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古典学兴起于近代西方,是一门研究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学问。古典学的源头可追溯到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初,古典学逐渐成为一门以古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语文学为基础,横跨历史、哲学、考古、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重点是文献整理、考辨与注解。古典学是西方人文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学科,具有文化源头的意义。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西方古典学在学科范式、研究方法、教学体系等方面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中国古典学的概念,是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视野下提出的。虽然中国古典学这一概念出现得较晚,但这种学问的产生却很早。传统的经学、古史学和先秦诸子学就是中国古典学的前身。中国古典学扎根于本土文明,始终保持着内在演进的生命力。与西方古典学经历文明中断后又复兴不同,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从未中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确保了中国古典学的持续发展,而中国古典学的持续发展又促进了中华文明的连续前行。这就深刻影响了中国古典学的民族内涵,使其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家国一体”的政治观、“集体主义”的社会观、“勤俭奋发”的人生观等。西方古典学的内涵则更多表现为“天人分离”的宇宙观、“家国有别”的政治观、“个人主义”的社会观等。尽管如此,中西古典学之间仍有不少共性。从学术传统的角度看,中西古典学均源远流长,且学术血脉高度相近。中国古典学传统可上溯到春秋战国,而古希腊也有类似先秦“六艺”的基础教育科目和相当于诸子之学的哲学。从德性思想的角度看,中西古典学都注重人的德性完满。柏拉图注重智慧、节制、正义、勇敢这四枢德的培育,并表明各种德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1页(共10页)性要统摄于最高类型的知识或智慧。孔子注重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等的培育,并以仁统摄各种德性。文明的多样性决定了古典学的差异性,古典学的差异性折射的是文明的独特性。作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中西方古典学共同承担着促进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使命。当代世界面临气候危机、地缘政治矛盾等问题,有失序的危险。如何运用古代文明的智慧应对现代文明所面临的挑战,是全世界古典学研究者所面对的核心课题。(取材于杨共乐、贺方嬰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中国古典学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之际,也要直面学科范畴模糊与学科边界不清等问题的挑战。因此,建立怎样的中国古典学以及如何建立中国古典学就成为首届古典学大会的重要议题。中国古典学需建立自主的古典学学科话语体系。我们应以先秦时期元典性文献和上古文明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探索从传说时代到有文字记录的夏商周时代的文明特征为主要任务。中国古典学是在现代学术体系下出现的学科概念,但中国古典学绝不是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等现代学科的简单叠加。中国古典学应当研究现代学科体系无法解决或未能充分关注的问题。它尊重中国古典文明的自身结构,并试图在这一结构中理解其丰富内涵。例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将不仅仅是汉魏文人诗发展的原因和成就,而是“诗人”“作者”“缘情”这些概念最初如何在经学阐释中得以建构,又如何促成了汉魏士人诗文写作的新变;不仅仅是韩愈古文的风格特征抑或儒学思想,而是作为个体的韩愈为何要选择“古文”这种文体形式来复兴其儒学理想。“还原”与“衍义”是当前中国古典学的基本研究路径,可以偏重,不可偏废。西方古典学以古典语文学为主要研究路径。中国古典学也强调文字、音韵、训诂和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即以“还原”经典的真相为目的,努力回到中华文化的原点,探求其原初含义。但是,中国古典学研究不能止于“还原”,还应该有更崇高的使命,即重建中华民族的知识世界、意义阐释和价值体系。从这个思想高度出发,中国古典学在力求还原真相的同时,更需要努力让沉默的材料说话,使久远的历史文献彰显出当代意义。那么,如何让材料说话呢?衍义法值得借鉴。衍义,意谓详述道理,推衍意义而加以引申。衍义不同于还原,它重在义理的推衍引申;更不同于以西释中的現代阐释,它强调站在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2页(共10页)文化认同的立场,立足于中华文化的语境,以具体文本为研究起点。衍义法可以沟通古今、活古化今,其关键不仅在于准确地理解古典经史,更在于敏锐地关切当下现实问题。古典学的本质是接续古典精神,是一种精神的回归。无论中西,只有不断超越和突破自身才能真正地传承和赓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古典学”观,是古典学研究的“旧邦新命”。(取材于周兴陆、程苏东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西方古典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作为研究的对象。B.是一门涉及众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C.是西方所有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学科。D.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古典学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一种学问的中国古典学产生于文明交流互鉴的背景下。B.经学、古史学和先秦诸子学奠定了中国古典学发展的基础。C.中国古典学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成就。D.屈原和杜甫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学民族内涵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解决中国古典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摆脱现代学术体系的影响。B.中国古典学既注重个体研究,又注重将个体置于文明结构中研究。C.还原法是指通过对义理的推衍引申来还原经典真相的研究方法。D.要让沉默的材料说话,中国古典学就要把现实问题作为研究起点。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中西古典学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古典学的发展经历过中断,而中国古典学的发展则具有历史连续性。B.相同的内容以及高度相近的学术血脉是中西古典学相互学习借鉴的基础。C.柏拉图与孔子都提出了德性的具体内容,并明确了具有统摄作用的德性。D.中西古典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都需要在研究中不断超越和突破自身。5.习近平主席在给中国古典学者的寄语中指出,中国古典学者应“担负起古典学研究的使命”。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古典学者应担负起怎样的研究使命。(6分)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3页(共10页)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崔烈[1]论汉室中叶,戎狄侵轶之患,边郡略无宁岁。兵连祸积,历世不已。天下以困,国用不足。榷酤租算之外,方许民间竭产助国。出金赎罪,货镪[2]以为郎,以为经世之术,救弊之务。逮至桓灵之世,天子要之百万,然后用为三公。崔烈尝以贿求备位于公辅,问其子“外以我为何如”,对以“铜臭”之说,垂于前史。然近之人主,无桓灵之僻。自咸通[3]之后,上自宰辅以及方镇,下至牧伯县令,皆以贿取。故中官以宰相为时货,宰辅以牧守为时货,铨注[4]以县令为时货。宰相若干万绳,刺史若干千绳,令若干百绳。皆声言于市井之人,更相借贷,以成其求。持权居任之日,若有所求,信又倍于科[5]矣。争图之者,仍以多为愈:彼以十万,我以二十万;彼以二十万,我以三十万。自宰邑用贿之法,争相上下。复结驷连骑而往,观其堆积之所,然后命官。权幸之门,明如交易。夫三公宰相,坐而论道,平治四海,调燮阴阳,为造化之主。方镇牧伯,天子藩屏,以固宗庙社稷之重。刺史县令为生民教化之首。率皆如是,不亡何待!度其心而闻其谋,即皆贩妇之行。一钱之出,希十钱之入;十万者望二十万之获,三十万者图六十万之报。尽生民发肤骨髓,尚未足以厌其求。汉之亡也,人主为之;国家之祸也,权幸为之。或曰:“兆其衅者,崔氏之子。”为不朽之罪人乎?武帝开之于前,桓灵成之于后,以至今日,踵而行之而已。且桓灵之世,国家既危,丧乱日臻,烈能尽用以荣其身,他日之家牒且曰:“烈为相矣。”不如是,亦群盗之所夺。乃积之者过,非用之者罪也。明明天子,许而行之,何罪之有?崔子素无异闻,贪荣固利者,小人之常也;不施于亲戚,自图于爵位者,亦小人之常也,何足加其罪!有国家者,不以仁义而务财利之道,许而行之,斯不可矣;不许而自行之,而不能知之,又不可矣。是亦覆国家者,不亦过乎?(取材于唐·牛希济《崔烈论》)注释:【1】崔烈:汉灵帝时冀州名士。【2】镪:钱财。【3】咸通:唐懿宗年号。【4】铨注:此处代指选拔、任命或考核官员的官署或主司。【5】科:法定条文,此指法定的薪俸。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边郡略无宁岁略:完全B.垂于前史垂:流传C.兆其衅者衅:挑衅D.踵而行之而已踵:沿袭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4页(共10页)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以为经世之术争图之者A.B.为不朽之罪人乎自图于爵位者以成其求且桓灵之世C.D.烈能尽用以荣其身他日之家牒且曰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崔烈尝以贿求备位于公辅崔烈曾经用钱财求得三公的职位B.尚未足以厌其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C.国家既危,丧乱日臻国家已经危在旦夕,灾祸日益加剧D.崔子素无异闻崔烈一向没有奇异的见闻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汉朝允许民间竭产助国的根本原因是边境之患。B.虽然崔烈有买官这种行为,但并不能因此给他强加罪名。C.天子卖官逐利,或对官员们的贪利失察,都会导致亡国。D.文章借古讽今,借汉朝灭亡的史实针砭时弊,引人深思。10.根据第二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以贿取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6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3题。(共12分)念奴娇·中秋宴客,有怀壬午岁吴江长桥[宋]叶梦得洞庭[2]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沉沉。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会难寻。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广寒宫殿,为予聊借琼林[2]。注释:【1】此词为词人67岁时于福建所作。词人21岁登进士第,志向远大,个性耿介;26岁时曾与友人在江苏游吴江长桥,赏太湖烟波。【2】洞庭:此指太湖。【3】琼林:常指仙境美景。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5页(共10页)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洞庭”三句,词人描绘出明月初升、湖水沉静的清冷夜色。B.“汹涌”三句,写出了月光笼罩下,三江五湖的壮阔与浩淼。C.“酒阑”两句,词人忆及当年畅饮长歌引发鼍吼龙吟的盛况。D.“缥缈”两句,词人独倚栏杆,感受到高处秋风夜露的清凉。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回首”三句,将“易”“难”对举,表达对人生易离散的感伤之情。B.“醉倒”三句,词人想象嫦娥“笑”己,表达对不忘名利之心的懊悔。C.“广寒”两句,由回忆转到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词人隐居避世的决心。D.本词与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风格相似,且都抒发了贬谪之悲。13.请结合全词,赏析“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6分)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字迹清晰。(共8分)(1)李杜诗风迥异。“,枯松倒挂倚绝壁”“天姥连天向天横,”,对蜀道之艰险与天姥山之超拔的想象,展现了李诗浪漫的特质;“戎马关山北,”“,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个人之悲与时代动荡相融,体现了杜诗现实主义之风。(2)古人常借江水抒情达意。“,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歌咏月夜之美;“醉不成欢惨将别,”,白居易抒发离别之痛;“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表达亡国之悲;“哀吾生之须臾,”,苏轼慨叹人生之短。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第五回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1)解释判词中“停机德”与“咏絮才”的含意。(4分)(2)《红楼梦》中宝钗“博学宏览,胜诸才人”,为何判词却强调她的“德”?结合相关情节,从形象塑造、主题表现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三江源”在那里①我每年都带学生下厂、下乡,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②十年前的一次万里行,我们走了三万公里。当从山西行进到陕北横山县时,在黄土高坡上,我们看到一群男女老少顶着七月的骄阳,坐在洼地上看戏。红红绿绿的“舞台”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6页(共10页)上正演着《霸王别姬》,那条写着“横山县艺术剧团”几个黄色大字的横标被太阳烤成“M”形,没精打采地耷拉着。天太热了。③见到这民间社戏,我们走了过去。那个舞台还叫舞台吗?薄薄的一层土铺上一些高粱秆,演员在台上深一脚浅一脚,上来下去,可真难为他们。“霸王”“虞姬”穿的都是露胳肢窝的戏装,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认真执着地演出。④我看到那个兵敗如山倒的霸王退到乌江边,别虞姬,自刎的那一场。本来秦腔的做派、唱腔就有一股豪里有悲的气吞山河之势,霸王一上场“哇呀呀”一声吼,见到虞姬三步并作两步弯腰将她托起,仰天高啸,吼着那绝望了的、触及灵魂的秦腔。他抓住虞姬那把乌丝往嘴里一叼,左腿一抬,金鸡独立……我顿时感到一股英雄气概!但见他把头一扭、大吼一声向前冲去,自刎于那滚滚乌江里,千古英雄就这么死不瞑目地走了。⑤我见过不同剧种对霸王与虞姬永诀场景的艺术处理。这是我见过的最悲怆、最撼人心魄的艺术处理!⑥这三伏天气,我流汗,我流泪,我心潮澎湃。我惊讶地发现这小小的山洼洼竞藏龙卧虎,竟是还未被现今艺术家们开垦的处女地。即便我有八张嘴也讲不完这里丰富文化积淀带给我的感受。⑦一趟陕北下来,我深知下面的“艺术家”(没人把他们当作艺术家)虽步履艰难,却是那么执着、不知疲倦地活着、演着、唱着。他们喝的水是从二百米深的井里打上来的;吃的饭是像当年老八路到老百姓家里吃的“派饭”一样,是好心的大娘为他们贴的粑粑;至于他们的戏装,走到哪个村,哪个村的“四妹子”“兰花花”帮着缝了又补、补了又缝……这“鱼水”之情,我能不感动吗?⑧没有上过学的农民艺术家不一定没有文化,上过大学或吃了洋饭的艺术家也不一定有文化。我们的歌曲不乏“想你、想你、想你……”“给你一个吻,还我一份情……”,来到陕北我才知道,我们一些艺术家不懂什么是“情”,什么是“想”,因为他们根本没动过“情”,更不会去“想”。一句话,他们还真不如陕北的那些“三哥哥”“四妹子”来得实在。为了表达思念,他们在歌中唱道:“心想着你,喝油也不长肉了。”为了表达走西口的哥哥想早早回家见亲人的急切,他们在歌中唱道:“不大大的小青马多给它喂上二升料,让它三天的路程两天到。”这些词你不觉得有灵气吗?⑨那个“霸王”就更甭说了,霸王临走叼着头发的处理,尤其是那单手抓发,一拨、一拧、一叼、一托、一抬,在视觉形象上处理得天衣无缝。之所以这样处理,用他们最简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7页(共10页)练的回答是:“头都杀了,能让他耷拉着脑袋走吗?”这个“走”字也用得很精彩,虽然解释得通俗,但说的绝对准确。⑩三十多年前,艺术家们经常下去采风。我深深感念三十多年前艺术家创作的歌曲:“九里里的山疙瘩,十里里的沟,一行行青杨一排排的柳,毛驴驴结帮柳林下过,花布的驮子晃悠悠……九里里的山疙瘩,十里里的沟,一座座水库,像一洼洼的油,羊羔羔叼着野花在大坝上逗,绿坝绣上了白绣球……”这些音乐家在色彩的修养上,都是高手。一句话,他们根本就没离开人民,没离开这块生养他们的文化土壤。这是中华民族,这是中华文化。⑪心灵的升华,一定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现实。中华民族艺术上的巨大财富、规律全都寓于民间艺术中。在这里所见到的一切会让你有翻天覆地的新认知,不仅会重新塑造你创作的艺术典型,还会让你知道作为一个艺术家应有怎样的人生境界、人生选择。⑫人生就这么一次,选择艺术作为终生事业,我不后悔。但艺术家绝不意味着鲜花、掌声、金钱、地位,而应像科学家那样辛苦操劳、默默无闻。科学家为了一个公式、一个发现而长年在荒山大野漂泊或整日与小白鼠、玻璃试管为伍……他们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发现、为了创造。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才是更值得拥有鲜花、掌声的人!⑬我为什么要下厂、下乡,要和老乡们一起画、一起唱、一起舞、一起聊、一起哭,我和他们的关系已经不可分割。他们的后方是黄河、长江、喜马拉雅山,那里屹立着千古不灭的龙门、云冈、莫高窟……⑭至死不忘叼在霸王嘴里的那把黑头发。⑮已古稀之年的我绝对没有古稀之感,这正是画家的起飞之年、黄金之年。作为中国的画家,我还要不断地创作下去,深入下去,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为了让她的风采更多地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⑯“三江源”就在那里,那里有俯拾即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取材于韩美林的同名散文)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顶着七月的骄阳顶着:承受着B.秦腔的做派做派:动作、表情C.艺术家们经常下去采风采风:体验生活、了解民情D.这些音乐家在色彩的修养上修养:待人处事的态度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8页(共10页)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②段通过对剧团横标的描写,凸显了农民艺术家们表演环境的艰苦。B.第⑩段借三十多年前的歌曲,说明西北更适合为歌唱家提供创作素材。C.第⑪段多次用第二人称代词“你”与读者对话,增强了文章的互动性。D.陕北之行的所见所闻,引发了作者对当代艺术创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18.文章第④⑨⑭段三次写到“霸王”,分别有何用意?(6分)19.本文题目“‘三江源’在那里”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意蕴?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语言基础运用(共6分)①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以戏剧艺术为核心载体的文旅项目日益增多。②传统戏剧突破镜框式舞台的物理限制,与历史街区、自然山水产生化学反应,“文旅戏剧”应运而生。③起初,文旅戏剧只是被定位为景区的附庸,内容与景区文化基本无关。④1998年,大型文旅戏剧《印象·刘三姐》将戏剧内容与景区文化深度融合,开启了山水实景演出。⑤此后,“印象系列”“又见系列”等大型文旅项目陆续涌现。⑥目前,这种充满奇幻和浪漫元素,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文旅戏剧正在各大知名景区上演。(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句的“日益增多”可以换为“蔚然成风”。B.第②句和第⑤句中引号的使用正确。C.第③句的“基本”删去,句意不变。D.第④句中画线的语句没有语病。(2)把第⑥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21.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1)学校阅读系统根据学生的借阅数据推送书单:《红楼梦》的读者会被推荐“红学”研究著作,《乡土中国》的爱好者会收到社会学类书单……对这种大数据精准推送书单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9页(共10页)(2)以下是文旅图标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请你从中任选一幅,介绍作品内容,并简要分析其获奖理由。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3)以“痕迹”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22.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露所在学校及个人信息。(1)大学生跳出相同的竞争赛道,转向冷门专业逆向发展;企业放弃大而全的产业布局,选择产业链的一环差异化发展;城市挣脱“千城一面”的模板,依托自身禀赋个性化发展……错位发展,有人认为是扬长避短的智慧选择,也有人认为是规避风险的无奈之举。请以“我看‘错位发展’”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时来运转,是说时机来了,运气有了好转。生活中,时来运转可能是命运的偶然,更多的则是个人努力与时代需求共振的必然结果。请以“时来运转”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2025.5第10页(共10页)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5.5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3分)C2.(3分)A3.(3分)B4.(3分)B5.(6分)答案要点:①建立自主的古典学学科话语体系,彰显中国古典学的独特价值。②重建中华民族的知识世界、意义阐释和价值体系,彰显中国古典学的当代价值。③树立“大古典学”观,在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发展及应对现代文明所面临的挑战中,彰显中华文明的智慧。【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3分)C7.(3分)C8.(3分)D9.(3分)A10.(6分)答案要点:表现:上级官员把下级官职作为货物贩卖;各级官职都明码标价,公开交易;买官的人不计成本,攀比成风。危害:各级官员不履行职责,只知盘剥百姓求取回报,埋下了亡国的隐患。【评分参考】表现3分,危害3分。意思对即可。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1.(3分)C12.(3分)A13.(6分)答案示例:①描绘出浩瀚湖面之上,月光映照、云层翻卷的壮阔之景以及笛声清越、冲破层层乌云的豪迈气势。②从视觉、听觉角度写出了当年“佳会”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朗开阔的艺术境界。③表达了词人对“佳会”的怀念之情,并表现出词人的孤高品格和远大抱负。【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5.5第1页(共4页)14.(共8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势拔五岳掩赤城凭轩涕泗流万里悲秋常作客(2)江流宛转绕芳甸别时茫茫江浸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羡长江之无穷【评分参考】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15.(共10分)(1)(4分)停机德:这里指宝钗所具有的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妇德。咏絮才:这里指黛玉所具有的卓越的文学才华。【评分参考】“停机德”与“咏絮才”各2分。意思对即可。(2)(6分)答案示例:①形象塑造:突出宝钗压抑才华与天性、以妇德迎合封建道德要求的形象特点。宝钗“博学宏览”,如善写诗、懂医理、知画法等,但她始终以妇德示人,如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等。②主题表现:宝钗虽处处符合封建道德规范,却仍难逃悲剧命运,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宝钗凭借其“德”成为宝二奶奶,但婚姻无爱、家族衰败,终落得“金簪雪里埋”的凄凉结局。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与扭曲,批判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评分参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6.(3分)D17.(3分)B18.(6分)答案要点:第④段,其用意是表达对农民艺术家艺术处理水平的赞赏,以及对他们在艰苦条件下仍认真执着演出的敬佩。第⑨段,其用意是表达对农民艺术家有真情、有灵气的表演的肯定,以及对当时某些艺术家的创作脱离实际、没有真情的批评。第⑭段,其用意是表达对民族文化的难以割舍之情,以及要不断深入民间、传扬民族文化的决心。【评分参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西城区高三模拟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参考2025.5第2页(共4页)19.(6分)答案要点:意蕴:西北有丰富的文化积淀,那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是艺术家们把握艺术规律、重新塑造艺术典型的创作之源;是艺术家提升人生境界、坚定人生选择的力量之源。效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象征意味,深化文章主题。【评分参考】意蕴4分,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20.(共6分)(1)(3分)B(2)(3分)参考答案:文旅戏剧充满奇幻和浪漫元素,能给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目前正在各大知名景区上演。【评分参考】每个短句1分。意思对即可。21.略22.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汉朝中期,戎狄侵扰成为边患,边境郡县完全没有安宁的岁月。战事连绵,积弊深重,数代不停。天下因此困顿,国家财政匮乏。除了征收酒税、田亩税、人丁税等常规税收外,朝廷还允许民间竭尽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 商业摄影保密合同协议
- 商场演出合同协议
- 商场内商铺合同协议
- 2025年北京市租房合同范本
- 2025中外合作开发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2025南京市购销合同标准范本
- 2025租赁合同范本标准版
- 商品房验收合同协议
- 微信小程序协议合同
-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原文及翻译
- 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家庭实践策略
- 2024年-GIS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美好家园《8未来城市》课件 -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共享菜园协议书5篇
-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SolidWorks的厨余垃圾处理器设计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家长会发言稿范文
- 《基于EVA的科大讯飞企业价值评估的计算过程及结果探析案例报告》10000字(论文)
- 空气输送斜槽选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