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地质地貌
0考点概览
考点01地球的历史
考点02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的形成
考点03外力作用与河流地貌
,考点夕地球的历史
【江苏省苏州市决胜新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出露岩层经
历了晚古生代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时期的变迁。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图示石灰岩形成时期,地球上()
A.被子植物兴盛B.蕨类植物繁盛C.爬行动物盛行D.哺乳动物出现
2.图中未知岩层可能是()
A.侏罗纪花岗岩B.二叠纪砂页岩C.石炭纪粉砂岩D.泥盆纪砂砾岩
【答案】1.B2.A
【解析】L据图可知,石灰岩形成于距今3亿年的石炭纪,属于晚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繁盛,B正确;
爬行动物在中生代盛行,被子植物兴盛于新生代,哺乳动物出现在中生代末期,ACD。故选B。
2.据图结合可知,未知岩层形成时间距今1.6亿年,从时间上看,介于2.6亿年形成的古生代二叠纪页岩
与1.2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碎屑岩之间,可能为中生代侏罗纪花岗岩,A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泥盆纪、石
炭纪、二叠纪均属于古生代,时间早于1.6亿年,BCD错误。故选A。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
增多,蓝细菌需要移动到表层寻找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地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
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元古宙时期叠层石分布广泛。下图为叠层石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叠层石广泛分布时期()
A.是重要的成煤期B.构造运动活跃,海陆剧烈变迁
C.大气成分发生转变D.海洋中出现三叶虫、鹦鹉螺等原始动物
4.元古宙时期叠层分布广泛,当时的气候()
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
【答案】3.C4.D
【解析】3.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叠层石广泛分布时期为元古宙,此时蓝细菌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大气成分发生改变,C正确;成煤期、构造运动活跃期、海洋中出现三叶虫和鹦鹉螺等
均发生在显生宙,ABD错误。故选C。
4.结合所学知识,地球原始大气成分主要以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为主,蓝细菌大爆发使得地球大气
成分开始改变,而温暖的海洋环境有利于蓝细菌大量繁殖,并且当时地表除少部分陆核,绝大部分被海洋
所覆盖,据此推断该时期气候特征为暖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江苏省常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2024年9月,已灭绝4.36亿年的“双叉苗家鱼”化石在重庆
的石灰岩地层中被发现,让科研人员有机会研究过去未知的早期身体构型演化信息,填补了“从鱼到人”演
化史上缺失的初始环节。下图为部分地质年代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古年代|,中生代,|,新生代,:
I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5.414.8544.4384.1923.5892.9892.52172.0131.450.660.23030.0258距今年数(亿年)
5.科学家根据不同岩层中的化石可推断()
①古地理环境的演化②地球的内部结构③地球的年龄④地球的生命历史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双叉苗家鱼”化石形成的地质时期为()
A.奥陶纪B.志留纪C.泥盆纪D.侏罗纪
7.地球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历程,按由远到近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A.三叶虫—鱼类—恐龙B.元古宙一冥古宙―太古宙
C.蕨类植物一被子植物一裸子植物D.爬行动物一两栖动物-哺乳动物
【答案】5.C6.B7.A
【解析】5.联系已学可知,化石的分布和类型往往反映了当时的古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例如,某些化石
可能只出现在特定的沉积环境中,如海洋、湖泊或河流等。通过分析不同岩层中的化石,科学家可以推断
出古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气候的变化。①正确;化石主要出现在沉积岩层当中,分布的地层深度有限,并不
能判断地球的内部结构,②错误;前寒武纪生物种类少,化石种类和数量很少,故化石并不能准确反应地
球的年龄,③错误;科学家可以根据化石的种类和特征,推断出不同岩层的相对年代和地层顺序。可以推
断地质历史进而推断地球的生命历史,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由材料可知,双叉苗家鱼已灭绝4.36亿年,据图中的地质年代表可知,双叉苗家鱼生存的年代为古生
代的志留纪(距今4.438亿4192亿年),B正确;奥陶纪的年代为距今4.854亿年到距今4.438亿年之间,
不符合题意,A错误;泥盆纪的时间为4.192亿年到3.589亿年之间,不符合题意,C错误;侏罗纪为中生
代,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
7.联系已学可知,三叶虫为海洋无脊椎动物,主要生活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早期,鱼类生活在古生代末
期,恐龙生活在中生代,符合地球生物演化规律,A正确;前寒武纪中按时间距今远近分别是:冥古宙、
太古宙、元古宙,B错误;植物按照演化过程由早到晚为:藻菌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
子植物时代,C错误;按照动物演化规律,由早到晚分别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D错误。故
选Ao
【江苏省苏州市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联考】正断层是指上盘(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岩块)沿断层面
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反之为逆断层。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表为泥盆纪至白垩纪地质年代
表,完成下面小题。
白垩纪
中生代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古生代石炭纪
泥盆纪
8.图中断层类型及成因分别是()
A.正断层持续挤压B.正断层持续张裂
C.逆断层持续张裂D.逆断层持续挤压
9.白垩纪前,该地最晚发生的内力作用是()
A.地层抬升B.褶皱变形C.断层作用D.岩浆活动
10.泥盆纪以来,该地地层明显抬升的次数至少有()
A.1次B.2次C.3次D.4次
【答案】8.D9.A10.B
【解析】8.由于正断层是指上盘(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岩块)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反之
为逆断层。图中断层面左侧为上盘,右侧为下盘,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因此断层为逆断层,AB
错误;图中岩层发生弯曲,说明岩层存在持续挤压,C错误,D正确,故选D。
9.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沉积形成地层,侏罗纪岩层上形成一个侵蚀面,说明白垩纪之前外力作用以侵蚀为主,
则说明侵蚀之前内力作用使该地区的地壳抬升,A正确;褶皱变形、断层作用之后若不抬升,不会形成一
个完整的侵蚀面,BC错误;图中没有岩浆活动,D错误。故选A。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叠纪岩层大部分缺失,说明三叠纪沉积岩层形成后,由于地层抬升后被外力侵蚀,
之后地壳稳定继续沉积形成侏罗纪岩层,侏罗纪岩层也部分缺失,说明侏罗纪岩层形成后受到地层抬升,
部分被外力侵蚀,其他岩层相对完整且没有明显的侵蚀面,说明未受到明显外力侵蚀,地层稳定,因此该
地地层明显抬升的次数至少有2次,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考点龙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的形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地质科考队对某熔岩地貌进行地质地貌考察,
发现该地先后经历多次地质事件。下图为该地地质平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立匚
□甲
页
m岩
石
灰
m岩
砂
E岩
泥
灰
E岩
河流
——断层
11.图中甲岩层可能是()
A.砾岩B.大理岩C.花岗岩D.玄武岩
12.该区域的构造地貌类型是()
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
13.该地区经历的最晚的内力作用是()
A.重熔再生B.断层错位C.岩浆活动D.褶皱抬升
【答案】11.D12.A13.B
【解析】11.根据材料该地为熔岩地貌,该地有岩浆活动,读图岩层甲形成时间最晚,根据河流的流向判
断甲岩层地势较高,最有可能为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D正确;花岗岩为岩浆侵入地壳形成,一般形成在
地下,C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形成的条件为高温高压,一般形成在地下,B错误;砾岩为沉积岩,根据
1-4由中心到两翼越来越新,若甲为沉积岩,则甲应最老,而根据图例,甲最新,A错误,故选D。
12.读图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甲岩层地势高,为山地;岩层从中间到两翼由泥灰岩-砂岩-石灰岩-页岩,中
间岩层老,两翼新,为背斜,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重熔再生形成岩浆,读图该地区并未发生明显的重熔再生作用,A错误;岩层1-4以及甲均出现断裂带,
所以断层错位发生的时间最晚,根据材料该地区泥灰岩形成最早,依次形成砂岩、石灰岩、页岩,然后受
挤压力抬升形成褶皱,岩浆喷出形成甲岩石,后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B正确,CD错误,故选B。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1月期末】太极洞为石灰岩溶洞,分为多层,由廊道和洞厅组成。下
图为“太极洞纵剖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海拔(米)
170-1
仙源涧
14.图中最早形成的溶洞是()
A.仙源洞B.万象洞C.黄山洞D.两仪洞
15.太极洞的演化顺序为()
16.太极洞发育过程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
【答案】14.A15.D16.D
【解析】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溶洞是石灰岩地区,由于地表水下沿裂隙或节理下渗,造成地下石灰岩
被溶蚀形成,但溶洞形成后多横向发育,此处溶洞呈层状分布,垂直发育明显,说明受地壳抬升的作用,
溶洞向下层发育,溶蚀和抬升反复交替,形成多层溶洞,所以溶洞的形成先后顺序应该是从上往下,最上
层溶洞为最先形成,故最早形成的为仙源洞,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15.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溶洞的形成为地表水沿裂隙或者节理下渗,然后对地下岩层进行溶
蚀,形成溶洞,随着溶洞的扩大,地下水进行横向侵蚀形成地下暗河,随后地壳抬升,地下河继续向下溶
蚀,溶洞向下层发育,如此反复,形成层状明显的多级溶洞;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四幅图描述的区域
大小不同,③范围最大,①范围最小,根据溶洞形成过程可知,②在①之前,①之后横向发展形成④,@
之后形成多级、层状溶洞结构,即③,所以正确顺序应该为②①④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层状溶洞的形成是流水溶蚀河地壳抬升交替进行产生的结果,所以太极洞发育过
程中,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江苏省决胜新高考高三下学期大联考】某地地层经历多次地质作用,出露不同时期地层。下图为“该地地
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nnnn™■三
砂砾岩石灰岩砂岩角砾岩花岗岩变质岩页岩
17.丙地河床的主要成因是()
A.地层断陷B.差异侵蚀C.褶皱凹陷D.流水溶蚀
18.甲、乙、丙、丁四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9.从第一次砂砾岩形成时期到第二次砂砾岩形成时期,该地地层()
A.持续抬升B.持续下沉C.先抬升后下沉D.先下沉后抬升
【答案】17.B18.C19.D
【解析】17.由图可知,丙地河床所在的岩层是角砾岩和砂岩,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层破碎,易受外力侵蚀成谷地,C错误,B正确;角砾岩和砂岩可溶性弱,流水溶蚀作用弱,D错误;图
中岩层没有发生断裂,A错误。故选B。
18.甲乙丙丁四地中能看到完整的沉积岩岩层形态的是角砾岩,角砾岩形成后应呈水平状,现丙地角砾岩
层的海拔最高,说明丙地沉积岩地层抬升幅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由图可知,第一次砂砾岩与第二次砂砾岩期间,沉积了石灰岩。由所学知识可知,砂砾岩形成于陆地
环境,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因此形成了第一次砂砾岩后,该地地层下沉,在海洋环境中沉积形成石灰
岩,而后地壳抬升,在陆地环境中沉积形成了第二次砂砾岩。综合上述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江苏省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1月期末质量调研】地球内营力活动为稀有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
的热源、物源等条件。下图为河北某区域地质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M
|**««!
|
|8*MM
|ftMCMI
1•*****
|***«*1«■•
|♦*M*«N*
,£«,*■•
20.下列岩石标本与中新统玄武岩的成因最相似的是()
21.图示虚线区域的地质作用演变过程为()
A.变质作用——岩浆侵入一外力沉积一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外力沉积——地壳断裂——冷却凝固
C.岩浆侵入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D.变质作用——外力沉积——地壳断裂——外力沉积
22.地质调查工作中,寻找稀有金属矿产最需关注()
A.碱长花岗岩区B.凝灰岩区C.粉砂岩区D.黄土区
【答案】20.B21.D22.A
【解析】20.根据所学知识玄武岩为喷出岩,有气孔构造,图示B有气孔构造,为玄武岩,B正确;C结
晶颗粒较大,可能为侵入岩,C错误;D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D错误;A岩石没有气孔构造,A错
误,该题选C。
21.读图根据地质年代,下元古界片麻岩形成的年代最早,片麻岩为变质岩,所以该地区先发生变质作用;
读图侏罗纪凝灰岩覆盖大部分下元古界片麻岩,凝灰岩为沉积岩,所以后发生外力沉积作用,断层横穿片
麻岩和凝灰岩没有横穿黄土层,所以断层形成与凝灰岩之后和黄土层沉积之前,即凝灰岩沉积后发生地壳
断裂,最后全新统黄土覆盖,发生外力沉积作用,ABC错误,该题选D。
22.根据材料地球内营力活动为稀有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热源、物源等条件。碱长花岗岩区为岩
浆侵入地壳形成,为地球内营力活动,A正确;凝灰岩、粉砂岩、黄土区均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受外营力
作用,BCD错误,该题选A。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某区域曾发生过多次地质事件,底层轻微褶皱,
断层东北侧地块有明显的抬升。下图为该区域地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区域最老的岩层是()
A.泥灰岩B.灰岩C.砂砾岩D.粉砂岩
24.该区域下列地质事件最新的是()
A.褶皱变动B.砂页岩沉积C.砾岩沉积D.断层构造
【答案】23.A24.D
【解析】23.根据材料可知,图中岩层底层轻微褶皱,断层东北侧地块有明显的抬升。在断层与褶皱(背
斜或向斜)都有发育的区域,往往因地层褶皱产生强大的应力,超出岩层承受范围之后形成断层,断层上
盘(断层面以上的岩块)会受到褶皱构造的挤压作用。在不同类型的褶皱中,由于向斜中间地层较新,容
易发生塑性变形,因而容易导致断层上盘岩层在挤压作用下变窄。观察断层两侧同一岩层之间的宽度,其
上盘变窄,因此判断本区域有一个东北—西南方向(灰岩延伸方向)延伸的向斜。向斜岩层中间新,两侧
老,所以外围的泥灰岩比里面的砂页岩、灰岩老,B错误;粉砂岩、砾岩、砂砾岩覆盖在向斜之上,是在
断层之后形成的,所以比较新,CD错误。因此,该区域最老的岩层是泥灰岩,A正确。故选A。
24.由上题可知,该区域底层轻微褶皱,形成向斜,且向斜构造中的灰岩呈现明显的截断,说明褶皱比断
层发育早,A错误;图中的砂页岩和砾岩岩层出现明显的截断,说明其在断层之前形成,BC错误;因此该
区域地质事件最新的是断层,D正确。故选D。
【江苏省苏州市决胜新高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某地质工作者对同一方向三个小山丘开展考察,
并绘制出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下图)。图中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目前a处小褶
皱直立,b处小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JLJic图例
_一叠小褶皱
25.考察发现图示区域仅有三个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推测山丘中小褶皱()
A.岩性较硬,耐侵蚀B.岩性较软,耐风化
C.岩性较硬,易断裂D.岩性较软,易崩塌
26.若发现山丘小褶皱中有重要矿藏,则下列地点开采条件最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25.A26.B
【解析】25.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三个小山丘均存在褶皱,三个山丘的褶皱倾斜方向不一致,说明该
地岩层之前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般来说经过构造运动凸起的区域,易受外力风化、
侵蚀作用影响,但该地褶皱保存较为完好,说明岩性较为坚硬,抗风化、抗侵蚀能力强,A正确,BD错误。
图中未看到明显的断裂带,C错误。故选A。
26.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图中山丘中的含矿地层是同时代形成的连续小褶皱,目前a处小褶皱直立,b处小
褶皱倾斜,c处小褶皱倒转。因此根据矿藏开采的条件,应选择埋藏较浅、工程量较小的地方向下开挖,甲
地向下无法挖到矿藏,A错误;乙地开挖符合褶皱的延伸方向,开挖工程量最小,B正确;丙地向下没有
矿藏埋藏,C错误;丁地向下开挖不符合褶皱延伸方向,工程量较大,D错误。故选B。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四地中隆升幅度最大的()
A.甲B.乙C.丙D.丁
28.戊断层()
A.北侧上升B.北侧下降C.南侧上升D.南侧下降
【答案】27.B28.A
【解析】27.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岩层为为中更新统,乙处岩层为上二叠统,丙处岩层为全新统,丁
处为始新统,其中上二叠统年代最老,因此该地隆升幅度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戊为断层,断层北侧为上二叠统,相对于周边其他地区岩层老,故北侧岩层上升,
南侧和周边岩层年代一致,南侧岩层没有明显上升或下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江苏省南通学科基地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大联考】2023年10月,科考队在青藏高原卓奥友峰距今
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地层中,发现异形菊石化石,菊石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菊石目海洋动物。下图为“该
地某化石采集点附近等高线与地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乙
29.卓奥友峰地区抬升成陆最有可能在()
A.三叠纪B.侏罗纪C.古近纪D.白垩纪
30.该含菊石化石地层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海水沉积一固积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一海水沉积一固积成岩一外力侵蚀
C.海水沉积一固积成岩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一海水沉积一固积成岩
31.与甲一乙剖面线构造地貌相符的是()
【答案】29.C30.A31.D
【解析】29.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地层中发现了异形菊石化石,菊石是软体动
物门头足纲菊石目海洋动物,因此卓奥友峰至少在白垩纪是海洋环境,白垩纪之后的古近纪才抬升为陆地,
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0.卓奥友峰最早属于海洋环境,菊石化石是当时的海洋沉积环境沉积,固结成岩形成;后因板块运动抬
升为陆地,地表的岩层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菊石化石裸露,被人类发现,故该含菊石化石地层经历的地
质作用过程是海水沉积一固积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1.结合图示中甲乙剖面线可知该地区是中间地层年龄较老,两翼岩层年龄较新,地质构造应是背斜;图
示中等高线在该地区凸向海拔较高处,地形应为山谷,构造地貌为背斜谷,D正确;A为向斜构造,A错
误;B为背斜山,B错误;C为向斜谷,C错误。故选D。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南京二十九中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响应于板块间的碰撞挤压,
天山北麓发育了四排(I、II、III、IV)地质构造,并伴有逆冲断裂。如图为该地区的地质剖面简图。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南北
4
E2
W0
2
军-
W-4
-6
-8
10
-
-------------------------------------J-----------------J---------------牛--->
构造变形时间20Ma—24Ma6.5Ma—10Ma2.6Ma—7Ma晚第四纪
匚Z1幽凝医I少夕飞
二叠一三叠系地层侏罗系地层白垩系地层新生代地层逆冲断裂被侵蚀层
32.下列关于天山北麓I、II、III、IV四排地质构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板块向北部运动、挤压,导致该地区构造变形
B.构造变形幅度在空间上呈现为自北向南减小
C.构造变形在时序上表现为阶段性向北迁移
D.I、II、III、IV四排地质构造同为背斜
33.下列活动中,不宜在该区域开展的是()
A.区域水资源开发与调配B.铁路线路设计与建设
C.特色农业发展与规划D.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答案】32.B33.B
【解析】32.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碰撞亚欧板块,天山地块向北运动,在天山
北麓发育了四排地质构造,岩层都是向上凸起,都是背斜,并伴有逆冲断裂,AD不符合题意;从图示可以
看出,四排地质构造发生的时序是从南向北发展,C不符合题意。构造变形幅度在空间上表现为中部变形
大,南北两边变形小,B符合题意。故选B。
33.该地水资源短缺,应进行区域水资源开发与调配,A不符合题意;该地位于天山北麓,适宜发展农业,
C不符合题意;该地旅游资源丰富,适宜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D不符合题意;一系列逆冲断裂的出现,
导致该区域地质环境不稳定,因此不宜在此区域进行公路、铁路线路的设计与建设,B符合题意。故选B。
34.【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姑河位于云贵高原与川西南山地过渡带,其上游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河谷形态呈“U”形,下
游地势逐渐变陡,河谷则呈“V”形。在始新世早中期,美姑河流域出现了众多断裂带,最终形成一片峡谷群。
图1为美姑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柳洪段河谷地貌景观照片。
材料二美姑河流域多滑坡发育,其中基伟村古滑坡位于该河支流井叶特西河东南岸,其形成与支耳木
背斜坡度、岩性差异等方面密切相关。图3为基伟村古滑坡地质剖面。
1O3°IO'E
3000
原支耳木背斜
2800始
地
2600
形
28°20'NE2400
运2200
2000
房伟村
1800位」古滑坡断层
1600国玄武岩(硬)F曰灰岩(硬)
三河断裂___砒小
目泥页岩(软)目粉砂心(软)
图3
(1)描述美姑河柳洪段河谷地貌景观特征。
(2)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析美姑河流域峡谷群的形成过程。
(3)简析美姑河上下游河谷地貌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4)说明支耳木背斜对基伟村古滑坡形成的影响。
【答案】(1)河谷呈“V”形;山高谷深;峡谷幽长。
(2)地壳运动,形成众多断裂带;流水对断裂带不断侵蚀,形成峡谷群。
(3)上游地形较为平坦,河流流速慢,以侧蚀为主,河谷呈“U”形;下游地势较陡,河流流速快,以下蚀为主,
河谷呈“V”形。
(4)岩性不同,导致差异侵蚀明显;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构成滑坡体的主要物质来源;背斜西
北侧坡度大,利于滑坡体滑动。
【解析】(1)根据图2可知,该河谷为“V”形谷,峡谷深长,山高谷深。
(2)根据材料“在始新世早中期,美姑河流域出现了众多断裂带,最终形成一片峡谷群。”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峡谷是河流侵蚀地貌,故该地峡谷群的出现是因为地壳运动先形成断裂带,然后断裂带处岩石破碎、
疏松,容易被流水不断侵蚀,最终形成峡谷群。
(3)根据材料“其上游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河谷形态呈“U”形,下游地势逐渐变陡,河谷则呈“V”形。”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其上游因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慢,故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较宽,呈U形;而下游变陡,
河流流速快,以下切侵蚀为主,故河道较窄、较深,呈V形。
(4)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支耳木背斜主要因岩性差异和背斜坡度等影响滑坡;根据图示信息
可知,支耳木背斜软硬岩层相间分布,各层岩性差异大,导致侵蚀差异明显;同时背斜自身顶部受张力作
用物质疏松,均为滑坡提供了物质条件;从原始地形可知,支耳木背斜在西北方坡度较陡,也是利于滑坡
形成。
35.【江苏省盐城市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东非高原的维多利亚湖是地面凹陷而形成的淡水湖,平均水深40m,面积广阔,水量稳定,无明
显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其附近的图尔卡纳湖是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曾经同尼罗河相通,后因地壳运动
与尼罗河逐渐失去联系。今日的图尔卡纳湖,其南部是一片深水区,最深处可达120m。下图为维多利亚
湖和图尔卡纳湖的位置示意图。
、200f高线/m河流II湖泊
(1)说明维多利亚湖水量稳定、无明显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原因。
(2)指出维多利亚湖周边降水较多的区域,并分析原因。
(3)推测维多利亚湖和图尔卡纳湖成因的差异。
(4)地壳运动导致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图尔卡纳湖的影
响。
【答案】(1)地势较低,有多条河流注入;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南北两侧河流注入水量,季
节可错开;以地下水和降水补给为主。
(2)西岸。
原因:沿湖地区空气湿度较大;纬度低,受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的影响,西部为迎风坡;西部地势起伏较
大。
(3)维多利亚湖呈四边形,湖水较浅,为挤压弯曲凹陷形成的构造湖;图尔卡纳湖呈长条形,湖水较深,为
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
(4)地壳运动,图尔卡纳湖与尼罗河分离,形成内陆湖泊;地壳运动,导致图尔卡纳湖汇水面积缩小,湖泊
面积缩小;地壳运动,海拔升高,对流运动减弱,山脉阻挡湿润气流,气候变得干旱,致使湖泊向内陆湖
演化。
【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维多利亚湖地势较低,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当地位于东非高
原,地处赤道附近,为热带草原气候,南北两侧气候干湿季错开,使南北侧河流注入维多利亚湖的季节错
开,使湖泊补给水量季节变化较小;以地下水和降水补给为主,地下水补给较稳定,南北侧降水季节错开,
因此维多利亚湖水量稳定、无明显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该地位于非洲东部,纬度低,受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影响,西部成为迎风坡;受湖水蒸发影响,沿湖
地区空气湿度大;根据等高线可知,西部地势起伏大,信风在此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故西侧降水较多。
(3)据图可知,维多利亚湖呈四边形,湖水平均水深40m,湖水较浅,据此可推测,维多利亚湖应为地壳
运动挤压岩层向下凹陷形成的构造湖。图中图尔卡纳湖呈长条形,南北狭长分布,其南部是一片深水区,
最深处可达120m,湖水较深,应为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
(4)据材料“曾经同尼罗河相通,后因地壳运动与尼罗河逐渐失去联系”可知,地壳运动使图尔卡纳湖与尼
罗河分离,形成内陆湖泊;地壳运动,导致图尔卡纳湖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地壳运动,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对流运动减弱,同时地壳运动使山脉隆起,山脉阻挡湿润气流,当地气
候变得干旱,致使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宿迁、连云港、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苏北七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某峡谷悬崖
上有一处大型洞穴,内有滴水。洞穴为河流侧蚀形成,洞内有多种沉积物,其中砾石层是河床沉积物,钙
板为洞内薄层水流动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物,含钙砂层是被钙质胶结的细砂层。对洞穴内某沉积物进行测龄,
可估算其下方河流的下切速率。下图为“该洞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6.洞穴内最早沉积形成的是()
A.砾石层B.石笋C.粗砂层D.含钙砂层
37.推测洞内含钙砂层中的细砂为()
A.化学风化物B.物理风化物C.岩洞崩塌物D.洪水堆积物
38.该河流的下切速率约为()
A.85m/M处物质年龄B.1040m/M处物质年龄
C.85m/N处物质年龄D.1040m/N处物质年龄
【答案】36.A37.D38.C
【解析】36.由图可知,沉积物中砾石层位于最底层,形成时间最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7.根据材料“钙板为洞内薄层水流动形成的碳酸钙沉积物”,说明钙板是溶洞内形成的,而细砂层是河流
流水堆积物,该地为两岸陡立的峡谷地形,河道狭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洞穴距离河流水面较远,洞
穴为河流侧蚀形成,该地曾经历过水位明显抬高的大洪水,洪水携带泥沙在此处沉积,D正确;细砂的分
选性较好,说明是经过搬运后沉积而形成的,不会是风化产物,AB错误;洞穴顶部或壁面大块岩石崩塌后
的碎屑,通常包含角砾和未分选颗粒,细砂分选较好,更可能为搬运后沉积,而非直接崩塌产物,C错误。
故选D。
38.从图中可知,砾石层底部和河床底部的差值约为85米,说明从停止砾石堆积到今天河床被侵蚀的位置,
河流下切了85米,从停止砾石堆积到今天河床被侵蚀的位置的时长大概为砾石层的年龄即N处物质年龄,
因此85米除以N处物质年龄,即可算出下切的速率,C正确,D错误;M处物质年龄与河流下切无关,
AB错误。故选C。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质量监测】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影响下,
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台地地形。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往往会影响河流的侵蚀速率以及阶地
地貌的形态。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某段河谷阶地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据图判断,下列各阶地形成时期,地壳稳定时间最长的是()
A.T4B.T3C.T2D.T1
40.推测某次滑坡事件最可能发生在()
A.T1之后B.T3之后C.T4之后D.T5之后
41.T5之后,河流下切速率一度减缓的原因可能是()
A.河流含沙量减小B.河流落差减小
C.全球气候暖湿D.河流水量增大
【答案】39.A40.D41.B
【解析】39.在任意一级河流堆积物形成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堆积物界限明显且水平分布,说明当时地
壳较为稳定,并未强烈挤压,说明T、T2、T3、T4形成时期地壳稳定。由图可知T4相对Tl、T2、T3沉
积层更宽,说明T4地壳稳定时间最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0.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堵塞河流,据图形信息可知T5阶段阶地的基座为基岩,此时尚未发生滑坡形成的大
规模堰塞体,而T1-T4阶段的基座为堰塞沉积物,表明此时已有堰塞体。T4相比T1距离河流更远说明形
成时间更早,且T5与T4之间存在坡积物可知滑坡形成时间在T5之后,T4之前,D正确,ABC错误。故
选D。
41.滑坡形成的堰塞体堵塞河流,坝体上游落差减小,流速减缓,以堆积为主,抑制河流下切,B正确;
河流含沙量减小,河床堆积物加深,河床加深,应加快河流下切,与题意不符,A错误;气候变得暖湿,
河流水量会增大也会加快河流下切速率,C错误;河流水量增大应该加快河流下切速率,D错误。故选B。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冰城垄为冰城物堆积成的垄岗状地貌。末次冰盛期,
古冰川前缘移动到波堆藏布江主河谷林琼村段附近。进入冰消期后,受冰川作用影响,林琼村段河谷曾形
成古湖。下图示意林琼村段河谷现代地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05001000150020002500
42.图示中的冰磺垄()
A.M3冰磺垄形成时期最晚B.形成与冰川侵蚀有关
C.形态与冲积扇相似D.土壤层深厚肥沃
43.末次冰消期以来林琼村段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是()
A.冰川前进一刨蚀形成湖泊一湖水外泄一地壳间歇性抬升
B.冰川消融一地壳间歇性抬升一堵塞形成湖泊一湖水外泄
C.冰川前进一刨蚀形成湖泊一湖水外泄一地壳持续性抬升
D.冰川消融一堵塞形成湖泊一湖水外泄一地壳间歇性抬升
【答案】42.B43.D
【解析】42.从图中可以看出,M2冰磺垄覆盖在M3冰磺垄之上,Ml冰磺垄又覆盖在M2冰债垄之上。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冰磺物堆积过程中,新的堆积物会覆盖在旧的堆积物之上,因此M3冰磺垄先形成,
M2冰磺垄后形成,Ml冰债垄最晚形成,A错误;冰磺垄是由冰川侵蚀砂石,而后携带砂石,最后沉积,
故冰碱垄的形成与冰川侵蚀有关,B正确;据图可知,形态与冲积扇差异大,C错误;冰磺垄为冰磺物堆积
成的垄岗状地貌,冰硬物是由砾、砂、粉砂和粘土组成的混杂堆积,结构松散,大小悬殊,故土壤层较薄,
D错误。故选B。
43.由材料可知,进入冰消期后,受冰川作用影响,林琼村段河谷曾形成古湖。推测末次冰消期,随着气
候转暖,冰川消融,高大的冰磺垄堵塞河谷,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发育,在冰磺垄处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
古湖形成后,接受流水堆积,形成湖相沉积地层;堰塞湖溃决后,湖水外泄,河流水位下降,流量减小,
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沉积作用加强;位于青藏高原,地壳活跃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下切作用加
强,形成阶地;经过两次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阶段性下切,发育了两级阶地,综上,末次冰消期以来林
琼村段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是冰川消融一堵塞形成湖泊一湖水外泄一地壳间歇性抬升,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镇江市盐城部分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某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
过渡地带。该河尾闾的古湖泊地层中蕴藏着晚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化信息。历史时期,受气候变化影响.该
流域农牧文化交替发展。下图为“该湖某处沉积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时间/千年深度/m
..........irO
•••••••••-1
:・风沙层土:
1-2
2.7
4.3
6.7
:•风沙层1/
9.5
44.该沉积剖面中题粒物最细且有机质最丰富的是。()
A.风沙层IB.湖相沉积层C.冲洪积层D.风沙层n
45.推测距今9.5千年以来,该地气候变化经历了从()
A.干旱-湿润B.湿润一干旱C.干旱T湿润T干旱D.湿润--干旱—湿润
46.距今约”4.5千年期间,该流域内。()
A.种植业扩张,人口增长B.种植业萎缩,人口减少
C.畜牧业扩张,人口增长D.畜牧业萎缩,人口减少
【答案】44,B45.C46.A
【解析】44.读图可知,一般来说,湖相沉积是在相对稳定、水流缓慢的湖泊环境中形成的。在这种环境
下,细小的颗粒物质能够在水体中缓慢沉降并堆积,同时湖泊中丰富的水生生物等提供了较多的有机质来
源,故颗粒物最细且有机质最丰富是湖相沉积层,B正确;风沙层主要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颗粒物相对
较粗,且有机质含量少,AD错误;冲洪积层是由洪水或河流快速堆积形成,颗粒物较粗,C错误。故选
B»
45.读图可知,距今9.5千年时为风沙层,说明当时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形成风沙堆积;之后出现湖相
沉积层,表明气候转为湿润,湖泊形成并持续沉积;再之后又出现风沙层,说明气候再次变得干旱。所以
距今9.5千年以来,该地气候变化经历了从干旱一湿润一干旱,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6.读图可知,距今约5-4.5千年期间,沉积层为湖相沉积,说明当时气候转为湿润。结合材料“受气候变
化影响,该流域农牧文化交替发展”可知,湖相沉积时,相对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业扩张、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