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大气运动目录TOC\o"1-4"\h\u01考情透视·感悟高考 402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703情境导入·重温考点 7题型一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7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8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111.大气受热过程 112.气温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143.逆温 17思辨延伸·命题预测 18考向01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 18考向02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温变化及影响因素 18题型二大气运动与降水 20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20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221.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22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53.大气降水 29思辨延伸·命题预测 31考向01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31考向02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 32考向03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 32题型三世界气候及其影响 33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33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351.气候要素综合分析 352.气候的影响 42思辨延伸·命题预测 42考向01从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候特征及成因 42考向02从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3典题研析·思维建模 44题型四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 44知识再现·查漏补缺 481.常见天气系统与特征 482.气象灾害 51思辨延伸·命题预测 53考向01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天气判读 53考向02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象灾害 54考点要求年份命题统计命题情境和角度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4广东,3-4题,6分以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有效辐射月平均变化为情境通过有效辐射考查大气辐射的影响因素和大气受热过程浙江1月,3-4题,4分以南美洲赤道附近的钦博拉索峰植被分布上限上升为情境通过植被上限上升考查温度影响因素和影响安徽,9-11题,9分以我国某地面观测站辐射通量观测为情境通过辐射通量随时间变化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2023全国乙,10-11题,9分以珲春和辽源的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偏离天数为情境通过气温偏离情况考查气温影响因素广东,9-10题,6分以往返式探空气球记录的气温变化为情境通过太阳短波辐射的变化考查大气削弱作用对太阳辐射的影响2022辽宁,14-16题,9分以云顶和古杨树赛场气象站监测的气温日变化为情境通过不同气象站气温对比考查气温影响因素浙江1月,24-25题,6分以我国某城市大气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为情境通过大气散射辐射的变化考查大气的散射作用大气运动与降水2024海南,5-6题,6分以热力环流示意图为情境通过空气柱变化考查热力环流湖南,15-16题,6分以西藏林芝地区两次强降雨时的风向与风速为情境通过强降水考查山谷风热力环流湖北,14-15题,6分以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研究为情境通过沙漠风和绿洲风考查热力环流广东,13-14题,6分以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为情境通过上、下行气流考查热力环流广西,18题,18分以瑞士中部高原莱芒湖的大风、层云与冰冻现象为情境通过大风和层云形成考查风的形成和降水条件福建,6-7题,6分以海南岛东侧大陆架水下监测为情境通过海平面变化考查风的形成浙江6月,24-25题,4分以沿100°E海平面气压年变化为情境通过气压系统判读和气压年变化考查季风环流2023山东,17题,14分以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研究为情境通过焚风考查热力环流浙江1月,14题,3分以甲地下垫面附近“热泡”上升运动为情境通过等压线图分布考查风向2022全国乙,9-11题,12分以我国一海滨城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为情境通过释放气球的时间、海陆位置关系、气压场特点考查海陆风湖南,9-10题,6分以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风场变化为情境通过风向变化考查降水条件山东,16(1)题,4分以美洲中部附近表层风场和海平面气温分布为情境通过画风向和地形对冷空气的影响考查风世界气候及其影响2024重庆,10-11题,6分以西班牙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过敏为情境通过花粉季天气和油橄榄科植物考查地中海气候特点重庆,9题,3分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建筑材料传统复合灰浆为情境通过建筑物受损时间考查气候类型及特点浙江6月,27题,16分以长江流域水汽输入和输出为情境通过长江流域降水考查气候类型及特点浙江6月,14-15题,4分以北美大陆西岸中纬度两沿海城市逐月降水量累计图为情境通过降水季节变化考查气候类型及特点2023辽宁,18题,18分以1981-2010年中亚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为情境通过降水成因、天气系统、气候特点考查气候特点北京,17(1)题,4分以中国为巴哈马提供农业技术支持为情境通过拿骚气候特征考查气候类型及特点2022北京,18(1)题,4分以黄河源园区的分布和气候资料为情境通过天然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考查气候类型海南,19(1)(3)题,14分以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料为情境通过比较气候特点和自然带判读考查气候类型及特点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2024河北,8题,3分以某年9月北大西洋热带海域飓风生产为情境通过飓风生产考查气象灾害天津,7-8题,6分以4月下旬某日华北崎岖某市的一次锋面天气过程为情境通过锋面高度位置和天气过程判读考查冷锋天气系统江西,14-16题,9分以某年3月份某气旋移动过程引起风暴潮为情境通过气旋移动及风暴潮生成考查气旋天气系统及影响江苏,6-7题,4分以河套地区某干线位置移动为情境通过干线考查天气系统及影响北京,6-7题,4分以成都部分气象站点的最高气温和西南地区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为情境通过等压线图判读天气现象甘肃,9-11题,9分以2024年4月中旬波斯湾附近的暴雨带为情境通过风向判读、暴雨的影响及发生时间地点考查天气系统判读山东,16题,14分以我国沿海某区域某时段经历的一次大范围的浓雾天气为情境通过浓雾形成考查天气形成2023湖南,14-16题,9分以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的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为情境通过近地面风向和风速、空气垂直运动考查天气系统2022浙江6月,27题,10分以皖、苏两省干热风日数分布与宿州气候统计资料为情境通过干热风考查气象灾害【命题趋势】从高考题分布情况看,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与应用、大气环流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天气系统等几个方面。主要考査的方向是结合生活中的区域场景、气压分布图以及观测数据进行考查等,综合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题型一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情境导入·重温考点】2024年9月6日16时20分,今年第11号台风“摩羯”(超强台风级)在海南文昌沿海地区登陆。仅在几个小时后的22时20分前后,台风“摩羯”在广东徐闻再次登陆。经过两次超强台风级别的登陆后,台风“摩羯”依然维持着超强台风级别,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结构依然完整,仍可见台风眼。与夏季台风相比,台风“摩羯”虽“走得慢”,但强度更强,是近十年登陆我国最强台风。思考:为什么台风“摩羯”会这么强悍?(2024·广东卷)有效辐射为下垫面向上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的差值。如图表示2003—2012年云南省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向上长波辐射(L↑)及其上大气逆辐射(L↓)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7—9月相比,2—4月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林冠层之上的大气逆辐射值较低,主要是因为2—4月期间(
)A.降水较多 B.云雾较少C.地表植被覆盖度较低 D.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2.根据有效辐射变化可知,一年中该地热带季雨林的林冠层(
)A.表面的温度保持恒定 B.热量主要来自大气层C.各月都是其上表层大气的冷源 D.夏季对大气加热效果小于冬季(2024·安徽卷)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4.观测期间该地(
)①第1天晴朗无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该时段可能为(
)A.4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 C.10月1日前后 D.11月1日前后1.大气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时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气象台站经度纬度1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1月偏离天数/天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7月偏离天数/天珲春130.35°E42.86°N约14时00分20.8约14时40分19.6辽源125.15°E42.90°N约13时20分14.4约13时50分17.26.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 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7.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气温高低及其影响因素气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的影响①热量→积温→气温→熟制、生长期、播种期、采收期、单产。②昼夜温差→糖分积累→品质;气温高低→生长日期长短→品质。③气温灾害(高温早灾、低温冻害)→播种、生长和产量。④气温高低→品种差异→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2、对河流的影响(河流水量、汛期、结冰期)①气温对河流水量的影响:受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不融化,则水量少或断流。如我国新疆的塔里木河,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少。②气温对河流汛期的影响:在降雪较多地区,冬季降雪多,初春冰雪融化,河流会有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导致冬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③气温对河流结冰期的影响:冬季气温低于0℃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而且纬度越高结冰期越长,在由低纬流向高纬的地方,还会出现凌讯。冬季气温高于0℃的地区,河流无结冰期。3、影响生物的多样性:适宜的温度会导致生物大量繁衍和生存;气温越低,生物生长越慢,但有机质积累多,品质高。4、影响自然带的地域分异,也是雪线、林线的重要影响因素:气温高的地区一般雪线较高、林线较高。5、对工程建设的影响:①对工人影响:高温中暑;低温冻伤;需增加预防衣物,增加投资成本。②对建设工期:施工较慢,延长建设工期,工作效率低。③建设物质:对建设材料需要达到耐高温或耐低温要求,增加建设难度和成本。6、对建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墙体的厚度和房间大小上。气温高的地方,往往墙壁较薄,房间较大,利于空气流通,降低室温;反之则墙壁较厚房间较小,起到保温作用。如中国陕北窑洞。(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A.山峰 B.平原 C.谷地 D.丘陵9.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 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 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10.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
)A.锋面气旋多 B.下沉气流盛行 C.准静止锋强 D.热力对流强盛逆温考向01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下表为天山南坡柯奇卡尔冰川末端1、3、5、7月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均值及地表反照率(地面反射辐射/总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月份太阳辐射(W·m-2)地面反射辐射(W·m-2)反照率1400.7216.40.543544.6238.40.445576.3145.20.257553.1125.80.231.与7月相比,该地5月太阳辐射总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冰雪反射 D.天气状况2.与3月相比,该地5月地表反照率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冰雪快速融化 C.太阳辐射量少 D.大气逆辐射弱考向02从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温变化及影响因素为研究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日变化特征,研究小组根据深圳某校园内8月22日(晴天)实测数据,绘制出了沥青路面、水泥路面、草地三种下垫面和近地面气温日变化(部分)曲线图(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最可能反映大气的温度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4.白天,对下垫面温度影响存在负相关的因子最可能是(
)A.大气温度 B.太阳辐射C.空气湿度 D.风力风速5.曲线丙在11:00~12:00时温度出现短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蒸散发吸热 B.出现短时间阴天C.水汽冷凝后放热 D.地面反射率较高题型二大气运动与降水(2024·广东卷)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暖季上、下行气流常在图中P地附近交汇,则该地(
)A.大气下沉气流增强 B.冰面的流水作用减弱C.局地降水概率增加 D.下行风焚风效应减弱2.近30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由此可引起P地附近(
)A.年均气温趋于降低 B.冰川消融加快C.年降水量趋于增加 D.湖泊效应增强(2024·湖北卷)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风系统,观测记录了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风速、风向与频次,并对表层沙粒采样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风为主,晚上沙漠风和绿洲风频次相当;自沙漠向绿洲方向风速呈减小趋势,绿洲风风速衰减幅度比沙漠风小。如图示意采样点及其沙粒分选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关于当地冬季昼夜主要风向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A.冬季白天,绿洲“冷岛效应”显著 B.冬季白天,绿洲“热岛效应”显著C.冬季夜晚,绿洲“冷岛效应”显著 D.冬季夜晚,绿洲“热岛效应”显著4.绿洲风对当地绿洲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是因为绿洲风有利于(
)A.降低绿洲居住区噪音污染 B.给绿洲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C.沙物质从绿洲运移回沙漠 D.增加绿洲地区阳光照射强度1.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本考点属于高频命题点,往往以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及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图为背景,考查热力环流、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把握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四个关键点【易错警示】(1)高压的气压值不一定高于低压(2)只有热力作用形成的气压中心或气压带符合热低压、冷高压。常见热力环流示意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热力环流与风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局部热力环流强劲的原因分析分析过程:①大气环流(背景风)对一个区域影响小,局部热力环流才能强。②下垫面受热状况差异大:水平温差大,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则局部热力环流强盛。水平温差小,则水平气压梯度力小,则风力小,局部热力环流微弱。③地形封闭,受外界影响小例如: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该地河谷地形相对封闭,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山坡和河谷受热状况差异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山坡植被稀少地面裸露,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于是谷风势力强劲。理解大气环流带来的影响(1)影响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使各气压带、风带控制或交替控制的地区具有不同的水热特征,从而形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影响动物迁徙太阳直射点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水热条件变化→水草(食物)分布变化→野生动物迁徙。(3)影响海洋航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会影响洋流的流向,进而对海洋航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海洋航行中尽可能做到顺风顺水。(4)影响海洋渔业捕捞受盛行风影响的地区,海域风浪大,不利于捕鱼作业;受低压带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捕鱼作业;受高压带影响的地区,海域风浪小,多晴朗天气,方便捕鱼作业。(2024·甘肃卷)2024年4月中旬,常年炎热干燥的波斯湾附近出现多个雷暴雨团,形成暴雨带,迪拜24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60毫米,约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倍。此类极端天气过程的形成与中纬度西风带的南移波动有关。下图示意暴雨时该区域500百帕高度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甲处500百帕高度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024·福建卷)位于海南岛东面大陆架的海底观测站(水深38m)观测到的底层水温及其海平面变化见下图(不考虑天文潮汐的影响,取观测站观测到的海平面平均值为海平面零面)。据此完成下题。6.7月13日~7月16日,影响观测站观测到的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能开发的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有风:风力资源丰富;有地:土地资源丰富,平坦广阔。(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大小、资金、技术状况、政策、基础设置(交通、电网等)风电开发特点:优点—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成本较低、分布广;缺点—受季节影响风速不稳定、占地多、储存、输送困难。(2024·湖南卷)2019年9月17—18日西藏林芝地区出现了两次强降雨。研究表明,深入谷地的季风为该地降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山谷风影响了降雨的时空变化,使降雨呈现明显的时段特征。如图示意两次强降雨时距地面10米处的风向与风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第一次和第二次强降雨可能出现的时段分别为(
)A.17日00:00—01:00
18日12:00—13:00 B.17日07:00—08:00
18日12:00—13:00C.17日22:00—23:00
18日01:00—02:00 D.17日13:00—14:00
18日00:00—01:008.两次强降雨时谷地风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
)A.地形阻挡 B.东南风影响 C.气温变化 D.摩擦力作用(2024·浙江6月选考)甲、乙两地为北美大陆西岸中纬度沿海城市。下图为两地逐月降水量累计图。完成下面小题。9.与甲地相比,乙地(
)A.雨季持续时间较长 B.冬季降水比例较高 C.夏季降水概率较高 D.降水季节变化较小10.影响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3.大气降水掌握“降水类”相关题目的思维流程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大气环流低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多,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西风带影响下降水多,信风带影响下降水少;受海风影响降水多,受陆风影响降水少天气系统气旋、低压槽、锋面控制下,气流上升,气温下降导致水汽饱和,降水多;反气旋、高压脊控制下,气流下沉,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少下垫面海陆位置一般而言,近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风岸降水多,离风岸降水少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最大降水量通常出现在山腰处洋流暖流增湿,降水多;寒流减湿,降水少地面性质植被茂盛、水域面积大,水汽充足,降水多;反之,降水少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形成雨岛效应;兴修水库、人工造林可增加局部空气湿度和降水考向01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角度,考查热力环流及其应用由于湖陆热力差异,鄱阳湖周边形成明显的湖陆风环流。湖陆风起、止时刻具有季节变化。下图是鄱阳湖某监测站2010-2015年湖陆风起止时刻及其频次统计图,四条曲线表示湖风开始、湖风停止、陆风开始、陆风停止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四条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陆风开始、湖风停止、陆风停止、湖风开始B.陆风停止、湖风开始、陆风开始、湖风停止C.湖风开始、陆风停止、湖风停止、陆风开始D.湖风停止、陆风开始、湖风开始、陆风停止2.与冬季相比,鄱阳湖夏季湖风起、止时刻(
)A.开始晚,结束晚 B.开始早,结束早C.开始早,结束晚 D.开始晚,结束早考向02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大气河”是指中纬度地区大气中长条状强水汽输送通道,通常与温带气旋冷锋前的低空急流有关。“大气河”天气来袭时,会带来暴雨、洪涝等灾害。图为某次“大气河”天气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最有可能为“大气河”经过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4.图示时刻,“大气河”的水汽输送方向为(
)A.由东北向西南 B.由西北向东南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考向03从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降水分布及成因某研究团队经过多年观测发现,在全球持续变暖情境下,青藏高原区域降水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下图为该研究团队绘制的青藏高原降水量与气温变化统计图。图中阴影表示内部变率引起的降水变化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在全球变暖趋势下,青藏高原降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A.大气热源效应增强 B.高寒植物得到恢复C.高山雪线海拔上升 D.永久性冻土层变厚6.引起青藏高原降水的大气环流主要为(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盛行西风带
③东北信风带
④西南季风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题型三世界气候及其影响(2024·重庆卷)花粉日历可以反映一年内不同时期空气传播的花粉数量,常用于指导花粉过敏症的预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滨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时,出现了对油橄榄花粉过敏症状。治愈后在该地区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如图为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日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天气状况为(
)A.低温少雨 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 D.高温多雨2.该游客再次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可能是因为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
)A.花粉更易传播 B.植株更加高大 C.附生植物更多 D.开花日期更晚3.(2024·甘肃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环南极海域表层海水中叶绿素光合作用所需的营养素含量丰富,但陆地物质输入匮乏、铁元素不足,导致该海域光合作用潜力无法充分发挥,成为典型的高营养素—低叶绿素海域。凯尔盖朗海台是一个顶面平坦宽阔的海底高地,位于46°S—64°S之间,宽200—600千米,北部最高处有岛屿分布。研究表明,该海台东侧海域叶绿素水平显著高于周边其他海域。下图示意凯尔盖朗海台及周边等深线。(1)描述图中岛屿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2)推测环南极海域叶绿素水平变化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1.气候要素综合分析本考点属于高考命题的热点,多以区域图、统计图及相关材料为命题载体,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特征描述、成因分析和分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气候成因的分析思路气候类型的判断(1)气候类型的判断思路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及特点受特定的地理条件影响,因此,在判断气候类型时,要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入手,具体可按如下思路分析:(2)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①定位法: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先依据经度或海陆位置判断是大陆东岸的季风环流模式,还是大陆西岸的三圈环流模式;再依据气候的纬度分布位置判断温度带。②定性法:根据区域自然特征(如气候特征、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水文、土壤等)和气候成因来判定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的典型动物是斑马等。③定量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从材料中提取气温和降水要素信息进行判断,以“温”定带(温度带),以“水”定型(气候类型)。a.以“形”定球(半球):6、7、8月气温高→北半球;12、1、2月气温高→南半球b.以“温”定带(温度带):热带:终年皆高温,>15℃;亚热带:冷季最低温,0℃<T<15℃寒带:冷季最低温,<0℃c.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气候(年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冰原、苔原气候(年少雨)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小结:(2024·重庆卷)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由胶凝材料、填料、添加物组成。其中胶凝材料通常由碳酸盐岩烧制而成。糖水灰浆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传统复合灰浆,其胶凝材料由蚝壳烧制而成,其他材料包括河砂、糯米、红糖等。当地居民发现,该地河砂含盐量较高,需用淡水清洗后使用,否则因天气变化,建筑物易受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过去,当地直接使用河砂作为填料修建的建筑物容易受损。建筑物受损多发生在(
)A.2月 B.6月 C.10月 D.12月5.(2021·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以采集和狩猎(围猎)为主要谋生方式。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北方某地发现一处旧石器中期古人类遗址(下图)。该遗址地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区,遗址北面为岩石裸露的山地(北山)。研究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区生存阶段正值冰期。(1)指出冰期气候对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2)简析冰期气候下古人类选择该遗址区生存的原因。2.气候的影响考向01从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候特征及成因全球各地气候复杂多样,各具特色。下图为世界某城市气温与降水统计图(图中序号为月份)。该城市年内各月降水天数大多在8天左右,相差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该城市各月平均降水天数相差不大,说明该城市(
)A.濒临海洋,终年吹暖湿西风 B.空气湿润,空气对流较旺盛C.濒临水域,锋面系统常过境 D.位于山顶,地形抬升降水多考向02从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的角度,考查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31届和33届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里约热内卢和巴黎举行,时间分别为里约时间8月5—21日和巴黎时间7月26日至8月11日。帆船运动是借助风帆推动船只在规定距离内竞速的一项水上运动,对风速、水流速度以及能见度均有一定要求,二者分别位于里约热内卢的瓜纳巴拉湾和法国第二大城市兼海港马赛举行。下图为里约热内卢及马赛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避开酷暑是运动员水平发挥的关键,两次运动会举行日期稍微有差别,共同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C.洋流 D.地形4.帆船比赛放在马赛而非巴黎的塞纳河,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①大气环流的差异
②沿岸洋流的分布③气温的高低
④比赛场地的开阔程度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题型四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4·天津卷)4月下旬某日,华北地区某市经历了一次锋面天气过程,气象小组利用该市近地面到3千米高空风场图(下图),研究该天气系统。完成下面小题。1.经研究,绘制出的不同时刻锋面高度位置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A.
B.
C.
D.
2.上图所示时段,该市最有可能经历的天气过程是(
)A.疾风骤雨气压升高 B.阴雨绵绵气温升高C.云淡风轻气温降低 D.浓云密布气压降低(2024·江西卷)下图示意某年3月份某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甲、乙、丙分别是气旋发展过程的三个时刻。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的风暴潮导致部分区域的海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P甲、P乙、P丙分别为甲、乙、丙三个时刻气旋中心气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丙>P乙 C.P丙>P乙>P甲 D.P丙>P甲>P乙4.此次气旋移动过程中,乙时刻渤海海峡出现(
)A.偏东风,低水位 B.偏东风,高水位 C.偏西风,高水位 D.偏西风,低水位5.图示区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可能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2023·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7.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质生产力绿色出行
- 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护理
- 2025典当借款合同范本C
- 沈阳高一数学试卷及答案
- 商品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装饰装修劳务分包合同(正式)
- 智能设备用户体验设计考核试卷
- 玉米加工与农产品精深加工考核试卷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上半年嘉兴市属国有企业招聘9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纺织设备电气控制技术考核试卷
- 2024年黑龙江鹤岗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5年度虚拟电厂分析报告
- 2024年浙江公路技师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G3证考试试题题库(200题)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曲梳理复习重点整合
- 2025-2030中国菊芋菊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1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配套金具技术条件 第2部分:接续管
- 资料对外提供管理制度
- 公路养护机械安全操作
- 202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深度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2030国内绿色蔬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