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9.2液体的压强一、单选题:1.固定斜面上的固定U型容器里装有适量水,U型容器直径足够粗,水面静止,此时水面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2.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A. B. C. D.3.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产生的,所以液体越重,产生的压强越大
B.因为p=FS,所以液体压强与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
C.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因而液体内部只有向下的压强
4.如图中两活塞面积S1:S2=1:5,则两活塞上受到的压力F1、F2,活塞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1A.F1:F2=5:1 B.F15.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他们将水平桌面上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入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微小压强计依次放入甲、乙两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实验器材完好,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应先将微小压强计
U
形管内两液面调到同一高度处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微小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在甲液体中受到的压强小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压强
D.若减小乙液体中微小压强计探头到容器底的距离,则
U
形管内两液面的高度差变小6.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柱形容器都装有质量相同的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7.如图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g取10N/kg)(
)A.4×105Pa
B.3×105Pa8.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乙试管倾斜,静止时,两试管内液体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ℎ,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9.如图所示,设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A.p变小,p′变小
B.p变小,p′变大
C.p变大,p′变小
D.p变大,p′变大二、填空题:10.液体不仅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而且对容器的
也产生压强(如图所示),且压强随
而增大.
11.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的容器内有A、B、C三点。设在这三点处由液体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则压强最小的是
点,最大的是
点。
12.如图所示,一只装有某种液体的试管,倾斜时管底受到的压强为p1,当把它竖直放置后,管底受到的压强为p2,则液体的深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p1______p2(填<、=或
13.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当手伸到感应范围内时,水龙头自动出水;当手离开感应范围时,水龙头自动关闭,这是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现自动控制的。洗手池下方排水管设计了U形“反水弯”,起到隔绝下水道异味的作用,其利用了______原理。14.如果汽车落水或是遇雨被淹,乘客应立刻开门逃生,因为当车窗关闭时,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导致车门更难以打开,从而发生危险。若车门在水中的平均深度为2m,车门在水中的面积为1m2,则水对车门的压力为
N。(ρ水=1.0×103三、实验探究题:15.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所示。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液体受到的重力、液体的体积或液体的_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柱的高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受到的重力、体积都_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高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柱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_相等。16.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茗进行了如下操作:(1)图甲是U形管压强计,探头上的橡皮膜应选用________(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实验前,小茗用手轻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2)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________,压强越大。利用这一结论,可解释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__的形状。(3)比较图丙、丁两图发现,当金属盒在水和盐水中处于相同深度时,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够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小茗计划采取的操作中,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A.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B.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4)完成实验后,小茗利用如图的自制器材测量实验所用盐水的密度,步骤如下:①向容器中的左侧倒入适量的水,橡皮膜向右凸起;②再向容器中的右侧缓慢倒入盐水,直至橡皮膜________;③测得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ℎ1,盐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ℎ④可推导出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盐水=________(用ℎ1、ℎ2、ρ四、计算题:17.如图所示,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底面积为20cm2,杯中水深10cm,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kg,(g=10N/kg,ρ水=1.0×103kg/m3)则:
18.有一个正方体物块,其底面积为1×10−2m2。(1)把该物块放在面积为5×10−3m(2)把该正方体物块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物块静止时处于悬浮状态,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上=5N19.如图所示是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cm,”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cm。求:
(1)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
(2)如果L形容器底的面积为100cm2,那么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20.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5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g(1)此时茶壶对桌面的压强;(2)平放时,当茶壶对桌面的压强是3000Pa时,此时壶中有多少千克水?(3)此时水深如图所示,求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大小。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固定斜面上的固定U型容器里装有适量水,水面静止,该装置相当于是一个连通器,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故C正确。
故选:C。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了连通器的特点,属于基础题。2.【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液体压强的认识和理解,属于一道基础题。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此根据图象分析解答即可。【解答】
由p=ρgℎ知,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成正比;
故ACD错误,B正确。3.【答案】D
【解析】解:液体压强虽然由液体重力产生,但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重和容器形状无关,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故选D.
由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且相等,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会应用分析.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小活塞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传递到大活塞上而工作的,所以p1:p2=1:1。
如图所示,由于p=FS,p1=p2,所以F5.【答案】D
【解析】解:A、利用微小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前应将U形管两液面调到相平,故A正确;
BC、压强计的探头在两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却不同,其中甲的高度差小于乙的高度差,说明乙中的压强更大,故由p=ρgℎ可知乙液体的密度更大,微小压强计探头的橡皮膜在甲液体中受到的压强小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压强,故BC正确;
D、若减小乙液体中微小压强计探头到容器底的距离,实际是橡皮膜的深度增加了,故U形管内两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D错误。
故选:D。
(1)微小压强计U形管的两液面高度相同时,说明两侧压强相等,因此,在使用前应选将其调至相平;
(2)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有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据此做出判断;
(3)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4)根据p=ρgℎ判断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
要了解压强计的构造与原理,并能学会观察压强计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乙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大于甲中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据p=ρgℎ可知,乙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甲<p乙;根据p=FF=pS=ρgℎS=ρgV=mg因为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所以F甲=F乙。故选C。7.【答案】B
【解析】解:A点所处的深度:ℎ=40m−10m=30m,
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ℎ=1.0×103kg/m3×10N/kg×30m=3×105Pa。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容器中的液体体积要比乙容器小,因液体质量相同,由ρ=mV可得甲液体的密度比乙液体密度大,即ρ甲>ρ乙;
又因为两试管中液面等高,所以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ℎ可知,p甲>p乙,故C正确。
故选:C。9.【答案】D
【解析】解:由于瓶内水不满,而瓶子上细下粗,所以倒过来时水的深度变大,由公式p=ρgℎ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变大。
瓶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和里面水的总重力,无论瓶口朝上还是朝下,它们的重力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但倒过来后受力面积变小,所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即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变大,p′变大。
故选:D。
瓶子粗细不均匀,上面细下面粗,倒过来后液体深度会发生变化,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也发生变化,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ℎ和压强公式p=FS具体分析即可正确解答。
该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公式p=ρgℎ和10.【答案】侧壁
深度增加
11.【答案】A;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这个深度指的是距离液面的高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B点的深度最大,其次是C点,深度最小的是A点,据p=ρ水gℎ可求液体压强的大小。
【解答】
根据p=ρ水gℎ,ℎ表示研究点到液面的距离,ℎ大,p大;B点深度最大,A点深度最小。可知,B点所受压强最大;A点所受压强最小。12.【答案】变大
<
【解析】解:竖直放置时,液柱长度虽然不变,但高度增大,也就是液体的深度增大,由公式p=ρgℎ知:底部受到的压强增大。
故答案为:变大;<。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ℎ比较液体压强的变化。
液体中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垂直距离叫深度。水的深度和水柱的长度不是一个概念。理解“深度”的含义是得到此题正确答案的前提。13.【答案】红外线;连通器
【解析】解:
(1)感应窗发出红外线,照射到手上,发生反射,改变传播方向,重新被感应窗接收,控制出水情况;
(2)洗手池排水管设计的U形“反水弯”上部开口、下部连通,属于连通器;U形“反水弯”内装有水且静止时,两侧水面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异味窜入室内。
故答案为:红外线;连通器。
(1)红外线感应水龙头是通过红外线反射原理;
(2)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连通器内装同种液体且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
本题考查了红外线、连通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14.【答案】大20000
【解析】[1]根据p=ρgℎ,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大。[2]车门在水中受到的压强为p=ρgℎ=1×1则水对车门的压力为F=pS=20000Pa×115.【答案】(1)压强;(2)深度;(3)无关;(4)密度;(5)深度
【解析】解:(1)通过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反应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的方法是转换法;
(2)相同的1、2、3号管中装的液体种类相同,且管内液体的深度逐渐增加,则橡皮膜鼓起的程度逐渐增大,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相应的质量、体积、重力也逐渐增大,所以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深度有关;
(3)通过2号管和4号管的比较可见,4号管中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一定大于2号管,但二者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质量、重力、体积无关,只与深度有关;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5号管中盐水和2号管中的水比较,二者的深度相同,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5号管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大;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2号管和6号管是相同的两支玻璃管,内装液体的种类相同、深度相同、长度不同时,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表明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长度无关。
故答案为:(1)压强;(2)深度;(3)无关;(4)密度;(5)深度。
(1)橡皮膜所受压力越大,则鼓起的程度越大,利用了转换法;
(2)由图甲可知,三只管装的液体深度不同,鼓起的程度不同,表明压强不同;
(3)图乙中两只不同管中装水的深度相同,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表明压强相同;
(4)5号管和2号管装的液体深度相同,液体种类不同,橡皮膜鼓起的程度不同,表明压强不同;
(5)2号管和6号管装液体的种类、深度相同,长度不同,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表明压强相同。
本题考查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掌握p=ρ16.【答案】(1)薄;不漏气;(2)液体的深度越大;上窄下宽;(3)B;(4)两边相平;ℎ1ℎ【解析】(1)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薄一些的较好,薄的橡皮膜受相同压力时,压力的作用效果较明显;
用手轻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液面升降灵活,气体压强发生明显的变化,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2)乙和丙两图中液体的种类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丙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大,说明丙图中液体的压强更大,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根据p=ρgℎ可知,液体的压强一定时,密度越小,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与U形管的粗细无关,“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故B符合题意;
(4)①向如图所示容器中的左侧倒入适量的水,橡皮膜向右凸起;
②再向容器中的右侧缓慢倒入盐水,直至橡皮膜两边相平,此时左右两侧液体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相等;
③测得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ℎ1;测得盐水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为ℎ2;
④由p=ρgℎ得ρ水17.【答案】解:(1)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G=mg=1.5kg×10N/kg=15N,
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FS=15N20×10−4m2=7500Pa;
(2)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ρ水gℎ=1.0×103kg/m【解析】(1)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和水的总重力,根据F=G=mg求得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已知茶杯的底面积,根据p=FS求得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已知杯中水的深度,根据p=ρ液gℎ18.【答案】解:(1)由S物块=1×10−2m2>S木凳=5×10−3m2可知,该木凳受金属块压力的受力面积等于正方形木凳上表面积,
则物块对木凳的压力为:F=pS木凳=2×103Pa×5×10−3m2=10N,
所以物块的重力为:G=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操作工模考试题与答案
- 用电客户受理员练习题+答案
- 车工高级工练习题库及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航空器维修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转化考核试卷
- 水果和坚果加工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石棉材料的断裂性能测试考核试卷
- 涂料门店销售数据化管理考核试卷
- 笔的制造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烟草制品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分析考核试卷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传统园林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华南农业大学
- 关于完善和落实罪犯互监制度的思考
- 四川大学-刘龙飞-毕业答辩PPT模板
- GB∕T 40501-2021 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
- 认识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项反措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范本)
- 抗滑桩设计计算(验算)Word版
- DCP决策评审要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