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_第1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_第2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_第3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_第4页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一:第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了解夏朝和商朝统治的制度和思想,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学习中国古代早期政治体制的形成过程,培养运用历史的、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嗲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的能力授课题目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拟1课时第1课时明确目标夏商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知识要点夏朝:出现公共权力商朝1。内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与各附属国形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三、西周1.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2)内容: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3)作用:①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③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2)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3)内容: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4)影响: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3。礼乐制度经典试题1.(09天津文综)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2.(09全国文综Ⅰ)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3.(09辽宁文综)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 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4。(09北京文综)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总结提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西周三种政治制度的概况,其中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在当时对巩固国家政权,扩大统治范围,都起了重大作用,发挥了显著效能,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它也有无法避免的弱点和弊端。问题过关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材施教(09济南模拟)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论,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地主政权与农民政权 D。奴隶主贵族专政与封建地主阶级专制(09。广东月考)《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09。辽宁月考)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倡导 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 D.宗法制的影响(09.广州长坡中学检验)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09.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