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奇葩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奇葩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奇葩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奇葩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葩刑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个行为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

A.故意杀人

B.酒后驾车

C.捡到钱包不归还

D.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答案:D

2.刑法中规定,以下哪种情况下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A.自首

B.故意伤害

C.抢劫

D.贪污

答案:A

3.以下哪个选项是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

A.甲在被乙追赶时,将乙打伤

B.甲在看到乙偷窃时,将乙打伤

C.甲在被乙攻击时,反击将乙打伤

D.甲在看到乙攻击丙时,将乙打伤

答案:C

4.刑法中规定的“紧急避险”是指?

A.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B.为了保护个人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C.为了保护他人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D.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答案:D

5.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中止”?

A.甲在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抓住而停止

B.乙在抢劫过程中,因同情被害人而停止

C.丙在诈骗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停止

D.丁在故意伤害过程中,因被害人逃跑而停止

答案:D

6.以下哪个行为不构成犯罪?

A.非法持有枪支

B.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C.非法捕捞水产品

D.非法下载音乐

答案:D

7.以下哪个选项是刑法中规定的“过失犯罪”?

A.甲因疏忽大意,导致火灾发生

B.乙因故意纵火,导致火灾发生

C.丙因故意杀人,导致他人死亡

D.丁因故意伤害,导致他人受伤

答案:A

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

A.甲乙共同策划并实施抢劫

B.甲乙共同策划,但只有甲实施抢劫

C.甲乙共同实施抢劫,但只有甲策划

D.甲独自实施抢劫

答案:D

9.以下哪个选项是刑法中规定的“累犯”?

A.甲在五年内因同一罪名被判刑两次

B.甲在五年内因不同罪名被判刑两次

C.甲在五年内因同一罪名被判刑一次

D.甲在五年内未被判刑

答案:A

1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自首”?

A.甲在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B.乙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C.丙在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丁在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多选)

A.故意杀人

B.酒后驾车

C.捡到钱包不归还

D.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答案:A,B

2.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多选)

A.自首

B.故意伤害

C.抢劫

D.贪污

答案:A

3.以下哪些选项是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多选)

A.甲在被乙追赶时,将乙打伤

B.甲在看到乙偷窃时,将乙打伤

C.甲在被乙攻击时,反击将乙打伤

D.甲在看到乙攻击丙时,将乙打伤

答案:C,D

4.刑法中规定的“紧急避险”是指?(多选)

A.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B.为了保护个人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C.为了保护他人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D.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

答案:A,D

5.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犯罪中止”?(多选)

A.甲在盗窃过程中,因害怕被抓住而停止

B.乙在抢劫过程中,因同情被害人而停止

C.丙在诈骗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停止

D.丁在故意伤害过程中,因被害人逃跑而停止

答案:B,D

6.以下哪些行为不构成犯罪?(多选)

A.非法持有枪支

B.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C.非法捕捞水产品

D.非法下载音乐

答案:C,D

7.以下哪些选项是刑法中规定的“过失犯罪”?(多选)

A.甲因疏忽大意,导致火灾发生

B.乙因故意纵火,导致火灾发生

C.丙因故意杀人,导致他人死亡

D.丁因故意伤害,导致他人受伤

答案:A

8.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多选)

A.甲乙共同策划并实施抢劫

B.甲乙共同策划,但只有甲实施抢劫

C.甲乙共同实施抢劫,但只有甲策划

D.甲独自实施抢劫

答案:C,D

9.以下哪些选项是刑法中规定的“累犯”?(多选)

A.甲在五年内因同一罪名被判刑两次

B.甲在五年内因不同罪名被判刑两次

C.甲在五年内因同一罪名被判刑一次

D.甲在五年内未被判刑

答案:A

10.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刑法中的“自首”?(多选)

A.甲在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

B.乙在犯罪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C.丙在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D.丁在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但未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答案:B,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故意杀人和酒后驾车都属于刑法中的犯罪行为。(对/错)

答案:对

2.自首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错)

答案:对

3.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对/错)

答案:错

4.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已采取的行为。(对/错)

答案:对

5.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因某种原因停止犯罪行为。(对/错)

答案:对

6.非法下载音乐构成犯罪。(对/错)

答案:错

7.过失犯罪是指因疏忽大意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对/错)

答案:对

8.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策划并实施犯罪。(对/错)

答案:对

9.累犯是指在五年内因同一罪名被判刑两次。(对/错)

答案:对

10.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错)

答案: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1)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防卫行为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3)防卫行为必须是在不法侵害发生时进行;(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5)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描述刑法中“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

答案:紧急避险的适用条件包括:(1)存在现实的危险;(2)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集体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3)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行为;(4)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3.阐述刑法中“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法律后果是,对于中止犯罪的人,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解释刑法中“共同犯罪”的含义及其特点。

答案: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其特点包括:(1)犯罪主体为两人以上;(2)犯罪主体之间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3)犯罪主体在犯罪过程中有共同的行为;(4)共同犯罪的各个成员对犯罪结果承担连带责任。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刑法中“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及其法律后果。

答案: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