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项目一交换机基本配置一、实验目的1.了解交换机的作用。2.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3.熟悉PacketTracer交换机模拟软件的使用。4.熟悉eNSP交换机模拟软件的使用。二、实验环境及配置要求1.硬件环境:(1)CPU:i5(2)内存:4G(3)硬盘:80G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10(2)PacketTracer6.2(3)eNSP三、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任务的题目,能够熟练操作PacketTracer和eNSP模拟软件下交换机的配置,包括交换机命名,口令配置以及Telnet的配置等,学会使用终端设备远程访问交换机,并完成相应的配置。2.按时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版。四、实验内容交换机(Switch)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工作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上的、基于MAC(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1.在Cisco环境下进行仿真,拓扑图如图1-1所示。图1-1拓扑图(1)在任何模式下,用户在输入命令时,不用全部将其输入,只要前几个字母能够唯一标识该命令便可,或者在此时按Tab键将显示全称。如:interfaceserial0/1可以写成:ints0/1。(2)在任何模式下,打一个“?”即可显示所有在该模式下的命令。(3)如果不会拼写某个命令,可以键入开始的几个字母,在其后紧跟一个“?”,路由器即显示有什么样的命令与其匹配。(4)如不知道命令后面的参数应为什么,可以在该命令的关键字后空一个格,键入“?”,路由器即会提示与“?”对应位置的参数是什么,如:switch#show?(5)要删除某条配置命令,在原配置命令前加一个no和空格。(6)了解交换机的各种模式的功能,如图1-2所示。图1-2模式功能例如:修改交换机名称和密码是在哪个模式下配置?如图1-3所示。图1-3修改交换机名称和密码退到上一层模式用“exit”,要退到特权模式用“end”。查看交换机配置文件信息showstartup-config;当前所有配置信息showrunning-config。保存当前配置用copyrunning-configstartup-config(若没保存,重启后配置丢失)。重启交换机用reload命令。(以上三个命令都是在特权模式下输入)IP地址配置如图1-4所示。图1-4IP地址配置telnet配置如图1-5所示。图1-5telnet配置(7)连接登陆到真正cisco设备的过程。①通过Console终端方式;②通过Telnet远程访问;③Web管理界面;④网管软件。步骤1:要连接一台还没配置的新交换机或者没有管理IP地址的交换机,只能用终端方式访问,利用console线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跟PC机的串口。步骤2:设置好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后,就可以通过telnet登陆到交换机,进行管理,如图1-6所示。图1-6telnet登陆到交换机步骤3:PC机telnet到该地址上访问,例如命令:ping54(所有密码为cisco),大家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访问交换机就可以看到交换机里面的配置了,另外两种略。2.掌握在eNSP环境下配置telnet远程访问。(1)拓扑图如图1-7所示,这里用路由器代替PC机(因为后续实物连接会使用路由器代替PC)。图1-7eNSP环境下配置telnet(2)配置命令如下所示:<Huawei>system-view[Huawei]undoinfo [Huawei]undoinfo-centerenable[Huawei]sysn [Huawei]sysnamesw1[sw1]telnetserverenable[sw1]user-interfacevty04[sw1-ui-vty0-4]protocolinboundtelnet[sw1-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aaa[sw1-ui-vty0-4]userprivilegelevel15[sw1-ui-vty0-4]quit[sw1]aaa[sw1-aaa]local-usertelnetuserpasswordcipher123[sw1-aaa]quit[sw1]vlan10[sw1-vlan10]quit [sw1]intg0/0/1[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link-typeaccess[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defaultvlan10[sw1]intvlan10[sw1-Vlanif10]ipaddress24[sw1-Vlanif10]quit<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R1[R1]intGigabitEthernet0/0/0[R1-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3)使用路由器远程访问交换机测试命令如下:<R1>telnet输入设置好的口令<sw1>system-view使用一些交换机基本命令进行远程配置交换机测试,并记录结果。五、学时数:2学时六、成绩评定标准1.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应实事求是按照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实验观察的现象以及记录的数据或图像撰写,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2.按百分制给分。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及以下)不及格。成绩标准如下:(1)优秀(90~100)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文字表达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深入,能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有独到见解和体会。(2)良(80~8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实验中能发现问题,在教师启发下能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文字表达较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较深入,实验中有较好的见解和体会。(3)中(70~7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教师启发和帮助下能初步解决;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基本上能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看法,没有独到见解,体会不深刻。(4)及格(60~6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需经教师的提醒和具体帮助能解决一般问题;③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对实验结果作简单分析,少数地方文不达意,没有独到见解和体会。(5)不及格(59分及以下)①迟到或早退超过三次;②不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违反课堂纪律,经教师指出后尚不改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知所措;③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条理,对实验过程记录不清楚,且缺少分析,没有收获和思考。
实验项目二虚拟局域网(VLAN)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虚拟局域网VLAN的概念。2.掌握基于端口的VLAN局域网。3.掌握跨交换机的VLAN局域网划分,Trunk口的配置和调试。4.掌握交换机与终端设备的硬件连接方式。二、实验环境及配置要求1.硬件环境:(1)CPU:i5(2)内存:4G(3)硬盘:80G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10(2)PacketTracer6.2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2.对照实验指导书,分组完成实验,列表记录实验数据。3.完成实验报告。四、实验内容1.掌握跨交换机的VLAN局域网划分,Trunk口的配置和调试。Cisco环境下进行仿真,拓扑图如图2-1所示,终端配置如表2-1所示。图2-1VLAN局域网划分拓扑图表2-1终端配置名称接口IP地址PC1F0/5/24PC2F0/6/24PC3F0/7/24PC4F0/50/24PC5F0/61/24PC6F0/72/24(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分别把交换机命名为swA、swB。swA的基本配置,如图2-2所示。.图2-2swA的基本配置注:由于telnet的需要,交换机已事先对vlan1配置了管理IP地址:10.10.X.254,其中,X为组号。swB的基本配置,如图2-3所示。图2-3swB的基本配置在进行下面的配置之前我们可以先测试主机之间的通信情况,发现PC1、PC2、PC3、PC4、PC5、PC6都是互通的。(2)划分vlan和静态地把端口划分到vlan中:①划分vlan:方法一:swA的配置,如图2-4所示。图2-4swA的配置方法二:swB的配置,如图2-5所示。图2-5swB的配置方法二②把端口静态地划分到valn中,swA的配置,如图2-6所示。图2-6swA的配置方法二swB的配置,如图2-7所示。图2-7swB的配置方法二③查看配置:在swA中运行:showvlan或者showvlanbrief会显示vlan配置信息,如图2-8所示。图2-8vlan配置信息在swB中运行:showvlan会显示路由配置信息,如图2-9所示。图2-9路由配置信息④接下来测试一下:我们会发现PC1、PC2、PC3之间都不能互通了,而PC4、PC5、PC6也是不能互通。此时,PC1与PC4、PC2与PC5、PC3与PC6是不能通信的。解决办法有两个:方法一:在两个交换机之间连接三条线路,用以连接不同的vlan。其中,两交换机连接的接口情况为:f0/8f0/8;f0/9f0/9;f0/10f0/10;如图2-10所示。图2-10三条线路此时,将双方的f0/8静态地划分到vlan2中,f0/9静态划分到vlan3,f0/10静态划分到vlan3,划分方法请参照上面步骤。这样,属于两个交换机的同名vlan的主机就能通信了。方法二:在两个交换机之间建立一条trunk线路代替方法一中的三条连线,双方都接f0/12。配置方法如下:swA的trunk配置如图2-11所示。图2-11trunk线路AswB的trunk配置如图2-12所示。图2-12trunk线路B此时,我们再验证一下各主机之间的通信关系,我们会发现PC1与PC4能互通;PC2与PC5能互通;PC3与PC6能互通;因为它们分别属于相同的vlan。⑤删除vlan信息:(1)在swA交换机上删除vlan2、vlan3信息,如图2-13所示。图2-13删除vlan信息A(2)在swB交换机上删除vlan2、vlan3信息,如图2-14所示。图2-14删除vlan信息B2.掌握在eNSP环境下配置VLAN,拓扑结构如图2-15所示。图2-15拓扑结构(1)配置第一台交换机,如图2-15所示。图2-15配置命令A(2)配置第二台交换机,如图2-16所示。图2-16配置命令B(3)最后配置主机。3.掌握交换机与终端设备的硬件连接方式。(1)认识硬件设备如图2-17、图2-18、图2-19分别为路由器、三层接入交换机、串口服务器。图2-17路由器AR6121E-S图2-18交换机S5735S-L24T4S-QA2
图2-19串口服务器SLK-S516RS如图2-20为五面机柜。请注意:这五面机柜从右往左IP地址依次为:1(1号机柜)、2(2号机柜)、3(3号机柜)、4(4号机柜)、5(5号机柜),其中网关为:;每面机柜从下到上设备及其端口号分别为路由器R1(4009)、R2(4008)、R3(4007)、R4(4006);交换机SW1(4005)、SW2(4004)、SW3(4003)、SW4(4002)、SW5(4001)。图2-20五面机柜整体端口位置如图所示:图2-21端口(2)远程访问每个机柜的网络设备通过串口连接到机柜内的串口服务器,该设备如图2-22所示,学生电脑安装VCOMM和xshell软件,配置好虚拟串口后,可以通过该端口访问到网络设备。图2-22串口服务器其中,VCOMM配置如图2-23所示。首先通过VCOMM中的“虚拟串口及设备管理”选项创建“虚拟串口信息”,这里需要选择创建的串口,建议按顺序进行创建,即先创建串口:COM1口;接着“远程服务器IP地址”这里我们选择4号机柜,根据上文中的说明,4号机柜的IP地址是:4。注意:假设我们要配置第一台交换机(路由器上方第一台交换机),则需要选择“远程服务器监听端口”,点击确定完成第一个串口的创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台交换机的端口号为4005(请根据上文的说明)。图2-23VCOMM配置然后,进xshell软件的配置,如图2-24、图2-25、图2-26所示,单击“连接”选项进行配置,因为是第一台交换机,所以命名为SW1;协议选择串口“SERIAL”。接着单击“串口”选项,端口号选择刚才在VCOMM配置的COM1,波特率9600。建议将“保持活动状态选项”的时间间隔改为20s以内,避免一段时间不使用出现的断开连接的情况。图2-24xshell配置图2-25xshell串口配置图2-26xshell防止断开连接配置(3)根据如图2-27的VLAN划分拓扑图,完成交换机的配置;硬件连接实物图如图2-28所示;通过访问虚拟串口服务器对交换机SW1、SW2进行如下配置,具体配置命令如图2-28所示。图2-27VLAN划分拓扑图2-28硬件连接SW1命令如下:[sw1]vlanbatch1020[sw1]intg0/0/2[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link-typeaccess [sw1-GigabitEthernet0/0/2]portdefaultvlan10[sw1-GigabitEthernet0/0/2]quit[sw1]intg0/0/3[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link-typeaccess[sw1-GigabitEthernet0/0/3]portdefaultvlan20[sw1-GigabitEthernet0/0/3]quit[sw1]intg0/0/1[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link-typetrunk[sw1-GigabitEthernet0/0/1]porttrunkallow-passvlan11020[sw1-GigabitEthernet0/0/1]quitSW3命令如下:[sw3]vlanbatch1020[sw3]intg0/0/2[sw3-GigabitEthernet0/0/2]portlink-typeaccess [sw3-GigabitEthernet0/0/2]portdefaultvlan10[sw3-GigabitEthernet0/0/2]quit[sw3]intg0/0/3[sw3-GigabitEthernet0/0/3]portlink-typeaccess[sw3-GigabitEthernet0/0/3]portdefaultvlan20[sw3-GigabitEthernet0/0/3]quit[sw3]intg0/0/1[sw3-GigabitEthernet0/0/1]portlink-typetrunk[sw3-GigabitEthernet0/0/1]porttrunkallow-passvlan11020[sw3-GigabitEthernet0/0/1]quit(4)配置PC1、PC2、PC3、PC4,所在网段为:192.168.12.X。举例:PC1:;PC2:、PC3:、PC4:。请注意:实验中使用路由器代替PC机,这里路由器可以使用xshell的tellnet协议进行通信,可省去配置VCOMM,但是请注意交换机不可以用这种方法,通信协议不支持,会出现错误。这里只演示R1的,协议选择TELNET,主机是4号机柜故地址为:4;R1(最下面的路由器)的端口号为4009。图2-29xshell的tellnet协议进行通信配置命令如下:PC1(R1)配置:<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PC1[PC1]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0[PC1-GigabitEthernet0/0/0]undoportswitch[PC1-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PC1-GigabitEthernet0/0/0]quitPC2(R2)配置:<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PC2[PC2]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0[PC2-GigabitEthernet0/0/0]undoportswitch[PC2-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PC2-GigabitEthernet0/0/0]quitPC3(R3)配置:<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PC3[PC3]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0[PC3-GigabitEthernet0/0/0]undoportswitch[PC3-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PC3-GigabitEthernet0/0/0]quitPC4(R4)配置:<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PC4[PC4]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0[PC4-GigabitEthernet0/0/0]undoportswitch[PC4-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PC4-GigabitEthernet0/0/0]quit(5)此时,我们再验证一下各主机之间的通信关系,我们会发现PC1与PC3能互通;PC2与PC4能互通,因为它们分别属于相同的vlan,记录并截图放在实验结果中。具体测试命令如下:[PC1]ping[PC1]ping[PC1]ping[PC2]ping[PC2]ping[PC3]ping实验测试方法与结果如下图所示:图2-30实验测试方法与结果1图2-31实验测试方法与结果2图2-32实验测试方法与结果3图2-33实验测试方法与结果4五、学时数:4学时六、成绩评定标准1.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应实事求是按照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实验观察的现象以及记录的数据或图像撰写,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2.按百分制给分。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及以下)不及格。成绩标准如下:(1)优秀(90~100)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文字表达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深入,能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有独到见解和体会。(2)良(80~8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实验中能发现问题,在教师启发下能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文字表达较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较深入,实验中有较好的见解和体会。(3)中(70~7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教师启发和帮助下能初步解决;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基本上能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看法,没有独到见解,体会不深刻。(4)及格(60~6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需经教师的提醒和具体帮助能解决一般问题;③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对实验结果作简单分析,少数地方文不达意,没有独到见解和体会。(5)不及格(59分及以下)①迟到或早退超过三次;②不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违反课堂纪律,经教师指出后尚不改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知所措;③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条理,对实验过程记录不清楚,且缺少分析,没有收获和思考。实验项目三三层交换机的配置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三层交换的功能、特点及工作原理。2.掌握三层交换机实现路由功能的方法。二、实验环境及配置要求1.硬件环境:(1)CPU:i5(2)内存:4G(3)硬盘:80G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10(2)PacketTracer6.2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2.对照实验指导书,分组完成实验,列表记录实验数据。3.完成实验报告。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通过vlanip做网关实现不同vlan间的路由配置PC1的IP地址为:/24配置PC1的网关地址:配置PC2的IP地址为:/24配置PC2的网关地址:在交换机上先建两个vlan,分别为vlan2和vlan3,将f0/1放入vlan2,将f0/2放入vlan3,再设置vlan2和vlan3的IP地址。参考配置如下:如果PC1能ping通PC2,则表示三层交换配置正确,实验通过。2.通过设置端口的三层工作模式实现不同网络的路由端口为三层模式实际是通过noswitchport关闭交换机端口的二层功能,再设端口的IP地址。但这一功能只有三层交换机才有。参考设置如下:设PC1和PC2的IP和网关地址不变。如果PC1能ping通PC2,则表示三层交换配置正确,实验通过。3.用三层交换机3550做路由,二层交换机2950下接计算机。通过VTP功能将三层交换机的VLAN信息传到下层。(1)交换机2960配置为vtpclient,vtpdomain为abc。(2)交换机2960的f0/4接口配置为stunk。(3)交换机2960端口划分。(4)核心交换机Cisco3560配置为vtpServer,vtpdomain为abc。(5)核心交换机Cisco3560的f0/4接口配置为stunk。加一行命令:switchporttrunkencapdot1qSwitchportmodetrunk(6)核心交换机Cisco3560创建vlan和设置vlan的IP地址。(7)把PC1的IP地址设置为:/24,网关为:;PC2的IP地址设置为:/24,网关为:;如果PC1能ping通PC2,则表示三层交换配置正确,实验通过。五、学时数:2学时六、成绩评定标准1.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应实事求是按照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实验观察的现象以及记录的数据或图像撰写,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2.按百分制给分。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及以下)不及格。成绩标准如下:(1)优秀(90~100)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文字表达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深入,能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有独到见解和体会。(2)良(80~8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实验中能发现问题,在教师启发下能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文字表达较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较深入,实验中有较好的见解和体会。(3)中(70~7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教师启发和帮助下能初步解决;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基本上能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看法,没有独到见解,体会不深刻。(4)及格(60~6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需经教师的提醒和具体帮助能解决一般问题;③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对实验结果作简单分析,少数地方文不达意,没有独到见解和体会。(5)不及格(59分及以下)①迟到或早退超过三次;②不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违反课堂纪律,经教师指出后尚不改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知所措;③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条理,对实验过程记录不清楚,且缺少分析,没有收获和思考。
实验项目四静态路由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配置静态路由以达到所有客户机都能相互通信。3.配置默认路由。4.掌握路由器与终端设备的硬件连接方式。二、实验环境及配置要求1.硬件环境:(1)CPU:i5(2)内存:4G(3)硬盘:80G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10(2)PacketTracer6.2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2.对照实验指导书,分组完成实验,列表记录实验数据。3.完成实验报告。四、实验内容路由器属于网络层设备,能够根据IP包头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将数据包转发出去。实现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的互相访问。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路由信息组成。静态路由是指用户或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需要网络管理人员手工修改静态路由信息。相比于动态路由协议,静态路由无需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配置简单,比较适合小型.简单的网络环境。静态路由不适合大型和复杂的网络环境,因为当网络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做大量的调整,且无法自动感知错误发生,不易排错。1.在Cisco环境下进行仿真,拓扑图如图4-1所示,终端配置如表4-1所示。图4-1静态路由拓扑图表4-1终端配置名称接口IP地址网关RouterAF0/0/24F0/1/24RouterBF0/0/24F0/1/24PC1/24PC2/24PC3/24PC4/24(1)RouterA的配置如图4-2所示。图4-2RouterA的配置(2)RouterB的配置如图4-3所示。图4-3RouterB的配置(3)在主机PC1上分别ping主机PC2以及路由器B测试通信情况。记录ping命令的回应信息。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信息。(4)配置静态路由。RouterA的配置如图4-4所示。图4-4配置静态路由RouterA(5)再次在主机PC1上分别ping主机PC2以及路由器B测试通信情况。记录ping命令的回应信息。思考:路由器A已经配置了到目的网络的静态路由,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回应信息?RouterB的配置图4-5所示。图4-5配置静态路由RouterB(6)查看配置。在RouterA运行showiproute命令会显示路由配置信息,如图4-6所示。图4-6路由配置信息其中,“S[1/0]via”就是我们加上去的静态路由,如果没有显示这样的信息,就说明你没有把静态路由加载成功。C直连网络,S静态路由,Rrip协议,Oospf协议。在RouterB运行showiproute命令会显示路由信息,如图4-7所示。图4-7路由信息(7)接下来测试一下PC1、PC2、PC3、PC4都能互相ping通,这样就达到实验要求了。(8)在路由器A或B上使用trace命令追踪数据包的走向。如在PC1中,可以使用Router#trace查看数据包到PC3所走的路径和所花的时间。(9)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个网络中存在多个路由器时,在进行静态路由设置之后,一般要设置默认路由。当路由器不知道分组的目的网络时,路由器就会把分组转发到该接口。配置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格式一样,只是目的网络和子网源码都是全“0”,命令如下:Router(config)#iproute。2.eNSP环境下进行仿真,拓扑图如图4-8所示。图4-8路由信息(1)具体配置命令如图4-9、图4-10、图4-11所示。图4-9R1配置图4-10R1静态路由配置图4-11R2配置图4-12R2静态路由配置图4-13R3配置图4-14R3静态路由配置图4-15R1默认路由配置图4-16PC1配置图4-17PC2配置3.掌握路由器与终端设备的硬件连接方式。(1)方法一:首先使用VCOMM虚拟串口软件进行配置,配置如图所示参数,按照R1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配置R2和R3路由器的VCOMM。图4-18VCOMM的R1路由器的配置(2)xshell的会话参数配置如图所示,按照R1路由器的配置方法配置R2和R3路由器的会话参数。图4-19xshell的会话连接参数配置图4-20xshell的会话串口参数配置方法二:使用xshell的tellnet协议进行通信。图4-21xshell的tellnet协议进行通信(3)通过访问虚拟串口服务器对路由器R1、R2、R3进行如下配置。R1配置:<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R1[R1]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0[R1-GigabitEthernet0/0/0]undoportswitch[R1-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R1-GigabitEthernet0/0/0]quit[R1]interfaceLoopBack0[R1-LoopBack0]ipaddress24[R1-LoopBack0]quitR2配置:<Huawei>sys<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R2[R2]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0[R2-GigabitEthernet0/0/0]undoportswitch[R2-GigabitEthernet0/0/0]ipaddress24[R2-GigabitEthernet0/0/0]quit[R2]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1[R2-GigabitEthernet0/0/1]ipaddress24[R2-GigabitEthernet0/0/1]quit[R2]interfaceLoopBack0[R2-LoopBack0]ipaddress24[R2-LoopBack0]quitR3配置:<Huawei>system-view[Huawei]sysnameR3[R3]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1[R3-GigabitEthernet0/0/1]undoportswitch[R3-GigabitEthernet0/0/1]ipaddress24[R3-GigabitEthernet0/0/1]quit[R3]interfaceLoopBack0[R3-LoopBack0]ipaddress24[R3-LoopBack0]quit静态路由R1配置:[R1]iproute-static24[R1]iproute-static24[R1]iproute-static24静态路由R2配置:[R2]iproute-static24[R2]iproute-static24静态路由R3配置:[R3]iproute-static24[R3]iproute-static24[R3]iproute-static24查看路由配置信息:disipintbri(4)按照如图所示的拓扑图完成硬件连接。图4-22路由配置拓扑图图4-23硬件连接实物图(5)完成连通性测试,并记录结果,具体测试方法如下。首先测试路由器之间是否连通,命令如下:[R1]ping[R1]ping接着,路由器的回环地址将其视为连接的PC地址,所以用R1去测试R2、R3的回环地址,命令如下:[R1]ping[R1]ping用R2去测试R3的回环地址,命令如下:[R2]ping五、学时数:4学时六、成绩评定标准1.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应实事求是按照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实验观察的现象以及记录的数据或图像撰写,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2.按百分制给分。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及以下)不及格。成绩标准如下:(1)优秀(90~100)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文字表达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深入,能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有独到见解和体会。(2)良(80~8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实验中能发现问题,在教师启发下能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文字表达较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较深入,实验中有较好的见解和体会。(3)中(70~7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教师启发和帮助下能初步解决;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基本上能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看法,没有独到见解,体会不深刻。(4)及格(60~6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需经教师的提醒和具体帮助能解决一般问题;③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对实验结果作简单分析,少数地方文不达意,没有独到见解和体会。(5)不及格(59分及以下)①迟到或早退超过三次;②不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违反课堂纪律,经教师指出后尚不改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知所措;③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条理,对实验过程记录不清楚,且缺少分析,没有收获和思考。
实验项目五配置无线网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AP的配置要点。2.掌握无线宽带路由器的配置要点。3.掌握SSID概念。二、实验环境及配置要求1.硬件环境:(1)CPU:i5(2)内存:4G(3)硬盘:80G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10(2)PacketTracer6.2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2.对照实验指导书,分组完成实验,列表记录实验数据。3.完成实验报告。四、实验内容1.添加终端设备。确定所需的终端类型,选择并加入正确型号的终端设备如图5-1所示。图5-1终端设备最终的配置拓扑图如图5-2所示。图5-2配置拓扑图其中,PacketTracer中无线设备是LinksysWRT300N无线路由器,该无线路由器共有四个RJ45插口,一个WAN口,四个LANEthernet口;计算机PC3与无线路由器的Ethernet端口相连,可实现对LinksysWRT300N的配置。计算机PC0、PC1与PC2与无线路由器以无线方式与LinksysWRT300N相连。因台式机仅配置以太网接口,无无线网卡模块,因此,需手动为计算机添加无线网卡模块,计算机添加了无线网卡后将自动与LinksysWRT300N相连。手动为计算机PC0、PC1与
PC2添加无线网卡。A.以PC0为例,双击PC0图标->选择Physical选型卡,关闭其电源如图4-3所示。图5-3关闭其电源B.移去计算机中的有线网卡如图5-4。图5-4移去计算机中的有线网卡C.此时插槽为空如图5-5:
图5-5插槽为空D.添加无线网卡如图5-6:
图5-6添加无线网卡配置无线路由器LinksysWRT300N。配置PC3的IP地址与LinksysWRT300N(默认IP:)在同一网段。双击图2中的PC3,然后切换到“Desktop”选项卡,选择“WEBBrowser”如图5-7,5-8,5-9,5-10,5-11:
图5-7配置1
图5-8配置2
图5-9配置3
图5-10配置3图5-11配置4测试局域网内的计算机是否可以通信。双击计算机,选择“desktop”选项卡,进入命令提示符界面,使用ipconfig和ping命令进行测试。五、学时数:2学时六、成绩评定标准1.实验过程与结果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应实事求是按照实验过程的具体操作、实验观察的现象以及记录的数据或图像撰写,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的分析。2.按百分制给分。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及以下)不及格。成绩标准如下:(1)优秀(90~100)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联系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文字表达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深入,能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有独到见解和体会。(2)良(80~8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实验中能发现问题,在教师启发下能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文字表达较通顺而准确,实验分析较深入,实验中有较好的见解和体会。(3)中(70~7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在教师启发和帮助下能初步解决;③实验报告内容较完整,基本上能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看法,没有独到见解,体会不深刻。(4)及格(60~69)①不迟到、不早退;②基本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思想准备,需经教师的提醒和具体帮助能解决一般问题;③实验报告基本符合要求,对实验结果作简单分析,少数地方文不达意,没有独到见解和体会。(5)不及格(59分及以下)①迟到或早退超过三次;②不按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违反课堂纪律,经教师指出后尚不改正,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知所措;③实验报告内容不完整,没有条理,对实验过程记录不清楚,且缺少分析,没有收获和思考。
实验项目六防火墙实验一、实验目的1.根据网络拓扑设计IP地址,实现PC,服务器,路由器,防火墙的基本网络配置。2.为防火墙设置不同的接口命名。二、实验环境及配置要求1.硬件环境:(1)CPU:i5(2)内存:4G(3)硬盘:80G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10(2)PacketTracer6.2三、实验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2.对照实验指导书,分组完成实验,列表记录实验数据。3.完成实验报告。四、实验内容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是一种获取安全性方法的形象说法,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防火墙就是一个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该计算机流入流出的所有网络通信和数据包均要经过此防火墙。防火墙:高安全级别到低安全级别——默认是放行的低安全级别到高安全级别——默认是禁止的同级别到同级别默认是禁止的。DMZ:demilitarizedzone非军事化区;该区域内通常放置一些不含机密信息的公用服务器,比如web,ftp。这样来自外网的访问者可以访问dmz中的服务,但不可能接触到存放在内网中的一些重要信息。1.根据设计的网络拓扑图,在CiscoPacketTracer中搭建网络如图1-1。图1-1搭建网络2.配置主机、服务器和路由器的接口的IP地址。通过IPConfiguration分别配置主机(InsideUser)和服务器(WebServer)的IP地址。通过命令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Router>enableRouter#configureterminalRouter(config)#interfaceGigabitEthernet0/0Router(config-if)#ipaddress00Router(config-if)#noshutdown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proute命令说明:命令:iproute
[],noiproute
[]。功能:配置静态路由;本命令的no操作为删除静态路由。参数:和分别是目的设备的点分十进制格式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則为下一跳设备的IP地址,表示路由优先级,在1至255间取值,其值越小表明优先级越高[6]。其中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IP地址,而是表示本地主机路由表中没有具体写明的目的主机或网络的这样一个集合。3.开启路由器的telnet服务。Router(config)#linevty015Router(config-line)#passwordciscoRouter(config-line)#login更改ASA防火墙名称。ciscoasa>enablePassword:(密码默认为空)ciscoasa#configureterminalciscoasa(config)#hostnamePKT-ASA4.配置VLAN1的IP地址和名称。PKT-ASA#configureterminalPKT-ASA(config)#interfacevlan1PKT-ASA(config-if)#ipaddressPKT-ASA(config-if)#nameifinsidePKT-ASA(config-if)#security-level100说明:PacketTracer中的ASA5505已经默认配置好了两个VLAN:VLAN1:InsideVLAN(interfacesE0/1->E0/7)VLAN2:OutsideVLAN(interfacesE0/0)5.配置VLAN2的IP地址和名称。PKT-ASA#configureterminalPKT-ASA(config)#interfacevlan2PKT-ASA(config-if)#ipaddressPKT-ASA(config-if)#nameifoutsidePKT-ASA(config-if)#security-level06.配置VLAN3的IP地址和名称。PKT-ASA#configureterminalPKT-ASA(config)#interfacevlan3PKT-ASA(config-if)#noforwardinterfacevlan1PKT-ASA(config-if)#nameifdmzPKT-ASA(config-if)#s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考后总结试题及答案
- 塔吊施工考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师证书考试传播媒介选择考题及答案
- 团课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康复考试题及答案
- 广告设计中的用户心理因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在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快消品行业中的设计策略与应用案例试题及答案
- 政协遴选考试题及答案
- 社会责任感对广告设计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形势与政策电气 个人答案
-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
- 国开电大《Java语言程序设计》形考任务三答案
-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试题
- 装饰、装修施工方案
- 远盛水工重力坝辅助设计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 矿井瓦斯抽采
- 立法学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
- 五年级下册科学说课课件 -1.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科版 (共28张PPT)
- 通用城实景三维数据生产项目技术设计书
- 毕业设计(论文)-N402—1300型农用拖拉机履带底盘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