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1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2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3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4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1页考点1:发展普遍性及实质考点2: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发展过程)考点3:发展量变与质变状态(发展状态)高考考点第2页◆自然界是发展◆人类社会是发展◆人认识是发展低级

高级;简单

复杂原奴封资社共…无有;少多浅显深刻;错误正确考点一、发展普遍性及实质1、发展普遍性用发展观点看问题【方法论】第3页1、以下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是()①从神州四至神州十一号发射②“整个宇宙都要服从”牛顿力学“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③揠苗助长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③是形而上学观点,是违反规律表现。①②④正确。A第4页2、以下与下面漫画蕴含哲理相近诗句有(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①讲是一棵大树在它幼小时,往往不被重视,当它枝干参天时,人们才会认可它高大,与漫画主旨相符,当选;④强调珍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与漫画主旨一致,当选。②③中沉舟、病树、陈叶、前波都是旧事物,万木春、芳林新叶、后波都是新事物,强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漫画即使讲也是发展观点,但并没有表达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②③排除。B第5页新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有没有有远大前途旧事物是否2、发展实质①发展实质发展实质: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②判断新旧事物根本标准第6页【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地改变发展之中;发展实质是事物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观点去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反对】:我们应反对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实状况旧观念。世界是永恒发展原理(发展普遍性原理)第7页【误区警示】1.发展是运动改变,运动改变就是发展提醒:不全方面。发展是运动、改变,但运动、改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事物前进和上升运动、改变。运动分前进、上升及下降、倒退两类,不可混同。

2.联络、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提醒:错误。联络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实质与关键。第8页1、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哲学寓意是()①新事物含有强大生命力②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④新事物成长要靠人们热情扶持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选C。译文:新长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生长全凭老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会长得更高。注释:龙孙:竹笋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池塘。古诗强调了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基础上发展而来,新事物最终要战胜旧事物,以及新事物成长要靠人们热情扶持,①②④正确。③与题意不符。C第9页2、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意见》。依据《意见》,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将被取消,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由此,我国实施了半个多世纪“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这蕴含哲理是()①人类社会是不停改变发展②新事物必定取代旧事物③创新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④要用联络观点看问题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C第10页(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含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事物。(2)旧事物违反事物发展必定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3)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定趋势,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考点二: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

(过程)1、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主动勉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成长;方法论:第11页2、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新事物旧事物②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经历一个波折过程。①新事物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过程。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停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勇敢地接收挫折与考验。方法论第12页★小结: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相统一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方向(趋势)是前进、上升,事物前进道路是波折、迂回,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波折性统一。【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停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勇敢地接收挫折与考验。考点二、发展前进性与波折性(过程)第13页重点突破1:区分事物发展总趋势、道路、路径(1)事物发展总趋势是前进,这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总体方向,不是指事物发展各个阶段方向,更不是指每一步方向。事物向前发展总趋势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2)事物发展道路是迂回波折。事物发展中各个详细阶段和每一步方向,可能是前进,也可能是停滞,甚至是倒退,这正说明事物发展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只能是螺旋式或波浪式,有波折、有起伏。(3)一切新事物发展路径是在前进中有波折,在波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波折性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不可说成是循环往复)第14页1、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反应出哲理是()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络B.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前途是光明C.事物是不停发展,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产生和成长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解析】选C。A项没有全方面揭示出诗内涵,不选;B、D两项本身观点是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反应了题目标内涵,强调了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C第15页2、(上海单科卷25)从对“物”守护到对“人”关注,观众从“看客”变为“学习者”,博物馆公众教育功效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但当前国内博物馆在藏品入库、研究课题设置、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人才队伍建设、无偿开放财政补助等方面,存在很多难题。从辩证法角度预见,博物馆功效转本发展过程是:A.道路平坦

B.举步维艰

C.波折前进

D.前途光明【解析】C。博物馆发展存在很多难题,表达事物发展波折性,故C符合题意,A应为道路波折;即使博物馆发展含有波折性特点,不过并不等于说举步维艰,经过发挥人主观能动性,还是能够促进难题处理,故B了解错误;材料强调是过程波折性,而没有包括到前途光明,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考点: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高考直击】C第16页

含义

特征表现量变事物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渐进、不显著改变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质变事物根本性质改变,由一个质态向另一个质态飞跃根本、显著改变统一物分解、平衡和静止破坏1、量变与质变区分性质不变,事物还是该事物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拓展:性质改变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由坏变好(前进性)一个是由好变坏(倒退性)质变一定是发展吗?只有前进上升质变才是发展考点三:发展量变与质变(状态)第17页量变—质变—新量变—新质变(1)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量变引发质变两种情形谷堆论证、秃头论证、吹气球、积小流成江海…..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增减事物数量不变,不过场所发生变更(结构发生改变)田忌赛马、碳原子结构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文字游戏…..量变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才会引发质变2、量变与质变联络第18页3、方法论要求主动做好量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标准依据: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依据: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不可急于求成不可优柔寡断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第19页表达量变与质变原理有: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8、防微杜渐9、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整体与部分)第20页3、事物发展趋势必要准备辩证法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发展含有普遍性)2、发展实质用发展观点看问题事物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4、事物发展两种状态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波折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接收挫折与考验要求(1)主动做好量积累;(2)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3)坚持适度标准。知识体系量变质变结果必定5、发展原因内因(内部矛盾)是依据,外因(外部矛盾)是主要条件要求对内因要充分重视,对外因要一分为二第21页易混易错知识点改错:1、任何改变都是发展。2、新出现事物就是新事物。3、当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事物就是新事物。4、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新事物。5、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帆风顺。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全部质变都是发展。7、量变引发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增减引发质变。8、量变必定引发质变,质变是量变总和。9、事物发展总趋势是波折。10、新出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第22页1、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出1万小时。以下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是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客观性)(实践是认识起源)A第23页2、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A.事物发展道路是波折B.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量积累必定会引发质变【解析】选C。“新雷第一声”此处比喻时机,要抓住时机实现“千红万紫”质变,故C项应选。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观点错误。C第24页3、良好生活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宝贵财富。有些人提出:生活从必要家务劳动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小处抓起。与此所反应哲理相同有()①奢糜之始,危亡之渐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物必先腐之,而后虫生之④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选D。生活习惯养成要从小事抓起,表达哲理是要注意量积累,与之相对应是①④,故选D。D第25页(北京卷28)“奔跑,两腿以最简单方式交替前行,无数次地重复,但每一步都是新前进,最终能成就一个看似难企及跨越。”“奔跑,让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能够变得独特,平凡能够变得卓越。”从以上跑步兴趣者感受中,能够领悟到:A.人生价值大小通常来自于个人体验B.生命意义在于社会对个体必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