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1页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2页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3页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4页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3章物质的特性

科学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物质的变化01物质的性质02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03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04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结合例子说出区分两种变化的依据;01了解什么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02知道物质的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和联系,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03新课导入我国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规定:禁止旅客携带汽油、酒精等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汽油、酒精与同为液体的水有什么区别?PART01物质的变化新知讲解物质的变化01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物质的各种变化又各不相同我们将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有些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01探索活动1.取约2mL的酒精置于试管中,观察酒精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酒精的气味,如图所示。2.将试管中的酒精倒入小烧杯中,分别用棉签蘸取酒精和水涂于手背,观察并记录现象。正确闻气味的方法(扇闻法)保持距离:将容器置于距离鼻子至少30厘米处,不可直接凑近容器口。用手扇闻:用手轻轻在容器口上方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向鼻腔(如图)。禁止直接嗅闻!!!物质的变化013.用点燃的火柴分别接触烧杯中的酒精和水,观察并记录现象。步骤操作现象1观察酒精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涂酒精与水酒精迅速挥发,手背感觉凉爽;水挥发较慢,保持湿润3点燃酒精与水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水无变化4.问题讨论:(1)在酒精所发生的变化中,哪个属于化学变化?哪个属于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01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其变化过程中酒精分子本身不变,酒精分子的间隙发生变化;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物质的变化0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判断依据)宏观: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我们能否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呢?物质的变化01物理变化常伴随着物质的外形、状态等的改变,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灯泡点亮的过程中,有发光发热现象,也有能量变化,这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01思考与讨论我们前面学习的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没有新物质生成,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水分子间隙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物质的变化01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蜡烛燃烧产生黑烟用干燥冷玻璃杯扣在蜡烛上方出现水珠石蜡熔化蜡烛变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物质的变化01分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本质区别相互联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宏观: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都伴随着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存在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PART02新知讲解物质的性质02自然界的变化丰富多彩,这是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的性质。你知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有什么区别吗?过程具有的能力变化性质“蜡烛在燃烧”“蜡烛会燃烧”“冰熔化成水”“冰能熔化”“铁生锈”“铁可以生锈”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而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变化与性质可通过关键性的字词加以区分。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常用“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字词,描述物质的变化时,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语。物质的性质02常见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如酒精)、延展性(如铜能拉成丝)、导电性、导热性、磁性(铁的磁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物质的性质0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铁具有磁性铜能压成片、拉成丝氢气具有可燃性铁能生锈物质的性质02如:

木炭能燃烧木炭燃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吸附杂质决定反映决定反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而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用作燃料除异味物质的性质02思考与讨论酒精与水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导致它们性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酒精具有刺激性气味、具有可燃性、挥发性,水无味,不可燃,不易挥发,且两者密度、沸点等均不同。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它们的性质也不同。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PART03新知讲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03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吸收热逐渐熔化成水。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最后沸腾,水变成水蒸气,这是因为熔化和沸腾需要从外界吸收热。反之,高温的水蒸气冷却,水蒸气放出热,逐渐液化成水,甚至凝固成冰,这是因为物质液化和凝固时要放出热。温度升高温度降低当温度改变时,物质会发生物理变化,如物质的状态、密度等发生变化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03温度的变化除了会使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是否也会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探索活动1.取5g硫酸铜晶体放入蒸发皿中。2.用酒精灯边加热边移动,控制温度,观察硫酸铜晶体颜色变化。等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3.将固体移入烧杯中,用滴管逐滴加入少量水,观察固体颜色的变化。4.继续往烧杯中加20mL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03

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PART04新知讲解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04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尽管现象各不相同,但许多变化都伴有一个或多个现象:物质变化的现象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04探索活动1.分别取少量的铁丝、铜片和镁条,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2.用砂纸轻轻打磨铁丝、铜片和镁条,观察并记录它们的颜色和状态。3.试一试,用手能否折断少量铁丝、铜片或镁条,观察并记录现象。4.将1cm长的铁丝、铜片和镁条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再向3支试管中各倒入少量白醋,观察并记录现象。5.问题讨论:哪些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请说出判断的依据。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04实验现象实验铁丝铜片镁条打磨前颜色灰黑色暗红色银白色打磨后颜色银白色紫红色银白色(更明亮)弯折金属硬度高,难以弯折可弯折,但难折断,延展性好较脆,可折断,硬度低金属与白醋的反应缓慢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无明显变化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探索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04研究物质变化和性质的方法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会伴随着一些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温度(吸热或放热)、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并利用物质变化的规律造福人类。例1.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物理性质都是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的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C.蜡烛燃烧现象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课堂练习【解析】A.物理性质不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比如颜色和气味,故A错误,符合题意;B.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属于化学变化,但是蜡烛的状态也同时发生变化,这是物理变化,因此说明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A例2.今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猪纹陶钵(如图所示)等324件文物将赴京参展,在陶钵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选土:选取优质陶土,并搅拌揉搓B.制坯:将优质陶土放入模具,使其成型C.烧坯:将陶钵置于高温炉中烘烤D.刻坯:在钵体上进行图室刻画课堂练习【解析】A.选取优质陶土,并搅拌揉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将优质陶土放入模具,使其成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将陶钵置于高温炉中烘烤,存在物质的燃烧,在此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在钵体上进行图案刻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C课堂练习【解析】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②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③氮气为原料制取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得到氨,利用了化学性质;④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氧气、氮气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物理性质;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选C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氢气用于填充气球②氧气用于气焊③氮气为原料制取氨④利用液态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离出氧气、氮气等⑤干冰用于人工降雨A.①②B.②⑤C.②③D.④⑤C例4.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课堂练习①④②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