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复习练习评讲教案_第1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复习练习评讲教案_第2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复习练习评讲教案_第3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复习练习评讲教案_第4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复习练习评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历史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授课题目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练习三维目标通过对第四单元练习、难题的评讲,巩固学生第四单元基础知识的认知,训练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知识迁移、对比分析、综合理解等能力。重点巩固基础知识、审题、找有效信息、知识的迁移难点审题、找有效信息、知识的迁移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1.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③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寻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继昌隆缫丝厂张謇上海工商界全行业公私合营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3。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究其共同原因是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B。过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D.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4。“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运动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5。“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新中国的六十年里,“低音"有:A.三大改造的完成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实施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因材施教6。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7.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8。下列有关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有①都是在面临严重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②都对农业政策进行了一定调整③实质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④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C。扩大企业自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标语、口号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标语、口号,正确的一组是①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运作机制时有调整,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30年代的美国.战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70年代末的中国先后实施了社会改革.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l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所述的改革都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成功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