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山东省栖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1.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A.物质代谢B.新陈代谢C.适应性D.应激性答案:B解析:新陈代谢是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物质代谢只是新陈代谢的一部分;适应性是机体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调整自身功能活动的能力;应激性是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特性。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负反馈调节答案:D解析: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负反馈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如血压、体温等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是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但不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最主要调节方式。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收缩反应B.分泌C.神经冲动D.动作电位答案:D解析:可兴奋细胞包括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等,它们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共同的特征是产生动作电位。收缩反应是肌细胞兴奋的表现;分泌是腺细胞兴奋的表现;神经冲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A.纤维蛋白原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白蛋白答案:D解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构成,其中白蛋白的分子量小,数量多,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原主要参与血液凝固;α1球蛋白、α2球蛋白在物质运输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因素。5.红细胞悬浮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比容增大B.红细胞比容减小C.血浆白蛋白增多D.血浆球蛋白增多答案:D解析: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用血沉来衡量。血浆中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含量增多时,可使红细胞叠连加速,血沉加快,悬浮稳定性降低;而白蛋白、卵磷脂含量增多时,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增强。红细胞比容大小与悬浮稳定性关系不大。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Ca²⁺内流、K⁺外流D.Ca²⁺内流、Cl⁻外流答案:C解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由于Ca²⁺缓慢内流和K⁺外流处于平衡状态,使膜电位保持相对稳定。Na⁺内流主要发生在动作电位的0期;Cl⁻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中不是主要的离子流。7.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C.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D.气体的分压差答案:B解析: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呼吸肌的舒缩活动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是维持肺扩张的力量;气体的分压差是气体交换的动力。8.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气体的分压差C.气体的分子量D.呼吸膜的通透性答案:B解析:气体扩散是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转移,所以气体的分压差是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气体的溶解度、分子量和呼吸膜的通透性等也会影响气体交换,但不是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9.下列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C.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D.可促进维生素B₁₂的吸收答案:D解析:胃酸的生理作用包括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等。内因子可促进维生素B₁₂的吸收,而不是胃酸。10.下列哪一项不是小肠作为主要吸收部位的主要原因A.小肠长度长B.小肠内表面积大C.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小肠蠕动强答案:D解析: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主要原因有小肠长度长,可增加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小肠内表面积大,通过皱襞、绒毛和微绒毛等结构大大增加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蠕动强主要与食物的推进有关,不是小肠成为主要吸收部位的主要原因。11.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A.入球小动脉血压B.出球小动脉血压C.有效滤过压D.血浆胶体渗透压答案:C解析: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入球小动脉血压和出球小动脉血压会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但不是直接的滤过动力;血浆胶体渗透压是阻碍滤过的力量。12.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B.增强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C.提高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D.促进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答案:A解析:抗利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它对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以及近球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影响较小。13.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B.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C.突触后膜超极化D.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答案:B解析:突触前抑制是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活动减弱。突触前神经元并不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超极化是突触后抑制的表现;中间抑制性神经元兴奋引起的是突触后抑制。14.副交感神经兴奋时A.心率加快B.胃肠运动增强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瞳孔扩大答案:B解析: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主要表现为心率减慢、胃肠运动增强、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等。心率加快、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和瞳孔扩大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15.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促进生长B.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C.促进脂肪合成,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D.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答案:A解析:生长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分解,促进生长。它对糖代谢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它会使脂肪分解增加,而不是促进脂肪合成;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主要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16.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的影响是A.红细胞数目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加B.红细胞数目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减少C.红细胞数目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淋巴细胞减少D.红细胞数目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加答案:C解析:糖皮质激素可使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数目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减少。17.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滤泡上皮细胞合成B.生物活性最强的是三碘甲腺原氨酸C.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D.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但对成人影响不大答案:D解析:甲状腺激素由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包括甲状腺素(T₄)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₃),其中T₃的生物活性最强。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都有重要作用,不仅在胎儿和婴幼儿时期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对成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也有影响。18.骨折愈合过程中,血肿机化演进期大约需要A.3天B.1周C.2周D.3周答案:C解析:骨折愈合过程分为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血肿机化演进期大约需要2周时间,此期骨折部位形成的血肿逐渐被纤维组织替代。19.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风湿性疾病A.类风湿关节炎B.骨关节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D.痛风答案:B解析: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骨与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痛风都属于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害为主,并累及整个关节组织的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不属于典型的风湿性疾病范畴。20.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是A.心电图B.心脏超声C.冠状动脉造影D.动态心电图答案:A解析: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可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表现。心脏超声主要用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短暂发作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但不是最常用的初筛方法。21.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穿孔B.出血C.幽门梗阻D.癌变答案:B解析: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包括穿孔、出血、幽门梗阻和癌变,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等。穿孔可导致急性腹膜炎;幽门梗阻可引起呕吐等症状;癌变相对少见。22.慢性支气管炎最突出的症状是A.长期反复咳嗽B.经常咳痰C.时有喘息D.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答案:A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反复咳嗽,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咳痰、喘息也较为常见,但不是最突出的症状;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到后期的表现。23.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病因是A.铁摄入不足B.铁吸收不良C.慢性失血D.铁需要量增加答案:C解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铁摄入不足、铁吸收不良、铁需要量增加和慢性失血等,其中慢性失血是最主要的病因,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月经过多等。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孕妇等;铁吸收不良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铁需要量增加主要见于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和孕妇等。24.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红细胞寿命缩短B.造血原料缺乏C.大量出血D.白血病细胞干扰正常造血答案:D解析:急性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这是引起贫血的最主要原因。红细胞寿命缩短、造血原料缺乏和大量出血也可能导致贫血,但不是急性白血病贫血的主要原因。25.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A.周围神经病变B.神经根病变C.自主神经病变D.脊髓病变答案:A解析: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一部分,其中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神经根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和脊髓病变相对少见。26.下列哪项不是脑出血的常见部位A.基底节区B.脑叶C.脑干D.小脑答案:B解析: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节区,尤其是壳核,其次为丘脑、脑干和小脑等。脑叶出血相对较少见。27.急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A.水肿、蛋白尿、高血压、高脂血症B.高血压、血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C.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D.水肿、血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答案:C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常表现为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2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呼吸道传播B.消化道传播C.虫媒传播D.接触传播答案:A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常见于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播如疟疾等;接触传播如破伤风等。29.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A.性接触传播B.血液传播C.母婴传播D.空气传播答案:D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空气传播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0.药物的副作用是A.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B.长期用药所产生的反应C.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D.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答案:C解析:药物的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一般较轻微,可预知。用药剂量过大引起的反应多为毒性反应;长期用药产生的反应可能有耐受性、依赖性等;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变态反应。31.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过敏反应B.赫氏反应C.毒性反应D.二重感染答案:A解析: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可表现为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赫氏反应是青霉素治疗梅毒等疾病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毒性反应相对少见;二重感染一般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等引起的。32.能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A.氢氧化铝B.雷尼替丁C.硫糖铝D.胶体果胶铋答案:B解析:雷尼替丁是H₂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胃酸分泌。氢氧化铝是抗酸药,能中和胃酸;硫糖铝和胶体果胶铋是胃黏膜保护剂,主要作用是保护胃黏膜。33.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增强心肌收缩力B.降低心肌耗氧量C.减慢心率D.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答案:A解析: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它也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等,但增强心肌收缩力是其最主要的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主要是血管扩张剂的作用。34.下列属于局部麻醉药的是A.氯胺酮B.丙泊酚C.利多卡因D.硫喷妥钠答案:C解析:利多卡因是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可用于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等。氯胺酮、丙泊酚和硫喷妥钠都属于全身麻醉药。35.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A.10cm的区域B.15cm的区域C.20cm的区域D.25cm的区域答案:B解析: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以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防止感染。36.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B.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C.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D.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答案:C解析: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不属于医院感染。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都属于医院感染的范畴。37.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可保留的时间是A.4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答案:D解析: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可保留24小时,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38.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昏迷患者禁忌漱口B.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C.协助患者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D.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答案:无解析:以上选项操作均正确。昏迷患者禁忌漱口,防止误吸;进行口腔护理时应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协助患者侧卧或仰卧头偏向一侧,便于液体流出;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39.下列关于吸氧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B.吸氧过程中,可直接调节氧流量C.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D.湿化瓶内液体应定期更换答案:B解析:吸氧过程中,如需调节氧流量,应先分离鼻导管或面罩与氧气装置,调节好氧流量后再连接,不可直接调节氧流量,以免大量高浓度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损伤肺组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以防灰尘进入筒内,再充气时引起爆炸;湿化瓶内液体应定期更换,防止细菌滋生。40.下列哪种卧位属于被迫卧位A.端坐位B.仰卧位C.侧卧位D.俯卧位答案:A解析: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端坐位常见于心力衰竭、哮喘发作等患者,是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的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可以是主动卧位,也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为被动卧位,但不是典型的被迫卧位。41.采集血标本时,错误的操作是A.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血标本B.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C.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应先注入抗凝管,再注入干燥管,最后注入培养管D.血标本应及时送检答案:C解析:同时抽取不同种类的血标本时,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再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管。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血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