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答案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卷60_第1页
0答案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卷60_第2页
0答案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卷60_第3页
0答案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卷60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余姚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高二语文学科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7分)1.D“二十四节气文化意蕴摒弃了个人私念、偏执与狭隘,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价值内容”错误。按照作者的观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根据原文“真正的优秀文化要提倡去掉‘我’字,去掉与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冲突的偏狭与执念。”可知,“我”字不能等同于“个人的私念”,“偏狭与执念”则缺少了限定语“与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相冲突的”。2.D“也是阴阳平衡宇宙观的具体体现”错误。根据原文“从芒种节气的三个物候里,我们感悟阴阳两气平衡的宇宙观,从‘三夏三忙’的生命管理中,悟到人类在求得快乐与幸福的同时,要遵循天道,习得真、善、美”可知,体现阴阳平衡宇宙观的是芒种时节的“三个物候”。3.A“芒种”也称“忙种”“忙着种”,诗句意为雷雨过后的芒种这一天天放晴了,庆贺可以开始田间劳作。B诗句意为牡丹花的花苞刚刚绽放,樱桃也成熟了,不允许飞舞的落花减少春意。与农业生产无关。C农人们彼此遇见时都在相互问起今年蚕丝和麦子情况,幸亏收成不错比较称人心意。说的是庄稼的收成,与节气指引农业生产无关。D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与节气指引农业生产无关。4.①生命平等,应受尊重。不论是螳螂,还是小鸟,辛勤劳作的人们,他们均生活于自然之中,都平等地享受着自然的赐予,是生命的共同体。②生命都要遵循天道,顺应物候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生命,在不同的节气中,或破壳而生,或感阴鸣唱,或争分夺秒收获庄稼,在属于自己的季节,让生命绽放最美的姿态。(每点2分,满分4分)5.①芒种时节,阳气旺盛。苦菜喜阳,故而长势茂盛(“秀”义为繁茂)。靡草喜阴,受不得阳气,因此枯萎死去。麦子喜阳,“麦秋至”意为麦子成熟的时节即将来临。②阴阳两气是理解二十四节气的主线,物候节令的变化讲究阴阳平衡、和谐,讲求克制贪念,阳到极致则阴,满到极致则亏,故而只说小满,未有大满。(每点3分,满分6分)6.D作者说“时下文学又有了‘手机段子’这个新品种,它常让你捧腹大笑或拍案叫绝,但却永远上不了书。你要体验那个味道只有打开手机”,主要是为了说明有些东西的味道只能在特定情境下体验,不是对文学发展的隐忧,D选项错误。7.D⑤句举玻尔和爱因斯坦两人观点相矛盾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人的一生不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只能是记忆中的一瞬”,而不是为了证明真正的文学史要到民间去找,D选项错误。8.(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像一块刚洗过的大绒毯”运用比喻,将草地比作刚洗过的大绒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绿和柔软;“草丛里又钻出了许多雪白的蘑菇,亭亭玉立,昂昂其首”运用拟人,赋予蘑菇“钻出”“亭亭玉立”“昂昂其首”等人的动作和姿态,形象地写出了蘑菇的形态和生机;“小的如乒乓球,大的如小馒头”运用比喻,把小蘑菇比作乒乓球,大蘑菇比作小馒头,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蘑菇的大小。(2)用词生动形象:“星布”“俯拾”“绵软湿滑”“生怕”“擦破”“碰断”“玉颈”“嫩肤”等词语,准确而生动地描写了草地、蘑菇以及“我们”对蘑菇的珍视,富有表现力。(3)色彩描写鲜明:“红的、白的、黄的各色小花”“雪白的蘑菇”等色彩描写,使画面色彩丰富,给人以鲜明的视觉感受,展现出金银滩的美丽。(4)长短句结合:如“草地更绿,像一块刚洗过的大绒毯,而红的、白的、黄的各色小花星布其上,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金银滩”,长句详细描写了草地和小花的状态;“小的如乒乓球,大的如小馒头”等短句简洁有力地突出了蘑菇的大小,长短句结合使语言富有节奏感。(每点2分,写到任意3点满分)9.情感方面:(1)“永远也享受不到‘牛粪石板菇’这道美味了”流露出作者对青海湖畔独特美味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在青海湖畔那段美好经历的眷恋;(2)同时也有对城市生活中人们难以体验到这种自然、质朴美味的遗憾失落之情,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感悟方面:(3)“人的一生不能两次趟过同一条河流,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只能是记忆中的一瞬”,强调了有些美好是无法复制和重现的,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4)以“牛粪石板菇”这一具体美味为例,说明生活中有些独特的美好体验是特定环境、情境下的产物,一旦离开那个环境就难以再拥有,启示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美好瞬间。(每点2分,写到任意3点满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BDF句意:但我低头一想,自己感到惭愧,不敢接受任命,因为我罪孽深重,不宜担任州官。“俯顾自惭”与“不敢拜命”,两个动词短语分别作“臣”的谓语,各自语意完整,中间的B处要断开。“不敢拜命者”是“者”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因为,引出后面的原因,另叙一事,两个虚词中间要停顿,故D处断开。“不宜”是谓语,“职在民牧”是其宾语,语意完整,之前要停顿,故F处断开。11.B一样、相同;把……看作一样。A代词,我/表被动。C互相/人与人互相交往。D没有边际的/没有准则的。12.C“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错误。根据原文“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可知,识相的都官从事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而不是“直接”被晋武帝免去官职。13.(1)希望陛下能怜恤我的诚心,应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希望祖母刘氏能够幸运地保全她的余生。“矜愍”,怜恤、怜悯;“愚诚”,我的诚心;“听”,应许,同意;“庶”,希望。(2)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从事”,下属官吏;“白”,上报;“清慎”,清廉谨慎;“弗之劾”,宾语前置,没有弹劾他。(翻译的两个句子均为要点1分,满分4分)(1)李密认为:“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即诸葛亮与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不匹配,所以他的言教具体琐碎。(1分)(2)举例论证(1分)。先举例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是简洁高雅,而《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所以具体琐碎一点。(分析1分)译文参考:材料二: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互相交谈,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在家中去世。材料三:臣(简祖英)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拉扯成人,等到长大懂得教诲了,盼望能立足社会,来报答无限恩情,这是臣的志愿啊。过去贪食元朝的俸禄,担任何左丞的参佐,正赶上元末邵宗愚起兵于三山,在广城剽掠百姓,妻女一家五人,为气节而死;老母陈氏,被抓住并囚禁。臣隐忍不能立即随他们一起死,和石奢、赵苞这样为国而死的人相比非常惭愧。正遇到圣朝治理天下,征讨叛乱,率领当地人归顺,都蒙受嘉奖。至于邵宗愚等叛贼,悉数被逮捕,臣的老母得以生还,虽然臣不孝之罪无法避免,但却能够用拳拳赤子之心来表达乌鸦反哺之情,这是陛下您赐给的啊。我们母子离散后又得以团聚,能够活下来,感恩圣德,铭记内心,即使死多次也不能够报答完!陛下您又甄别录用官员,让臣担任地方官,这是臣正应该效命的时候啊。但是臣自惭形秽,不敢受命的原因,是臣罪过太深,不适合做地方官。15.C(“消解了自己内心的哀愁”错,“石龙舞罢松风晓”说明共舞后,在阵阵松风中,黎明破晓,诗人又回到了现实中,内心的哀愁更难化解。)16.①手法:词作直接化用了《离骚》中的句子,如“纫秋兰以为佩”“众女嫉余之蛾眉兮”。(2分,任写一句即可)②意象:词作借鉴了《离骚》“香草美人”的意象,以“兰佩”“蛾眉”象征美好的品德,以“芳草”象征自己的理想。(2分,意象写出一点即可)③情感:词作抒发情感与《离骚》相似,作者都身怀美好品德,却遭人排挤、不受重用,抒发的都是政治失意与孤独之感。(2分)17.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4)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8.甲:但如果过量服用乙:将中成药视为万能药(每句2分,满分4分)19.①幅作用—副作用②反映—反应③蜜切—密切(每个错字1分,满分3分)20.(1)“一旦”更适合语境。“一旦”更侧重于某种特定条件的触发,强调了后果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含有警告意味,所传达的语气更强烈,也更能引起人们对假设情况的重视。(2)而“如果”只是一般的假设语气,没有强调警告的意味,语气相对缓和。(每点1分,满分2分)21.B颠扑不破:无论怎样震动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学说等牢固可靠,经得起检验。牢不可破:谓物体坚固、紧密,不可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这里说的是“真理”,应选“颠扑不破”。高头讲章: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现在引申指那些无味难懂的书。官样文章: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这里修饰“脱离现实生活”,应选“高头讲章”。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这里修饰“滋养”,应选“源源不断”。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指艺术和审美实践变化很快,应选“日新月异”。22.当代西方美学已出现了“生活转向”,即突破单纯聚焦于艺术的局限,转向对自然与生活的关注,由此掀起了“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的新潮。(每处语病1分,满分2分)解析:画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单纯”修饰“聚焦”,应改为“突破单纯聚焦于艺术的局限”。二是介词缺失,应是“对自然与生活的关注”。四、写作(60分)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引用了贾平凹作品封底的一句话,其中“不虚此行”传达出明显的情感倾向。贾平凹认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任性”,这样的“任性”让人坚持自己的目标,让生命更有意义。第二段提到“任性”的孙悟空脱离了绝对自由,收敛个性,遵守规则后,却最终得以立地成佛。这个过程是他逐渐摆脱兽性,遵守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磨炼自身,不断获得人性的过程。综合两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个人的“任性”和“收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青年要有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的勇气;同时青年要严守规则,懂得收敛,才能真正成长。“任性”和“收敛”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行文时,开篇可提出观点,在遵守规则懂得收敛的基础上才可有享有充分的自由。然后可以明确提出,我们身为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行为收敛的重要性。接着也可辩证分析我们在遵守必要的规则秩序的基础上,也不能因规则而束缚手脚,丧失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的勇气。最后重申论点,回归话题,强调个人的“任性””和“收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青年的成长要注意在严守规则懂得收敛的基础上才能尽享人生的自在。参考立意:1.热爱诚可贵,担当价更高。2.将热爱融入担当,实现人生价值。3.均衡“任性”与“收敛”的“天平”。4.自由不是脱轨,规则不是牢笼。5.让个性在边界的沃土中绽放。例文:自由与收敛当下的青年人,一方面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遵守规则。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任性”和“收敛”的话题尤为重要。只有自身收敛,严守规则,才能享有人生的自由和自在。收敛是前提,自由是需要。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才是收敛和自由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联系。“自由”是什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自由,却仍有一个“不逾矩”的限制。所以,庄子眼中的“自由”意味着不依赖于任何内在或外在的条件、不受一切内在或外在因素的限制;而孔子的这种自由却是有“限制”、有“束缚”的,他眼中的“自由”是一种秩序伦理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