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6.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基础+提升+拓展,限时3层提升)
❷
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8min
卜外器官中,4属十人来的消化系统的是(厂
A.心脏B.肝C.胃D.食管
2.做胃镜检查时,使用一根管子从患者的口腔插入到检查部位,这根管子无须
经过患者的()
A.咽B.胃C.食道D.小肠
3.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小肠细长5-6米B.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小肠黏膜有皱裳和小肠绒毛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4.下列器官的功能与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相符的是()
A.肛门B.小肠C.口腔D.肝脏
5.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腊肉粽子是小翔同学的最爱,它不仅口感好,
而且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下图是人体消化道的
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上述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部分淀粉在①处被初步分解,参与的消化液是唾液
B.蛋白质在②处被初步分解,起作用的酶是胃蛋白酶
C.脂肪在③处被消化,参与的消化液只有肠液和胰液
D.没有被③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有一部分被大肠吸收
6.出门饺子回家面,传达了家人之间的祝福与祈愿小慧外出求学,吃了父母准
备的牛肉水饺,在消化道内参与消化牛肉的消化液有()
A.胆汁、肠液、胰液B.胃液、肠液、胰液
C.胃液、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胆汁、肠液、胰液
7.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是肝脏,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B.②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D.食物中含有的所有营养物质都在④
中吸收
8.小浩同学做“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时,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加入碘液
1淀粉糊+唾液37℃5分钟不变蓝
2淀粉糊+胃液37℃5分钟变蓝
3淀粉糊+唾液0℃5分钟变蓝
A.对比1、3组,可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
B.对比1、2组,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
C.对比2、3组,得出胃液和唾液的消化作用一样
D.分析1组结果,不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9.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⑴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消化道和组成。
⑵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位是[]。
⑶蛋白质消化的初始部位是,蛋白质最终被消化成,才
能被人体吸收。
⑷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分泌的储藏在胆囊
中,然后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10.某同学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写出了如下实验记
录。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分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甲淀粉糊、①3710变蓝
乙淀粉糊、唾液3710②
丙淀粉糊、唾液510变蓝
⑴细嚼米饭和馒头有甜味是因为它们在口腔中被消化为。
⑵若以乙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乙组的目的是o
⑶若以乙和甲为一组对照试验,①处应填,②处应填。
第2层能力提升练限时:lOmin
1.研究人员给小鼠喂食4周高果糖饮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形态,结
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常饮食+清水正常饮食+高果糖
A.肠液中的酶有助于糖类的消化B.高果糖饮食可使小肠绒毛变得
更长更密
C.设置“正常饮食+清水”组是为了进行对照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组成,
利于吸收营养
2.如图为“人体消化模式图”,M代表物质,L代表结构,N代表M在L结构中
被分解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M-L-N
A.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B.若M代表淀粉,L代表口腔,则N代表麦芽糖
C.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胃,则N代表葡萄糖
D.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
3.关于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应在37℃水浴中反应一段时间B.唾液和清水的加入量应相等
C.淀粉液与清水或唾液应充分混合D.加入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
管变蓝
4.如图所示,曲线代表人体所需的三种有机物的消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营养
物质
未被
消化
的百
分比
A.曲线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B.曲线Y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C.器官C中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D.器官D中含有胆汁、肠液、胰液
5.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以下叙述中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是
()
A.小肠约长5飞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B.②加大了吸收的面积
C.②中密布③,提高了消化和吸收的能力D.②和③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
的
6.某活动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四种处理,并将四
组试管放置于37℃的温水中保持约5分钟,再分别往冷却后的试管里各滴入2
滴碘液,观察颜色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加入唾液,1加入清水1,加入唾液,,加入唾液
充分搅拌充分搅拌7充分搅拌不搅拌
ft
-馒头碎屑S-馒头碎屑一馒头块-馒头碎屑
①②③④
A.四支试管中加入的馒头质量应相同,加入的唾液与清水体积应相等
B.②③试管作为对照实验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在口腔中消化的作用
C.滴入碘液后变蓝的是①号试管,原因是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了淀粉
D.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腺在身体内部,属于人体的内分泌腺
7.如图是衣藻(甲)、根毛细胞(乙)和人小肠细胞(丙)的模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三种细胞中,乙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
B.这三种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②
C.甲中的⑤和乙中的⑦都能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它们吸收营养
D.经检测甲中某种有毒物质浓度远低于周围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这是③的作
用
8.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
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一与宽拌——rT淀粉oooooo
过程①°a酶
mL唾液—1_3E-2mL清水麦芽糖0-0。<2>
理一篌次百华周一任OO
过程②。
保温分钟
37P10物质。。。
后分别滴加碘液bOOO
图甲图乙
A.试管I加入2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B.37℃模拟口腔内温度,保温10
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用玻璃棒搅拌是模拟口腔中舌头的作用D.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乙中的
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
9.图甲是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逐步分解的示
意图;图2曲线(X、Y、Z)分别表示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
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
⑴消化系统是由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属于大消化腺的有。
⑵图甲中①所示的器官分泌的消化液是,它消化脂肪的方式属于。
在小肠内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
⑶中学生经常饮用牛奶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含有构成
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最终被彻底分解成,才能被人体吸收;图甲
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填数字),可以吸收无机盐的器官
有(填数字)。
(4)图1中的①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图2中的00表示的物质
是,最终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葡萄糖再经氧化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
提供。
10.2010年2月,我国科学家首次选育出一种水稻新品种一一“降糖稻1号”,
与普通大米相比,在这种水稻中,“抗性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含量都比
较高。不同于普通淀粉,“抗性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降解成葡萄糖,不会使血
糖过快升高。科学家利用糖尿病模型大鼠进行的相关动物试验证明,该稻米对于
保持体重稳定增长、降低血糖有明显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提到的各种营养物质中,被称为“第七营养素”的是。
⑵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程度,字母代
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图中表示蛋白质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器官是(用字母表示)。
(肛门)
组成消化道的器官
⑶进行动物试验是验证“降糖稻1号”降糖功效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利用上
述模型大鼠还原科学家的简要实验步骤,请你帮助完善:
①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近的模型大鼠,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②甲组饲喂一定量的“降糖稻1号”大米,乙组饲喂等量的,其他环境和
饲养条件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实验鼠的体重和,预测实验结果是:甲组大鼠保
持体重稳定增长,而O
④要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仅凭上面一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还需要o
✓------------------、
第3层拓展培优练限时:8min
1.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站,开展为期六个
月的太空活动。长时间处于失重环境,可能会导致航天员出现腹痛、腹泻等情况。
科研人员对此开展相关研究。
⑴科研人员选取90只雄性健康大鼠,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各—只。选取的大
鼠体重、年龄相同,目的是。
⑵将其中的两组大鼠用吊尾装置吊起,分别饲养14天和21天,模拟失重状态
(如图1),另外一组设为对照组,其处理方式应为,饲养21天。
图1
⑶实验后,取三组大鼠的小肠进行切片观察,测量并处理数据结果如表。
对照组悬吊14天悬吊21天
视野中小肠绒毛数/条545033
小肠绒毛长度/Pm312.9182.5151.3
小肠绒毛宽度/Pm36.740.357.7
①科研人员记录了90只大鼠的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后得到上表中结
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结果是:悬吊21天与14天相比,小肠绒毛的
长度—,小肠绒毛的宽度—o
②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根据以上的实验结果可知,失重环境会使
其数量及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功能也会有所—,进而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状。
⑷科研人员针对以上实验情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如图2o
(
3
)
般
半□对照组
小□悬吊者
壕□悬吊+适当运动组
蜜
」
、
图2
综合以上实验,说明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减轻失重条件对小肠绒毛损伤,
确保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缓解腹痛、腹泻。
2.同学们设计模拟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
所示)内的消化过程,实验步骤和反应结束后物质的检测结果如下:
图1
试管编号①②③④
蛋白质含量++++++++-+++++
(注:+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
⑴①号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以及②号试管内加入的消化液分别是;③
号试管模拟的器官是。各组的水浴温度均控制在37℃,以保证反应温度
适宜。
⑵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化学性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有。
⑶不同器官内的蛋白质经过消化以后,产物能否被人体直接吸收?进一步设计
模拟实验进行探究。同学们分别将上述①②③④试管内的液体放入下图所示的装
置甲内(半透膜允许水、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其他的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
过),一段时间后检测乙处氨基酸的有无及含量。
半透膜
清水
图2
最可能的实验结果是:试管(填序号)内液体倒入甲中时,在乙中可检测
到氨基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4.6.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基础+提升+拓展,限时3层提升)
第1层基础必备练限时:8min
1.A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
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详解】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食
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和肠腺。胃、
食管都属于消化器官,肝脏是属于消化腺,属于消化系统,心脏为血液循环提供
动力,属于循环系统。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D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包
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
胰腺、胃腺、肠腺等器官。
【详解】消化道各器官的组成顺序是:口腔一咽一食道一胃一小肠一大肠一肛门;
因此,医生给胃病患者做胃镜检查时,使用一根管子从患者的口腔插入,一直到
检查部位(胃),这根管子无须经过患者的小肠。由此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3.D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详解】小肠弯曲盘绕在腹腔内,长5〜6米,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裳,皱裳上有
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
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
消化食物,与吸收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o
4.B
【分析】图示阴影部分表示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消化道是食物
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详解】A.肛门既没有消化的功能,也没有吸收的功能,只是食物残渣排出的
通道,A不符合题意。
B.小肠既是消化的主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B符合题意。
C.口腔既没有消化的功能,也没有吸收的功能,只是食物进入的通道,C不符
合题意。
D.肝脏属于消化腺,其作用是分泌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但是并不能吸收
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5.C
【分析】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各段消化道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口腔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题图中:①口腔,②胃,③小肠。
【详解】A.淀粉的初步消化发生在口腔中,由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部分淀粉
分解为麦芽糖。图中①处代表口腔,A正确。
B.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发生在胃中,由胃壁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
多肽。图中②处代表胃,B正确。
C.脂肪的消化主要发生在③小肠中,参与的消化液包括肠液、胰液以及胆汁。
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乳化成小滴,从而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
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C错误。
D.③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部分水和无机盐都在小肠被吸收。但
有一部分没有被小肠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会进入大肠,其中一部分会被大肠进一步
吸收,D正确。
故选C。
6.C
【分析】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
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这些物
质的消化需要各种消化液的参与。
【详解】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虽然其主要作用是分解淀粉,但在咀嚼牛肉时,
可对牛肉表面可能附着的少量淀粉进行初步消化,不过对牛肉中的蛋白质等主要
营养成分消化作用甚微。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将牛肉中的蛋
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使牛肉在胃部得到初步的化学消化。胆汁由肝脏分泌、
胆囊储存,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可乳化牛肉中的脂肪,将大
的脂肪颗粒乳化成小的脂肪微粒,增大脂肪与胰液和肠液中脂肪酶的接触面积,
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在牛肉消化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胰液中含有胰蛋
白酶、糜蛋白酶、竣基肽酶等多种消化酶,可将牛肉中的蛋白质进一步分解为小
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同时胰液中还含有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可分别对牛肉
中的淀粉和脂肪进行分解,使其变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肠液中含有多
种消化酶,如肠肽酶、肠淀粉酶、肠脂肪酶等,可将牛肉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
肪进一步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以便于人体
吸收利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分析】分析图片信息可知:①是肝脏、②是胃、③是胰腺、④是小肠。
【详解】A.①肝脏,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
脂肪有乳化作用,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A正确。
B.②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初步将蛋白质消化为多肽,B正确。
C.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C正确。
D.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有:胃、④小肠、大肠,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
场所,D错误。
故选D。
8.C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
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
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A.1、3组形成了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故A正确。
B.淀粉遇碘液变蓝,1、2组中,1组不变蓝,说明唾液能消化淀粉,2组变蓝,
得出胃液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故B正确。
C.2、3组有两个变量,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得出胃液和唾液的
消化作用一样,故c错误。
D.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液都不变蓝,因此,分析1组结果,不能得出唾液能将
淀粉分解成葡萄糖,故D正确。
故选C。
9.(1)消化腺(2)3胃⑶胃氨基酸⑷⑦肝脏胆汁
【分析】①口腔、②食道、③胃、④大肠、⑤小肠、⑦肝脏。消化系统由消化道
和消化腺组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详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多种消化器官
和组织,负责处理食物,并从中提取营养物质供给身体使用。
(2)③是胃,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是消化道中最
膨大的部位,能够暂时储存食物。
(3)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
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
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在小肠内吸收。
(4)⑦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
小肠,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10.(1)麦芽糖⑵温度对照⑶清水不变蓝
【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
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
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
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
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详解】(1)细嚼米饭和馒头有甜味是因为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
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具有
甜味。
(2)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
就是对照组。乙和丙形成对照实验,对照组是乙,实验组是丙,实验的变量是温
度,其它条件相同。
(3)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所以①处填清
水,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而唾液中的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所以②处填不变
蓝。
第2层能力提升练限时:1的访
-----------------------------------------------------------
1.A
【分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
小肠长,全长5〜6米,小肠内有环形皱裳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面积;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
成,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而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
液等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详解】A.小肠内有肠腺,可分泌肠液,但是该实验缺乏对照组,该实验无法
证明肠液中的酶有助于糖类的消化,故A错误。
B.对照图示可知,“正常饮食+高果糖”组的小肠绒毛更长,更密,因此,说明
高果糖饮食可使小肠绒毛变得更长更密,故B正确。
C.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分析实验可知,变量是高果糖,因此设
置“正常饮食+高果糖”组是实验组,设置“正常饮食+清水”是对照组,目的是
形成对照,故C正确。
D.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
质,故D正确。
故选Ao
2.C
【分析】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
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
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
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
酸。
【详解】A.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脂肪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最后被肠
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
和脂肪酸,A正确。
B.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
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若M代表淀粉,L代
表口腔,则N代表麦芽糖,B正确。
C.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淀粉在口腔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
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
C错误。
D.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胃内的胃液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进入小肠后被
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
D正确。
故选C。
3.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
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
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
是的就是对照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对淀粉起消化作用,淀粉遇碘变蓝。
【详解】A.淀粉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最适温度37度,故A不符合题意。
B.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添加等量的清水和唾液,形成对照,故B不符
合题意。
C.淀粉的消化需要充分的搅拌,使唾液淀粉酶和淀粉充分接触,故C不符合题
局、O
D.1号试管中加入清水,淀粉没有被消化,遇碘变蓝,2号试管加唾液,淀粉被
唾液淀粉酶消化,不变蓝,故D符合题意。
故选Do
4.D
【分析】图中:A口腔、B食道和咽、C胃、D小肠、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
程、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详解】AB.曲线X最初在口腔中被消化,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Y最初在
小肠被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AB错误。
C.分析图示可知,器官C是胃,蛋白质在此初步消化为多肽,C错误。
D.器官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其中含有胆汁、肠液、胰液能够消化多种营
养物质,D正确。
故选Do
5.C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
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
壁有环形皱裳,皱裳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
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
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
图中:①小肠皱裳、②小肠绒毛、③小肠绒毛毛细血管。
【详解】A.小肠的长度是其作为消化和吸收主要场所的重要结构特点之一。更
长的长度意味着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更长,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消化和吸
收。因此,这一叙述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A不符合题意。
B.②是小肠绒毛,皱裳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因此这一叙述
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B不符合题意。
C.②是小肠绒毛,其中密布③小肠绒毛毛细血管,提高了吸收的能力,小肠绒
毛毛细血管不能体现提高消化能力,C符合题意。
D.单层细胞构成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有助于促进营养物质的快速吸收。
因此这一叙述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
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实验设置中,①与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①与③是以牙齿的咀嚼为
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①与④是以舌的搅拌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
【详解】A.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四支试管中加入的馒头质量
应相同,加入的唾液与清水体积应相等,A正确。
B.②③试管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因为变量不唯一,B错误。
C.滴入碘液后变蓝的是淀粉未被完全分解的试管,而①号试管中有唾液,且充
分搅拌,淀粉会被完全分解,不变蓝,C错误。
D.唾液腺是外分泌腺,不属于内分泌腺,D错误。
故选Ao
7.B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细胞膜、②细胞核、③细胞壁、④液泡、⑤鞭毛、⑥小
肠绒毛微绒毛、⑦根毛。
【详解】A.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
位,即见光部位,乙根毛细胞没有叶绿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
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小肠绒
毛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三种细胞中,甲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乙和丙没
有特有的结构,A错误。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其内含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
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因此,这三种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都是②细胞核,B
正确。
C.甲衣藻的⑤鞭毛作用是运动,乙中⑦根毛能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它们吸
收营养,C错误。
D.①细胞膜有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
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故经检测甲中某
种有毒物质浓度远低于周围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这是①的作用,D错误。
故选Bo
8.D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
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2)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小肠中被最终
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详解】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
以外,其它条件必需都相同。试管I在实验过程中与试管II作为对照实验,则变
量是有无唾液,加入的液体量应该相同。因此试管I应注入2mL了唾液,试管内
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试管H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
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故A正确。
B.消化酶的催化能力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酶的催化能力最强,因此隔水加
热的水温是37C,37℃模拟口腔内的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使唾液
淀粉酶与淀粉充分反应,故B正确。
C.在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模拟口腔中舌头的作用,使食物与唾液充分
混合,有利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故C正确。
D.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a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
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
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b葡萄糖,淀粉的分解不只发生在口腔,故D错误。
故选Do
9.(1)消化道肝脏、胰腺(2)胆汁物理性消化胆汁、胰液、肠液⑶氨基酸⑤
⑦④⑤⑦
(4)A麦芽糖能量
【分析】图1中:①是肝脏,②是胆囊,③是肛门,④是大肠,⑤是胃,⑥是胰
腺,⑦是小肠。
图2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X淀粉的消化、
Y蛋白质的消化、Z脂肪的消化。
【详解】(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是食物通过的管道,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部分。消化腺则分泌消化液,帮
助消化食物。其中,属于大消化腺的有肝脏、胰腺。
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它们都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图甲中①所示的器官是肝脏,它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
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
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物理性消化。
在小肠内,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胆汁由肝脏分泌,胰液
和肠液由胰腺和小肠分泌,它们共同作用于脂肪,将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中学生经常饮用牛奶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含有构
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一一蛋白质。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蛋白酶逐步分解成氨
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图甲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器官是⑦小肠和⑤胃。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并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则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能消化糖类、
蛋白质和脂肪,并吸收这些营养物质以及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能吸收水、
无机盐和维生素,因此,可以吸收无机盐的器官有④大肠、⑤胃和⑦小肠。
(4)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图中①是淀
粉被分解为麦芽糖,该过程发生在A口腔和C小肠(主要场所),口腔中的唾液
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
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
葡萄糖。
葡萄糖在细胞内,经氧化分解(呼吸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0.(1)膳食纤维⑵丙C(3)普通大米血糖含量/血糖浓度血糖降低进行
重复实验
【分析】1.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
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
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
素。
2.坐标图中,A口腔、B咽和食道、C胃、D小肠、E大肠。所以,甲表示脂肪
消化过程,乙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3.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
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
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较复杂糖类物质,包括纤维素和果胶等,
这些复杂的糖类物质人体是不能消化的。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糖类、脂
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类,现在把膳食纤维列为第七类营养元
素。
(2)坐标图中,A口腔、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影响与纺织品生产试题及答案
- 冬季流感病毒试题及答案
- 插花艺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际美术设计的伦理问题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复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用料与检验知识试题及答案
- 如何高效复习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考试的知识体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测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明确广告设计师考试的知识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商业设计师2024年国际考试具体要求及答案
- 机械租赁保障措施
- 2024-2030年中国病号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洗煤厂安全应急预案
- 抖音火花合同模板
- 掬水月在手-古典诗词与现代人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开大学
- 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套
- 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电动车智能充电桩计费系统设计
- 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同济大学
- 在线网课知慧《数智时代的商业变革(山大(威海))》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心脏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 CO2气体保护焊-基本操作方法(焊接技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