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考点三: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火锅”是通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下列与吃火锅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冻肉卷变软是冰熔化现象B.锅内冒出“白气”是水的汽化现象
C.汤汁越煮越少是水升华现象D.煮熟食材是做功改变内能的过程
2.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碘的熔点约为114冤。打开电吹风热风挡对玻璃泡加热,
温度约为60。(:,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冷却后玻璃泡内又出现
碘颗粒。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时,碘颗粒熔化
B.冷却时,碘蒸气凝固
C.加热时,碘颗粒升华
D.冷却时,碘蒸气液化
3.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
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热水的蒸发,小液滴在附近空气中的气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C.热水的蒸发,小液滴在镜面上的凝固,镜面上冰晶的熔化
D.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凝固
4.小李用图1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正确实验并采集数据后,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关于本实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
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冤不变B.水面上方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8〜10根讥内水不需要吸收热量D.杯口的“白气”是蒸发形成的
5.霜、雾、露、雪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霜
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雾
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rEtEl
6.如图是小明煮的一碗冒着“白气”的面条。他将木筷和金属勺同时放入其
中,过一会感觉金属勺烫手而木筷不烫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材的导热性比金属好
B.木筷不烫手其内能不变
C.金属勺通过热传递变烫
D.“白气”是由汽化形成的
7.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小讥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冤
C.在第30nl讥,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小讥到第25小出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8.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
的是()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9.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或情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图中,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B.乙图中,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将其放入热水中体积变大,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了
C.丙图中,通过降低温度使可燃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更方便运输
D.丁图中,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水沸腾需要放热
10.实验室里有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久;在测沸水的温度时,其
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读数为41冤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K时温度计的读数,其中正确
的是()
A.41℃,50℃B.21℃,40℃C.35℃,56℃D.35℃,3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电热水壶中装有适量的水,闭合开关加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
图所示为℃,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
沸腾,这说明沸腾时需要。
12.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
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13.当晶体被加热时,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
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选填物态变化名称)o
14.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明发现不用电冰箱也能做出冰淇淋。他向碗内倒入适量的牛奶、冰淇淋粉,不断
搅拌碗中的液体,同时向碗内撒入干冰粉末,很快冰淇淋就做成了。该过程中,干冰迅速升华从周围物体
,使碗内液体变成冰淇淋;同时碗内外产生大量白雾,这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的。
15.喜欢动手实验的小明,把干冰放入小瓶中,在瓶口套上气球(如图甲),过了一
会儿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同时在瓶子底部的外壁上出现了白霜(如图乙)。这是由于N|ll
瓶中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瓶外水蒸气凝华(选填“吸”或
“放”)热形成霜。
16.如图甲是世界上最早温度计的模型,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
它是根据气体的的性质而制成的;如图乙是刚测完某人体温的医用体温计,若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
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K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是o
空气-
17.在加热固体碘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填物
态变化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填
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8.用水壶烧开水时会出现“白气”,舞台上经常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这两个情景中出现的
“白气”和“白雾”的本质是否相同?;其中“白雾”是由于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选填“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发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9.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在探究物质熔化前后温度特点的实验中某一时刻读取温度计示数,其中正确的读法是(
选填“A”“B”或"C”),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
图1图2图3
(2)如图2,分别使用4、B两把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测量结果更准确的是刻度尺o
(3)如图3所示的是探究酒精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如图3甲,在玻璃片上分别滴有等量的酒精,将右侧的酒精水平摊开来,这是为了探究蒸发的快慢与
是否有关。
②有同学提出图3乙中被酒精灯加热的液滴会沸腾,导致实验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图中的铁杆向
移动一段距离。
③我们发现图3丙中右侧的液滴先蒸发完,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越快,蒸发速度越快。
20.小娟利用实验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她在完全相同的2、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
小不同的水,用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如图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她观察到玻璃板上的水变干的更
快,于是她得到实验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你认为小娟通过实验(选填“能”或“不
能”)得出上述结论,请写出你的理由: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1.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温
度
计
热水
乙
(1)图甲器材合理的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图乙是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象,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持续加热,de阶段试管中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2.小明和小华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根据的位置固定铁棒4的位置。
(2)当水温上升到90。(2后,每隔In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为止。
若第3根讥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
时间/TH讥0123456789101112
温度/K909192949596979898989898
(3)第8小讥后,小明发现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且不断上升、变大(如图丙),最终到达水面后破裂开来。
导致气泡体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o
(4)第12小讥后撤去酒精灯,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石棉网的仍然比烧杯和水高。
(5)小明和小华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分别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丁所示,比较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为缩短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合理的是(多选)。
A减少水的质量
3.增大酒精灯的火力
C.给烧杯加盖子
23.冬季大雪后,道路被冰雪覆盖,为尽快清除积雪,环卫工人会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融雪盐”。
小亮同学猜想:盐冰熔化特点与纯冰可能不同。为此,小亮用纯水、一定浓度的盐水制得了纯冰、盐冰。
分别取100g的纯冰和盐冰,装入两支相同的试管中,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加热,根据二者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情况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条图象(其中:纯冰对应图象abc、盐冰对应图象adef)。
(1)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表示的温度为℃o
(2)分析图象abc可知,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o试管内的物质在图象中的此段温度保持不
变,(选填"会”或“不会”)持续吸热。
(3)分析图象ade/可知,该盐冰的熔点为℃-
(4)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盐冰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纯冰的比热容。
(5)若纯冰的比热容为2.1x1。3"(kg■℃),前56出内纯冰吸收的热量约为7。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4冰冻肉卷变软是冰熔化现象,熔化需要吸热,故A正确;
C、锅内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8错误;
8、锅底的汤汁越煮越少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故C错误;
。、煮熟食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错误;
故选:Ao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
(2)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白气”是小液滴;
(4)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是等效的。
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情况,难度不大,认真分析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2C、加热时,热风温度约为60。&这个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故碘不会发生熔化,而碘由固态
直接转变成气态,此过程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C正确;
BD、冷却时,碘蒸气凝华成固态,故8。错误
故选:Co
升华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化成气态,升华要吸热;凝华指物质由气态直接转化成固态,凝华要放热。
本题考查了升华和凝华现象,属于基础题。
3.【答案】A
【解析】解:
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镜子变得模糊不清;
过一段时间,镜面上的小水滴又汽化成水蒸气,镜子又变得清晰了;此过程经过了先液化后汽化的过程,
故A正确。
故选:4。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熟记各种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即可快速解题
4.【答案】B
【解析】解:4由图象知,水在第6小讥开始沸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T不变,所以此时
水的沸点是98。&故A错误;
8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口而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久,
则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故8正确;
C.由图象知,水在8〜10机讥内是沸腾状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错误。
故选:B。
(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2)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TC.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掌握液体沸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沸点、沸点跟气压的关系、液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4、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中放热;
故A错误;
8、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8正确;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O错误。
故选:Bo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
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
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
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C
【解析】解:4、木材的导热性比金属差,故A错误;
8、木筷放入热水中也会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8错误;
C、金属勺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内能,故C正确;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故选:Co
(1)木头的导热性较差,金属导热性较强;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4)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本题考查了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7.【答案】B
【解析】【分析】
分析物质熔化图象时,既要看温度随时间的整体变化趋势,更要学会观察关键的温度点和时间点,这样才
能做出全面的分析。
【解答】
48D分析图象可知,图象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冤就是物质的熔点,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是晶体;该物质从第10小讥开始熔化,到第25nl讥左右结束,约进行了157n出,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
故错误,8正确;
C.在第30爪出熔化完成,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故选人
8.【答案】B
【解析】解:4、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
3、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故8正确;
C、雪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故C错误;
。、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故选:Bo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
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液化和汽化现象的了解;
A升华需要吸热;
8.液体吸热汽化,体积增大;
C.液化石油气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的;
D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解答】
A甲图中,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现象需要吸热,错误;
A乙图中,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将其放入热水中体积变大,这是因为酒精汽化了,正确;
C.丙图中,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使可燃气体液化,错误;
。丁图中,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而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
火点,错误。
10.【答案】C
【解析】【分析】
这类题的基本解法是先求出液柱上升每厘米或每等份(每格)所表示的温度值,在计算实际测量时液柱上升的
长度或格数,从而求出测量的实际温度,或是据温度计刻度原理,列出温度变化量与相应液柱变化量成正
比来求解。
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汽,沸水的温度是100。(1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久所
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5
由于20久到80久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TC除以60个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值了,
即需;那么当示数为41冤时,从2(FC到41久之间有21个格,用21X粤算出的就是实际的温度;实际
OUoU
温度为60久时对应的温度根据上述原理同样可求。
【解答】
解:当温度为41T时,实际温度为亢=(41—20)X陪=35冤;
当实际温度为60久时,对应的温度为t=喘+20℃=56℃»
故选:Co
11.【答案】98液化吸热
【解析】解:从图示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5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是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沸腾时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98;液化;吸热。
(1)使用温度计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2)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3)液体沸腾时,要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液化现象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12.【答案】凝固
【解析】解: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为凝固,根据题中描述:”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
降低时会放热”,故得出此种物态变化为凝固。
故答案为:凝固。
本题考查凝固这种物态变化,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为凝固,根据题中
描述:”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降低时会放热”,分析题中的物态变化名称。
13.【答案】熔化
【解析】解:晶体熔化时会吸热外界的热,外界的热都用来减小分子间的束缚,部分分子能较自由地“游
动”,呈流动性,其宏观表现就是晶体的熔化。
故答案为:熔化。
本题考查了晶体熔化的微观解释,是一道基础题目。
14.【答案】吸热液化
【解析】解:该过程中,干冰迅速升华从周围物体吸热,使碗内液体变成冰淇淋;同时碗内外产生大量白
雾,这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吸热;液化。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熔化、
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
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5.【答案】升华
放
【解析】解:干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升华;放。
(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
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
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
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6.【答案】热胀冷缩
38.3℃
【解析】[1]球形容器内是空气,空气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所以它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而制成的。
[2]由图乙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口体温计示数为38.3。口体温计的示数是38.3。口没有将水银柱甩
下,用它去测量体温是37K的病人的体温,则该温度计的读数不变,还是38.3冤,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
玻璃泡。
17.【答案】升华
凝华
霜
【解析】解:
在烧杯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
华现象;
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发生了凝华现象;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霜是空气
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所以,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霜。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8.【答案】相同升华吸收水蒸气液化
【解析】解:用水壶烧开水时会出现“白气”是液态的小水珠,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用干冰制造“白
雾”是液态的小水珠,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因此“白气”和“白雾”的本质相同。
其中“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为温度降低
而液化变为小水珠,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B142B液体表面积大小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解析】解:(1)如图1所示,在探究物质熔化前后温度特点的实验中某一时刻读取温度计示数,其中正确
的读法是B,即视线应该与液面相平,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久,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42。&
(2)如图2,分别使用4、B两把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测量结果更准确的是刻度尺B,因为用刻度尺测物体
长度时,刻度线应该紧靠被测物体。
(3)如图3所示的是探究酒精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如图3甲,在玻璃片上分别滴有等量的酒精,将右侧的酒精水平摊开来,改变了液体的表面积,这是为了
探究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是否有关。
②有同学提出图3乙中被酒精灯加热的液滴会沸腾,导致实验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图中的铁杆向
上移动一段距离,减少热量的吸收。
③我们发现图3丙中右侧的液滴先蒸发完,因为右侧液体表面上方有空气的流动,说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1)B;1;42;(2)B;(3)①液体表面积大小;②上;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温度计读数时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视线与液柱的液面相平,还要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
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或重合,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若零刻线
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对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和刻度尺的使用,以及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
20.【答案】B不能应在4、B两玻璃板上滴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滴
【解析】【详解】[1]酒精灯加热B玻璃板,B玻璃板的温度比力玻璃板高,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所以B玻
璃板上的水干得更快。
[2][3]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应在完全相同的力、B两块玻璃板上分别
滴上等量的、表面积大小相同的水,而实验中滴入的是表面积大小不同的水,所以不能得出水蒸发的快慢
与液体的温度有关的实验结论。
21.【答案】(1)自下而上(2)晶体(3)不会
【解析】解:(1)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要先放酒精灯,根据外焰的高度确定石棉网的高度,再放烧杯,
确定试管的高度,最后放入温度计,根据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由图像知冰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说冰是晶体;
(3)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试管中的水温能达到沸腾的温度,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晶体;(3)不会。
(1)酒精灯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要先放酒精灯,根据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
(2)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铁趣味测试题及答案
- 新手如何准备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市场集中度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检验员考试知识体系框架试题及答案
- 媒介推广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检验员证书备考建议 试题及答案
- 政府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纺织品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题及答案
- 新育英员笔试题及答案
- 社会文化元素对广告设计的影响分析试题及答案
- 外语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 《基于杜邦分析法的公司盈利能力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700字
- 时政述评巴以冲突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 义齿戴入后的问题(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课件)
- 歌尔在线测评题
- 培训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去外婆家》教学设计二
- 2024年《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冲刺复习讲义
- 2024多级AO工艺污水处理技术规程
- 电影鉴赏评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艺术学院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