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习题_第1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习题_第2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习题_第3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习题_第4页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水在哪里

(杭州卷)1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

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D

(金丽卷)21.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

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水。

21.海洋(或“海”)

第二节水的组成

第三节水的密度

(衢州卷)18.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

克/米3)

水1.Oxio3冰0.9x103

水银13.6x103干松木0.4x103

酒精0.8x103铜8.9x103

煤油0.8x103铝2.7x103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

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

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D

第四节水的压强

(杭州卷)12.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

用手指同时

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i,压强为P],右手指受到的压铅笔的两端

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F2B.F(>F2C.PI<P2D.Pi>P2

C

(义乌卷)4.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

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案件不足,

无法判断甲乙

B第4题图

(义乌卷)37.为了参加义乌市中学

生承重塔制作比赛,某校进行了选拔。

丁丁同学用横截面积为0.06厘米2的

均匀竹签等材料制成了一个质量为60克、高为50厘米的三棱柱形承

重塔。,(总共只有3根竹签与地面接触,g取10牛/千克)

求:(2)放上该物体后承重塔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c八F(3千克+0.06千克)xio牛/千克

(2)P=-S=-----3-x0-.-0-6-x-10--4-米-T2...............1

=1.7x106

帕...................................1分

(嘉舟卷)6.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

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

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auw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受到的压强增大了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

更明显了

B

(金丽卷)10.小朱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实验,获

得下表数据:

深度/厘橡皮膜朝压强计液面

序号液体

米向高度差/厘米

1水5朝上4.8

2酒精5朝上3.8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朱研究的问题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体

积的关系

C.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液体密

度的关系

D

(绍兴卷)9.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祛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

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

桌子j硅码-A

么因素有关TTft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丙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9.C

第五节水的浮力

(杭州卷)20.如右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

的大铁箱用绳

子悬放入水。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

底,此时船的吃

水线在A处。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

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5题图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C

(杭州卷)35.(6分)一个均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以根据物

体的密度PI与液体密度P2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

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35.推导: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浮力F浮和重力G物

如果,F浮>G物,即:p2gV排>pigV物又V排=\^物•*-p2>P1

时物体上浮

如果,F浮<G物,即:p2gV#<pigV物又V排=丫物p2<P1

时物体下沉

如果,F浮=6物,即:p2g'^^=PigV物又〈V排=丫物「•P2=PI

时物体悬浮或在水中匀速运动

(义乌卷)25.如图甲所示,实心物体A所受的重力为▲牛,

方向是▲。把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物体A的体积是—上_米3。(g取10牛/千克)

25.3(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竖直向下2xIO"(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温州卷)17.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

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后,

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湖州卷)22.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如图)

祈福。第22题图

(1)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22.(1)小于

(湖州卷)25.如图为某中学生发明的验磁器,其制作

方法是将小磁针穿过泡沫塑料,调整泡沫塑料的体积与

位置使小磁针水羊悬浮在水中。

(1)小磁针和泡沫塑料悬浮水中时受到的浮力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们所受的毒力厂

25.(1)等于

(湖州卷)36.为了激发人们对废物再利用的意识,关

注海洋生态健康,探险家大卫・罗斯柴尔德乘“普拉斯提基号”

帆船横渡太平洋。该船的建造使用了大约1.25万个充满CO?的

废弃塑料瓶(如

图)。

(1)此次航行表

明,废弃物可以成为

有价值的资源,同时

避免废弃物污染海

洋。使用过的矿泉水第36题图

瓶属于▲(选填

“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

(2)为了防止塑料瓶碰撞变瘪,船员在每个塑料瓶中添加干冰(固

态CO2),干冰吸热会转变为CO2气体,这利用了干冰的▲(选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若该船排开海水的体积为20米3,求该船受到的浮力。(海

水密度:1.03X1()3千克/米3)

36.(1)可回收垃圾(2分)

(2)物理性质(2分)

(3)受到的浮力为

F浮=p海水gV排=1.03x103千克/米3x10牛/千克x20米3=2.06x

1()5牛(3分)

答:该船受到的浮力为2.06x1()5牛。■4

(嘉舟卷)25.乌镇的许多民居都依水而建,游客乘

船游览别有情趣。爱动脑的小华观察右图景色

后写出下面两条科学知识,请你帮助填写完整。

(1)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埴“大

于“、“等于”或“小于”)受到的重力。

25.(1)等于(第25题图)

(绍兴卷)25.小敏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实验

(所用弹簧秤的单位是牛),先后用弹簧秤测

物块在空气中和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的重。

(1)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牛;

⑵物块浸入溢水杯前后,杯底受到水的压强(选填“变

小”、“不变”或“变大”)。+

25.(1)2(2)不变

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七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义乌卷)24.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甲物质溶解度▲(选埴

“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溶解度。

(2)4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

的质量是▲克。

24.(1)等于

(2)160(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

(义乌卷)29.实验室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

液。

(1)配制溶液需完成计算、称量、▲三个步骤。

(2)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选项有哪些?▲

A.硝酸钾中有杂质B.称量时使用了生

锈的祛码

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髭

g、

60

液体时有部分溅出40

29.(1)溶解\\\\

0102030^/-C

(2)AC(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不选均不得辞中题图)

(宁波卷)23.如图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A的溶解度▲(埴“大于”、“小于”。或“等

于")B的溶解度;

(2)20℃时,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A溶液100g,需要A

Ag,配制时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附祛码)、100mL量筒、

滴管、烧杯和▲。

23.(1)小于(2)5玻璃棒

(衢州惠)15.如图所示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

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的溶解度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JC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

C.12c时,a、b的溶解度相同,均为40

D.t3℃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60%

D

(温州卷)14.图甲为蔗糖的溶解

度曲线。现将剩有蔗糖固体的饱和

溶液降温,则烧杯底部的蔗糖固体

质量将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A

(湖州卷)26.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

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

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

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

(1)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26.(1)结论一和结论二

(嘉舟卷)13.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

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

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

(金丽卷)2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

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右图,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不变”)

(第25题图)一

25.(1)氯化钠(或“NaCl”、“36克”)(2)不变第八节物

质在水中的结晶

(绍兴卷)19.如图甲是几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0℃时,在

100克水中加入11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液I;00

记908

a."70

60

冏50

—30

20

IMO

9()

SO

7W0

M

4

Q

3

C

0102030405060

在溶液I中继续加入89克b物质,充分搅拌,得到溶

液n;加热溶液n至60℃,并充分搅拌,得到溶液m。下列是小

敏绘制的溶液I、n、川的溶质质量分数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19.A

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

(湖州卷)21.我市某学校科学实验考查“粗盐提纯”操作。请回答

此实验操作相关问题:

(1)粗盐提纯的过程是▲、过滤、蒸发。

(2)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为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滤

纸、玻璃棒和▲。

21.(1)溶解(2)漏斗

本章综合

(宁波卷)38.为了给立方体工件

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

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

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

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

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

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

方向相反了。

(1)分析BC段: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

A,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

(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从图像分析,a表示

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

(3)求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

强。(不考虑大气压强)

38.⑴变大变大(每空1分)

(2)400受到的重力(每空1分)

(3)解:C点处,F^=G+Fc=400N+600N=1000N(1分)

£='=1000N「a分

SS(0.25m)2

答:在C点处,工件受到的浮力为1000N,由对工件下底面的

压强为4000Pa,

(本小题有多种解法,只要解题过程和答案都正确,均相应给分)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一节大气层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

第三节大气的压强

(温州卷)23.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

点起蜡烛,送上祝福。

(2)两支蜡烛中间吹气,结桌囊巍两支蜡烛

的火焰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蜡烛中间的气体

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O

23.(2)小

第四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五节风

第六节为什么会降水

第七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八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九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台州卷)13.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

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据此信息,

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D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神奇的激素

(衢州卷)32.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植物杆插

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材料为生长状况相同的杨树枝条,等量分

别插入到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清水中培养,实验分四次并在

同一实验室内完成。每次实验直到枝条不再产生根为止,计算每

枝枝条生出根的平均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根数量、

、生长素2x2x2x2x2x

、^度清水

10'g/L10-2g/L10-3g/L10-4g/L10-5g/L

实验H期

5月26日000160

5月31日0002110

6月5日0115131

6月10日0256161

⑴本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⑵表中数据显示,用浓度为▲的生长素处理后,枝条生根最

多;

⑶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过大时▲(选填“有利于”或“不

利于")枝条的生根;

⑷有同学分析上表的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生长素浓度越低,

促进生根的作用越明显”,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理

由是▲。

32.(1)起对照作用(2)2xW5g/L(3)不利于(4)不正确因为还

没有用更低浓度的生长素进行实验

第三节神经调节

(温州卷)9.2011年5月1日起,我国将醉酒驾驶纳入刑法。对“醉

酒驾驶会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的解释,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醉酒会使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B.醉酒会使驾驶员的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抑制

C.醉酒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准确性和反应时间

D.醉酒会伤害驾驶员消化系统中的胃和肝脏

D

(温州卷)24.某晶牌变色眼镜的镜片在强光下会变成暗棕色,当光

线变暗时,镜片几乎变成无色透明。原来,变色眼镜是在普通镜片中

加入了适量的淡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

⑶光进入眼球时,瞳孔根据光线的强弱可进行调

节。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

24.(3)反射弧

第四节动物的行为

第五节体温的控制

第4章电路探密

第一节电路图

(杭州卷)17.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可以节约居民楼里

楼道灯的用电。其中“光控开关”能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

断开;“声控开关”能在有声音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下

列电路图中合理的是

B

(衢州卷)20.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

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

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开关

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ABCD

(嘉舟卷)26.汽车在转弯时,位于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

亮,但偶尔也有车在转弯时只亮前灯或后灯。则位于汽车同侧的

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要打开转向灯,司机要拨

动一下方向盘旁的一根杆子,这根杆子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

▲。

26.并联开关

(台州卷)5下列是电路中的某一部分,其连接方式能利用如图情景

来比拟的是

B

第二节电流的测量

(绍兴卷)6.下列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i电流的是()

6.D

第三节物质的导电性

第四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五节变阻器

第六节电压的测量

第七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杭州卷)32.(8分)小张在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

的关系实验

时,器材有:6伏蓄电池、电压表(0--3V,0-15V).

滑动变阻器(50Q1.5A)、开关各一个,导电性能

较差的镶辂合金线MN(电阻较大),刻度尺一把,导线若干。

(1)、右图是实验时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请完成电路的连接。

(2)、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滑到端(选填“A”或

“B”),在实验中小张同学记录了下表一组实验数据,请你分析表中

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长度的关系是

而小张认为由实验次数12345

电压表两端间镣辂合金线的长度(厘米),1020304050

这些实验数据电压表的读数(伏特)0.20.40.60.81.0

就可以得到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成正比的结论。请你匐

为他说明理由*-------:v陷

32.(1)如图所示(2)B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长度成正目怎辆

比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在电流强度相同时,导体两

端的电压与道题的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义乌卷)34.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

甲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

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

电源电压恒为12伏,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

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

A.自来水B.煤油C.食盐溶液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00欧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

阻值为▲欧。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

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安。通过计算得到

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

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温度t(℃)70605040302010•・・

・・・

电阻Rr22283544567394

(欧)

(4)在科

技创新活动中,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

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

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丙)

中▲两端接入一电压表。

A

C.ackTy-

定值电阻RT

L-CZF

bc

34.(1)B

(2)20欧姆

(3)减小

(4)B

(宁波卷)36.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单6当在,

某些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

料制成的电阻称为磁敏电阻,利用磁敏电阻可以测量磁

磁敏电阻RB在室温下的阻值与外加磁场B大小间的对应关

外加磁场R00.040.080170160.70

磁敏由,阻ReISO170?0024。?60

把•RB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V,滑动变阻器R,上标

有“1001A”字样),并在室温下进行实验。

(1)当外加磁场增强时,电路中的电流▲(埴“变大”、“变

小”或“不变”);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JF)应向▲(填“0”或“b”)端移动;

(2)RB所在处无外加磁场时,RB=150O;此时闭合开关,滑片P

在a端和b端之间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多少?(不计实验

电路产生的磁场,下同)

(3)当电路置于某磁场处,滑动变阻器R'滑片P位于b端时,电

压表的示数为6V,则该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T。

36.(1)变小b(每空1分)

(2)解:当滑片P位于b端时,11="=—=—————=0.036/4(1

R0凡+R150Q+100Q

分)

UB=11xRB=0.036AX150Q=5.4V

(1分)

当滑片P位于a端时,RB两端的电压为9V

即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5.4V〜9V

(2分)

答: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为5.4V~9V-

(3)0.08

(2分)

(湖州卷)13.二氧化锡传感器能用于汽车尾气中一

氧化碳浓度的检测,它的二薮化锡

传感器

原理是其中的电阻随一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

小。将二氧化锡卜<|—/_

传感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则当二氧化锡传

第13题图

感器所处空间

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发生变

化,其中正确的是

A.U变大,I变大B.U变小,I变小

C.U变小,I变大D.U变大,I变小

A

(湖州卷)34.某同学将一节旧电池、5欧的定值电阻、开关和电压

表连接成图甲所示电路,发现开关断开和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有明

显的不同。他很好奇,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得知:干电池内部本身存在

电阻,其情况相当于一节干电池与一电阻串联(如图乙虚线框内所

示)。当开关闭合后,干电池内部的电阻分到了一部分电压,从而提

供给定值电阻的电压减小。为了求证,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定值电阻定值电阻

第34题图

①测出图甲所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1.4伏,闭合开关后

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

②将定值电阻由5欧更换为12欧,测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电压表示

数为1.4伏,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1.2伏。

(1)该同学将定值电阻由5欧更换为12欧的想法是:当电路中定值

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干电池内部电阻分到的电压变小。实

验①和②中测得的数据是否支持他的想法?▲(选填“支持”或

“不支持”)

(2)根据实验②测出的数据,计算出该干电池的内部电阻为A

欧。

34.(1)支持(2分)(2)2(2分)

(金丽卷)14.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所示是

它的原理图,

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增大n

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

A.传感器的电阻越大B.通过传感器的电流麹;4题图)

C.电压表的示数越大D.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C

(绍兴卷)33.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电流/A

20电阻

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

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

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选

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B.电压表示数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选填序号);

A.10。0.5AB.20Q1AC.5002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是

⑸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

电压表示数接近6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

33.(1)B(2)如图⑶C(4)电压33题(2)图

⑸电阻R处有断路

第八节电路的连接

(湖州卷)17.为了比较电阻R]和R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

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不可行的是

D

(嘉舟卷)20.如图是某种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

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Ro为保护电阻,握力大小可通过电压表

示数来显示。手握紧MN时,握力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则

下列电路中符合这一原理的是

ABCD

B

(台州卷)33.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

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

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断,其

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这是为

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查阅得知细金属丝表面涂有

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

7.5伏,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试验次123456

电压0.312467.5

(伏)

电5充0.060.100.120.200

(安)

彩灯亮不发红弱光较亮亮很亮灯丝烧

度断

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⑴第4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丁,其读数为▲

⑵从数据中发现,通过彩灯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

⑶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

A_________;

(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

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

是A。

33.(1)0.18

(2)彩灯电阻因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提到电阻发生变化等类似

答案均给分)

(3)第6次实验时灯丝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或7.5V)

(4)在220伏(较高电压)下,细金属丝表面的绝缘层被击穿(提到

绝缘体变成导体等其它类似答案均给分;不提到电压扣1分)

杭州卷

(杭州卷)1.二氧化钛(TiC>2)是一种广泛用于光化学反应、太阳

能电池的物质。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不能反映二氧化钛

化学性质的实验是

A.把TK)2加入各种酸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B.把TiC)2力口

入各种碱溶液中,测量溶液的pH变化

C.把磁铁接触TiOz后,观察TiC)2是否被磁化D.加热TiCh

检测有无气体放出

(杭州卷)4.白化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它是由于细胞内缺乏促使

黑色素形成的酶造成的。针对白化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化病患者细胞内具有白化病基因

B.研制白化病疫苗,是预防白化病的有效办法

C.隔离白化病患者防止白化病在人群中传播

D.口服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能治疗白化病

(杭州卷)7.下列变化中,溶液中原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分量分数都

发生变化的是

A.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硝酸钾稀溶液升温10°CB.氯化铁溶液中加

入少量生石灰

C.硫酸锌溶液中加入少量铜粉D.稀释硫酸钠溶液

(杭州卷)9.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

A.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

B.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

C.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

D.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

(杭州卷)21.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

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

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

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

化钠(Naz。?)、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0==2比0+。21(2)2Na2O2+2H20==4NaOH十O2

T

(3).2Na2O2+2co2H2Na2cO3+02(4)2CaO2+2H2O==

2Ca(OH)2+02T

(5)2CaO2+2CO2=2CaCO31+O2(6)KC1C)3不与比0。。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A.双氧水B.过氧化钙C.过氧化钠D.氯酸钾

(杭州卷)22.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

汽车和路灯使用。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

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

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

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B.玻璃强度C.玻璃颜色D.玻璃

的隔音效果

义乌卷

(义乌卷)12.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下一致

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一一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义乌卷)13.利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义乌卷)14.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

D.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必须要清洗后再放回原瓶

(义乌卷)16.对教材中四幅插图的说明,下手啰的是

以甲图:家用电器要装接地线是为平用电安全丁

B.乙图: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的判定方法

C.丙图:电铃是利用电磁铁工作

D.丁图:导体按图示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义乌卷)30.一小球从足够高的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已知小球在

空中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则该小球在下

落过程中的速度将作如何变化。

(义乌卷)32.控制变量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1)下列四个实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哪些?

A.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B.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C.用水流的形成来类比电流的形成

D.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为验证新鲜猪肝提取液的催化作用,小明做了以下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再加入2毫升新鲜猪肝

提取液。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

有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缺少对照组,补充了如下实验:

甲:在另一试管中加入7.5%的H2O2溶液10毫升,再加入2毫升

蒸馆水。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

乙:在另一试管中加入7.5%的比。2溶液10毫升,不再加任何物

质。观察产生气泡的速度。

则以上哪项可以作为小明所做实险的对照组。

A.甲B.乙C.甲和乙均可

(义乌卷)39.义乌是“红糖之乡”。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为完成与

义乌红糖相关的研究课题,来到了制糖基地进行了实地调查。

(1)他们先来到榨糖间,发现有榨糖师傅正把糖梗放入榨糖机内,

机器的另一侧不断流出汁液。这些汁液来自糖梗细胞结构中

的o

(2接着来到制糖间,只见屋内“白气”弥漫。在满屋的“白气”中

可以看到9口大铁锅从大到小依次排开,铁锅里面翻滚着的浓

稠液体颜色逐个加深。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白气”产

生的原因:O

(3)在制糖的过程中,制糖师傅们会在锅里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后,

液面上立即泛起白沫,此时制糖师傅便会用筛状勺子从上层液

体中捞出许多杂质,同学们都很好奇。

老师对此作了如下解释:

这种白色粉末叫小苏打,它的主要成分是NaHCC)3,它受热分

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Na2CO3+H2O+CO2t

产生的CO2会附着在杂质表面,从而使它们受到的浮力

重力。

(4)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如它是泡沫灭火器的主要

原料,制糕点时适当加入可以使之松软。同学们取厨房里的小苏打

15克充分加热,测得生成CO22.2克。试计算小苏打中NaHCCh的

质量分数。(小苏打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

宁波卷

(宁波卷)2.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

的金奖作品。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

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

(第2题图)

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

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

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

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

A.彳顷倒试剂B.滴加试剂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

(宁波卷)4.如图所示为宋代《存真图》中一幅人体解剖图的部分

信息。其中所标注的各器官,都没有涉及到()

A.神经系统B.生殖系统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宁波卷)8.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阻Ri和R2并联,且闭

合开关后,两表

均有示数,则甲、乙两表分别是()

(第8题图)

A.电流表电流表B.电流表电压表

C.电压表电流表D.电压表电压表

(宁波卷)14.如图所示是北京交警2011年5月LH力口cJ-rtl

的阻车器,其表面密布118根侧面有凹槽的铁钉。

阻车器,铁钉将扎破轮胎,使它在30s内彻底没气

(第14题图)

是()

A.铁钉尖头向上,能增大对车胎的压强,利于扎破轮胎

B.铁钉的侧面有凹槽,能在铁钉扎破轮胎时迅速放气

C.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减小对地面压强

D.汽车闯过阻车器后,因为车速减小,所以惯性也随之减小

(宁波卷)17.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选实验操作预期结果

A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萝卜条质量变小

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

B可观察到植物细

11_///rl.IL

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照光处呈碘液的

C

*rA-、b»O—J-

D解剖桃花雌蕊时,用刀片将子房纵切,并子房内能观察到

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宁波卷)18.如图所示是一种中性墨,丁

油墨水,浪珠橡皮帽

水笔的笔芯。小科认为:①橡皮帽对笔

尖有保护作用;②笔尾的油能防止墨水的蒸发;③使用水笔时,笔中

的墨水与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向笔尖流动;④使用水笔时,笔尖与纸

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其中合理的()

A.只有①③B.只有②④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宁波卷)24.小科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作如图所示总结:

(1)图中①为,它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11月1日零时,全国总人口为

(包括港澳台地区)。所有这些人构成了一个(第24题图)

(填“种群”或“群落”);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o

(宁波卷)30.做“观察鱼的血液微循环”实验时

⑴当鱼初接触湿棉花时马上跳动,这一反应属于(填“非

条件"或“条件”)反射;

(2)在显微镜下观察尾鳍时,找到了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此血

管的名称是;

(3)实验中由于小鱼时常跳动导致观察困难。小鱼跳动是否与湿棉

花的温度有关?为此,小科进行了如下探究:先用20C水浸泡后的棉

花覆盖在一组小鱼上,然后计算小鱼在5min内的平均跳动次数;过

一段时间后,再先后用15℃和10℃水浸泡后的棉花重复上述实验。

记录数据如下:

温詹?nv.inr

平均跳劫次1S1?7

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宁波卷)32.小科从某品牌“暖手包”说明书上获悉,该“暖手包

"能自动发热,是因为里面有铁粉、活性炭等物质。这些物质对“暖

手包”发热有什么作用?小科查阅到下列实验数据:

2H对EH■问/转/法仆4爱云勺湿唐水/ml.卜升湍唐

1an1n6700107

?an107000

4an00.67000

4a。10.64004.7

5an10.640711.5

(1)第1、3组的探究实验说明,没有物质,“暖手包”不

会发热;

(2)分析第1、2、4、5组探究实验可知,“暖手包”的发热还应用

了活性炭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的性质。

(宁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