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声现象(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声现象(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声现象(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声现象(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声现象(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声现象专项精练

本节要点对应题号

专项精练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5,22-26

专项精练2声音的特性6-14,27

专项精练3声的利用15-18,28-32

专项精练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9-21,33-36

一、单选题

1.(2024•江苏连云港•三模)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从声源处消除噪声

D.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

【答案】C

【详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所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不相同,故A错误;

B.我们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分辨声音的,所以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仍可以分辨,

故B错误;

C.减弱噪声的方式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从声源处消除噪声,故c正确;

D.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传播速度与声波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2.(2024•江苏扬州•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给热水瓶充水时可以根据音调变化判断是否将满

D.音乐厅内墙壁的表面松软多孔是为了加强声音的反射

【答案】C

【详解】A.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通过无线电完成的,故B错误;

C.往热水瓶中灌开水时,瓶内的空气被挤出时,空气柱在瓶口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的长

短影响了声音振动的频率,音调不同,所以给热水瓶充水时可以根据音调变化判断是否将满,

故C正确;

D.音乐厅内墙壁的表面松软多孔是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增强听觉效果,故D错误。

故选Co

3.(2024-江苏苏州•二模)社团活动课上学校乐器队正在排练节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论何种乐器,发出的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各种乐器声音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B.能辨别不同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C.老师说某位同学弹错了一个音,指的是音调不对

D.为了不影响其他社团活动,把排练室的门窗关紧,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声音的传播

【答案】D

【详解】A.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虽然不同乐器的振动方式不同,但产生的声音在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乐器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

乐器的声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弹错是因为操作失误,拨错了弦或者按错了键,导致声音的快慢发生了变化,即音调发

生了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排练室的门窗关紧,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江苏南京•二模)如图所示为曾侯乙编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编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能区别编钟和其它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调不同

【答案】B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编钟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编钟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编钟,编钟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能区别编钟和其它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

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5.(2024•江苏泰州•三模)学校合唱团在钢琴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歌声通过空气传入台下观众耳朵

C.可以根据响度辨别出钢琴声D.歌声对于教室内学习的同学不是噪声

【答案】B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歌声通过空气传入台下观众耳朵,故B正确;

C.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出钢琴声,故C错误;

D.歌声对于教室内学习的同学来说,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Bo

6.(2024・江苏无锡•一模)AI技术可以模拟人的声音,AI主要模拟了人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音量

【答案】B

【详解】不同的人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AI技术可以模拟人的声音主要是模仿人发出

声音的音色,音色接近或相同时,模仿的才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4・江苏常州•一模)制作短视频时,利用AI配音可以大大提高视频的质量和吸引力,

让观众沉浸其中。只要作者输入文本,AI配音就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某个明星的声音生成

音频,这其实是模仿该明星声音的()

A.音色B.音调C.频率D.响度

【答案】A

【详解】不同的人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AI模仿的是明星的音色,听众是根据音

色的不同来判断AI所模仿的明星。

故选Ao

8.(2024•江苏徐州•三模)小号是乐队演奏国歌时不可或缺的乐器,其声音瞭亮、清脆、高

亢,它具有独特的()

A.音色B.响度C.声速D.音调

【答案】A

【详解】A.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小号的声音瞭亮、清脆、高亢,它具有独特的音色,故

A符合题意;

B.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速与介质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如图,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想要

使吹出声音的音调变高,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A.增加水量B.减少水量

C.增大吹力D.减小吹力

【答案】A

【详解】用嘴贴着试管口吹气,声音是由于试管口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

空气柱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0.(2024•江苏徐州・三模)“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

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进行了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音色可以辨别是哪一位航天员在讲课

B.在太空中,航天员的声音不需要声带振动产生

C.航天员讲课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我们能听到授课内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A

【详解】A.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辨别发声体,故依据音色可以辨别是

哪一位航天员在讲课,故A正确;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太空中,航天员的声音也需要声带振动产生,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航天员讲课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

误;

D.我们能听到授课内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o

11.(2024•江苏宿迁•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敲钟时,在停止敲击后一段时间内钟仍然能发声,说明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利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C

【详解】A.敲钟时,在停止敲击后一段时间内钟仍然能发声,是因为钟仍在振动,故A错

误;

B.利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弦的音调和弦的松紧、长短、粗细都有关系,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

调,故C正确;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2.(2024•江苏镇江•二模)我们在看短视频时,会选择快放功能,点下快速功能播放时,

听到手机播放的声音也变了,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振幅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答案】D

【详解】选择快放功能时,声源振动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随着改变。故AB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24•江苏扬州•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乐器D.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可以改变音调

【答案】C

【详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在液体中比气体中快,

在固体中更快,故A错误;

B.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每种声音都有自己的特色叫做音色,因此能区分不同的乐器是根据音色,故C正确;

D.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时,琴弦的振动幅度变大,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C。

14.(2024・江苏无锡・二模)如图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

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关于该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是探究响度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C.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会改变

D.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会改变

【答案】A

【详解】A.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可以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改变声音的响度,探究响度

与振幅的关系,故A正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可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可以探究音调与

频率的关系,故B错误;

C.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

色不变,故c错误;

D.频率指钢尺振动的快慢,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在振动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

中距离发声体越来越远,响度会改变,但是音调不变,故D错误。

故选Ao

15.(2024•江苏南京•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D.在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A

【详解】A.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

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振幅不同,响度会不同,故C正确,不

符合题意;

D.隔音板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所以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6.(2024•江苏宿迁•模拟预测)2023年12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58颗北斗导航卫星。

对其进行在轨测试时,地面测试系统与该卫星之间的通讯利用了()

A.光纤B.电磁波C.超声波D.次声波

【答案】B

【详解】A.中国科学家成功实现508公里光纤量子通信,所以光纤不适用与地面测试系统

与卫星之间的通讯,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且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所以地面测试系统与该卫星之间是

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的,故B符合题意;

C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不能在太空中传播,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2024•江苏泰州•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是340m/s

B.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答案】A

【详解】A.声音在15P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一般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这证明了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

确,不符合题意;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为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D正

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8.(2024•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不变

B.医院里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能量

C.弹琴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琴键,主要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C

【详解】A.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声速减小,故A错误;

B.医院里给病人检查身体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故B错误;

C.弹琴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琴键,琴弦振动的幅度会不一样,响度不一样,故C正确;

D.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9.(2024•江苏扬州•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路边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路边的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大小,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o

20.(2024•江苏苏州•一模)从环保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A.上课时,学校附近的卡位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公路上汽车鸣笛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显得十分开心

D.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答案】D

【详解】A.上课时,学校附近的卡位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虽然音乐

本身可能很动听,但在上课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它妨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被视为噪

声。故A不符合题意;

B.公路上汽车鸣笛声,发动机的排气声。这些声音在公路上通常很大,会干扰行人和驾驶

员的注意力,因此被视为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显得十分开心。在电影院这个需要安

静观影的场合,高声谈笑会干扰其他观众的观影体验,因此被视为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晨练,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场景下,

琴声不仅不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反而为晨练增添了愉悦的氛围,因此不被视为噪声。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21.(2024•江苏泰州•三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答案】D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

质,我们就不会听到声音,故A错误;

B.“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B错误;

C.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22.(2024•江苏盐城•三模)端午节赛龙舟,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划桨,鼓

声是由鼓面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岸上观众是通过—分

辨出鼓声、号子声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龙舟就会快速向前,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答案】振动音色相互

【详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鼓声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

众耳朵中的。

[2]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音色不同,观众能够通过两种声

音的音色不同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水就会给龙舟一个向前的力,龙舟就会快速

向前,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3.(2024•江苏南通•二模)小明在站台看到一辆轿车向他驶来,若以轿车为参照物,站台

是(选填“运动”或“静止”),小明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是通过传到耳朵;

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运动空气(介质)做功

【详解】[1]站台相对于轿车的位置发生改变吗,因此是运动的。

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大都是由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的。

[3]刹车时,刹车片会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热,这是

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4.(2024•江苏扬州•三模)如图(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小华用铅笔轻

轻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了声音,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小明的耳中的。小明又将细绳

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

的力度敲击时,小明听到衣架发出的声音变(“大”、“小”或“不变”)了。

(a)(b)

【答案】空气大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图(a)小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的中央,当同伴小华

用铅笔轻轻敲击衣架时,小明听到了声音,此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小明的耳中的。

[2]如图(b)所示,当同伴再次用相同的力度敲击时,声音通过细绳传入耳朵,他听到衣

架发出的声音变大了,说明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25.(2024•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向塑料管吹气,因为空气柱的而产生声音;用相

同的力吹奏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塑料管,导致发出声音的不同。

【答案】振动音调

【详解】[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向长度不同的塑料管吹气,管内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

[2]用相同力度吹奏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塑料管,由于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

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6.(2024•江苏盐城•三模)如图所示为户外大型乐器——“鸣响树”,它是一种由不同长度和

方向的钢管制成的。它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产生的,由于钢管的长度不同,发

出声音的不同,周围的人们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风向和等级,说明声音

可以传递。

【答案】振动音调信息

【详解】口][2]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是由钢管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由于钢管的长度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3]人们根据乐器发出的声音信息可以判断风向和等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7.(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甲是汽车排气管上的消音器,这是为了在____减弱噪声,

如图乙是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O,的音调更高。

aY

b

【答案】声源处a音叉

【详解】[1]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由两列音叉的波形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音叉的振动次数更多,即a音叉的振动频率大于

b的振动频率,说明a音叉发声时音调更高。

28.(2024•江苏南京•三模)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如唱歌、鼓掌、跑步、牙

齿相叩等。歌声是由声带产生的;某同学的歌声可以传得更远,是因为歌声的—

大;某同学在400m跑步比赛中用时lmin20s,则他的平均速度是m/s。人们很难听

到跑步时胳膊摆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太=

【答案】振动响度5低

【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歌声可以传得更远,是因为歌声的响度

大。

(3)[3]某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4)[4]很难听到甩动胳膊发出的声音,是因为胳膊甩动的频率低于20Hz。

29.(2024•江苏连云港•二模)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它有一系列大小不同的扁

圆钟组成,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它们发出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

色”)不同: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他们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不同,生活中,可以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这说明超声波能传递O

【答案】音调音色能量

【详解】[1]敲击大小不同的钟,编钟的质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

[2]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听声能辨人,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

同。

[3]生活中,用超声波清洗仪器、眼镜等,利用了超声波可传递能量。

30.(2024•广东东莞•一模)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驱鼠器。在通电工作时,它发出的超声

波和普通声音一样都是由于物体产生的,但是这种声波由于它的不在人耳的听

觉范围内,所以我们无法听到,它通过空气传播到老鼠的位置,达到驱鼠的目的。

【答案】振动频率可以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于

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一般人耳听觉范围为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超声

波和低于20Hz的次声波人耳均不能听到。声波传播需要介质,空气能够传声,超声波同样

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1.(2024・江苏无锡•一模)2023年7月,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活动中,歼

-20.运-20、歼-16等新型战机长空劲舞,如图所示。游客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是通过一

传到人耳的;航展在离市区很远的郊区举办,原因之一战斗机巨大的轰鸣声能够传递.

可能会把居民住宅的玻璃震碎。

【答案】空气能量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游客听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把居民的玻璃震碎,需要能量,所以轰鸣声能够传递能量。

32.(2024•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当敲响乙音叉时,观察到与甲音叉接触的乒

乓球将会跳动,这一现象既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