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221-2024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_第1页
DB35T 2221-2024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_第2页
DB35T 2221-2024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_第3页
DB35T 2221-2024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_第4页
DB35T 2221-2024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准则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评估要求 15评估内容 6评估实施 3附录A(规范性)电梯维保质量评估指标 6附录B(资料性)电梯维保质量评估结果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崇钰、郑强、郑晓蓓、林生富、朱铭凯、李人鉴、廖安、李伟程、封影、王芳、廖亚翱、俞宁、汪永强、王奋勇、张超、杨静。DB35/T2221—20241本文件规定了电梯维保质量的评估要求、评估内容和评估实施。本文件适用于对电梯维保单位的维保质量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TSG07—2019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维保质量评估qualityevaluationofmaintenance通过信息收集、综合评估后得出电梯维保质量结果的活动。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监管部门”)委托,对电梯维保质量进行评估的单位。4评估要求4.1评估机构4.1.1评估机构应客观、公正地开展电梯维保质量评估。4.1.2评估机构应为下列单位之一:a)具有公益类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且具有相应电梯检验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b)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具有相应能力的特种设备协会;c)其他从事电梯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检测机构。4.2评估对象4.2.1评估对象为从事电梯维保业务的单位。4.2.2电梯维保单位包括:a)省内取得相应许可资质的维保单位;b)省内维保单位跨设区市设立的未独立取得许可资质的固定办事处;c)省外维保单位在省内设立的未独立取得许可资质的固定办事处。2安全监察人员应持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或行政执法证,且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岗位c)具有中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专业水平,并至少符合下列要求之一:1)3年以上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工作经历;2)5年以上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经历,具有检验师以上资格;3)10年以上电梯领域从业人员,理工科专业。35.4其它内容经监管部门确认的其它反映电梯维保质量的内容。6评估实施6.1评估流程评估流程包括接收评估任务、制定评估计划、评分信息收集、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划分、结果告知、异议处理、结果报送和资料归档,具体流程见图1。接收评估任务接收评估任务异议处理否资料归档其它内容综合检查日常监管评分信息收集是核复图1评估流程图6.2接收评估任务评估机构接收监管部门委托的评估任务。6.3制定评估计划评估机构根据接收的评估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电梯维保单位清单;b)评估人员;d)评估内容;e)工作时限、工作程序、问题反馈、资料归档、工作纪律等工作要求。46.4综合检查信息收集评估机构按附录A中的规定对电梯维保单位实施综合检查,得出电梯维保质量评分信息。6.5日常监管及其它内容信息收集评估机构向相关监管部门收集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日常监管中得到的评分信息以及经监管部门确认的其它内容评分信息。6.6年度综合得分评估人员按照公式(1)计算年度综合得分:S——年度综合得分,大于100时以100作为最后得分;R-——日常监管记分信息;N-——综合检查记分信息;Q-——其它记分信息;N+——综合检查加分信息;Q+——其它加分信息。6.7.1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维保单位存在附录A.1的第1、3、5、18、23、25、29、31、35项所列的严重情形时,按相应的类别划分要求对维保单位进行分类。6.7.2不存在上述情形的,根据年度综合得分对维保单位进行分类,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Da)90分(含)以上,为A类维保单位;b)75分(含)以上、90分以下,为B类维保单位;6.8结果告知评估机构应将初步评估结果(见附录B)以书面形式告知电梯维保单位。其中,省外维保单位在我省设立的未独立取得许可资质的固定办事处的评估结果应告知其公司本部。6.9异议处理6.9.1电梯维保单位对评估结果有异议时,应在收到告知后15个工作日内向评估机构书面提出,并提供相应佐证材料。6.9.2评估机构收到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查,必要时组织复核,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电梯维保单位。6.10结果报送评估机构应在规定时间内将评估结果报送监管部门。56.11.2归档资料保存期限应不小于4年。6DB35/T2221—(规范性)电梯维保质量评估指标电梯维保质量评估记分指标按表A.1执行,电梯维保质量评估加分指标按表A.2执行。表A.1电梯维保质量评估记分表维保单位名称:评价年内容及评分标准1.许可范围3超许可证范围实施维保作业的,或许可证不在有效期内仍继续维保同、所维保的电梯参数,判断是否超许可范围实施2.证书信息13.证书使用3存在伪造、变造、转让、出租、出借许可证,向无资提供质量证明文件,或让其他单位、人员挂靠维保业保缴交、合同签订、财产归属、设备设施、归档资资源2未在规定期限内按照有关规定,将相关人员的,或人员信息发生变化时,未在15日内在平台上进行变更的,一次记1分查看维保单位相关人员情况,并与监管平台中的电梯维保单位人员信息进行对照7内容及评分标准资源4相关人员岗位设置、职业资格及数量等条件未持续的,一次记2分;逾期未配置到位的,记4分。一年内反复出现3次以上人员条件及数量未满足许可规则要求的,其年度评估6.人员聘用2相关人员劳动合同签订、社保缴交(退休人员需提2计量器具和检验测试仪器配置不足或未提供有效的,一次记1分理4省外维保单位在我省设立的维保点和省内维保点,未书面告知相应市级市场监管部门的,记4分;维保单位或维保点无固定办公场所的,或未按35台/人(按需维保的5保人员的、未配备与维保业务相适应仪器、备品备件的急救援值班电话或电话无人值守的,一次记1分查看该省外维保单位和省内维保单位的告知书告知信息;现场检查维保单位或维保点是否有固定保的设备台账,核对维保所需仪器、备品备件是否否有人值守体系2每年初未对电梯维保质量安全作出承诺的,或未的,或未在监管平台上传承诺书备案的,或未遵守承诺内容的,一次记1分否已上传承诺书备案;对照承诺内容检查维保情况10.体系管理2DB35/T2221—8内容及评分标准体系11.计划方案2未按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安装使用维护说明12.维保记录2无电梯维保、故障情况及修理记录或记录不符晰、修理记录及整改闭环信息是否完善,记录是否13.电梯档案2未按“一梯一档”要求建立电梯维保技术档案或档案管理不符合要求的(使用无纸化档案的,应有防止随意更改和更改留痕措施),一次记1分档案,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对使用无纸化档案的,14.合同管理2未签订规范化电梯维保合同或签订、提供虚假合同(含质保有效期内销售安装合同)的,或将承接的维保业务进行转包或案等途径核对维保人员信息15.质量检查2未组织质检人员对所有维保人员维保的电梯进16.信息认领2签订维保合同后15日内未在监管平台上完成电梯对照17.新接电2未对新承接维保的电梯进行全面检查,或未将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告知使用管理单位的,或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未及时整改否有向使用管理单位出具的安全问题告知单或回9内容及评分标准18.作业标准5未按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保方案作业,或实行按需维保未达到自我声明维保质量目标19.标志粘况2未在电梯显著位置张贴《电梯维保公示卡》,电梯显著位置张贴《电梯使用标志》、《乘梯安全注意事项》、《安全警示标志》,或标志内容不完整、不准确的,一次记0.5厢、轿顶、层门、底坑等卫生情况较差,或轿厢、电20.运行质量5电梯运行或开关门有明显的异响、卡阻、刮蹭、抖动、晃动的,一次记1分次4一个月内同一台电梯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达查询维保单位、使用管理单位或96196电梯应急理4电梯存在故障或者事故隐患未及时消除,或一时无法消除未及时通知使用管理单位并立即暂停使用,导致电梯处于危险状现场检查电梯运行情况,向使用管理单位了解相为4短接电梯安全回路或安全保护装置,让电梯处调阅当年电梯检验、检测记录查看相关信息DB35/T2221—内容及评分标准检测告2发现使用管理单位存在重大违法行为,或电梯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的,一次记1分收集日常监管信息,对使用管理单位存在重大违是否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查看相关见证材料报2被举报、投诉或媒体曝光存在违法违规维保行为,1分,其年度评估结果不得划为A、B类检2因维保单位原因,导致电梯超期未检验的,一次记1分工作安排、电梯运行情况等,分析判断超期未检原因理3对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的书面整改意见,拒不整改或是否为维保单位原因合3予以全程配合,未能提前做好安全防护设施,一次记1分查看检验报告信息或向检验单位了解维保人员见证材料验3所维保电梯定期检验一次合格率低于90%的,记1分、低于85%记2分;低于75%的,记3分,其年度评估结果查3未按市场监管部门部署开展电梯专项排查治理项监督检查工作,或未按要求上报相关检查记向监管部门收集维保单位配合开展电梯专项排内容及评分标准31.执行指令4对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改正的内容拒不改正或逾期未改处罚的,一次记2分,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述情形的,其年度评估结果不得划为A、B类。一年向监管部门收集维保单位对监察指令的整改情32.监督抽查4向监管部门收集维保单位年度电梯维护保养和况4电梯发生困人故障时,应急救援值班电话无法接通,一次记2分;接到通知后维保人员未能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实施应急班电话是否及时接通;拨通维保人员电话,看是否能在30分钟内抵达现场实施应急救援馈2已建立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的地区,维保单位应急救援和故障排除情况未及时反馈至该平台的,一次记1分应急救援平台中应急救援和故障排除情况是否一致况5因维保单位原因,电梯发生一般事故的,一次记2分,其年度评估结果不得划为A、B类;因维保单位原因,电梯发生较伤亡事故后未及时上报、隐瞒不报、谎报、故意破坏证据的,一次记5分,其年度评估结果确定为D类向监管部门收集电梯事故信息其他记分信息:注:每个检查项目被多次记分的,该项目分值记满为止,不予多记DB35/T2221—内容及评分标准智慧1.智慧管理2运用电梯物联网等智慧手段对电梯实施远程监测、数据采集、故援和维保管理等,经市场监管部门确认属实的,按已实施的台数/所由电梯维保单位提供电梯物联网等平台入口,查看电梯远程监测、数据采集、况新2.管理创新2创新电梯安全管理机制(如集电梯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定期检营管理新模式),经市场监管部门确认属实的,按已实施保2实行“按需维保”模式,经市场监管部门确认属实的,按×2分进行加分,因政策调整,电梯全面实施按需维保模式后,此项不予加分量,并向监管部门收集相关信息务务2投保电梯安全责任和“养老”保险,实行“保险+服务”新模公益务2开展电梯安全公益宣传或配合重大会议、活动保障并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