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标答】苏锡常镇二模2025.05_第1页
【历史试题+标答】苏锡常镇二模2025.05_第2页
【历史试题+标答】苏锡常镇二模2025.05_第3页
【历史试题+标答】苏锡常镇二模2025.05_第4页
【历史试题+标答】苏锡常镇二模2025.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历史2025年5月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A.父系氏族社会形成B.家畜驯化工作完成C.权贵阶层统治部落D.原始信仰已经出现A.反对制度束缚B.代表下层平民高三历史第1页(共8页)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的是女侠红线女自述“前世本为男子”,因意外杀人而转世为女子,因此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赎清自己前世的罪孽.樊夫人慈悲为怀,无偿救助遭受困苦的百姓。聂隐娘一心为主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在任务完成之后,选择归隐自然。量采纳康有为的变法建议,却诏令禁毁这两部书,尽管康一再申辩,但光绪不为所动。推测其原因,主要是为了A.自撰维新理论B.减轻变法阻力C.加强君主特权D.调和各派势力8.右侧是中国近代史上某次战争的进军示意图。关于此次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农民阶级试图回答革命应向何处去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两年之内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9.下图为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战争题材的连环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下列对该连环画内容分析正确的是反共投降势力,争取江州二刘回到中间立场上来。A.八路军研究开辟敌后战场B.新四军积极维护统一战线C.中国军队开会部署徐州会战D.华东野战军即将发动淮海战役10.学者刘诗白动情地写道:“1985年,在全(无锡)市54个乡中,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乡已经有27个,超二亿元的乡已经有7个。……玉祁乡花160万元造起一个在大城市也可A.经济体制改革的良好效应B.南方谈话的积极影响C.对外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D.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高三历史第3页(共8页)11.希腊城邦众多,其中斯巴达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教育制度。婴儿一落地即须接受体格检查,不合格者禁止成活,合格者用烈酒洗澡,置于黑屋内培养忍受孤独的能力;7岁时编入儿童团每日练武,男子20岁起开始服兵役一直到60岁。这折射了古希腊A.奴隶制度异常残酷B.民主政治形同虚设C.城邦之间竞争激烈D.妇孺缺乏公民权利12.12世纪,十字军将被称作“甜盐”的糖从阿拉伯带回西欧。从此,糖由专业的药师配制,用来治病。直到14世纪,糖还被西欧人列为珍贵的“皇家香料”。据此可知A.奥斯曼帝国垄断亚欧商路B.中世纪西欧经济相对落后C.阿拉伯帝国持续对外扩张D.战争客观上加速地区交流13.《大宪章》从13世纪之后,有两三个世纪默默无闻,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直到库克爵士在1628年起草《权利请愿书》的时候引用它,还有《权利法案》直接提到它,它才重新引人注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责任内阁制的确立B.市民阶层的崛起C.工业资产阶级壮大D.资本主义的发展A.意在鼓舞民众反对拿破仑战争B.反映一战中的德国民族情绪C.体现德意志对罗马教会的反抗D.迎合德意志统一战争的需要A.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且家属也要被处死、流放或没为官奴婢。但是,一些贵族官僚,犯罪后可以减刑,用铜赎罪或以官抵罪。还规定贵族、官僚、平民、部曲、奴婢在法律上的地位,如部曲过失杀死主人,处以绞刑,主人过失杀死部曲,不算犯罪。与前代相比,唐律在量刑定罪上较为宽简,降大辟为流刑的有92条,降流刑为徒刑的有71条。材料二《大明律》以唐律为基础,五种刑名之外,又有凌迟和充军等,将反对专制均由皇帝决定,必须无条件服从;地方只能决定徒、流以下的案件,死刑要报皇帝裁决。肯定元末农民起义的某些成果,降低官僚的法律特权,提高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增加了反映土地私有制进一步扩大、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有关律条。此外,明太祖还颁布了亲自撰写的《御制大诰》三编,汇集了明初大量的重刑判例,它与《大明律》并行,成为有明一代的法律依据。(1)据材料一,概括《唐律疏议》的内容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6分)(2)据材料二,指出明代法治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评。(8分)高三历史第5页(共8页)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青年》1915年创刊,第一卷至第三卷由陈独秀“主撰”,从1918年的第四卷开始改为同人刊物,由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等轮流编辑。这种编辑方式的改变意义重大,它使《新青年》与北京大学相结合,形成了“一校一刊”的新文化运动主阵营。1920年12月,陈独秀前往广州任职,《新青年》编辑工作交由陈望道负责,胡适等人对陈望道编辑下的《新青年》的倾向表示质疑,最终因矛盾激化而离开;1923年6月,《新青年》改为季刊,由瞿秋白主编,正式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 摘编自欧阳哲生《<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等材料二《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情况卷(时间)总篇数提及社会主义篇数次数以正面态度运用该词的次数第一卷(1915-1916)695565第三卷(1917)563第四卷(1918)11第五卷(1918)39第六卷(1919)第八卷(1920-1921)第九卷(1921-1922)——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青年》杂志编辑人员的两次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次变化的主要意义。(8分)(2)据材料二,指出《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出现该趋势的原因。(6分)高三历史第6页(共8页)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江苏全境解放后,根据苏南土地改革工作组的统计,占农村人口2%的地主阶级,占34%的土地;55%的贫雇农,仅占21%的土地。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江苏各地从7月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典型试验。进入展开阶段后,与抗美援朝运动相结合,使得运动不断深入,广大群众热情高涨。据苏南区政府统计,此次土地改革运动成果十分丰富,贫雇农平均每人分得1.3亩土地,中农平均分得1.2亩土——摘编自葛于鹏《建国初期江苏土地改革运动探析》上才有生产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如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谈不上传统农业向现代会主义经济制度。这种新的制度安排不仅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稳步地过渡——摘编自王新华、任军利《从农业现代化看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实行土地改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土地改革的积极作用。(6分)(2)据材料二,指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深远影响。(6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或者说是工业化的启动,无疑蕴含着广泛、深远的起因。18世纪以前,在整个西欧社会,普遍发生了商业、科学、文化以及思想领域的变化,这些变化铺垫了历时百年的第一场工业革命。关键的突破首先在英国发生,因为英国在近几百年的时间里,慢慢积累和汇聚了众多的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诞生的因素。——王斯德《世界通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工业革命的发生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025届高三苏锡常镇二模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5年5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题号12345678答案DADACABC题号9答案BACDDAC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14分、18题14分、9题12分、20题12分。17.(1)特征:巩卫皇权;等级差别鲜明;量刑比前代宽简。(3分)加适应经济发展的律条;《大诰》与《大明律》并行。(4分,任答4点即可)序更加完善;促进了封建经济的恢复发展。(4分)分子。(4分)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作了舆论宣传。(4分)(2)趋势:1919年后使用频率显著增加;持正面态度的运用也增多。(2分)兴起。(4分,任答4点即可)了障碍;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巩固了人民政权。(4分,任答4点即可)(2)原因:土地私有制不利于农业现代化。(2分)水平4(10—12分)水平3(7—9分)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水平2(4—6分)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水平1(0—3分)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示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1分)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