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曹刿论战》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目: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目:“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目:“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目:“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羯。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共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何闻焉间:参与
B.弗敢力.口也力口:增加
C.神弗串也福:赐福,保佑
D.望其旗靡靡:倒下
2.下面句子中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彼竭我盈,故克之
3.下面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
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
民心,获得民心,是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
的“战则请从''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D.选文通过鲁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
论”,揭示了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目:“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蒙舌芋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B.大兄何?事之晚乎(见:明白)
C.及鲁肃迎寻阳(过:至D
D.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外)
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B.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求闻之若此
D.结友画别温故晅知新
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而别”,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B.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赅,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C.孙权劝吕蒙学习,首先指出“学”的可能性,继而指出“学”的必要性,现身说法说明学
习的好处,使吕蒙无可推辞。
D.文章略写了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但也充分说明了孙权劝学的成
功性。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权谓吕蒙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目:“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碾的一项是()
A.蒙蒋以军中多务辞:推托B.孤岂欲卿检经为博士邪治:研究
C.及鲁肃过寻阳过:拜访D.但当涉猎,如往事耳见:了解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加回的一项是()
A.结友阿别博学班笃志
B.择不善者而从之及某家穿井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自以为大有所益静以修身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育牛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
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
书、学习的重要性。
C.本文语言凝练,结构紧凑。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孙权赞学、吕蒙就学、鲁肃劝学的过
程。
D.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努力学习,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1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核舟记
魏学部
①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
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石青棒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
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中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讪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
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⑤其船背稍夷,则拳名其上,文日“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尺,
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日"初平山人”,其色丹。
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箸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
灵怪矣哉!
12.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两膝相生者()(2)则呼名其上()
13.请你抄写核舟船舱左右小窗上的对联,并回答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左:右:作用:
14.《核舟记》一般被视为说明文,但文中包含了大量的描写,你是如何理解的?
班级开展“经典佳文大家赏”活动。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小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华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承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揍,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15.字里有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屋舍俨然
(2)便事还家
(3)率妻子邑人来此箪填
(4)乃不知有汉
16.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翻译:«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村里人告诉(渔人)说:“
17.在赏读环节,有同学提出,文中描绘的桃花源其实是作者对理想社会与政治愿景的具象
化表达。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桃花源究竟美在何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塘,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日奉壹。
【乙】
游琅哪山记
宋濂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娜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
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
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①而已。濂闻其语,
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日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
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
名人石刻颇夥②,兵后③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
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史通一窃通臭径可互交寸手麴饮之,温。
(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有删节)
【注释】①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②颇夥:非常多。③兵后:战乱后。
18.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兵后焚炼为垩尽为诋
B.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乃记之而去
C.沿溪而过薛老桥以其境迎清
D.栏下压以巨石以我酌油知之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②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
20.用7”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2处)
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
21.【甲】【乙】两文体裁上都是A,两文都写水,都写出了水B的特点,【甲】
文作者表达的情感是C,【乙】文作者表达的情感是D。
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完成各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
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思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思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
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22.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B.以争先帝之灵(祭告)
C.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D,以彰其咎(表彰)
23.下列加点词语与其它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不宜季目不厚B.诚宜开瓶圣听
C.先帝不以臣卑鄙D.未尝不叹息痢恨于桓、灵也
2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开头,既有对先帝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深切痛惜,又
含继承遗志的告诫。
B.“表”这一文体本是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其用语多谦卑低微,但《出师表》的行文循
循善诱、不卑不亢,同时也不失臣子身份。
C.诸葛亮的忠心仅是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是一种愚忠心理。
D.文章这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之中,也贯穿一条抒情线索,即叙述
先帝刘备对贤臣的“殊遇”,鼓励刘禅效法先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
室”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号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等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学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易之异:
(2)便攀还家要:
(3)号病终寻:
26.下列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B.处处志之称善者久之
C.余人各复延至年家基如土石何D.乃不知有汉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2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中有些语句逐渐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世
外桃源”“豁然开朗”等。
B.“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髻”用借代手法,用“黄发”代指老人,“垂髻”
代指孩子。
C.桃花源中人物热情好客,其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现出桃花源人淳朴谦逊、
不喜张扬的品质。
D.文章讲述了一个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
事,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
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
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
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
神人;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
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膜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
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挨长书
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
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
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2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送之走:跑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借,借给
C.持汤沃灌汤:热水
D.右备容臭臭:腥臭的气味
3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为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余幼时即嗜学
B.同舍生皆被绮绣
C.余则缢袍敝衣处其间
D.四海亦谬称其氏名
3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作者“嗜学”而“家贫”,所以求借于藏书之家抄书,体现出作者少时读书
的艰难。
B.文中“未尝稍降辞色”表现了老师的言辞、脸色很严肃,这里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衬
托作者求师的恳切。
C.第二段作者将富家子弟与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突出自己甘于敝衣粗糊,是因
为“中有足乐者”。
D.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意在强调求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天资
聪颖、勤奋好学、坚持不懈。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
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
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
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
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2.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1)呷闻女叹息唯:
(2)愿为小鞍马市:
(3)赏赐百千强强: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
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B.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因为她有儿女的心事,也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
歹!J,父亲年老,家中又无长兄,木兰代父从军,心不甘情不愿,无可奈何。
C.木兰十来年的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她英勇善战,胜利归来,朝见天子,
天子给她很多的赏赐,但是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团聚。
D.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
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
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阅读《醉翁亭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皆出酒食脱口而学
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修志,与民由之悠然自得
C.故自号■日醉翁也阴风怒号发号施令
D.山水之乐乐亦在其中矣乐极生悲
36.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7.选文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38.选文写到了“醉翁亭”,链接材料写到了“心远亭”,两亭命名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链接材料】
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①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②之
亭措然,爽地名之日心远,盖取陶渊明入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注释】①赢金:指经营所获之利。②衢巷:街巷。
北冥有鱼
北芳有鱼,其名为鳏。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有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挂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北基有鱼:________________
(2)有怪者也:________________
40.下列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其几千里也B.去以六/月息者也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D.亦若是/则已矣
41.翻译句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
拥鑫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扬,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
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2.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张岱。
4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余孥一小舟(持,执)B.胡羹衣炉火(拥抱)
C.湖中焉得里有此人(还)D.容此(客人)
44.“雾淞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一句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45.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
B.作者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文字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D.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议论于一体。
46.文章结尾,舟子说他们是“痴人”,你认为痴人“痴”在何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痴”
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稔担而立,睨之久
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承咨日:及
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日:“我亦无他,修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
47.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意义理解不亚强的一项是()
A.有卖油翁秤担而立释:挑着B.但微呼之颔:点头
C.康肃芯然日忿然:气愤的样子D.惟手熟尔惟:只
4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的划线句子。
(1)公亦以此自矜。
(2)尔安敢轻吾射!
4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篇,陈康肃就以出众的才能和狂傲的个性亮相。
B.陈康肃被卖油翁的态度激怒了,觉得卖油翁瞧不起自己。
C.本文详写陈康肃射箭,略写卖油翁酌油,详略安排得当。
D.卖油翁酌油的技艺精,还会讲道理,陈康肃无法再生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土,节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A锦贵玉轴,常
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耶。B牛斗力在角尾搐入
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土笑而落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5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好书画②今乃掉尾而斗
③今乃掉尾而斗④处±笑而然之
51.文中划线的B句漏掉了标点,请你用“/”标出正确的停顿(画4处)。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5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53.说说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4.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专送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B.本文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说每个人只要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儿女,
就会实现“大同”社会。
D.选文最后“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一句,拿现实社会跟“大同”社会对比,指
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现象,在“大同”社会都将不复存在。
55.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此文阐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模式,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B.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
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各尽所能,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C.文章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气势强盛,一气呵成,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D.文章末句是全文的结论,用现实与理想社会对比,从而得出现实中的许多黑暗现象
将不复存在,将出现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局面。
56.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57.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
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8.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专用的一项是()
A.本文以马为喻,托物寓意,第一段描述伯乐和千里马的遭遇,表明千里马对伯乐的
依赖关系,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性作用。
B.第二段揭示了千里马在不利于其施展所长的客观条件下,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根本
原因,而“不知马”就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C.第三段语言生动辛辣,剖析了“食马者”的浅薄和愚妄,表达了对不能识别、重用人
才者的愤慨之情,批判讽刺效果极强。
D.本文含义深刻,文辞犀利,饱含感情。如文中的“而”经常表达的是转折语气,“也”
传达出诘问语气,“其”在文中表达出感叹语气。
59.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
的重要性。
B.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句中,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
D.本文对“千里马”的称呼有两种方式:直称和暗称,这样的表达使表意简洁含蓄。
60.“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用原文回答,作者另翻新意,提出的新颖观点是什么?
6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揣摩此句的语气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2.《陋室铭》作者刘禹锡是(填朝代)文学家。
6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仙则目)(2)无寒牍之劳形()
6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5.本文题为“陋室铭”,为什么要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呢?
66.小文同学读完本文后,想到了颜回,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小文想到颜回的主要
原因。
链接材料:
子日:“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郡汲,常一人居外。与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
芍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6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家无井而出洒汲()(2)及其家穿井()
(3)国人道之()(4)丁氏对日()
6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因往晓之B.禽兽书变诈几何哉C.夫君子之行D.宋本丁氏
6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氏穿井得一人。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70.从“吾穿井得一人”中可以感受到丁氏的心情;“令人问之于丁氏”表现了宋君—
的做事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多。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
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
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莒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
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手其中,意将呼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0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7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无破的一项是()
A.一狼仍丛从:跟从B.卓暇甚意:神情、态度
C.一狼迪其中洞:洞穴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通道
7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狼止血前狼又至学画时习之
B.而两狼石并驱如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以刀劈狼首静以修身
D.其一犬坐于前非得一人干井中
7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文中“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可以看出狼贪婪凶
残的本性。
B.面对困境,屠户最初“投以骨”,可看出他的怯懦及侥幸心理,但他最终选择“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又可见他的勇敢。
C.本文结构紧凑,情节曲折生动,作者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屠户遇狼、御狼、惧狼、
杀狼的过程。
D.本文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妥协,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
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74.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025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内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B2.B3.A
4.C5.D6.C7.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
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8.C9.B10.C11.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12.靠近题写13.对联:左: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点明核舟作品的内容取材于苏轼游赤壁(赤鼻矶);牵动想象,使人恍见协友游赤壁的情景,
自然转到对苏轼及友人的介绍;突出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巧妙及技艺的精湛。14.①说明
文是今天的文体分类,古人的文体分类中并无说明文。《核舟记》属于杂记。②描写放在说
明性文本中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服务,属于摹状貌。③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表现核舟的精雕细琢,
赞叹匠人的高超技艺,描摹的足够细致能够实现写作目的。
15.整齐的样子同“邀”,邀请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竟然,居然
16.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17.示例:①美
在自然环境优美。桃花源与外界隔绝,景色如画,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②美在生活富
足,物产丰富。桃花源中的村民生活自给自足,土地肥沃,房屋整齐,鸡犬相闻,显示出一
种富足、安康的生活状态。③美在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桃花源中没有战乱、压迫和纷争,
村民们彼此友好,互相帮助,呈现出和睦共处、关系融洽的社会图景。
18.A19.①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②又向西走了大约三里,有泉水从两山之间流泻出来,分成了几条水道向下流。20.中
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21.A.写景游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医学院《机械工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原理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考语文试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管理工程数学基础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三鑫职业技术学院《媒介公关与危机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司法文书写作与法律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护理学基础实验(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2课《寓言成语故事多》课件
- 英语演讲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课件共课件
- 建设工程防渗漏验收检查表
-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栽培 试验 实验
- 中国联通cBSS系统使用培训-第一部分
-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 森林防火PPT课件
- 建筑材料送检统一规定
- 艏艉密封装置安装工艺规程
- 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学籍证明四川
- 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电气原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