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物态变化 知识讲义(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物态变化 知识讲义(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物态变化 知识讲义(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物态变化 知识讲义(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江苏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练:物态变化 知识讲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物态变化

本节要点

知识点1温度及其测量

知识点2六种物态变化

知识点3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精讲

知识点1温度及其测量

摄氏温定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述丞的温度为100。(2,在0℃和

度100。(2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1℃

温度计使用A.估:测量前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B.看: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C.选:根据估测的温度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D.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谩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E.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且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

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粗壬;

F.记: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体温计用途测量人体的温度,量程为35〜42°C

使用使用前要拿住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目的是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可离开

人体读数(若测量前不甩,温度只升不降,高准低不准)

知识点2六种物态变化

1.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汽化吸热|J

固.态«—液态«—气态

|凝固放热||液化放热

凝华放热

2.蒸发和沸腾

蒸发沸腾

不同点发生部位表面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达到沸点

剧烈程度缓慢剧烈

影响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吸热的快慢

温度变化吸热,温度降低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3.自然界或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成因

物态变化

雾、露、“白气”“白雾”液化

霜、雪、雾淞、冰花凝华

冰雹凝固

知识点3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

定义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示例金属、海波、冰、食盐松香、玻璃、石蜡

特点有确定的熔点没有确定的熔点

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持续吸热

凝固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且继续放热持续放热

图象

2瞒/七0龈代:D

时间/min6时间/min

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

特点熔化前(AB段):持续吸热,温度升高,为固熔化时,持续吸收热量,温度

态;升高;凝固时,持续放出热

熔化时(BC段):持续吸热,温度不变,量,温度降低

为固液共存态,此时的温度为熔点;熔化后

(CD段):为液态;

凝固前(DE段):持续放热,温度降低,为液

态;

凝固时(EF段):持续放热,温度不变,

为固液共存态,此时的温度为凝固点;凝固

后(FG段):为固态

随堂练习

一、单选题

1.(2024•江苏盐城•一模)古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中,竹叶上出现露珠的物态变

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答案】B

【详解】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放热形成的,故ACD不符合题

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附近会出现“白气”()

A.熔化B.汽化C.液化D.凝华

【答案】C

【详解】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

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4•江苏镇江•二模)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食品保鲜的时候会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D-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气吸热凝华而成的

④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A.①②B.①C.①④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干冰升华过程中能够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温度进行食品保鲜,故①正确;

②冰箱制作的冰棒从液体变成固体,是凝固过程,凝固过程出现的是放热现象,故②正

确;

③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变成固体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过程出现的是

放热现象,故③错误;

④当水烧开时,从壶口是冒出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

珠,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壶口的“白气”,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o

4.(2024・江苏宿迁•三模)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A.凝固放热B.熔化吸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

【答案】B

【详解】吃雪糕感到凉爽,是因为固态雪糕在人体内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现象,熔化过程

中吸热。

故选B。

5.(2024・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小明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的水

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白气”是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白气”是玻璃杯中的水汽化形成的小水珠

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答案】D

【详解】干冰放入玻璃杯的水中,会直接变为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升华现象,这个过程吸

收大量热量,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故ABC错

误,D正确。

故选D。

6.(2024•江苏徐州•一模)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深秋草叶上铺了一层霜,霜是水蒸气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高烧病人用冰袋冷敷降温,是利用冰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冬季同学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D.当气温低于CC时雪人变小了,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答案】A

【详解】A.物体由气态转化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霜是水蒸气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

A正确;

B.高烧病人用冰袋冷敷降温,是利用冰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B错误;

C.冬季同学们口中呼出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需要放热,故C错误;

D.当气温低于CC时雪人变小了,雪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

热,故D错误。

故选Ao

7.(2024•江苏镇江•一模)下列做法与物理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洒水降温——升华吸热B.冰袋冷敷——汽化吸热

C.蒸汽熨烫一液化放热D.干冰保鲜一凝固放热

【答案】C

【详解】A.洒水降温是利用液体蒸发吸热,即汽化吸热,故A错误;

B.冰袋冷敷是利用固体熔化吸热,故B错误;

C.蒸汽熨烫,高温的蒸汽遇冷液化要放热,故C正确;

D.干冰保鲜,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升华为二氧化碳,要吸收大量的热,故D错

误。

故选C。

8.(2024•江苏徐州•一模)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A

【详解】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要吸热,故A符合题意;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是凝固现象,凝固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2024•江苏扬州•三模)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gB.人洗澡水最适宜的温度是7(TC

C.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V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答案】D

【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200g,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洗澡水最适宜的温度略高于人的正常体温,在4(FC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一节新蓄电池的电压是2V,故C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4•江苏南京•二模)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B.图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8C段不吸收热量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D.丁图中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

【答案】D

【详解】A.图甲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温度计读数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故A

错误;

B.图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该过程中晶体吸收热

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

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

D.丁图中干冰变小是固态小冰晶变成气态,属于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正

确。

故选D。

11.(2024•江苏扬州•一模)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4(TCB.初三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成绩约为8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D.家用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0W

【答案】A

【详解】A.人的正常体温在37。(3左右,洗澡水的温度需要比人体温度略高,在40。(2左

右,故A符合题意;

B.初三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大约在14s左右,而不是8s,故B不符合题意;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即为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

不符合题意;

D.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0.5A,则电功率约

P=L7=220Vx0.5A=l10W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2.(2024•江苏南京•一模)火锅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肥牛卷”熔化需要放热B.汤汁沸腾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

C.锅上方水蒸气液化放热更易烫伤皮肤D.汤汁越烧越少,发生了升华现象

【答案】C

【详解】A.“冰冻肥牛卷”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

B.汤汁沸腾过程中温保持沸点不变,故B错误;

C.锅上方水蒸气液化放热,皮肤会吸收到更多的热量,更易烫伤皮肤,故C正确;

D.汤汁越烧越少,发生了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故D错误。

故选Co

13.(2024•江苏泰州•一模)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升华B.“雪后寒”是由于雪汽化要吸热

C.“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液化D.“雪后寒”是由于雪熔化要吸热

【答案】D

【详解】AC.“霜前冷”是由于气温偏低,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

AC错误;

BD.“雪后寒”是由于雪由固态变成液体发生熔化现象吸热,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14.(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的形成需要吸热B.雪的熔化需要放热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答案】D

【详解】A.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漂在空气中,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

向外放出热量。故A错误;

B.雪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

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中向外放热。故C

错误;

D.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向外放出热量。故D

正确。

故选D。

15.(2024・江苏常州•一模)如图所示,糖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它的制作过程如下:先

将糖加热成糖浆,然后用糖浆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图案,糖浆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

如生的糖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画制作过程中,糖先熔化后凝华

B.糖画制作过程中,糖先吸热后放热

C.当糖完全加热成糖浆时,糖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D.糖画制成后,糖分子被固定,不再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详解】AB.糖画制作过程中,糖先熔化后凝固,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故A错

误,B正确;

C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当糖完全

加热成糖浆时,糖分子间仍存在引力,糖画制成后,凝固为固体,固体分子也在做无规则

运动,故CD错误。

故选Bo

16.(2024•江苏南京•一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首枚自由式滑雪大跳

台金牌,如图为她手拿滑雪板向观众致意时的情景。下列估测最合理的是()

A.比赛当天场地的气温约为2(TC

B.滑雪板长约为2.5m

C.她对地面的压力约为600N

D.她的滑雪速度约为100m/s

【答案】C

【详解】A.北京冬奥会在2月举行,比赛当天场地的气温约为-20。。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滑雪板长度比谷爱凌的身高短,约为1.5m,故B不符合题意;

C.谷爱凌的质量约为60kg,所以她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为

F=G=wg=60kgx10N/kg=600N

故c符合题意;

D.谷爱凌滑雪最快的速度约为30km/h,约合&4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2024•江苏南京•一模)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课桌的高度约为8dmB.洗澡水的正常温度约为7(TC

C.初中生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5m/sD.一本苏科版八上物理书重约0.2N

【答案】A

【详解】A.一般来说,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

半,即80cm=8dm,故A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略高于体温,一般在40(左右比较舒适。故

B不符合题意;

C.一般来说,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l.lm/s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本苏科版八上物理书的质量大约在200g左右,即0.2kg。这本书的重力大约为

G=mg=0.2kgx10N/kg=2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二、填空题

18.(2024•江苏泰州•一模)如图是小明同学与老师合作“制造”的“气压火箭”,他们将“气压

火箭”发射筒内充满高压气体后,按下发射气阀,火箭发射筒笔直的向上飞出,同时下端管

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此处(液化/汽化)现象,这个过程要(吸热/放

热),发射筒升到最高点时(处于/不处于)平衡状态。

【答案】液化放热不处于

【详解】[1]⑵下端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这个过程要放热。

[3]发射筒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受力不平衡。

19.(2024•江苏苏州•二模)如图甲、乙、丙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温度计示

数为℃,秒表读数为。

iliilllillilliiil-12

•11

l|llll|llll|llll|、55

24/0

【答案】2.80-792.3s

【详解】

[1]由图甲中,刻度尺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

A=5.80cm-3.00cm=2.80cm

[2]由图乙中,温度计上10。(3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

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温度计数值从左到右变小可判断温度在HC以下,所以显示

的温度-7。以

[3]由图丙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1min和2min之间,靠近2min;大盘的

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2.3s,因此秒表读数为lmin32.3s=92.3s。

20.(2024・江苏常州•一模)小明在无风的环境下探究液体的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进行

了如图所示的对比操作在实验前需要控制变量,除了A、B两块玻璃板要完全相同外,

还要控制滴在玻璃板上的两滴水相等、相同。

AB

31

【答案】质量/体积表面积

【详解】在无风的环境下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需控制水的表面积及

水的质量(体积)相同,而水的温度不同。

21.(2024•江苏连云港•二模)《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有的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

物态变化知识,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其中“露”

的形成属于,“霜”的形成属于=(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液化凝华

【详解】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属于液化,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

晶,属于凝华。

22.(2024•江苏徐州三模)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请你说明其中的道

理。

【答案】见详解

【详解】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需要很低的温度才

能形成,雪熔化需要吸热,环境温度会下降,故有霜前冷,雪后寒的说法。

23.(2024・江苏无锡•一模)如图所示,小明“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前需要先调节铁圈____

(选填"A”或"B”)的高度。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水沸腾时

继续加热,水的温度o

【答案】A98保持不变

【详解】[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调节A的高度,使酒精灯的

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调节B的高度,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

[2]90。(2到100。(2之间分成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代表rC,此时温度计示数是98。€\

[3]水在沸腾后持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24.(2024•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在观察物态变化现象时,老师往A、B两支相同的试管里

装入适量的“冰块”,其中一个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很快发现A试管上气球鼓起来

了;一段时间后,A试管外壁出现“霜”,B试管底部外壁出现“露”。气球鼓起来的原因

是,霜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