侧,远离西侧交通干线噪声污染,从居住条件方面考虑,

房价最高的可能是D,所以D正确,C错误。

答案:D

13.解析:由题中材料可知,15楼距楼顶的高度为30米,与前楼的楼间距也为30米,

则刚好有阳光射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45。(如下图),此时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求得太

阳直射点位于16对。如果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则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小于45。,太阳光线就

会被南楼阻挡,该业主家不能获得阳光照射。一年12个月太阳直射点总共移动了23。26'X4

=93。44',所以平均每个月约移动8。,16组向南移动到23。26'再回到16。5,共移动了约15。,

所以该房屋每年约有2个月的时间正午无法获得太阳照射,A正确。

答案:A

14.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第(1)题,该图是极地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

逆时针,所以为北极上空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根据图示可知A、

B、C三点中B点纬度最高,故其线速度最小。第(2)题,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

半球的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

点为18时。E点刚好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以E点的地方时为18时。国际标准时间是指

0。经线的地方时。根据图中180。经线的位置判断,E点经度为45OE,与0。经线相差45。*5。

=3小时,0。经线位于E点西边,所以0。经线地方时为18—3=15时。第(3)题,顺着地球自

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所以DC是晨线。根据图中180。经线的位置可判断C

点的坐标为(0。,135°W),H点的坐标为(45。?<0。),所以C点位于H点的西南方向。第(4)题,

A点位于180。的对应经线上,经度为0。。A点所在虚线为北回归线,A点纬度为23。26'N。

第(5)题,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随着纬度增大,昼

渐长,夜渐短,D点位于北极圈上,在三点中纬度最高,白昼最长且又在极昼区内,昼长为

24小时。

答案:⑴北B

(2)1815

(3)DC西南

(4)(23°26zN,0°)(5)D24

15.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

极点的太阳高度。第(1)题,读图,②地的太阳高度一直不变,应是北极点,极点的太阳高度

等于直射点的纬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北纬h度。第(2)题,结合前面分析,②的

地点是北极点,该日不是二分日,④地日出6时,日落18时,昼夜等长,④地点在赤道。第

(3)题,四地中②在北极点;③昼长时间是24小时,发生极昼现象的是②和③。第(4)题,②是

极点,纬度最高。③有极昼现象,纬度较高。④在赤道,纬度最低。①是昼短夜长,位于南

半球,没有极夜现象,纬度小于极圈度数,结合太阳高度,纬度位于南温带。所以纬度从高

到低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第(5)题,①处位于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

住宅门窗应朝向北。③处位于北半球,为了接受较强的阳光,住宅门窗应朝向南。第(6)题,

也为该日③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纬度是北纬h。,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

点纬度互余,故③地纬度为(90—h)。,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则H|=90一|(90-h)—h|=2h。。

答案:(1)北纬h度

(2)北极点赤道

⑶②和③

⑷②③①④

(5)北南

(6)2h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海拔।角,自转线速度大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序号是()

A.①B.②

C.③D.0

4.恒星乂是()

A.牛郎星B.织女星

C.北斗星D.北极星

5.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

C.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一致的

6.读图,若。角增大1。,则()

A.Li、L2两纬线位置均南移

B.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延长

D.地球上温带范围增大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北京某球迷前往

莫斯科(东三区)观看了揭幕战。下图为该球迷乘坐的航班信息(起降时间均为当地区时)。据此

完成7〜8题。

13:45—>16:55

北京莫斯科

首都国际机场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

7.该球迷所乘飞机的飞行时间约为()

A.3小时10分B.8小时10分

C.13小时10分D.15小时50分

8.某地太阳位于地面以上最高点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的经度应该是()

A.124°EB.116°E

C.104°ED.136°E

GPS越来越受自驾游爱好者青睐,GPS接收机可显示当地的三维坐标、动态指示前进方

向(以正北方为0。,以正东方为90°,以正南方为180°,以正西方为270°)、生成行进路线、显

示当地日出和日落时间(早期的GPS接收机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据此回答9〜

10题。

9.若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的是125。,则表示前进方向是()

A.西南B.西北

C.东南D.东北

10.某日刘教授在游览苏州时,其早期的GPS接收机屏幕上显示的日出、日落时间分

别是21:55、10:05,则该日苏州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是()

A.05:55、18:05B.06:55、17:05

C.09:55、14:05D.10:55、21:05

长沙(约28。出某中学学生在地理兴趣课上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

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根据下面图表回答11〜12题。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70°62°55。

1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和长沙昼长情况为()

A.①f②f③先变长后变短

B.②f③f④逐渐变短

C.③f④f⑤先变长后变短

D.②f③f④先变短后变长

1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下图中N为北极点,P、Q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某纬线L的交点,NP、NQ为

经线。读图,回答13〜14题。

13.假若图中纬线L度数变大,则此日图中()

A.P、Q两点均向东移动

B.P点向西移动,Q点向东移动

C.P、Q两点均向西移动

D.P点向东移动,Q点向西移动

14.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该纬线上由P点向西到Q点之间的经度差将()

A.减小B.增大

C.不变D.不确定

图a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

——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

简表,集热板倾角如图b所示。据此完成15〜16题。

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夏至日日落时间:19时33分

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6。34'秋分日集热板倾角:40°

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

15.该小镇的位置在()

A.124°E,40°NB.118°E,40°N

C.116°E,36°34'ND.4°E,36°34'N

16.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对太阳,以获得

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则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为()

A.90°B.180°

C.23°26'D.46052,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

九天为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据此完成17〜18题。

17.“数九”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持续加快

B.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持续扩大

C.长春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

D.长春市日出时刻逐日提前

18.“数九”是我国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认为冬至日后过了九“九”八十一日,

春天才会到来。推断这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民俗()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

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

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19〜20题。

19.北京时间12:48,该房屋的影子朝向正北,则该房屋的经度大约是()

A.108°EB.132°E

C.102°ED.IO8°W

20.图示地区房屋大门宜朝向()

A.西北B.西南

C.东北D.东南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图a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请将其转绘到图b中。(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分)

(3)图b的a、c、d三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点,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点。(2分)

(4)此时a的昼长为小时,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d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3分)

(5)此时地球公转到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北京时间为月

日时。(5分)

22.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50°E

90°

⑴图中d、a、e三点所在的直线是(晨、昏)线,此时e地的地方时是

时。(4分)

⑵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此时北京(约4(TN)的正午太阳

高度为。(4分)

(3)该日e地的夜长约小时。(2分)

(4)此日之后的一个月内,b、c两地的臼昼时间比上海(长、短),且两地昼夜变

化情况:。(4分)

23.图a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图b为图a四地中某两地

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图a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

四季最分明的是,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4分)

(2)图b中,A、B两曲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图a中的地点分别是:A,

B,(4分)

(3)简述11月①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2分)

(4)下图已绘出某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

图。(2分)

><7—

24.下左图为某日某时刻半球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为黑夜;下右图为太阳能电池板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日的日期大约是。(1分)

⑵该时刻太阳直射的纬度是,北京时间为o(2分)

(3)此时,B点旗杆影长为一天中的(填“最大”或“最小”)值,旗杆影子的方

向为方向。(2分)

⑷该日C地的昼长是,该日后,D点将向N地靠近,C地的昼长将变(填

“长”或“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将变(填“大”或“小”)。(3分)

(5)该日A地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上右图)之间最

合适的夹角约为;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

最小夹角之差)为.(2分)

答案及解析

1.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图中自转线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可判定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卜时,30。纬线上地球自

转线速度约为1447千米〃J、时,60。纬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837千米/小时,故根据图中的

数值范围可推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据此分析,本题选择A。

答案:A

2.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不仅包括

纬度因素,还包括海拔等因素。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a处的线速度

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故可推知a点的海拔较高。据此分析,本题选择A。

答案:A

3.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图中表示黄赤交角

的序号是①,A正确。

答案:A

4.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轴的特征。地球运动过程中,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恒星M是北极星,D正确。

答案:D

5.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A错误;黄赤交角

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小,B错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

回移动,C正确;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互余的,D错误。

答案:C

6.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图示。角表示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当9角

增大1°,即黄赤交角减小1。,故回归线度数减小1。,则Li、匕的度数都增大1。,则L1将向

北移,而二将向南移,A错误;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范围为南北回归线之间,范围将减小,B

错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不变,C错误;热带和寒带的范围都将减小,温带范围将扩大,

D正确。

答案:D

7.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球迷所乘坐的飞机是北京区时

13:45起飞,莫斯科区时16:55到达。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的区时,莫斯科位于东三区,两

地相差5个时区,即相差5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法则,当北京时间是13:45时,东三区时

间为13:45-5=8:45,即北京飞往莫斯科需要8小时10分钟。故选B。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太阳位于地面以上最高点时,即当地的正午

时刻,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即12(TE所在地的地方时为12时16分,

则该地位于12(TE西边;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时间相差16分钟,经度相差4。,则该

地经度=120。-4。=116咤。B正确。

答案:B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GPS接收机以正北方为0。,以正

东方为90。,以正南方为180°,以正西方为270。,GPS接收机显示屏上显示的125。表示东南

方向,故选C。

答案:C

1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根据材料可知,早期的GPS接收机

只能显示当地日出、日落的世界时,也就是零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世界

时较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即日出、日落的北京时间分别为05:55和18:05。据此分析选A。

答案:A

11.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由材料可知,该地连续三

个月,太阳高度在减小,由正午太阳高度=90。一纬度差,可以得出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8°N,

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7的,所以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为②f③一④,长沙昼长变化是逐渐变短,据此分析选B。

答案:B

12.解析: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判读。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8。?4,不是二分二至日;

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测量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为秋分日;第三次测量时

太阳直射7对,不是二分二至日。故选C项。

答案:C

13.解析: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故图中PQ劣瓠为夜。

北半球越往北昼弧越长,夜弧越短,即图示中的PQ劣弧之间的经度差越小。北极点附近地球

逆时针旋转,故P点向东移动,Q点向西移动。故选D。

答案:D

14.解析:该地为北半球,黄赤交角变大,昼夜长短相差变大,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昼弧最长,夜弧最短,即图示中的夜弧PQ(由P点向东到Q点)之间的经度差变小,由P点向

西到Q点的经度差会增大,故选B。

答案:B

15.解析: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4时43分,日落时间19时33

分,可知该地昼长为14小时50分钟,当地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2:08,即该地

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分钟,经度比12(TE偏西2。,所以该地的经度为秋分日时集热

板倾角为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太阳此时直射赤道,所以当地纬度

为4(TN,B项正确。

答案:B

16.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最大限度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