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区域地理 复习讲义 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5 区域地理 复习讲义 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5 区域地理 复习讲义 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5 区域地理 复习讲义 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5 区域地理 复习讲义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区域地理解析版复习讲义【分类图片|针对训练】(2022·广东揭阳·统考一模)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经济文化联系密切。读“中南半岛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中南半岛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是南高北低 B.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2.2021年元旦,某市的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单中的是(

)A.棕油、椰子 B.稻米、苹果 C.牛奶、小麦 D.黄麻、梨子【答案】1.C2.A【解析】1.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A错误;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正确;中南半岛位于热带地区,植被属于热带雨林,D错误。故选C。2.东南亚位于热带地区,农业主要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棕油、椰子属于热带经济作物,A正确;苹果、小麦、梨子等属于温带农作物和温带水果,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订单上,B、C、D错误。故选A。(2022·海南海口·海口市第十四中学校联考三模)读世界地区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区是世界的热点地区,战争冲突不断,不是导致该地区不安定的原因是(

)A.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B.争夺丰富的石油资源C.宗教信仰差异D.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发达4.该地区因盛产石油享誉世界,许多大型油轮穿梭往来于图中的A海峡,该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5.①地区最为缺乏的自然资源为(

)A.水资源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答案】3.D4.B5.A【解析】3.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备受关注,A正确;中东地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各方势力都想争夺,B正确;中东地区,各地区宗教信仰的不同,所以宗教冲突也是中东地区不稳地的重要原因,C正确;中东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缺水根本没有办法发展畜牧业,D错误。故选D。4.马六甲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群岛之间,A错误;由图可知,A为霍尔木兹海峡,被誉为“石油海峡”,B正确;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C错误;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B。5.①地区为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十分的干旱,降水十分稀少,所以缺乏水资源。故选A。(2022·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读“欧洲西部图”,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B.语言以阿拉伯语为主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畜牧业发达7.关于欧洲西部地形、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稳B.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为河流枯水期C.地中海气候区,河流以夏汛为主D.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变化大【答案】6.D7.A【解析】6.西欧地区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A错误;中东地区语言以阿拉伯语为主,西欧地区语言以英语为主,B错误;西欧地区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之一,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C错误;西欧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D正确。故选D。7.西欧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例如波德平原、西欧平原,所以水流平稳,A正确;西欧地区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河流水位变化小、没有枯水期,B、D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冬雨型,C错误。故选A。8.(2022·辽宁沈阳·统考一模)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粮食种植少,但是畜牧业发达。发达的畜牧业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③方框是(

)A.畜牧业发达 B.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C.以平原为主 D.草场广布,牧草多汁【答案】D【解析】欧洲西部地处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①或②地形以平原为主,①或②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③草场广布,牧草多汁,④畜牧业发达,以牛羊肉和乳制品为主要食物,故③方框是草场广布,牧草多汁,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2·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传统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过分依赖工业产品出口 B.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C.自然资源匮乏制约了经济发展 D.气候炎热干燥,热带沙漠广布10.该地区典型传统民居是(

)A.吊脚楼 B.高架屋 C.碉房 D.茅草屋【答案】9.B10.D【解析】9.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以出口单一初级农矿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故B正确。该地区工业水平低下,自然资源丰富,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故A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10.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当地的自然景观是热带稀树草原,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传统民居--茅草屋,茅草和树枝可以就地取材,节省了成本,茅草屋又可以隔热,吊脚楼和高架屋主要分布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碉房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地区,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4月24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工作圆满完成。此次科考中科学家们发现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读“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1.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12.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

)A.人口减少 B.风力增强 C.气候变暖 D.洪涝频繁【答案】11.D12.C【解析】11.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读图可知,五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应该是最高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会大量繁殖,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气候变暖,C正确。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A错误。南极地区有风库之称,常年风大,B错误。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降水稀少,D错误。故选C。13.(2022·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2018年1月,我国宣布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完成下题。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路线沿途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B.该路线沿途经过的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C.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D.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答案】A【解析】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一鹿特丹)的说法,该路线沿途先后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该路线经过的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比南极地区气温更高、降水更多、风速更小;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应该选择6--8月,此时气温高、结冰面小、利于通航;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14.(2022·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读日本和俄罗斯工业区分布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矿产资源都丰富 B.两国工业区都沿矿产地分布C.俄罗斯科技雄厚,轻工业发达 D.日本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答案】D【解析】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工业主要集中于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海运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排除AB,D正确;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其工业靠近资源产地,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排除C;故选D。(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一模)读印度地形区分布图及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据图判断,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B.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C.恒河自东向西注入阿拉伯海 D.降水稳定,旱涝灾害频繁16.据图中信息可推断出的结论是(

)A.城市加尔各答为棉纺织业中心 B.城市孟买为麻纺织业中心C.棉花种植区在西部沿海平原区 D.黄麻种植区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区【答案】15.B16.D【解析】15.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其地形从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地势落差大,B正确;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排除A;恒河自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排除C;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该区域多旱涝灾害,排除D;故选B。16.加尔各答为麻纺织业中心,附近盛产黄麻,排除A;孟买为棉纺织业中心,附近盛产棉花,排除B;棉花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西北部,,排除C;黄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区,D正确。故选D。(2022·云南·统考中考真题)俄罗斯与欧洲西部相邻,其欧洲部分约占国土面积的1/4,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读下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面环海,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许多海湾深入陆地③河网稠密,河流大多注入海洋④山脉位于南北两侧,利于海洋气流深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平原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 B.欧洲部分交通网更稠密C.欧洲部分矿产资源更丰富 D.人口和经济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19.西欧国家1/4的油气供应依赖于俄罗斯,输送这些油气资源最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 B.公路 C.海运 D.铁路【答案】17.C18.D19.A【解析】17.欧洲西部气候深受海洋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海岸线曲折,许多海湾深入陆地;山脉位于南北两侧,利于海洋气流深入。故②④正确,①错误;河网稠密,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故③错误。故C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18.由图可知,俄罗斯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是俄罗斯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故D正确;俄罗斯的两大平原分别在欧洲和亚洲部分,故A错误;欧洲交通网更稠密是因为人口和城市集中,所以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亚洲部分面积更广大,矿产资源更丰富,故C错误。故选D。19.西欧国家1/4的油气供应依赖于俄罗斯,输送这些油气资源最适宜采用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俄罗斯的货运以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其中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故A正确。故排除BCD,故选A。(2022·云南昭通·统考模拟预测)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和“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0.关于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瑞斯位于热带雨林之中 B.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城市C.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 D.圣佛朗西斯科河注入大西洋21.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呈(

)A.圆环状 B.半环状 C.条带状 D.团块状22.关于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两国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B.两国都濒临太平洋C.两国都被赤道穿过 D.两国都是发达国家【答案】20.B21.B22.A【解析】20.读图可得,马瑞斯位于热带雨林之中,A正确;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B错误;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上,为巴西首都,C正确;圣佛朗西斯科河属于南美大河之一,注入大西洋,D正确。故选B。21.读图可得,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具有半环状的特征,中部为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然后周围是热带草原气候等。ACD错误、故选B。22.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A正确;巴西濒临大西洋,澳大利亚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B错误;巴西和澳大利亚都被南回归线穿过,C错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D错误。故选A。(2022·江苏盐城·校考三模)读美国本土及周边略图,完成下面小题。2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的邻国D为墨西哥 B.西临的海洋B是大西洋C.b是美国世界最长的河流的密西西比河 D.e是著名的落基山脉24.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城市是“硅谷”所在地旧金山 B.③纽约是美国的首都C.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出生率高 D.五大湖区域的工业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答案】23.D24.D【解析】23.读图可知,美国北部的邻国D为加拿大,墨西哥位于美国南部,故A错误。西临的海洋B是太平洋,大西洋位于美国东部,故B错误。b是美国最大的河流密西西比河,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故C错误。e是著名的落基山脉,故D正确。故选D。24.城市①是华盛顿,故A错误。最大的城市是纽约,故B错误。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造成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五大湖地区的工业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故D正确。故选D。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区域耕地以旱地为主,②区域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B.确定①区域与③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C.③区域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D.④区域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答案】D【解析】①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②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故A叙述正确;①北方地区与③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故B叙述正确;③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C叙述正确;④青藏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不是珠江的发源地,故D叙述错误。故选D。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下列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高温潮湿 B.南方地区四季分明C.西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D.青藏地区湖泊众多,沼泽连片3.有关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叙述,可信的是(

)A.南方地区“坎儿井”星罗棋布B.北方地区冬季传统体育运动是滑雪C.西北地区居民传统出行工具为小船D.青藏地区可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些诗句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观(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答案】2.D3.B4.C【解析】2.我国北方地区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较低,故A错误;南方地区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四季分明,少部分位于热带,热带地区四季变化较小,故B错误;西北地区离海较远,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错误;青藏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湖泊众多,沼泽连片,故D正确。故选D。3.“坎儿井”是西北地区新疆的地下水工程,故A错误;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传统体育运动是滑雪,故B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居民传统出行工具为马车,小船是南方地区的传统出行工具,故C错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是高寒,可看到冰川,“小桥流水人家”是南方地区的景象,故D错误。故选B。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荒漠景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玉门关以西春天来得晚,是西北地区的景象,故C正确;北方地区主要为我国的半湿润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没有荒漠景观,故A错误;南方地区为我国湿润区,四季分明,水热充足,没有荒漠景观,故B错误;青藏地区自然环境高寒,主要为冰川景观,故D错误。故选C。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一一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为竹木 D.乙一顶坡度较大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一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一一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居民饮食以面食为主7.据图可推断、乙地(

)A.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答案】5.B6.D7.A【解析】5.由图可知,甲民居屋顶坡度大,乙民居屋顶坡度小,故AD错误;甲民居沿河流而建,乙民居墙体厚,多用土和砖,故B正确,C错误。故选B。6.由图可知,甲地主要位于江南地区,乙地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甲地河流众多,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故A错误;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秦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戏曲,故B错误;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不会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故C错误;乙地降水较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故D正确。故选D。7.由图可知,乙地民居是窑洞,为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北,故A正确,C错误;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故B错误;乙地位于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区,河流、湖泊较少,故D错误。故选A。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9.关于图中阴影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B.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C.该地区河网密布,水运发达D.该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答案】8.D9.C【解析】8.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甲所处的位置是我国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东北平原,包括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三部分,故选D。9.图中阴影部分依托丰富的煤、铁等资源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故A正确。20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等,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故B正确。该地区降水较少,河湖较少,冬季结冰期长,水运不发达,故C错误。该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在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本区经济是一个重大课题。读黄土高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漫画所反映问题的原因不包括(

)A.冬季,西北风寒冷强劲 B.土质疏松,遇水易坍塌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过度垦殖,植被稀疏11.黄土高原储藏的优势能源是(

)A.油气资源 B.煤炭资源 C.水能资源 D.核能资源【答案】10.A11.B【解析】10.读图可知,图中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A错误,BCD正确。故选A。11.黄土高原储藏的优势能源是煤炭资源,山西省是我国煤炭储量最丰富的省区,B正确;我国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核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ACD错误。故选B。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

)A.苏州 B.南京 C.上海 D.杭州13.长江二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同城效应”依托的条件主要是(

)A.交通快捷 B.信息发达 C.农业基础好 D.地势低平【答案】12.C13.A【解析】1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487万(2020年),是我国的超大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就是“同城效应”,所以实现“同城效应”的首要条件是便利的交通,与信息、农业、地势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举行,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双奥之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作为“双奥之城”,北京体现的城市职能是(

)A.政治中心 B.工业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金融中心15.本届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是大熊猫,其主要生活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A.川 B.鲁 C.黑 D.新16.连接北京与张家口的京张高铁是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之一,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A.大宗煤炭运输 B.人员往来快捷 C.城市环境改善 D.两地距离缩短【答案】14.C15.A16.B【解析】14.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体现了北京是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不能体现政治中心的职能,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是指上海,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15.2022年北京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原型是大熊猫,大熊猫在四川省繁衍生息,该省区简称川或蜀;鲁是山东省的简称,黑是黑龙江省的简称,新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京张高铁对北京冬奥会的交通保障作用体现在人员往来快捷,物资流通不是冬奥会的主要交通保障;不是缩短两地的距离、而是缩短了通行时间;主要作用也不是改善城市的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