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月考历史及答案(八)_第1页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月考历史及答案(八)_第2页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月考历史及答案(八)_第3页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月考历史及答案(八)_第4页
云南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月考历史及答案(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名校月考试卷(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题号12345678选项ABBACCAC题号9选项ADBDCDCD【解析】考查云南史前文明发展。石纺轮表面的几何图案,体现了当时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可用于研究古代先民的审美观念,A项正确。材料未提供石纺轮用途的信息,不能支撑当时产生了家庭手工业的结论,排除B项。社会组织形式(如氏族结构、分工等)需结合遗址布局、多类遗迹遗物综合分析,石纺轮无法直接反映社会组织构成形式,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该石纺轮与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如独特产业、贸易等)的相互关联,缺乏信息支撑,排除D项。【解析】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材料明确指出楚国“合中原礼乐与荆蛮土风”,这是华夏文化与地方文化互动的结果,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B项正确。材料仅提到楚国青铜器“形制与铭文类同”中原,未涉及技术突破,A项错误。西周王室典籍是文化交融的“催化剂”,但核心动力仍是本土与中原的结合,且“系统继承”不符合史实,属于绝对化表述,C项错误。材料未提到百越各族群对中原文化的主动学习,D项错误。【解析】考查西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贵族、民众生活有了改善,社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B项正确。消费观念确实变化,但材料中“贵族使用料的来源及贸易路径,且《食方》记载的烹饪技法属于本土技术积累,与外来文化无直接关联,D项错误。【解析】考查唐朝的文化。唐代传奇对爱情故事的描写,适应了当时的市民价值取向,A项正确。仅《李娃传》涉及科举改变命运,《莺莺传》《柳毅传》未直接关联科举对阶层流动的作用,B项错传》均属于文学作品,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社会现实,D项错误。【解析】考查元代户籍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实行“诸色户计”,军户、站户、匠户等职业世袭,材料中各户类固定从业,C项正确。材料聚焦户籍分类,未涉及坊市的空间管理、交易规则等“规范”内容,A项错误。赋役户虽在表中有所体现,但“完善”需涵盖赋役种类、征收标准、管理制度等系统性内容,仅凭户数无法得出“体系完善”的结论,属过度延伸,B项错历史(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5页)历史(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2页(共5页)误。军户存在仅说明有军事人口分类,材料未体现军事控制的范围、手段或力度(如驻军分布、军事监管措施等),D项属以偏概全,D项错误。【解析】考查元明鼎革饮食观念变化。明初名医与明太祖对饮奶的看法,反映了明朝推翻元朝统治后建构自身正统观念的努力,体现了政治因素对社会习俗的有力影响,C项正确。明初对饮奶习俗的限制只是在文化习俗方面的一种表现,并不能说明民族融合趋势发生了逆转,A项错误。传统医学观念确实对饮食风尚有一定影响,但改变饮食风尚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孙思邈就鼓励饮用牛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任何信息表明中原地区经济结构发生了异变,D项错误。【解析】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材料中僧格林沁不了解英法火器在旷野的威力,最终导致惨败,这体现了在近代化战争面前,传统战争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存在巨大的局限性,A项正确。仅从材料所给的转译内容,无法直接得出西方新闻报道歪曲事实,而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清军失败,B项错误。材料主要描述的是战争的过程以及咸丰帝因战事失利而逃亡,没有反映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C项错误。僧格林沁的战术存在问题,但据此得出清军在战略战术上的问题,属于以偏概全。且从深层次看,这场战役的失败反映了传统战争模式在面对近代化战争时的不适应,D项错误。【解析】考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机关刊物。从报道工人的悲惨生活状况到推出相关特刊,都体现了《向导》在引导民众认识自身阶级地位和处境,进而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C项正确。中国工人运动在中共成立前就已经存在,如早期的工人罢工等,《向导》创办的目的更多是宣传主张、启迪民众,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过对工人生活状况的报道和相关特刊,来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着力提升民众的民族意识”表述较为宽泛,B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向导》报道的内容主要涉及工人阶级的生存状态,还有重大纪念日的文章,不能以点代面,认为《向导》致力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D项错误。【解析】考查抗战时期的武器生产。材料明确提到截止1943年兵工厂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支援前线,面对实力强于中国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坚持反抗,这折射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A项正确。“捷克式轻机枪”表明部分装备仍依赖仿制,B项错误。兵工厂的迁移和生产属于后勤保障范畴,与国民政府整体抗战策略无直接关联,材料未体现策略转变,C项错误。该厂选址强调“地形隐蔽、交通方便”,而非工业布局的宏观调整,D项错误。【解析】考查新中国“四个现代化”。根据材料,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推进现代化建设,这充分说明,实现现代化是国家发展战略,D项正确。根据材料,工业建设地位重要,但材料未体现工业“成为核心”,1954年表述中工业仅为四个现代化之一,且1963年后强调科技的关键作用,A项错误。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故B项错误。“交通运输业完成发展目标”缺乏材料和所学知识支撑,C项错误。【解析】考查改革开放。技术进步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成果,收购国外钢厂引进设备利于提升钢铁工业水平,体现对外开放助力产业升级,与材料中首钢的对外经济行为相符,B项正确。材料重点在于首钢的对外技术输出与设备引进,未直接体现国企改革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关系,A项错误。1985年,中国尚未确立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3页(共5页)体制的目标,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体制转型对国际地位提升的内容,主要围绕首钢的对外经济活动展开,与国际地位提升关联性不强,D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共和国。寡头政治是指由少数人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罗马共和国也是由元老院、执政官等少数权贵操纵的政权,故称寡头政治,D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实行奴隶制度,官员践行为民服务的理念不正确,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共和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A项错误。所有官职均无薪金并不意味着财政入不敷出,B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文化。根据材料信息,阿拉伯帝国私人藏书量巨大,这反映当时社会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C项正确。材料未显示阿拉伯的印刷技术,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待民间藏书的政策,B项错误。阿拉伯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但这与材料主旨无关,D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体育教育。根据材料信息,巴塞多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术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创造出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的“德绍五项”。他还材和分组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体现了体育教育具有人文主义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没有德意志国民素质与欧洲对比的信息,A项错误。1871年德国实现统一,B项错误。材料未提供巴塞多体育实践与军国主义联系的信息,C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苏俄国家建设。根据材料信息,列宁提出“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来担负”,希望“青年一代努力的结果将建立一个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这说明列宁意在号召青年投身国家建设的伟大事业,C项正确。十月革命创建了新生政权,A项错误。1921年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B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工业化,D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南南合作。根据材料信息,从七十七国集团到金砖国家组织,这说明南南合作机制不断深化,D项正确。当前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国家发展对比的信息,B项错误。C项有一定合理性,但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不能得出发展中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结论,C项错误。17.(14分)(1)同:都由政府主导并设机构管理;都有贸易货物登记制度;都实行战略物资禁运;都带来高额税收;都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任意2点4分)异:前者是同一个国家民族政权之间的互市,后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边境贸易;前者以陆地贸易为主,后者海陆并重;前者允许民间商人广泛参与,后者国家垄断丝绸贸易;前者以缙钱、纸币交易,后者黄金为标准;前者有文化产品交易,后者以经济战略目标为主。(任意2点4分)(2)积极作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与技术交流;减少民族政权之间的军事冲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促进儒家文化向辽、金等地传播,强化多民族政权的文化认同。(6分)【解析】本题以10~11世纪宋代榷场与拜占庭帝国边贸为切口,考查古代文明的多样性。试题联通中外,整合选必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符合云南省新高考命题趋势,较好地考查学生信息提取、比较与概括、论证与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比较宋代榷场与拜占庭帝国边贸的异同,学生可以从管理、税收、商品、范围等维度提炼异同。第(2)问简析宋代榷场的积极作用,需结合所历史(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4页(共5页)18.(14分)(1)原因:昆明水患频发;“劝课农桑”“重视水利”传统政策的影响;云南行省治所迁移、巩固边疆统治的需要。(6分)(2)意义:根治淮河等流域水患,保障农业生产;彰显“人民至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体现制度优势,增强国家认同;推动科学治水理念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8分)【解析】本题以赛典赤.赡思丁昆明治水与新中国初期大规模水利建设为切口,考查云南地方史与中国国家历史的互动。试题纵贯古今,重视对中华民族史、共和国史的考查,彰显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符合云南省新高考命题趋势,较好地考查学生关键能力,落实学科素养。第(1)问简析赛典赤.赡思丁昆明治水的原因,材料已有足够信息,学生逐层找关键信息即可完成。第(2)问要注意限定角度,国家治理根据所学选必教材,包含制度建设、经济管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等。新中国初期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历史意义可从根治水患、巩固政权、国家认同、生态文明等方面来分析。19.(12分)(1)变化:20世纪初期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与民主思想为主;一战后出现马克思主义和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二战后形成民族自决原则、泛非主义、不结盟运动反帝反殖思想。(6分)(2)说明:大批民族国家独立,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力量,冲击两极格局;通过联合国等平台争取平等话语权,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南南合作,积极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意3点6分)【解析】本题以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为切口,考查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试题关注亚非拉历史,较好地考查学生关键能力,落实学科素养。第(1)问概括20世纪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指导思想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材料已有足够信息,学生从20世纪初期、一战后、二战后等不同历史阶段查找关键信息即可完成。第(2)问要运用史实说明20世纪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改变了世界经济与政治版图”。在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考生结合所学知识从摧毁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角度史论结合地分析。20.(12分)【示例一】主题:英语的形成与扩张折射历史发展变迁。(2分)阐述: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平原,历史上以印欧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公元5世纪印欧人的分支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迁徙到不列颠岛,公元9世纪中叶印欧人的分支丹麦人迁徙到英国北部和东部,民族迁徙带来了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促进了英语的形成,丰富了英语的内涵。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兴起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些文化成就扩大了英语的影响力。在英国殖民扩张的影响下,英语逐渐扩大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范围。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进一步扩大了英语的影响。(8分)综上,英语发展历史折射英国与世界的互动,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们应该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前提加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构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化新局面。(2分)【示例二】主题:二战后美国推动英语成为世界性语言。(2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大英帝国衰落了,但同样讲英语的美国继之又成为世界头号霸历史(八)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5页(共5页)主,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冷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以迪斯尼乐园、好莱坞电影和麦当劳餐饮文化为代表的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