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北京高一(上)期末化学汇编
铁及其化合物(解答题)
一、解答题
1.(2025北京丰台高一上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Fe(NO3)3溶液中Fe3+和NO3的氧化性。
资料:0.1mol/LFe(NO3)3溶液的pH=1.7。
实验1: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0.1mol/LFe(NO3)3溶液,淀粉KI试纸变蓝。
(1)实验1证明:Fe(NC)3)3溶液中含有具有氧化性微粒的理由是0
(2)依据Fe(NCh)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溶液呈酸性,小组同学做出猜想,并设计完成了以下实验。
猜想1:酸性条件下,NO:氧化了
猜想2:Fe3+氧化了
实验序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号
淀粉碘化钾试纸
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Xmol/LNaNO3溶液(用盐酸调节
2
pH=1.7)变蓝
淀粉碘化钾试纸
3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0.1mol/LFeCh溶液
变蓝
①实验2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猜想1,则*=。
②甲同学认为实验3证明了猜想2成立,写出Fe3+氧化r的离子方程式。乙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严
谨,进一步通过实验排除了空气中氧气的干扰,证明了猜想1和猜想2成立。
(3)比较0.1mol/LFe(NO3)3溶液中Fe3+和NO;的氧化性。
实验4:向ImLO.2moi/LFeCk溶液(用盐酸调节pH=1.7)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加入。
①将实验4补充完整_____o
3+
②实验4中观察到实验现象为—,证明0.1mol/LFe(NO3)3溶液中,氧化性NO3>Feo
2.(2025北京人大附中高一上期末)某小组同学向pH=l的0.5molL"的FeCb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Cu
粉和Zn粉,探究溶液中氧化剂的微粒及其还原产物。
(1)理论分析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Cu和Zn可将Fe3+还原为Fe的金属是。
(2)实验验证
实
金属操作、现象及产物
验
过量
I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固体中未检测到Fe单质
Cu
过量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反应缓慢,pH逐渐增大,产生了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无气泡冒
II
Zn出,此时溶液pH为3~4,取出固体,固体中未检测到Fe单质
①实验II中生成的红褐色沉淀为o
②对实验n未检测到Fe单质进行分析及探究。
i.a.甲认为实验H中,当Fe3+、H+浓度较大时,即使Zn与Fe?+反应置换出少量Fe,Fe也会被Fe3+、H+
消耗。写出Fe与Fe3+、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乙认为在pH为3〜4的溶液中即便生成Fe也会被H+消耗。设计实验(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证实
了此条件下可忽略H+对Fe的消耗。
c.丙认为产生的红褐色沉淀包裹在Zn粉表面,阻碍了Zn与Fe2+的反应。实验证实了Zn粉被包裹。
ii.查阅资料:0.5molL-iFe3+开始沉淀的pH约为1.2,完全沉淀的pH约为3。
结合a、b和c,重新做实验H,当溶液pH为3~4时,不取出固体,向固-液混合物中持续加入盐酸,控制
pH<1.2,(填实验操作和现象),待pH为3~4时,取出固体,固体中检测到Fe单质。
3.(2025北京通州高一上期末)兴趣实验小组探究金属单质与FeCh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i.O.lmoLLTFeCk溶液显酸性。
ii.Fe和FeQ,都能被磁铁吸引。
【理论分析】
(1)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强到弱是。
【实验验证】
序号操作现象
在盛有lOOmLO.lmolU'FeC^溶
I一段时间后,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
液的烧杯中,投入过量的铜片。
镁条表面有大量气体产生,此时检测到溶液
-1
在盛有lOOmLO.lmolLFeCl3溶中存在Fe?+。20s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开始有黑
II
液的烧杯中,投入过量的镁条。色固体生成,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产生红褐
色沉淀。
(2)实验I中所得溶液,存在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
(3)小组同学取实验I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后继续滴加少量氯水,可检验实验I中所得溶
液中有_________生成,检测到溶液中存在该粒子,依据的现象是。
(4)对H中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
①产生的气体是。
②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检测到溶液中含有Fe?+”的原因:。
③经下列实验探究黑色固体中含有的主要物质。
i.黑色固体可以被磁铁吸引;
ii.将黑色固体用蒸储水洗涤后,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iii.向ii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变化。
a.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b.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无法确定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Fes。,,理由是o
【实验结论】
金属活动性会影响金属单质与FeCL溶液反应的产物。
4.(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2)检验气密性后,加热试管,肥皂液中有气泡产生,该现象不能说明有H?生成。理由是。
(3)为探究试管中固体的成分,继续实验: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加热至固体完全溶
解,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推测固体的成分:;若溶液未变红,原因是(用
离子方程式表示)。
5.(2025北京石景山高一上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黑木耳中的含铁量,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i.紫色MnO: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Mn"。
ii.K31Fe(CN)6]遇到Fe?+产生蓝色沉淀,可用来检验Fe?+。
I.为确定黑木耳中含有铁元素,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从稀硫酸浸取后的混合物中得到溶液A的操作是,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2)检验滤液A中的Fe?+不适宜用NaOH溶液,原因是。
(3)步骤④检验Fe3+所用试剂是溶液。
II.测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乙同学另取a克黑木耳重复实验得溶液A,进行实验。
匕mL⑤足量B」匕mL|⑥KMnO/H1
滤液A厂溶液C|,
(4)物质B只能选用o
a.Nab.Fec.Cu
(5)步骤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0
WFe2++WMnO;+W=□Fe3++□___________+WH,O
(6)乙同学取出VgL滤液C于锥形瓶中,消耗浓度为cmobL的酸性KMnO,溶液V2mL,计算黑木耳中铁
元素的质量分数。(用计算式表示)
III.丙同学发现Fes。,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后会被氧化,因此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
FeSO,浓度溶液起始
PH
半小时3小时
a0.51.5无明显现象浅黄色
b0.53.0浅黄色黄色
浅黄色,有自半小时后变黄的速度比b快,有
c0.55.0
浑浊红褐色沉淀生成
(7)写出Fe?+在空气中久置生成红褐色沉淀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8)根据上表实验结果可得影响FeSO,溶液氧化快慢的因素有。
6.(2025北京大兴高一上期末)工业上用FeCL溶液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液。化学小组采用不同方法对
腐蚀废液(阳离子主要有Fe?+、Cu2+>Fe3+和H+)进行处理。
方法一:将H?。?溶液加入废液并调节溶液pH,处理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金属离子沉淀的pH(起始浓度为(O.lmolL-i)
Cu2+Fe3+Fe2+
开始沉淀pH4.72.77.6
完全沉淀pH6.73.79.6
⑴步骤I中加入HQ溶液的目的是将Fe?+(填“氧化”或“还原”)为Fe3+。
(2)步骤II中需要调节的pH范围是。
(3)溶液C中含有大量Fe?+。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
该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①溶液A、溶液B和固体C中都含有(填“Fe”或“Cu")元素。
②将溶液C和溶液D回收后,通入C1?可以再转化为FeC§腐蚀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0
(5)方法二: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腐蚀废液,其转化如下图(CuS不溶于水)。
①过程i中,生成Cu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②下列关于该转化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a.过程ii中的氧化剂是Fe3+
b.过程出中没有化合价变化
c.利用该转化可以回收S
7.(2025北京西城高一上期末)查阅资料显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表现的氧化性强弱与反应产
物的状态和对应元素价态有关。化学小组探究Cu与Fe2(SO4)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
方案现象
号
/0.2g铜粉
振荡试管,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
i
充分反应后,试管底部有Cu粉剩余
1一•2mL0.25mol-L-1
前0需。)溶液(PH=1.5)
溶液局部变红,同时产生白色沉淀
取实验i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
ii(经检验是CuSCN),振荡试管,红
ImolL-iKSCN溶液
色消失
(1)实验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0
(2)实验ii中检测到Fe3+,依据的实验现象是o
①对Fe3+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Fe2+被氧化,离子反应方程式是o
假设2:在实验ii的条件下,Fe2+被CM+氧化。
②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其中试剂a是,iv的现象是
序
方案试剂现象
号
2滴lmol・LT放置较长时间,溶液不
iiia
「KSCN溶液变红
一a和
iv一。ml
b
③实验结论:假设1不成立,假设2成立。
(3)由实验i得出氧化性:Fe3+CM+(填“〉”或“<”),而根据实验ii发生的反应
Fe2++Cu2++SCN-=Fe3++CuSCNJ可知,Fe?+和C/+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解
释原因:0
8.(2025北京八中高一上期末)黄铜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铜(CuFeS?)。黄铜矿经熔炼、煨烧后得到粗
铜和炉渣,冶炼过程的主要反应有:
高温
①2CuFeS2+O2Cu2S+2FeS+SO?
高温
②Cu2S+O22Cu+SO2
(1)反应②中还原剂是o
(2)某校学习小组用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O3、FeO、SiO2,等)制备铁红,进行如下实验。
过量盐酸酸浸,
H滤液2|…
过量NaOH通氧气
*滤渣1
R1溶液碱浸过滤
“滤渣2
*滤液1
①炉渣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Ot+H2O和.
②滤渣1中加入盐酸并通入氧气可使FeO转化为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为检验铁元素是否被
氧化完全,应进行的实验是:取少量滤液2于试管中,-o
9.(2025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期末)菠菜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元素,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测定其含
量。
【铁元素的分离】
(1)在组期中将mg菠菜高温灼烧,使之完全灰化。用足量的酸充分溶解,过滤(滤渣中不含铁元素),将滤
液在100mL容量瓶中定容,得溶液A。
其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Fe2+、o
【铁元素的测定】
研究小组提出如下三种测量方案。
i.沉淀法:取10mL溶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沉淀、灼烧、称量。
(2)请写出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方程式:0该方案误差较大。
ii.比色法:另取10mL溶液A,流程如下。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H2O2的目的是:。
(4)写出加入KSCN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溶液颜色越深,光的透过能力越差,即透光率越小,含铁量越(填“高”或"低”)。
(6)若不加入H2O2,测出菠菜中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iii.高锦酸钾滴定法:
(7)另取10mL溶液A,向其中加入足量X,X可能是。
a.Nab.Mgc.Fed.Cu
向滤液C中滴入bmol/LKMnCU溶液,至反应完全,共消耗KMnCU溶液cmL。
(8)请写出MnO4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9)计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0
10.(2025北京朝阳高一上期末)化学小组研究铁与氯气的反应。
资料:①饱和氯水中主要粒子的浓度:
c(H+bc(cr)Xc(HClO)X0.030mol-L_,
1
c(Cl2)»0.062molU
②pH=-lgc(H+),pH越小,相应的c(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I.常温时,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工业生产中可将液氯储存在钢瓶中。
II.加热条件下,铁能与氯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III.研究小组探究常温下铁与氯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序
实验试齐Ua现象
号
/试剂a2mL饱和氯水产生少量气泡,溶液为浅黄色;lOmin后不再
i
(pH=1.5)产生气泡
一
铁丝2mL盐酸产生较多气泡,溶液接近无色;一段时间后,
ii1(过量)
i(pH=1.5)不再产生气泡(此时溶液pHx3)
(1)补全II.中方程式:o氯气溶于水制得氯水,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进行实验造,检测实验i、ii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现溶液颜色与取样时间有关。
取样时间2min10mn240min
取实验i溶液滴加KSCN溶液浅红色红色深红色
取实验ii溶液滴加KSCN溶液无色无色极浅的粉红色
实验i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上述实验证明。2不是起主要作用的氧化剂,证据是o
(3)进行实验iv,证明实验i中C1CF、HC1O不是与铁发生反应的主要氧化剂。
实验iv:①取2mLmollTNaClO溶液,加入与实验i相同的铁丝,放置lOmin,无明显变化。滴
加KSCN溶液,未见明显现象。
②向①的溶液中加入(填试齐IJ)调节溶液pH=1.5,放置lOmin,溶液呈现极浅的粉红色。240min
后,溶液呈浅红色。
(4)实验小组对于实验i中C"作氧化剂时生成Fe3+的可能过程进行猜想:
假设1:Fe与HC1反应生成FeCbFeCl?被氯水氧化为FeC^。
假设2:在水的作用下,铁与CU反应生成FeC'。
继续进行实验,证明若没有假设1的过程,假设2也成立。
实验方案及现象为o
综上,铁与氯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不同,说明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
11.(2025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某实验小组探究Mg与FeC§溶液的反应。
资料:i.FeCL溶液呈酸性,并且浓度越大,溶液酸性越强,pH越低。
ii.酸性条件下,若FeCk溶液pH增大,可能会产生Fe(OH)3沉淀。
iii.Fe2+的特征性质是遇Ks[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小组同学将打磨光亮的镁条(过量)放入下列溶液中,发现如下现象。
实验溶液现象
O.lmollTFeCL溶液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体,溶液pH
I
(PH=2)增大,随后表面产生红褐色固体
1.0moLL/FeJ溶液镁条表面快速产生大量气体,溶液
II
(PH=1)pH增大,随后表面产生黑色固体
经检验,实验II中的黑色固体为Fe。
(1)实验I、H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o
(2)分别取实验I、n所得溶液,滴加Ks[Fe(CN)6]溶液,发现均存在Fe?+,依据的现象是,用离
子方程式表示Fe?+产生的原因:0
继续探究实验I没有产生Fe的原因,甲同学对比实验n,认为是实验I中FeCL浓度太低,乙同学则认为
是实验I中FeCl,不只转化为FeCl2,导致FeCl2浓度太低,并设计实验III证实了他的猜测。
(3)补全实验III的实验方案:将打磨光亮的镁条(过量)放入,发现镁条表面产生黑色固体Fe。
丙同学参照上述实验,设计实验IV,进一步探究实验I没有产生Fe的原因。
实验溶液现象
o.lmolL-'FeC^溶液(加盐酸调镁条表面快速产生大量气体,溶液
IV
PH=1)pH增大,随后产生黑色固体
(4)对比实验I和IV,解释实验I中不能产生Fe的原因
(5)综合以上实验,影响Mg与FeClj溶液反应的因素有o
(6)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填序号)。
a.向实验n所得溶液中加入酸性KMnC>4溶液,发现紫红色褪去,说明有Fe?+
b.过量的Cu与1.0mol-L-FeCh溶液(pH=1)反应能生成Fe
c.过量的Mg与0.2mol•L-FeCL溶液(加盐酸调pH=1)反应能生成Fe
12.(2025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某小组同学为探究pH=l的0.5mol-LTFeCh溶液中氧化剂的微粒及其还
原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加入试剂现象
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蓝绿
i加入过量的Cu粉
色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反
应缓慢,pH逐渐增大,产
加入试剂生大量红褐色沉淀后,无气
ii加入过量的Zn粉
泡冒出,此时溶液的pH为
3~4,取出固体,固体中未
检测到Fe单质。
民
_,
pH=l0.5mol,L粉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
FeCh溶液
烈,pH逐渐增大,产生大
量红褐色沉淀后,持续产生
iii加入过量的Mg
大量气泡,当溶液pH为
3~4,取出固体,固体中检
测到Fe单质。
资料:铁氟化钾溶液与Fe?+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理论分析:
(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Cu、Zn、Mg中可将Fe?*还原为Fe的金属是
实验探究:
(2)小组同学对实验ii未检测到Fe单质进行分析和探究
猜测一、甲同学认为反应初期Fe3+浓度较大时,即使Zn和Fe?+反应置换出少量Fe,Fe也会被Fe3+消耗。
写出Fe和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猜测二、乙同学认为在pH为3~4的溶液中,即使Zn和Fe?+反应置换出少量Fe,Fe会被H卡消耗。
设计实验:取少量铁粉,加入,再加入铁氧化钾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即可证实此条件可以忽略
H+对Fe的消耗。
猜测三、丙同学认为产生的红褐色沉淀包裹在Zn粉上,阻碍了Zn和Fe?+反应。实验证实了Zn粉被包
裹。
查阅资料:0.5mol-LTFe3+在pH约为1.2的溶液中开始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溶液的pH约为3时Fe?+完全
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3)结合资料和猜测,重做实验ii,当溶液pH为3~4时,不取出固体,向固-液混合物中持续滴加盐酸,控
制pH<1.2,当观察到________且溶液颜色变浅时停止加入盐酸,待pH为3~4时,取出固体,固体中检
测到Fe单质。
实验结论:
(4)对比实验ii和实验出可得出结论:,而金属Mg不断产生氢气使得沉淀难以覆盖在金属表
3+
面,Mg能够直接与Fe发生置换反应制取出Fe0
13.(2025北京八中高一上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Br?、Fe?+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
验:
D
(1)①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2)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打开活塞a,向圆底D装置中:溶液变红
C"、Br?、Fe?+的氧
烧瓶中滴入适量浓E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
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盐酸;然后关闭活振荡后,CC14层无明显变
3+
为:Cl2>Br2>Fe
塞a,点燃酒精灯。化。
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装置中:CC1,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
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i.(SCN]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
CI2>(SCN)2O
ii.Cl2和Br?反应生成BrC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
约5℃,与水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iii.AgClO、AgBrO均可溶于水。
①请推测D装置中溶液褪色的原因—o
②欲探究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的下层溶液,蒸馆、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AgNOs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
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③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
④将0.1molCl2通入50mLl.5mol/L的FeBr2溶液中发生反应,被氧化的Fe和Br一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O
14.(2025北京清华附中高一上期末)铁黄(FeO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为制备高品质铁黄,需先制
备少量铁黄晶种。
I.晶种的制备
制备过程及现象是:向一定浓度的Fes。,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并很快变成灰绿色。滴加氨水
至pH为6.0时,开始通空气并记录pH变化如下。
资料:本实验中,不同pH下+3价铁元素的存在状态:
PH<1.51.5〜2.82.8〜6.0
存在状态Fe3+Fe3+>FeCXDHFeOOH
(1)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o
(2)结合方程式解释曲线变化:
①。~4时段,白色沉淀被氧化,,c(H+)不变,pH几乎不变。
②彳~,2时段,发生如下反应:(配平),c(H+)增大,pH明显降低。
Fe2+++=FeOOH;+H+
③6后,pH几乎不变,此时溶液中c(Fe?+)仍降低,但c(Fe3+)增加,且c(Fe")降低量大于0件3+)增加
量。结合总方程式说明原因:o
II.产品颜色探究
铁黄为黄色,但制得的晶种为黄褐色。欢乐小组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1:铁黄中混有黑色物质,混合后颜色变深。
猜想2:铁黄中混有黄褐色物质Fe(OH)SC>4。
(3)针对猜想1,小欢提出方案:将样品用盐酸充分溶解后,加入高锦酸钾溶液,紫色褪去,证明铁黄中含
有Fes。,。小乐认为该方案不严谨,原因是。后经实验证实该制备条件下几乎不产生FesO,。
晶种固体溶液呈黄色沉淀
①请选出合适的试剂a/b搭配:o
A.HNO3,Ba(NO3)2B.HC1,BaCl2C.H2SO4,BaCl2
②洗涤黄褐色晶种的目的是O
2+
③进一步实验证实黄褐色晶种含有少量Fe(OH)SO4。写出由Fe生成黄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
式:»
III.产品纯度测定
铁黄纯度可以通过产品的耗酸量确定。
3+
资料:Fe+3C2O^=Fe(C2O4f,FeCOj:不与稀碱液反应。
(5)Wg铁黄样品共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mol(列出计算式即可)o
(6)假定铁黄样品除Fe(OH)SC>4外,不含其他杂质。
①算得铁黄纯度(质量分数)为o
②加入Na2C2O4溶液不足会使测定纯度偏小,原因是o
参考答案
1.(1)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生成了L,r变为卜化合价升高,则Fe(NO3)3溶液中的微粒化合价降低,具有
氧化性
3+2+
(2)0.32Fe+2I-=2Fe+I2
(3)1mLO.6moi/LNaNCh溶液溶液先无明显变化,后变为血红色(或者溶液红色加深)
【分析】12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0」mol/LFe(NO3)3溶液,淀粉KI试纸变蓝,说
明溶液中有氧化性微粒将I-氧化为12,导致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根据Fe(NCh)3溶液电离和溶液显酸性,猜
测可能是在酸性条件下H+、NO;将r氧化为12;也可能是Fe3+氧化r氧化为I2o若要证明酸性条件下H+、
NO1将I-氧化为卜,应该使两次溶液中NO;浓度相同;若要证明Fe3+氧化r为12,应该使溶液pH=1.7,
Fe3+浓度是0.1mol/L,而不能含有NO一根据反应Fe3++3SCN=Fe(SCN)3检验Fe3+的产生与存在。
【详解】(1)在实验1中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0.1mol/LFe(NO3)3溶液,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反应产
生了12,则证明0.1mol/LFe(NO3)3溶液中含有氧化性微粒;
(2)①要采用控制变量方法研究。在实验2中,溶液中含有NO],溶液pH=1.7,无Fe3+,结果淀粉碘化
钾试纸变蓝,说明在pH=1.7,含有NO1时I-能够被氧化为L,故溶液中NO"勺浓度应该为0.3mol/L,故
NaNO3溶液的浓度c(NaNO3)=X=0.3mol/L;
②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O.lmol/LFeCb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说明反应产生了L,则证明Fe3+也
具有强氧化性,将r氧化为12,反应的方程式为:2Fe3++2r=2Fe2++k;
(3)向1mLO.2moi/LFeCb溶液(用盐酸调节pH=1.7)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lmL0.6
mol/LNaNCh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在酸性条件下,NO;将Fe?+氧化为Fe3+,Fe3+与SCN-作用,使
3+
溶液变为血红色,从而证明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NO3>Feo
故①将实验4补充完整为再加入1mL0.6mol/LNaNCh溶液;
②实验4中观察到实验现象为溶液先无明显变化,后变为血红色(或者溶液红色加深)
2.(l)Zn
3+2+2+
(2)Fe(OH)3Fe+2Fe=3Fe\Fe+2H=Fe+H2T取实验H中pH为3~4的上层清液,加入少
量铁粉,观察到铁粉表面几乎不产生气泡观察到红褐色沉淀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待溶液颜色褪
去(变浅),停止加盐酸
【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氯化铁溶液与过量铜粉、锌粉反应时,溶液中氧化剂的微粒及其还原产物。
由实验现象可知,实验I中发生的反应为过量的铜与溶液中的Fe3+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II中
发生的反应为Fe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H+,锌与溶液中的H+反应生成员,促进水解平
衡右移,导致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沉淀包裹锌粉,阻碍了Zn与Fe2+的反应;重新做实验
II,当溶液pH为3~4时,不取出固体,向固-液混合物中持续加入盐酸,控制pH<1.2,此时Fe(OH)3固
体溶解后,锌与Fe3+反应生成的Fe2+继续被锌还原,从而生成铁,据此解答。
【详解】(1)Cu和Zn都可将Fe3+还原为Fe2+,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可将Fe?+还原为Fe,所以Cu和
Zn可将Fe3+还原为Fe的金属是Zn;
(2)①加入Zn粉后,与溶液中的H+作用,从而促进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则实验II中生成的红褐
色沉淀为Fe(OH)3;
②a.Fe与Fe3+反应生成Fe2+,Fe与H+反应生成Fe?+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2+
Fe+2H=Fe+H2t;
b.设计实验证实pH为3-4的溶液可忽略H+对Fe的消耗,则只需在实验H中pH为3~4的上层清液中加
入Fe粉,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则实验方案为:取实验H中pH为3~4的上层清液,加入少量铁粉,观察
到铁粉表面几乎不产生气泡;
ii.丙认为产生的红褐色沉淀包裹在Zn粉表面,阻碍了Zn与Fe2+的反应。为了证实Zn粉被Fe(0H)3沉淀
包裹,需用盐酸先将Fe(OH)3沉淀溶解,让Zn暴露出来,再与Fe3+接触,再检测是否有Fe生成。则重新
做实验II,当溶液pH为3~4时,不取出固体,向固-液混合物中持续加入盐酸,控制pH<1.2,观察到红
褐色沉淀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待溶液颜色褪去(变浅),停止加盐酸,待pH为3~4时,取出固体,固体
中检测到Fe单质。
3.(l)Mg>Cu
⑵Ci?+、Fe2+
(3)Fe2+滴入KSCN后无明显现象,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
(4)氢气Mg+2Fe3+=Mg2++2Fe2+Fe若存在Fe3。”稀盐酸与Fes。,反应产生的Fe,+
可与Fe继续反应生成Fe>,导致在iii中检测不到Fe?+,与没有Fes。,得到的出中现象相同
【分析】I中的反应为:2尸e3++C〃=2尸e"+C0,实验〃的反应涉及到那++3旦0=Be®”1+3IT,
由于水解显酸性,单质镁产生氢气,由于氢离子不断被消耗,导致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3沉淀;同时镁被氧化,Mg+2Fe3+=Mg2++2Fe2\剩余的镁可以继续和出2+发生置换反应,
Mg+Fe2+=Mg2++Fe。据止匕分析作答。
【详解】(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Mg>Cuo
(2)实验I中的反应为:2尸e3++C“=2尸e2++Cz?+,答案为:Cu+^Fe2+o
(3)实验I中生成了出2+,加入KSCN和氯水的目的是检验Fe?+的存在。民2+被氯水氧化为既3+,然后发
生反应:F*心CW#e〈SCN*。答案为:F*;滴入K5CN后无明显现象,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
(4)①根据分析可知,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答案为:氢气。
3+2+23+2+2+
②镁将居"还原为F*,离子方程式:Mg+2Fe=Mg+2Fe\答案为:Mg+2Fe=Mg+2Fea
③根据分析可知,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尸03。4与酸反应,
+2+3+
Fe3O4+8H=Fe+2Fe+4H2O,生成的而+与铁单质可以继续反应,生成而+,这样,在步骤沆中检
测不到Fe?卡。答案为:Fe;若存在FesO”稀盐酸与FeQ,反应产生的Fe3+可与"继续反应生成Fe?+,导
致在沆中检测不到Fe3+,与没有Fes。,得到的沆中现象相同。
,、IWJ温
4.(l)3Fe+4H2O(g)^=Fe3O4+4H2
(2)加热后试管中的空气也能使肥皂液产生气泡
3+2+
(3)一定有Fe3O4可能有Fe2Fe+Fe=3Fe
【分析】湿棉花加热产生水蒸气与热的铁粉反应,生成Fe3O4和氢气,氢气通入肥皂泡中产生气泡,并用
火柴点燃验证生成的氢气。
/、高温
【详解】(1)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e+4H2O(g)—Fe3O4+4H2;
(2)检验气密性后,加热试管,肥皂液中有气泡产生,该现象不能说明有H2生成。理由是:加热后试管
中的空气也能使肥皂液产生气泡;
(3)Fe3O4与盐酸反应得到Fe3+和Fe2+,Fe3+遇到KSCN溶液显示红色,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
入过量盐酸,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推测固体的成分一定有FesCU,可
能有Fe;若未变红色,可能是Fe3+与Fe反应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
5.(1)过滤漏斗
(2)溶液中存在Fe?*,加NaOH溶液生成的红褐色沉淀干扰Fe?+沉淀时的特征现象
⑶KSCN
(4)c
2++3+2+
(5)5Fe+MnO;+8H=5Fe+Mn+4H2O
心5x56cV,xlO3,-0.28cV,
(6)-------=-----x10n0n%o/或-------x100%
aa
2++2++3+
⑺4Fe+O2+10H2O=4Fe(OH)3J+8H或4Fe+O2+4H=4Fe+2H2O,
3++
Fe+3HQ=Fe(OH)3J+3H
(8)溶液的酸碱性(或pH)、物质的状态
【分析】为确定黑木耳中含有铁元素,将黑木耳灼烧后的灰分用稀硫酸浸取,然后过滤,得到溶液A。取
少量溶液A,加入K3【Fe(CN)6]溶液,得到蓝色沉淀,则证明A中含有Fe%加入KSCN溶液,A的溶液
变红,则含有Fe3+。
【详解】(1)用稀硫酸浸取,获得浊液,分离得到溶液A的操作是过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
杯和玻璃棒;
(2)溶液A中存在Fe?*,加NaOH溶液生成的红褐色沉淀干扰Fe?+沉淀时的特征现象,故检验滤液A中
的Fe2+不适宜用NaOH溶液;
(3)由实验方案可知,步骤④中溶液变红,Fe3+溶液遇KSCN变红,则步骤④检验Fe?+所用试剂是
KSCN溶液;
(4)为测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向滤液A中加入足量B,物质B具有还原性,将滤液A中的Fe3+还原
为Fe",Fe?+与酸性KMnO,反应,根据KMnO,的用量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a.Na与水反应生成NaOH,能将Fe?*、Fe"转化为沉淀,影响铁元素的测定结果,a不符合题意;
b.Fe与滤液中的Fe3+反应生成Fe~使铁元素含量增大,从而使实验测定结果偏高,b不符合题意;
c.Cu与滤液中的Fe3+反应生成Fe"和Cu",G?+与KMnO’不反应,不影响测定结果,c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步骤⑥中MnO;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是Mn",F/被氧化为Fe3+,离子方程
2++3+2+
式为:5Fe+MnO;+8H=5Fe+Mn+4H2O;
2+32+-3
(6)由方程式可知,n(Fe)=5n[MnO;)=5xcxV2x10-mol,m(Fe)=nxM=5xcxV2xlOx56g,
则黑木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界史出&x100%=些叫x100%;
aga
(7)Fe?+在空气中久置会被氧化,生成红褐色沉淀Fe(OH)3,其形成过程分为两步:
2++3+3++
4Fe+O2+4H=4Fe+2H2O,Fe+3H2O=Fe(OH)3+3H,合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4Fe+O2+10H2O=4Fe(OH)3J+8H;
(8)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当pH从1.5升高到5.0时,3小时后溶液颜色变化分别是浅黄色、黄色、变黄
速度更快并生成沉淀,氧化速率逐渐加快,说明溶液的酸碱性(或pH)影响FeSO,溶液氧化快慢;实验c
中,溶液开始半小时有浑浊,说明已经部分发生水解并生成Fe(OH)2,变黄的速度比b快,3小时有红褐色
沉淀生成,说明Fe(OH)2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为Fe(OH%,从而加快氧化,则溶液中物质的状态可以影响
FeSO,溶液氧化快慢。
6.⑴氧化
(2)3.7~4.7(或3.7<pH<4.7)
(3)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O2+2H2。=4Fe(OH)3
2+3+
(4)Cu2Fe+Cl2=2Fe+2C「
2++
(5)H2S+Cu=CuSJ+2Hac
【分析】废液中含有Fe2+、Cu2+、Fe3+和H+,废液中加入H2O2将Fe?+氧化成Fe3+,再调节pH将Fe3+转化
2+
为Fe(OH)3沉淀,溶液B中含有GP+和H+,加入过量铁粉,Fe与CM+反应生成Cu和Fe,与H+反应生
成Fe2+,溶液C中主要为Fe2+,固体C含有Cu和剩余的Fe,加入稀盐酸,Fe与HC1反应生成溶液D为
FeCh溶液,过滤得到的固体为Cue
【详解】(1)步骤I中加入H?。?溶液的目的是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天津个人租房合同范本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书模板
- 广告设计师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天津市农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 语文影子面试真题及答案
-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试题及答案
- 理解助理广告师考试营销理念与广告实践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设计师考试中信息收集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实际操作题及答案
- 智能科技在纺织产业的应用探索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数学试卷2
- Unit 7单元话题写作“中国传统节日”五年级下册译林版三起
- 宪法与法律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广州数控GSK 980TDc车床CNC使用手册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案-点的集合
- 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国家开放大学《Web开发基础》形考任务实验1-5参考答案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内涵及解读
- 感觉统合教育指导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申请开票额度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