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7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_第1页
2026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7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_第2页
2026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7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_第3页
2026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7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_第4页
2026高考生物一轮基础知识练:第17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

第17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

五年高考

1.★★(2023全国甲,2,6分)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2$**(2024河北,9,2分)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篥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

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篥可能增多

B.分篥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篥增多

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篥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

3.★★★(2021重庆,18,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巧妙地运用长瘤的番茄幼苗研究

了生长素的分布及锌对生长素的影响,取样部位及结果见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长素含量

取样部位(咯kg」)

对照组低锌组

①茎尖12.53.3

②茎的上部3.72.5

③瘤上方的茎部4.82.9

④长瘤的茎部7.93.7

⑤瘤26.55.3

A.部位①与部位②的生长素运输方向有差异

B.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促进该部位侧芽生长

C.因部位⑤的存在,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

D.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

4Y★★★(2023山东,10,2分)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

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

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

甲不切断正常弯曲

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

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

T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

A.结构I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三年模拟

5>(2025届贵州黔东南开学考,9)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

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某植物根生长的某浓度生长素会对其茎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

B.不同植物(如大豆和玉米)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C.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的

D.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6.**(2024届河北衡水三模,1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包括鲍森・詹森和温特在内的很

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鲍森・詹森温特

组J一组2―I—组3—实验1力

,0o对照

nn组

A.鲍森・詹森的实验中,组1的胚芽鞘不生长,组2、3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鲍森・詹森的实验能够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

C.温特的实验中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琼脂对去尖端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D.若对温特实验组中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射,则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7达★(2024届安徽模拟预测,11)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用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该植物进行喷施处理,获得芽生长1cm所需时间,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半

生长素浓度(jxmol•L-1)

A.生长素可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B.e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的抑制作用最强

C.c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最强

D.b和d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一致

8八★★新思维PIN蛋白、干旱胁迫与顶端优势(2025届山东青岛期初考,10)棉花在生长

过程中会出现顶端优势的现象。PIN蛋白是生长素输出载体,PIN蛋白网络系统决定生长

素的极性运输,它在细胞中的不对称分布决定细胞间生长素运输方向。干旱胁迫状态下,

顶端优势现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IN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个体,顶端优势现象会更明显

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干旱胁迫下,棉花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速度可能会降低

D.干旱时,棉花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9次★★(2024届四川南充模拟,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孙林峰团队

在《自然》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植物生长素极性转运蛋白PIN1,它可以分别与生长素、

抑制剂NPA(又名抑草生)结合,为植物生长素运输调控机制的剖析、针对PIN1蛋白的有

关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设计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下列对生长素的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生长素极性运输需要转运蛋白PIN1,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B.NPA可能是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除草剂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会相同

第2节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厚用

・考法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5、7、8、9、10、11、12

五年高考

(2024全国甲,3,6分)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植物激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D.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

2」★(2022湖北,9,2分)水稻种植过程中植株在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见问题。在适宜时期喷

施适量的调环酸钙溶液,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B.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

C.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可尽快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

D.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

3次★(2023辽宁,12,2分)分别用不同浓度芸苔素(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赤霉素处理杜

仲叶片,然后测定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昔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4。卜口对照陶芸苔素口赤霉素

+-

=J

茬01510100300500浓度(mg•Lf

对照组实验组

A.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

B.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在500mg-L-1时起抑制作用

D.与用赤霉素处理相比,杜仲叶片对芸苔素更敏感

4次★★(2024贵州,9,3分)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

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0100200300400

矮壮素浓度(mg/L)矮壮素浓度(mg/L)

0100200300400

矮壮素浓度(mg/L)

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400mg/L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

§.★★★★(2024湖北,6,2分)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乙烯受体缺失)等作为

材料,探究乙烯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体内生

实验组别根系长度

长素含量

①野生型水稻++++++

②突变型水稻++

突变型水稻

③++++

+NAA

乙烯受体功能

④++++++

恢复型水稻

注:“+”越多表示相关指标的量越大

A.第④组中的水稻只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B.第②组与第③组对比说明乙烯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C.第③组与第④组对比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D.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可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

6八★★★(2023湖北,12,2分)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

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

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落叶率/%落叶率/%

喷药后时间/天喷药后时间/天

不同浓度M对甲的影响不同浓度M对乙的影响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A.据图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B.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减弱

C.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D.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相似

7.★★★★(2024广东,19,10分)乙烯参与水稻幼苗根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为研究其机理,

我国科学家用乙烯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3天,观察到野生型(WT)幼苗根的伸长受到抑制,

同时发现突变体m2,其根伸长不受乙烯影响;推测植物激素X参与乙烯抑制水稻幼苗根伸

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其中K试剂抑制激素X的合成,A试剂抑制激素X受体的

功能,部分结果见图。

16

、«182

X4

解O

注:-表今未添加,

+表ZK添加。

a.实验一b.实验二

口空气<=>NAA却

口空气口乙烯

10器0

0oD乙烯0NAA+乙烯"I|—I*

8o锢

SI

6妾

4o。a

4o珈

WAis++++

2oNAA--——++

O注:-表.未添加,

+表示添加C

c.实验三d.实验四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验证该推测进行了实验一,结果表明,乙烯抑制WT根伸长需要植物激素X,推测X可

能是。

⑵为进一步探究X如何参与乙烯对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了实验二、三和四。

①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有关。

②实验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NAA,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应,初步判断

乙烯抑制根伸长是否与有关。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

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的表达情况。

③实验四中有3组空气处理组,其中设置★所示组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⑶分析上述结果,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

实现的。

三年模拟

8」(2025届河北邯郸调研,10)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

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C.脱落酸具有促进细胞衰老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

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较低时,有利于诱导根的分化

9次★(2025届江西南昌摸底,9)研究人员测量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吗|咪乙酸(IAA)、

脱落酸(ABA)、水杨酸(SA)三种内源激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AA/ABA

SA/ABA

A.IAA、ABA、SA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从休眠到萌发阶段植物体内SA含量一直在增加

C.ABA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

D.IAA和ABA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10>*(2025届北京海淀期中,15)如图为番茄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曲

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相对浓度(%)

100

--,乙烯

50脱落酸

赤霉素

生长素

01--------------------'-------1-------细胞分裂素

细胞细胞伸长成熟衰老

分裂

A.乙烯和生长素共同促进果实成熟

B.脱落酸浓度一直较低说明其无作用

C.随细胞分裂素浓度降低,番茄果实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

D.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变化,共同调节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1.★★★(2025届陕西学业考,)为研究植物激素M和N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实验

小组对甲、乙两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培养,统计一定时间内的萌发率,结果如表。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处理方式

萌发率激素M激素N

(50p.mol/L)(50p,mol/L)

种甲品种25%10%88%

类乙品种40%14%98%

A.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N可打破种子休眠

B.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中与激素N相抗衡

C.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生产中可与生长素类调节剂协同促进果实发育

D.结果说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基因控制、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口.★★★(2025届四川部分学校联考,9)为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对水稻幼

苗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以HY和IR29两种水稻为实验材料,分别对水稻幼苗进行以下4

种处理:对照组、ABA(3国nol/L)、GA3(0.5国nol/L)、ABA(3gmol/L)+GA3(0.511moi/L),一

段时间后测定各组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与对照组相比,ABA(311moi/L)可以显著抑制HY和IR29幼苗的生长

B.GA3(0.511mol/L)均能解除ABA(311moi/L)对两种幼苗地上部生长的抑制作用

C.本实验说明ABA可以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从而抑制水稻幼苗地上部的生长

D.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幼苗应用等量清水处理,其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2025届山东潍坊开学考,7)花瓣常因缺乏能量而发生脱落,蔗糖是植物体内能量

运输的主要载体。为检测蔗糖和NAA对乙烯诱导玫瑰花瓣脱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

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Q5

)

「0

槐5

程0

A.不同浓度的NAA对玫瑰花瓣脱落的影响可能不同

B.实验中的各组均应在含适宜浓度且等量乙烯的环境中进行

C.NAA可能通过影响蔗糖运输减缓花瓣的脱落

D.在花瓣脱落过程中,蔗糖和NAA均能提高花瓣对乙烯的敏感性

9.★★★(2025届河南部分名校期中,21)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在促进植物生

长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我国目前已实现油菜素内酯的人工合成。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

油菜素内酯对苦草进行浸泡处理,探究油菜素内醋对苦草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部分

实验数据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对照组叶绿素的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叶绿素含量/(mg,g-1)

⑴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据题分析,油菜素内酯作为植

物激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进而影响光合

速率,调节植物生长。

⑵结合图示分析,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为。

⑶根据数据分析,上述处理条件为时最有

利于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当浸泡时间为40min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苦草

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五年高考

(2024安徽,9,3分)植物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菊花是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的植物,遮光处理可使其延迟开花

B.玉米倒伏后,茎背地生长与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含量较低有关

C.组织培养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高时能诱导根的分化

D.土壤干旱时,豌豆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2」★(2023广东,15,4分)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

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3次★★(2024湖北,4,2分)植物甲的花产量、品质(与叶黄素含量呈正相关)与光照长短密

切相关。研究人员用不同光照处理植物甲幼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花的叶鲜花累计

组光照首次开茎粗

黄素含平均产量

别处理花时间(mm)

量(g/kg)(kg/hm2)

光照8h/1―7月

①9.52.313000

黑暗16h4日

光照12h/1―7月

②10.64.421800

黑暗12h18日

光照16h/1―7月

③11.52.422500

黑暗8h26日

A.第①组处理有利于诱导植物甲提前开花,且产量最高

B.植物甲花的品质与光照处理中的黑暗时长呈负相关

C.综合考虑花的产量和品质,应该选择第②组处理

D.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与花的产量呈正相关

4.★★★(2023浙江6月选考,15,2分)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葛苣种子萌发的影

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葛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葛苣种子赤霉素

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葛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

一1

品00

•80

6SC爵60/红光

蛔40

如20

帼+//余霉素

W法

7/远红光

生—>-■―•

左1020

时间(d)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远红光处理葛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葛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其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三年模拟

5.★★(2025届安徽A10联盟开学考,10)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多种因素共同完成的。下

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

B.植物可通过光敏色素感知外界光信号的刺激

C.经历春季短日照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D.“淀粉一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通过平衡石细胞感受重力方向

6次★★(2025届河南开学考,9)自然条件下,金银花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具有明显的休眠特

性。研究发现,低温层积处理通过改变种子内多种内源激素及内源性抑制物的含量而明显

提高其萌发率。科研人员将金银花种子与湿沙混合并置于4℃低温下层积处理,测定了种

子经不同处理时间后的发芽率,结果见表。同时,分别用经低温层积处理的金银花种子浸取

液甲、未经低温层积处理的金银花种子浸取液乙对白菜种子进行处理,发现经浸取液乙处

理的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较低。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层积时间/d0153045607590

发芽率/%34.055.356.764.071.374.774.7

A.金银花种子内同时存在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着种子的休眠与萌发

B.低温层积处理可能通过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C.金银花种子内存在着抑制萌发的物质,低温层积可能降低了抑制物的含量

D.浸取液甲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效应可能弱于浸取液乙对白菜种子的抑制效应

7」★★(2024届皖豫联盟三模,1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光照、温度、重力以及水分

等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转录组(主要为mRNA)测序已被广泛用于解析植物应对环

境变化的机制。分析高粱转录组发现,干旱胁迫下其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的变化趋势与高粱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植物感知外界光照变化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干旱等环境因素可以充当诱导植物进行激素调节的外界信号

C.干旱胁迫使植物体中与脱落酸调节相关的基因表达明显减弱

D.高等植物能响应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其体内含有各种激素

8八★★新情境.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与开花(2025届湖北四市联考,11)某植物的春化作

用与FRI基因和FLC基因有关,该过程的分子机制如图,其中FRI基因编码的FRI蛋白在

低温下易形成凝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器下…卿弟上

一基因表达一抑制开花

黑下3里”^

一基因表达BO解除抑制开花

一促进一抑制•组蛋白乙酰化

,。•。组蛋白甲基化

A.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植物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

B.温暖条件下,游离的FRI蛋白能使FLC基因所在的染色质的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进

而促进FLC基因表达,抑制开花

C.低温条件下,FRI蛋白易形成凝聚体,FLC基因所在的染色质的组蛋白甲基化和乙酰化程

度因此变低,FLC基因的表达被抑制,从而解除开花抑制

D.植物开花还受光的调控,光照时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其结构发生变化,该变

化可经信息传递影响植物的开花

第17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

五年高考

1>*(2023全国甲,2,6分)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

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答案D

2$**(2024河北,9,2分)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篥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

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篥可能增多

B.分篥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篥增多

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篥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

答案B

4.★★★(2021重庆,18,2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巧妙地运用长瘤的番茄幼苗研究

了生长素的分布及锌对生长素的影响,取样部位及结果见表。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长素含量

取样部位(gg-kg1)

对照组低锌组

①茎尖12.53.3

②茎的上部3.72.5

③瘤上方的茎部4.82.9

④长瘤的茎部7.93.7

⑤瘤26.55.3

A.部位①与部位②的生长素运输方向有差异

B.部位③含量较高的生长素会促进该部位侧芽生长

C.因部位⑤的存在,部位④生长素含量高于部位③

D.对照组生长素含量明显高于低锌组,表明锌有利于生长素合成

答案B

4次★★★(2023山东,10,2分)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

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

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

甲不切断正常弯曲

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

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

T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

A.结构I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答案D

三年模拟

5.^(2025届贵州黔东南开学考,9)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

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某植物根生长的某浓度生长素会对其茎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

B.不同植物(如大豆和玉米)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C.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成熟细胞的

D.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答案A

6达★(2024届河北衡水三模,17)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包括鲍森・詹森和温特在内的很

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鲍森・詹森温特

实验

组1组2组3

对照

nn组

A.鲍森・詹森的实验中,组1的胚芽鞘不生长,组2、3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鲍森・詹森的实验能够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

C.温特的实验中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琼脂对去尖端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D.若对温特实验组中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射,则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C

7次★(2024届安徽模拟预测,H)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用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该植物进行喷施处理,获得芽生长1cm所需时间,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生长素浓度(Mmol•L-i)

A.生长素可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代谢过程

B.e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的抑制作用最强

C.c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最强

D.b和d点浓度下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一致

答案C

8状★★新思维-PIN蛋白、干旱胁迫与顶端优势(2025届山东青岛期初考,10)棉花在生长

过程中会出现顶端优势的现象。PIN蛋白是生长素输出载体,PIN蛋白网络系统决定生长

素的极性运输,它在细胞中的不对称分布决定细胞间生长素运输方向。干旱胁迫状态下,

顶端优势现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IN蛋白功能缺失的突变个体,顶端优势现象会更明显

B.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干旱胁迫下,棉花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速度可能会降低

D.干旱时,棉花根部合成的脱落酸向地上运输,可引起气孔关闭

答案A

9次★★(2024届四川南充模拟,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孙林峰团队

在《自然》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报道了植物生长素极性转运蛋白PIN1,它可以分别与生长素、

抑制剂NPA(又名抑草生)结合,为植物生长素运输调控机制的剖析、针对PIN1蛋白的有

关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设计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下列对生长素的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A.生长素极性运输需要转运蛋白PIN1,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

B.NPA可能是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可作为除草剂

C.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种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会相同

答案B

第2节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鲤

・考法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5、7、8、9、10、11、12

五年高考

(2024全国甲,3,6分)植物生长发育受植物激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可以诱导某些酶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

B.单侧光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植物激素可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调节基因表达

D.一种激素可通过诱导其他激素的合成发挥作用

答案B

2达★(2022湖北,9,2分)水稻种植过程中植株在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见问题。在适宜时期喷

施适量的调环酸钙溶液,能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A.调环酸钙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B.喷施调环酸钙的关键之一是控制施用浓度

C.若调环酸钙喷施不足,可尽快喷施赤霉素进行补救

D.在水稻基部节间伸长初期喷施调环酸钙可抑制其伸长

答案C

3八★(2023辽宁,12,2分)分别用不同浓度芸苔素(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赤霉素处理杜

仲叶片,然后测定叶片中的有效成分桃叶珊瑚背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如40口对照出芸苔素口赤霉素

七口。

音-20

gioLQ

+-=0

茬0510100300。00浓度(mg-L1)

对照组实验组

A.实验中生长调节剂的浓度范围可以通过预实验确定

B.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C.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在500mg-L-'时起抑制作用

D.与用赤霉素处理相比,杜仲叶片对芸苔素更敏感

答案C

4达★★(2024贵州,9,3分)矮壮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探究了不

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鲜重,以及对果实总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i

)

01002003004000100200300400

矮壮素浓度(mg/L)矮壮素浓度(mg/L)

0100200300400

矮壮素浓度(mg/L)

A.矮壮素是从植物体提取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B.种植草莓时,施用矮壮素的最适浓度为400mg/L

C.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矮壮素对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减弱

D.一定浓度范围内,果实总产量与幼苗地上部鲜重变化趋势相近

答案D

5次★★★(2024湖北,6,2分)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乙烯受体缺失)等作为

材料,探究乙烯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体内生

实验组别根系长度

1_长素含量_________

①野生型水稻++++++

②突变型水稻++

突变型水稻

③++++

+NAA

乙烯受体功能

④++++++

恢复型水稻

注:“+”越多表示相关指标的量越大

A.第④组中的水稻只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B.第②组与第③组对比说明乙烯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C.第③组与第④组对比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D.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可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

答案D

6.★★★★(2023湖北,12,2分)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

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

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落叶率/%落叶率/%

喷药后时间/天喷药后时间/天

不同浓度M对甲的影响不同浓度M对乙的影响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A.据图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B.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减弱

C.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D.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相似

答案B

7.★★★★(2024广东,19,10分)乙烯参与水稻幼苗根生长发育过程的调控。为研究其机理,

我国科学家用乙烯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3天,观察到野生型(WT)幼苗根的伸长受到抑制,

同时发现突变体m2,其根伸长不受乙烯影响;推测植物激素X参与乙烯抑制水稻幼苗根伸

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相关实验,其中K试剂抑制激素X的合成,A试剂抑制激素X受体的

功能,部分结果见图。

100口空气口乙烯

80

60

40

20nn

翻—++++

++

AA

注:-表示未添加,

+表示添加。

a.实验一b.实验二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验证该推测进行了实验一,结果表明,乙烯抑制WT根伸长需要植物激素X,推测X可

能是o

⑵为进一步探究X如何参与乙烯对根伸长的调控,设计并开展了实验二、三和四。

①实验二的目的是检测m2的突变基因是否与有关。

②实验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NAA,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应,初步判断

乙烯抑制根伸长是否与有关。若要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并检验m2的突变基

因是否与此有关,可检测的表达情况。

③实验四中有3组空气处理组,其中设置★所示组的目的

⑶分析上述结果,推测乙烯对水稻幼苗根伸长的抑制可能是通过影响

实现的。

答案(1)生长素(2)①激素X(生长素)的合成②激素X(生长素)运输生长素载体蛋

白基因③作为实验组,与加A试剂但未加NAA的空气处理组形成对比,排除在激素X受

体功能被抑制时NAA对WT根长的影响;作为加A试剂和NAA的乙烯处理组的对照⑶

激素X(生长素)的受体

三年模拟

8>(2025届河北邯郸调研,10)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细胞分裂、细

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等方式实现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B.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

C.脱落酸具有促进细胞衰老和抑制细胞分裂的作用

D.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值较低时,有利于诱导根的分化

答案D

9」★(2025届江西南昌摸底,9)研究人员测量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吗|躲乙酸(IAA)、

脱落酸(ABA)、水杨酸(SA)三种内源激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AA、ABA、SA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从休眠到萌发阶段,植物体内SA含量一直在增加

C.ABA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解除种子休眠

D.IAA和ABA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出协同作用

答案A

10>*(2025届北京海淀期中,15)如图为番茄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曲

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相对浓度(%)

100

不Z-,乙烯

50-\—脱落酸

-二二生长素

°细胞细胞伸扇…成熟衰老〜〜细胞分裂素

分裂

A.乙烯和生长素共同促进果实成熟

B.脱落酸浓度一直较低说明其无作用

C.随细胞分裂素浓度降低,番茄果实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

D.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变化,共同调节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答案D

II.★★★(2025届陕西学业考,)为研究植物激素M和N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实验

小组对甲、乙两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培养,统计一定时间内的萌发率,结果如表。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处理方式

萌发率激素M激素N

(50p.mol/L)(50p,mol/L)

种甲品种25%10%88%

类乙品种4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