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值税业务培训
2025/5/42第一章目前执行的主要认定依据《认定办法》的重新修订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第四章关于认定时间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总提纲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第九章其他问题
2025/5/43第一章 目前执行的主要认定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国税明电[1993]52号)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的
2025/5/44第一章 目前执行的主要认定依据补充规定》(国税明电[1993]060号)(也就是国税发[1994]059号);(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国税发明电[2004]3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明电[2004]62号)。
2025/5/45第一章 目前执行的主要认定依据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5]15号)、《关于贯彻国务院有关完善小规模商业企业增值税政策的决定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8]124号)、《关于加油站一律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征税的通知》(国税函[2001]882号)等至少有10多个文件或多或少的涉及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
2025/5/46第一章 目前执行的主要认定依据我区1997年下发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桂国税发[1997]183号),也是以上述多个文件为依据的。
2025/5/47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上述规定和办法,对规范和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增值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以及增值税征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原《认定办法》已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与现行税收、经济形势发展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
2025/5/48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第一,一般纳税人认定范围过窄,致使大量的增值税纳税人游离于一般纳税人之外。据统计,全国增值税纳税人共计1009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89万户,仅占18.77%(我区增值税纳税人38.31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2.16万户,仅仅占5.64%)。这表明,八成多的增值税纳税人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影响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同时,在目前条件下,税务机
2025/5/49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关对小规模纳税人隐瞒销售收入的现象尚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降低了增值税的征管质量。第二,原《认定办法》经过长达14年的实施,已不适应现行征收管理工作的需要。自1994年原《办法》实施以后,虽然总局又陆续下发了一系列
2025/5/410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关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补充规定(除《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之外,共有13个文件或多或少的涉及一般纳税人认定工作),但管理措施零星分散,不够系统,有些规定前后矛盾,有些规定因时效性较强而明显与目前的情况不相适应。从立法上讲就更不规范,函否定发、内部明
2025/5/411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传电报否定正式发文等。第三,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和纳税人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范围、时间、程序及权限等某些方面的规定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基层在操作执行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度。
2025/5/412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对原《认定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的呼声非常大,为此,总局已在两年前(已列入总局2006年立法计划)就起草了新的认定办法,几经修改已初步定稿,目前有关单位正在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协商,最近与总局联系,还在有关部门会签之中。
2025/5/413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对原《认定办法》进行重新修订,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增值税管理,完善增值税征扣链条,规范一般纳税人认定,为纳税人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纳税环境,符合现行增值税管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同时,增值税管理手段的不断加强和征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为扩大一般纳税人认定范围提供了
2025/5/414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有利条件: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2003年已经在全国推行完毕,目前专用发票及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全部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具;普通发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已纳入“一机多票”系统;货运发票税控系统已经覆盖全国;海关完税凭证稽核系统正在研发,税控收款
2025/5/415第二章原《认定办法》重新修订问题机也已着手在全国推行。以上这些措施有效保证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安全,极大压缩了进项税额造假的空间,对纳税人开具普通发票收入以及不开票收入也可有效的监控,客观上对加强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上的保障。
2025/5/416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概念二、认定标准(或者叫认定条件)三、关于年应税销售额四、一般纳税人的范围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
2025/5/417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概念《增值税条例》第1-10条一直使用“纳税人”这个概念,只是到了第11条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时出现了“小规模纳税人”,但一直未使用“一般纳税人”这个概念;《细则》第11条第一次出现“一般纳税人”,而且是在括号内与小规模纳税人反列举:
2025/5/418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而一般纳税人认定问题也是在细则第28条中针对个体经营者进行的明确“个体经营者符合条例第十四条所定条件的,经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和第29条针对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的明确“小规模纳
2025/5/419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对什么叫“一般纳税人”和对一般纳税人实行认定制度,在条例和细则中都没有明确要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国税明电[1993]52号,即国税发[1994]059号)在下发办法的文件中首先对认定制度进行了明确:
2025/5/420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将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为了保证新税制的顺利实施,规范增值税的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实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制度”,在《认定办法》第二条对一般纳税人的概念进行了明确:“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
2025/5/421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称应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事业性单位(以下简称企业)。”(但这条还有第三、第五条总局国税发[2006]62号已宣布失效或作废),从时间上看,认定办法于1993年11月20日下发,条例于1993年11月26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
2025/5/422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议通过,1993年12月13日总理签发,细则是1993年12月25日下发。因此,认定制度不是条例和细则规定,而是认定办法的规定。
2025/5/423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二、认定标准(或者叫认定条件)目前仍执行两个标准:一是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事业性单位;二是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并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可申请为一般
2025/5/424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纳税人。此外对个体户又特殊规定,也就是上述提到的细则第28条“个体经营者符合条例第十四条所定条件的,经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为:一是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
2025/5/425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二是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从上面大家可以看出,目前第一个标准执行是没有依据的,因原《认定办法》第二条2006年5月12日国税发[2006]62号已作废,第二个标准虽然也已作废,但可依据《条例》第14
2025/5/426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条: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不视为小规模纳税人,依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这次总局修订,将认定标准分为依申请认定、应当认定和不得认定三种情形。
2025/5/427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
(一)依申请认定从扩大一般纳税人队伍的考虑出发,总局在此次修订中对新开业的和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仅保留了经营场所及会计核算两项条件,未设置应税销售额的标准。
(二)应当认定
2025/5/428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
1.应当认定的情形。除了原有规定中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情形外,增加了“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应当认定的纳税人”情形。增加“其他应当认定”的情形,主要是考虑有些特殊企业根据管理的需要应当认定,比如现有规定中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加油站,且未来也可能会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或增减。
2025/5/429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符合这两种情形的增值税纳税人应当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应当认定的程序。现行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必须由企业提出申请,税务机关审批,即使是销售额超标必须认定的也要履行申请、审批的程序。一些超标
2025/5/430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但不愿认定的小规模纳税人,往往通过延期递交申请、不提供齐全材料、约谈环节不配合等手段,拖延或者逃避认定。另外,对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但不申请认定的,现行政策规定了处罚措施—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这项处罚措施比较
2025/5/431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严厉,纳税人难以接受。纳税人受到处罚后,往往会申请注销、走逃,或者隐瞒销售收入。这既不利于管理,也导致了税款的流失。此次修订中,对应当认定的,将原有的申请、审批程序改为告知、确认程序,税务机关在履行必要的告知程序后
2025/5/432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直接予以认定,纳税人只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认定表》。对未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认定表》的,不影响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定,也不影响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计税方法的改变。而且,由于纳税人未办理确认手续,将无法使用专用发票,也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处罚式的
2025/5/433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办法,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也可以促进纳税人尽快提高自身条件,满足一般纳税人管理的要求,防止了税款流失,又扩大了一般纳税人范围,保证了专用发票的安全使用。
(三)不得认定
1.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
2025/5/434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
2.个体经营者以外的其他个人。三、关于年应税销售额《实施细则》在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时提出了“年应税销售额”的概念,但从新税制至今,均没有十分明确的解释,一是“年”的问题,是按公历年、还是按会计核算年、或者连续12个月的经营期
2025/5/435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期,各地执行不一,我区大多数是按公历年执行,与原《认定办法》第6条“已开业的小规模企业,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在次年1月底以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相对应;二是“应税销售额”问题,是指应纳增值税销售额、还是包括所有应纳税销售额、如是应纳增值税销售额是否
2025/5/436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包括免税销售额,执行中也不一致,我区大多数是按应纳增值税销售额,不含免税销售额。在新的《认定办法》中,将“年”重新解释为“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纳税人如果在几个月内达到了应税销售额标准,或者按公历年度计算达不到标准,但跨年度计算则可以达到标准,应当及时认定,从而将达到一定生产经
2025/5/437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营规模的纳税人及时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完善增值税链条。同时,在新《办法》中还明确了“应税”的含义。从理论上说,与“应税”相对应的概念应该是“非应税”,而不是“免税”。免税销售额应当包含在应税销售额之内,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且财务核算健全的纳税人,不论是否免税都应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只是在管理上规定销售免税货
2025/5/438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物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全部销售免税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不得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既符合理论上的解释,也对目前免税政策未来变化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有利于加强对免税企业的增值税管理,也有利于保持某项免税政策取消后税收征管及纳税人财务核算的连续性。
2025/5/439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四、一般纳税人的范围《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实施细则》第八条在对《条例》第一条“个人”解释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
2025/5/440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个人”,而《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个体经营者符合条例第十四条所定条件的,经国家税务总局直属分局批准,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个体户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不能强制认定。再有原《认定办法》也将可以认定的范围限定在企业和企业性单位,这就使得许多经营规模很大、实质上实行企
2025/5/441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业化经营的个体经营者、非企业性单位游离于一般纳税人管理之外,在目前税务机关对小规模纳税人缺乏有效监控手段的情况下,此类纳税人存在大量的账外经营、隐瞒收入、为第三方取得进项发票等诸多涉税问题,也不利于纳税人的公平竞争。
2025/5/442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在此次修订中,将范围扩大为所有“增值税纳税人”,不仅包括原规定中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还包括“非企业性单位”、“个体经营者”。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能够使更多的小规模纳税人纳入到一般纳税人的范围内,促使增值税的链条尽可能的延伸衔接,更加
2025/5/443第三章关于认定标准有利于税务机关管理,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
2025/5/444第四章关于认定时间原《认定办法》对新开业纳税人的认定时间规定为“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在实际执行中极难把握。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时往往无法当时提出认定申请,几天之后再提出申请是否还可以按照新办企业对待,在实际执行中争议不断,我区大多数是按
2025/5/445第四章关于认定时间“年内”掌握;对已开业纳税人的认定时间限定为次年1月底前,不利于纳税人生产经营,对税务机关来说,集中认定也有困难。为解决执行中的不一致和很好地贯彻《实施细则》第三十条规定“符合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但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
2025/5/446第四章关于认定时间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区局于2005年下发了《自治区国税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桂国税发[2005]266号),其中第二条规定:对小规模纳税人开业后,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人标准的,次月底前必须按规定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2025/5/447第四章关于认定时间这条规定严格讲依据不是很足,去年总局巡视组到广西在进行意见交流时也提过此问题,因此,在总局没有新规定之前,对各市的考核仍按次年1月底前进行。针对此问题,前段时间和总局沟通,总局意见没有大问题,原规定是“次年1月底前”,没违反规定。此次修订,对“应当认定”的纳税人,规定“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当月”;
2025/5/448第四章关于认定时间对“依申请认定”的纳税人,没有规定具体的认定时间,纳税人可以随时提出认定申请。对已开业纳税人的认定时间分两种情况进行了规范:依申请认定的,可以随时申请办理;达到标准应当认定的,在符合条件的次月由主管税务机关告知,纳税人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后的30日内办理一般纳税人确认手续。
2025/5/449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清理简并纳税人报送涉税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1077号)下发前,区局下发了《自治区国税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档案资料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1044号),第二条规定了认定档案资料保管的内容,我们基本上是按此执行的。但档案
2025/5/450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保管的内容和由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还是有区别的,如:“有两名以上税务人员签名的实地调查报告”就不是由纳税人提供的。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2.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2025/5/451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3.法人代表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证件及复印件;4.财务人员身份证、《会计证》及复印件;5.上年度(或本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新办企业为年度销售计划);
2025/5/452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6.银行帐号证明及复印件;7.生产经营地、场所的产权证书或房屋租赁协议书及复印件;8.有两名以上税务人员签名的实地调查报告;9.市、县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总局国税函[2007]1077号文件下发后按什么执行的问题,首先,总局文件的下发是不严密的,在合并的表中,减少的后面又有个说明:“在即将下发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中,对此项内容有较大调整,以下发的新办法为准。”那么,在新办法未
2025/5/453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下发前我们按什么执行?第二,总局下发的是正式文件,但操作指南又说对外没有法律效力,我们是执行还是不执行?我认为:在总局新认定办法下发前、各文件之间又相互矛盾的情况下,为了规避执法风险,一些必要的、纳税人在办理涉税事项时未向税
2025/5/454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务机关提供过的材料,还是要求纳税人提供。如会计人员身份和会计证。新的《认定办法》分别对“应当认定的”和“依申请认定的”进行了规定:对应当认定的,将原有的申请、审批程序改为告知、确认程序,税务机关在履行必要的告知程序后直接予
2025/5/455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以认定,纳税人只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认定表》;对依申请认定的,纳税人在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时,应当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申请表》,并提供下列资料:(一)《税务登记证》副本;(二)财务负责人和办税人员的身份
2025/5/456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证明和复印件;(三)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或者与中介机构签订的代理记账协议和复印件;(四)纳税人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协议,或者其他可使用场地证明和复印件;
2025/5/457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五)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删除了原规定中的“营业执照”,对原规定中“应报送的证件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主要是考虑∶1.一般纳税人认定是在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凡办理税务
2025/5/458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登记之前已提供的证件、资料(比如营业执照等),在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时,可不再要求提供。以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纳税人。2.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时,仍要求提供《税务登记证》副本,这一方面是基于税务登记是一般纳税人认定的
2025/5/459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前提,不能提供《税务登记证》副本的,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可以按适用税率征税);另方面,提供《税务登记证证》副本,便于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纳税人认定申请时,与CTAIS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核对。3.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应当是与一般
2025/5/460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纳税人认定程序有关的证件资料,属于其他管理事项应报送的证件资料,在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时没有必要报送。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目前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所使用的就一种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新办
2025/5/461第五章关于认定应报送的证件资料法对应当认定的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确认表》,依申请认定的使用的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申请表》,表内增加了“法人身份证及号码、财务负责人身份证及号码、办税人员身份证及号码、注册资金”等内容。
2025/5/462
2025/5/463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
原《认定办法》在认定程序上没有详细规定,我区的认定办法虽然也比较粗,但比总局的还是详细一些,一般程序是:“申请、受理、案头审核、实地查验(含约谈)、审批”,但在受理时纳税人材料是否齐全和要求纳税人补充材料、纳税人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
2025/5/464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纳税人需要认定告知,以及认定结果的告知等环节没有详细规定,大部分市局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些认定管理办法,(比如南宁市局),也是按程序进行操作的,区局在两、三年前也想对认定办法进行修改,此项工作一直未进行,主要考虑是总局在对原办
2025/5/465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法进行修改,此项工作一直未进行,主要考虑是总局在对原办法进行修改,我们刚下文新办法到了又要改,政策变动大,不利于管理。总局这次修改,也是参照各地经验,和对原来一些认定程序方面的规定进行了整理。一、参照《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增加“受理”程序,同时增
2025/5/466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加受理文书,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表》、《税务事项通知书》等。二、参照国税发明电〔2004〕37号文件规定,对依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的,要求对照认定条件进行实地查验,并制作查验报告,由双方签字(签章),以明确责任,加强审核管理。
2025/5/467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至于约谈的内容实际上已包含在实地查验过程之中,没有必要单列约谈程序。三、现行规定中,一般纳税人认定的审批权限,在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个体经营者一般纳税人的
2025/5/468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审批权限在省一级国税机关。鉴于县级国税机关是一级独立的执法主体,设县的市、省级机关等是县级国税机关的上级机关,主要应当行使行政层级监督的职能,而不是直接行使执法职能。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本应属于县级国税机关执法的范围,也是县级国税机关税收
2025/5/469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县级国税机关对辖区纳税人的情况最为了解,由县级国税机关审批认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目前由省、市一级审批往往只是走走形式,不能真正起到加强管理的作用。因此,修改意见中,将认定权限修改为“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权限,在县(市、区)国家税务局(分局)”。
2025/5/470第六章关于认定程序四、税务机关审批的时间规定在30日内,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一方面,规定一个时间界限可以防止税务机关办事拖沓,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30日,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完成审批工作的,符合实际情况。我区已按此执行。
2025/5/471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一、原规定中对“新开业增值税纳税人”或“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在认定一般纳税人后,从何时开始按一般纳税人计税,没有做出规定。新《办法》明确了按一般纳税人计税的时间。1.对于应当认定的新开业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当月
2025/5/472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由主管税务机关制作并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纳税人收到告知后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表》,按满期计算,就有2个月的期限。在这两个月期限内,如按小规模纳税人计税,符合现行税法规定,但是对纳税人而言,
2025/5/473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会有损纳税人的利益,也给纳税人纳税带来不便;如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又不符合税法规定,特别是在批准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之前,就有可能取得进项发票,显然不符合取得进项发票的规定,同时也不符合进项税额抵扣时间的规定。在实践中,新开业的纳税人认定一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一般纳税人的,纳税人往往是推迟取得进项发票的时间,销售货物也是推迟开具发票。新《办法》对新开业的纳税人按一般纳税人计税的开始时间规定为自审核认定的当月起,尽最大限度地实现计税时间的无缝链接。2.对于依申请认定的新开业纳税人,
2025/5/474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由于没有规定申请认定的期限(纳税人随时可以提出申请),仅就审批认定规定了一个月的期限。对依申请认定的新开业纳税人自主管税务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当月起,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应当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也是可行的。
2025/5/475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3.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在认定之前按小规模纳税人计税,认定之后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在操作上问题不大。所以规定已开业的小规模纳税人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次月起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应该是可行的。二、《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2025/5/476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第二十九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均规定,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在新《办法》中仍保留了这一规定。但为加强管理,引入了“降级”的机制,对发生特定行为的纳税人,重新纳入辅导期管理。
2025/5/477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一般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一)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用于抵扣税款的凭证,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025/5/478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二)骗取出口退税的;(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其他用于抵扣税款的凭证的;(四)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另外,总局还将原名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办法”,修改为“增
2025/5/479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办法”、增加了《办法》的制定依据、将“适用范围”表述为:“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认定后的资格管理,适用本办法”、将原来的认定地点“企业所在地”改为“机构所在地”,与《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保持一致。还有保留了辅导期管理制度,但在
2025/5/480第七章关于认定后的管理认定办法中未作具体规定。
2025/5/481
2025/5/482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
今年的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总局和区局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作为国税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监控点和切入点之一,我认为,不但今年是监控点,只要我们国家增值税税制不变,将永远是监控点。同时,我还认为,只将“认定”作为监控点还不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或者
2025/5/483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一般纳税人的管理”,从目前来说,认定与管理同等重要,且管理比认定更重要,只认定了不管理,后患无穷,特别是对政府招商引资企业、两头在外的企业、熟人(同学、朋友)托情办理企业、认定时把握不准等等类型的企业。我们上面已讲了认定后的管理,这里还
2025/5/484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说管理,是不是重复?前面所说的管理,是认定时的管理,是认定的延续;我们这里所说的管理,是广义的管理,是对一般纳税人的综合管理,包括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纳税申报、发票使用、会计核算、税负是否正常等等情况。因为任何一项政策规定都不可能做到很严密,包罗万象,特别是经济形势
2025/5/485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类企业也有不同的特点,对具体到某一个企业的认定,都可以象查找数学公式那样去查找,任何政策规定都做不到。新的认定办法下发后,认定的条件有所放宽,管理就更加重要。一、认定问题
2025/5/486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
大家说认定岗位执法风险大,不愿意到这个岗位,在这个岗位的同志又想离开。在这里我也不想讲大道理,在执法部门工作,哪个岗位都有风险,关键是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对一般纳税人认定而言,只要我们按规定的程序认真去做了,而不是走走过场,风险自然就降
2025/5/487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低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认定过程中不拿纳税人的任何好处,在什么时候都不怕,从我区已发生的涉税案件来看,可以这样说,凡是案件都与税务人员或者税务部门参预有关。下面结合一些案例进行讲解。(一)案头审核
2025/5/488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
纳税人提出申请后,材料报到我们税局,就进入案头审核环节。首先调阅以下资料:1、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信息(税务登记时提供)2、《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3、银行开户许可证及复印件(存款账户账号报告)4、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税务登记时提供)5、合同章程协议书(税务登记时提供)6、验资证明及资金入户原始凭证(
2025/5/489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从哪里调阅)(税务登记时提供)7、生产、经营场所证明(税务登记时提供)8、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身份证明、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和会计证、办税人员身份证明(税务登记时提供)9、增值税申报表信息
2025/5/490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其次审核与纳税人提供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填写信息是否一致,与纳税人的登记注册信息是否相符等。对新办商贸企业需要提供购销合同的,这里强调的是购和销的合同,只有购货合同,没有销售合同,是不能实
2025/5/491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现收入的,因此,还需要对合同进行审核。(需要不需要案头审核记录?)二、实地核查(实地查验)应包括对企业所提供相关情况进行印证和对有关情况(如:法定代表人和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明,财务人员
2025/5/492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的资格证明、银行存款证明,有关机构的验资报告、购销合同原件及公证资料、资金往来账、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投资规模、产权所属、生产经营规模及方式、财务核算及管理等)进行实地核查,然后就核实的内容如实写出调查报告。
2025/5/493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对于如何撰写调查报告问题,我们去年在进行一般纳税人认定清理检查时,我在有些市重点看了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可以讲不太乐观,有相当一部分调查报告只有那么一页纸,有些只有半页,从调查报告中看不出企业最基本的情况,还不用说其生产经营情况,有些甚至将企业的申请报告
2025/5/494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复制后形成。我认为,所谓实地核查,首先强调的是要到实地去看,不能不看,最起码要知道企业在什么地方,不要像几年前我们在进行期初存货留抵税款清理检查时出现的情况,企业帐上还挂了几十万元的留抵税款,但到企业去核实时却跑了半天找不到
2025/5/495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企业,也不要像几年前我区发生的骗税案那样,到时去找企业都不找不到,不能照搬企业的书面报告内容;其次是调查报告应围绕一般纳税人认定条件来写,一份合格的调查报告,不用看企业其他材料,就可以了解其基本情况,来印证企业是否符合认定条件,就目前来说,最基本的应包括
2025/5/496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如下内容:1、企业概况:企业注册时间(正式开业时间),办理税务登记时间,生产经营地址(包括有否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地址)和核算地址,企业法人、会计人员情况,注册资金,经济性质,纳税人类型(企业、企业性单位
2025/5/497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非企业性单位、个体工商户、其他),行业(工业、商业、其他),生产经营范围(营业执照规定),银行帐户开设情况,如为已开业纳税人,前期的应税收入情况等。2、会计核算情况:是否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
2025/5/498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管部门的规定配备会计人员、设置帐簿(包括总帐和明细帐),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新办开设时所发生的一些费用记帐情况)。3、生产、经营情况:企业生产、经营场所的产权所属、面积大小,企业注册资金中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各
2025/5/499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多少(含资金来源、所属),企业的管理模式,如为工业,就要看生产场所的建设情况(含厂房、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生产规模(含单台、月或年产量),生产产品的品种、名称,产品的销售意向(方向)及用途,当时的销售单价(有产量和单价就可
2025/5/4100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计算出销售收入),销售利润(估算增值)、仓储情况(有销售情况和产量间接了解是否匹配来印证有没有那么大的产量),从业人数;如为商业,也要看其办公设施情况,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谈话或者看企业的有关材料、合同等方式,了解企业实际经营的项目和品种,商品的来源地和销售
2025/5/4101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意向(方向)及用途,销售方式(批发、零售),月最大销售量、销售单价(估算应税收入),销售毛利(估算增值)等方面。最后,还有使用发票情况:是否需要使用发票,使用的种类(收购、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需要使
2025/5/4102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用专用发票是否具有保管专用发票的条件等等。二、管理问题一般纳税人一经认定,随后就进入管理环节和管理阶段。认定时所核实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会发生变化,有些也不是以纳税人的意
2025/5/4103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志为转移的,生产企业可能会由于原材料、燃料(煤、电等)供应问题,而达不到生产规模,或者生产效率的提高超过原定生产规模,或者由于市场发生了变化,产品供不应求或销售不出去等情况;商业企业变数就更大,当初签订的合同,会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没有能履行,或者由于各种条件
2025/5/4104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都好,或增加了新项目,销售增加。因此,管理人员要深入企业去了解情况,特别是那些不太正规的纳税人,辅导期纳税人,当初认定时就很勉强,不给认定又没有理由,心中没有底,就更需要去了解和调查,随时掌握企业实际生产经营、销售收入、税负、发票使用等情况,据实进行管理。
2025/5/4105第八章关于认定与管理的关系这里所管理的重点是,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收购且使用专用发票的、废旧物资、福利企业等企业、产(商品)销售给出口企业等,这些存在虚开发票的风险。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案例)
2025/5/4106第九章其他问题一、一般纳税人取消和注销的区别我们税务部门所说的注销,是指企业注销税务登记,已不再生产经营,“取消”是针对一般纳税人资格来说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我认为是指税务机关的行为,但取消的概念是后面才有的,应该是不规范的叫法,《细则》所用的是“转为”
2025/5/4107第九章其他问题的概念,就此我也曾与总局沟通过,他们解释取消和转为是一样的,认定后是不能取消的。对于失踪户我们应该与税务登记同样,统一用注销,所用文书也用注销。二、关于《细则》第三十条“不得使用专用发票”的掌握问题
2025/5/4108第九章其他问题这一条的前提条件是纳税人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不申请认定的,或者是会计核算不健全的。第一个情形是不申请认定,税务机关要按一般纳税人征税和管理的,第二种情形是已经是一般纳税人,但会计核算不健全。两者都是一般纳税人,都是指自己申请使用专用发票,
2025/5/4109第九章其他问题而不是指到税务机关代开,代开目前只有按征收率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三、关于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一次超过30万元的要实地核实问题这个问题的起因是税务机关使用防伪税控系统代开发票专用发票后,最高开票限额的设定问题所引发的,总局第九章其他问题在税务机关代开发票上没有明确开票限额,文件下发后我们讨论时认为,限额设定太高基层代开岗位人员风险太大,一张票如果不设定可以开到几个亿、几十个亿,出于保护大家,规定了最高限额;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规模纳税人开发票,除了一些特别产(商)品价值比较高的外,也基本够第九章其他问题用了,如果再设定高,一张发票就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了。至于核实问题,主要是防止虚开发票,除了特殊企业(两头在外)大部份当地企业是可以核实的,对于两头在外的企业则通过购销合同、资金流向进行审核。四、关于一般纳税人变更是否需要重新认定问题第九章其他问题区局桂国税函[2007]1044号已明确:(一)企业法人变更。企业法人变更不涉及企业实质的变化(即投资者不发生变化,如:法人退休、调到其他单位等),不需要重新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可由企业提供新的法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就法人变更进行变更登记即可;法人变更涉及实质变化(即投资者发生变化,如:第九章其他问题合资者增加、整体转让、改制等等),则需要重新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二)企业经营地点发生变化。企业经营地点发生变化在同区域(如从某市的一个区转到另一个区),不涉及行政区码变化(即税务登记证号不发生变化)的,不需要重新办理一般纳第九章其他问题税人认定手续,可由原认定税务机关将认定资料向新的管理机关进行移交,并由企业提供新的生产经营地、场所的产权证书或房屋租赁协议书及复印件,就经营地点变更进行变更登记即可;企业经营地点发生变化在不同市、县,行政区码发生变化的,需要重新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第九章其他问题(三)企业更名、企业会计和开户行变更等不涉及企业实质变化的,不需要重新办理一般纳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探秘大雪节气
- 塑造未来:初二学习规划
- 硕士之路指南
-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医学检验仪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儿童发展教育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烟台市重点名校2025届普通高中质量检测试题(二)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三门峡市渑池县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工商学院《介入放射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资源昆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写作(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4月《粉尘涉爆重大事故隐患解读》应急部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外卖配送员工作流程总结
- 新式茶饮产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创新趋势
- 【国浩律师事务所】2025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与法律支持需求调研报告
- 2025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报告
- 哈尔滨中考英语单选题型100道及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第二节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教学设计(2)浙科版必修2
- 兰州20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药房培训收获个人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