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1页
水循环+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2页
水循环+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3页
水循环+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4页
水循环+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意检查四本:1.地理课本2.金太阳导学案3.积累本4.地图册要求坐姿端正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1476360113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1476360113水循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课型:新授课授课人:李婷授课班级:18班【问题作业】18班刘洛含、王雨涵没有按要求使用黑色签字笔,200字说明文1张红条【较差作业】卷面差,200字说明文、1张红条佘佳一高晨尧【优秀作业】做题认真;主观题字迹工整,正确率高李翰博王真真一、教学目标1.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指出水循环的类型2.结合实例,分析水循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体会水量平衡的思想。3.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强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认同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协调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基本环节的影响。1.人地协调观:学生根据示意图简单分析水循环的过程的基本原理,了解三个水循环的类型,能简单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相关自然现象,并结合现实生活深化“水资源的危机意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思维,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2.综合思维:运用水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的差异,能够运用本课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4.地理实践力:通过地理读图分析,分析水循环的过程,并能联系实际观察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三、核心素养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目录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234水循环的意义相互联系的水体1形态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数量最大分布次之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空间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96.53%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地球上的水图3.1水圈的构成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Q:1476360113雨水冰川

融水湖泊水地下水河流水海洋水水循环的过程2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环节?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什么是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不同环节在不同空间范围的组合,构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水循环。蒸发降水海上内循环降水陆地内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地表径流水循环示意图蒸发蒸腾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发生领域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主要环节及图示

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被称为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挟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典例长江流域的水循环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①③②⑥④⑧⑦⑤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①②③④⑤⑥①③⑦⑧③水汽输送蒸发降水降水下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蒸发蒸腾③判断正误1.外流区只发生海陆间循环。(

)2.海陆间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是双向的。(

)3.海陆间循环的水量最大。(

)4.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冰川水。(

)5.井水不犯河水。(

)6.冰川水和地下水之间没关系。(

)√×××××流经安徽的长江水未登陆的台风

下列几种情况参与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塔里木河陆地内循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3

1.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的因素(讨论1-2分钟)(2)影响下渗的因素(讨论1-2分钟)(3)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讨论1-2分钟)年降水量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植被状况地质条件(土壤质地)蒸发量人类活动决定地表径流的最主要因素,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植被能涵养水源,对地表径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减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较大沿岸取水会导致地表径流量减小(4)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水汽输送主要表现为海洋上空的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主要受风、距海远近、地形等因素影响。(5)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近海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丰富,降水较多)、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降水多)、人类活动(人工降水、植树造林、修建水库、退耕还湖)等。(讨论1-2分钟)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蒸发蒸腾降水地表径流人工降雨修建水坝植被破坏修建水坝跨流域调水植被破坏地面硬化下渗植被破坏地面硬化地下径流开采地下水人类活动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河流含沙量变化直接影响的环节破坏植被/硬化城市路面植树种草/铺设渗水砖修建水库围湖造田地表径流量增加,减少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地表径流量减少,增加地下径流,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变化平稳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增加减少减少水库下游河流含沙量增加地表径流、下渗地表径流地表径流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主要影响环节是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取用地下水

农业生产覆盖地膜

水源区河段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下径流蒸发量减少蒸发量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参考金太阳导学案46页)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下渗增大,蒸发量增加建坝前建坝后分析“城市内涝”问题(记笔记)1、降水强度大。2、地面硬化、绿地面积减少,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3、城市建设使湖泊、河流面积减少,蓄水排水能力差。4、城市排水管道堵塞,管网建设滞后,排水能力差等。1.铺设渗水砖,提高路面下渗能力;2.增加绿化面积,增加湿地,提高涵养水源能力;3.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4.建设海绵城市。解决措施: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防止城市内涝,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1)观察右图,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的影响。▋活动●认识沙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课本P48(2)观察右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二者的蒸发量随季节变化的趋势相似,蒸发量:砂田<裸田,说明砂石可增加下渗,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3)观察上右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不同,其中水分变化0-10厘米最为明显,随着深度变大,砂田与裸田的土壤含水量差距在逐渐变小,但在同一深度上砂田的土壤含水量总是大于裸田,说明砂田覆盖层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结论:①砂田影响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②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水循环的意义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阅读教材第48~49页,在教材中找出并画出下列关键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水体不断自然更新②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③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④塑造地表形态⑤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⑥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⑦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1、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动态表3.1-地球上不同的水体更新周期水体江河湖泊深层地下水高山冰川极地冰川海洋更新周期16天17年1400年1600年9700年2500年自然界的水循环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存在形态存在空间陆地水体过程地理意义人类活动的影响连续运动

相互转换类型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课堂小结环节动力太阳辐射能重力维持全球水量动态平衡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课堂检测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②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 D.蒸发√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影响A.①B.②C.③D.④√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