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高考一轮复习第39讲植物生长素
2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考点1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②③①④①与②尖端自变量:有无尖端①为对照组,②③④为实验组。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1)达尔文父子的实验(19世纪末)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③④尖端单侧光背光向光自变量:感光部位而弯曲生长是尖端下面的一段采用排除法,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系统的反应,从而确定是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2)鲍森·詹森实验结果推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弯曲生长。本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琼脂片可能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3)拜尔实验结果推论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3)拜尔实验注意:①该实验要在黑暗的环境进行,目的是:排除光的影响,控制变量②没有光的刺激,胚芽鞘也会弯曲生长的原因:
有光无光胚芽鞘尖端都能产生该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③该实验的不足是: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经典实验分析(4)温特实验实验组:对照组:结果推论实验组①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实验组②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实验组②的作用:作为对照,排除琼脂块本身化学物质对尖端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5)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
;1946年,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IAA;进一步研究发现
(PAA)、
(IBA)等,都属于生长素。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吲哚乙酸(IAA)苯乙酸吲哚丁酸IAA、IBA既可以是生长素,也可以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它到底属于什么取决于是植物自身合成还是人工合成。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系列实验结论总结:尖端伸长区感光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弯曲生长部位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注意:生长素的产生不需要光,光只是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胚芽鞘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植物激素(1)概念:(2)分类:(3)作用: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几乎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所有生命活动。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4)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比较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途径
运输、
运输和
运输随血液循环(
)运输化学本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
、氨基酸衍生物等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极性非极性横向体液固醇类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3、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色氨酸叶种子生长旺盛(1)(2)含量:①产生部位<积累部位,如顶芽<侧芽、分生区<伸长区;
②生长旺盛部位>衰老部位,如幼根>老根。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该过程有无光均能进行。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3、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3)运输①横向运输:在一些细胞分裂特别旺盛的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受外界某些刺激(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的影响发生,如尖端向光侧→背光侧。②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幼根等幼嫩部位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运输距离相对较近,运输速度较慢,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耗能),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不受重力影响。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3)运输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上端指靠近茎尖(或根尖)的部位,形态学下端指远离茎尖(或根尖)的部位,和茎(或根)所处的实际方向无关。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3、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3)运输③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且与其他有机物的运输没有区别。运输速度比极性运输快(不受能量和载体的限制),运输距离相对较远,使生长素短期内能够分布在整个植株中。生长素的非极性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注意:①极性运输不会随植物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极性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②极性运输在太空中依然存在,不受重力因素的影响。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尖、芽尖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且发生在有单侧光或重力等刺激时。尖端在均匀光照或黑暗处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④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的水平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练习】运输方式的判断A、B中属于极性运输的是
,属于横向运输的是
。②③④①⑤⑥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解释1:单侧光照射下,向光面的生长素横向运输,向背光面转移。解释2:单侧光照射下,向光面的生长素被分解。解释3:单侧光照射下,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若解释1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c>a=b>d。若解释2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c=a=b>d。若解释3正确,则a~d四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关系为a=b=c=d。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5、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5、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植物转直立生长盒转向光弯曲生长植物与盒都转向小孔弯曲生长考点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5、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向性运动的结果分析琼脂不能感光,不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片等则会阻断生长素的运输。在失重状态下,尖端只发生极性运输,因此顺“尖”而长。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考点21、作用方式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基本相似,它不像酶那样催化细胞代谢,也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2、生理作用(1)细胞水平上: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2)器官水平上: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生长素激素受体三磷酸肌醇添加细胞壁成分内质网Ca2+激活液泡H+使细胞壁松散转录转录因子促细胞生长蛋白翻译高尔基体3、作用机制3、作用机制4、作用特点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
,从而产生效应。特定基因的表达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注意: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1)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由此可见,抑制生长并非不生长,只是生长速率慢于对照组。(2)浓度的高低是相对于不同器官抑制和促进的浓度范围而言的。(3)由于生长素生理作用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浓度过高时抑制的特点,因此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效果相同,并且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5、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曲线分析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1)a点: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2)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3)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促进效果最好。(4)c~e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仍然生长,只是生长速率小于对照组5、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曲线分析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5)e点: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将由“促进”转向“抑制”,从而进入抑制生长的“高浓度”。(6)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7)e~f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6、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分析(1)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大小:根>芽>茎。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数量级差距对根、芽、茎来说,“低浓度”和“高浓度”的界限依次为:abca、b、c6、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曲线分析(2)不同生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大小: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来杀死单子叶农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最适宜浓度7、典型实例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实例1:顶端优势顶芽低促进侧芽高抑制越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越高,受到的抑制程度越大。(1)概念: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两重性7、典型实例2134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实例1:顶端优势比较生长素浓度大小:2>3>4>1(2)形成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3)解除顶端优势方法:去掉顶芽。若摘除顶芽,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受到的抑制作用就会解除,不久,侧芽就可以发育成枝条。体现两重性7、典型实例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实例2: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7、典型实例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实例2: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1)茎的背地性: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AB结果:>
>茎背地生长原因:由于重力的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含量比背地侧多,导致近地侧生长速度快于背地侧仅促进作用促进促进7、典型实例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实例2: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2)根的向地性:生长素浓度:CD生长速度:CD结果:>>根向地生长原因:由于重力的影响,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含量比向光侧多,由于根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导致背地侧生长速度快于近地侧。两重性促进促进促进抑制现象是否体现两重性生长素的作用顶端优势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是否否顶芽,低:促进侧芽,高:抑制远地端,低:促进近地端,高:抑制背光侧:高,促进强向光侧:低,促进弱近地端:高,促进强远地端:低,促进弱考点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模型新命题点思考]1.某同学用两个未知的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溶液做实验,测得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图1)的值分别为αx、αy,且关系为αx=αy。为了进一步比较Cx和Cy的大小,该同学用去根尖的燕麦胚根做了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胚根向右弯曲生长,则Cx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Cy,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
与胚芽鞘相比,胚根对生长素更敏感,胚根向右侧弯曲生长,说明右侧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了该侧的生长2.由下图可知,促进豌豆幼苗茎切段生长最适生长素的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mg·L-1,若该实验是探究豌豆幼苗茎切段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做该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600
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用于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2024·宜荆荆恩高三开学考)在四个暗箱中培养蚕豆幼苗,暗箱的开孔和光线射入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①③进行实验,可探究蚕豆茎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事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投资理财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市场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翻译专业八级考试题及答案
- 互联网艺术品鉴定与价值评估服务协议
- 娱乐行业替身保险补充合同细则
- 高端私人游艇专属泊位租赁管理服务合同
- 智能家居产品体验店加盟品牌授权与区域保护合同
- 智能家居研发项目保密补充协议
- 网络广告内容审查规范补充协议
- T-CTTS 0019-2023 数字化实验室等级评价规范
- 动漫游戏IP衍生品开发策划书
- 晋祠完整分享
- 机器视觉系统应用(中级) 课件 5.4书签缺陷检测系统联调
- 事业单位代报名委托书
- 保温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大客户销售:谋攻之道
-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协议书 标准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企业零代码应用开发白皮书-2023.03
- 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