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1节
温度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物理观念1.知道温度的物理意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科学思维通过对生活中与温度相关事例的分析解释,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通过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1.关注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树立个性化的生活观念。难点重点重点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感受春夏秋冬冷热的不同
冰天雪地春暖花开
夏日炎炎
秋高气爽
温度不同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课堂活动:请同学们先用手握课桌腿(或其他金属物体),之后用手摸自己的额头,并说说感受有什么不同?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思考交流: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结束后,中央台都会有《天气预报》节目,你看到预报天气状况外还有什么预报呢?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思考:它们的形成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雨
雪
冰
任务一、知道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温度的工具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试一试:感觉可靠吗?如上图所示,把两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把这两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任务一、知道温度的概念及测量温度的工具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自制温度计实验活动在小瓶内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细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将小瓶分别置于热水、冷水中,观察细管内液柱高度的变化。思考:(1)液柱高度有什么变化?
(2)自制的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液体热胀冷缩。
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液柱液柱升高,反映温度升高;反之,反映温度下降。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不足:这个自制温度计只能比较温度的大小,不能准确测出温度值;改进:在细管上校对刻度,并标出相应的刻度值。思考讨论这个仪器有什么缺点吗?如果有那么该如何改进呢?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常用温度计甲:实验室用温度计;乙:电子数显温度表;丙:寒暑表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观察:温度计构造由玻璃泡、玻璃外壳、刻度、毛细管、液体、单位、符号等组成。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常用温度计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温度计的构造任务二、知道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摄氏温度记作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1℃100101℃℃表示摄氏温度。任务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摄氏温度”部分内容。掌握温度读法口腔温度
37℃;
读作:37摄氏度;用作深度制冷剂的液氮温度可低于-196℃;读作:负196摄氏度”或“零下196摄氏度”。任务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想一想自然界的一些温度你都知道哪些呢?①氢弹爆炸中心的温度超过107℃;②太阳表面的温度约为6000℃;③压力锅内最高水温是120℃;④我国最低气温是“-53℃”;⑤我国最高气温是52.2℃。任务三、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观察温度计1.测量范围: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便于选择适当温度计便于读值最高温度:110℃最低温度:-20℃量程2.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1℃3.零刻度线:看清零刻度线的位置。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想一想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且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如果所测的物体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讨论探究思考:以下哪种操作是正确的?俯视读数会使结果偏大,仰视读数会使结果偏小。玻璃泡碰到容器底玻璃泡碰到容器壁玻璃泡未全部浸入液体中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体温计内径更细,精确程度高量程:35~42℃分度值:0.1℃人体体温的变化一般在35~42℃之间。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缩口的作用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直管内。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读体温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科学世界”。电子体温计热电耦温度计测温枪任务四、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含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计原理: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使用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电子数显温度表等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B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2.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8℃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A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3.下列是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D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4.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温度计,如图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气体热胀冷缩左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5.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某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温度计的两次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
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乙-4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家大谢谢汇报人:
个人使用无需处理,转发他人请使用获得授权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或者说,是对教学过程的计划安排。简单说,每个年级上什么课,每周上几节,老师上课怎么讲,课程方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就是说,它规定了,老师上课都要讲什么内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就像是一面旗帜,学校里所有具体的课程设计,都要朝它无限靠近。所以,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给学校教育定了一个总基调,决定了我们孩子成长的走向。各门课程基于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明确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九年一体化设计,注重幼小衔接、小学初中衔接,独立设置劳动课程。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注重学科内知识关联、学科间关联。结合课程内容,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提出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通过增加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评价案例等,增强了指导性。教育部将组织宣传解读、培训等工作,指导地方和学校细化课程实施要求,部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效落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