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锋面气旋与锢囚锋_第1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锋面气旋与锢囚锋_第2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锋面气旋与锢囚锋_第3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锋面气旋与锢囚锋_第4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锋面气旋与锢囚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地理精准复习

锋面气旋与锢囚锋天气系统:知识导图天气形势图和气象要素示意图判读气压中心锋面分布(反气旋)高压中心和高压脊:天气晴朗低压槽或锋线(气旋)低压中心:阴雨天气冷锋:大风、降温、雨雪暖锋: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阴雨连绵结合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综合研判气温、降水、风向、风力等天气要素变化寒潮、沙尘暴伏旱台风我国锋面雨带移动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降水区域是()A.甲 B.乙 C.丙 D.丁2.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墨西哥湾【典型例题】DD图片信息:锋线在低压中心两侧,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低压冷气团暖气团低北半球锋面气旋45°N冷气团暖气团雨区雨区一、锋面气旋与天气102510201015低压低压槽102510201015低压低压槽赤道北南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西侧冷锋,东侧暖锋。不管冷锋还是暖锋,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注意:锋面位置、半球、雨区位置、移动方向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纬度地区的气旋系统,又称为“___________”。温带气旋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变式运用(1)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2)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6分)(1)地区:丙地。

依据: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

风速大、挟沙尘能力强。低压高压南半球气旋顺时针方向旋转(2)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偏北风偏南风偏西风二、锢囚锋

在锋面气旋中,由于冷气团移动较快,暖气团移动较慢,所以锋面气旋中的冷锋终将追上暖锋,最后冷锋与暖锋相叠,将地面的暖空气全部举升至空中,便形成锢囚锋。

D过程开始出现锢囚锋

当暖空气完全被囚锢到高空之后,由于地面气温差异减小,气压差异减小,气团驱动力逐渐消失,锋面气旋也最终消亡。所谓锢囚,是指暖气团被锢囚在高空。三种成因的锢囚锋

下图为华北某区域T1到T3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雨雪天气。1.T1时刻a、b间气压变化规律是()2.甲地从T1到T3时段的天气现象是()A.气压不断降低B.气温不断升高C.天气终未晴朗

D.风速一直减小3.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T3时刻甲、乙两地间锋面特征的是()A.B.C.D.【典型例题】BCA

下图为华北某区域T1到T3时刻气旋周围锋面的分布与发展过程示意图。T3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雨雪天气。标出气压中心、气团性质、移动方向低压低压低压暖气团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冷气团更冷气团更冷气团更冷气团高压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春末夏初冷锋南下到达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下图为华南地区某年春末一次锢囚锋示意图。(1)试分析春末夏初到达华南沿海地区的锋面稳定少动的原因。稳定少动被阻挡势力减弱华南北部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势力减弱暖空气势力较强①经过南岭(两广丘陵)受地形阻挡,风速减慢;②随着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气压差减小;③锋面势力减弱,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定,冷锋得以维持。(2)据图推测最容易形成暴雨的地区,并说明理由。暴雨被抬升水汽充足多气团相遇来自东海气流来自南海气流地区:北部湾北岸。理由: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上升气流强烈;气流Ⅱ、Ⅲ性质湿润,水汽充足;锋面稳定少动,雨带停留时间长。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春末夏初冷锋南下到达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下图为华南地区某年春末一次锢囚锋示意图。(3)结合所学知识及图文材料,简述这次华南锢囚锋的形成过程。影响我国南下的冷空气Ⅱ与暖气团Ⅲ相遇,形成冷锋;冷锋南下受地形阻挡,势力减弱;到达华南地区,冷气团Ⅱ逐渐变性,气温有所增加,湿度增大,锋面稳定少动;当更强冷空气Ⅰ南下与Ⅱ形成的较强冷锋,并追上第一条冷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先到达稳定少动的冷锋后到达的冷锋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春末夏初冷锋南下到达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下图为华南地区某年春末一次锢囚锋示意图。强对流天气之龙卷风成因与热带气旋相似广阔的暖洋面,提供充沛的水汽;海域水温高,水源条件充足较平坦的地形,有利于低空急流的形成。概念: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产生的,常与雷暴、冰雹和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系统“结伴而行”。作为强对流天气的一种,龙卷风可以说是对流风暴产生的最猛烈的天气现象。风力可达12级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几十分钟内),影响范围不大,但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可以把人吸走。发生时间和地区:龙卷风一般在温暖季节(午后)出现。从世界范围看,龙卷风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致为20°—50°)地区。其中美国是发生龙卷风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出现500次左右,澳大利亚、日本次之。中国龙卷风时有出现,主要发生在东部平原(华南、华东)地区,春、夏(4—8月)两季则是龙卷风的多发季节。上冷下热的大气层结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使其水平旋转;下垫面地温高,气流受热上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湿热气团的特点湿和热。湿:说明气流中水分多,多来自水域(河流、海洋、湖泊、森林)。热:温度高,水汽来自低纬度或有热源。通过读图可知,龙卷风频发地区位于美国中南部,距离墨西哥湾近,故湿热气团来自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纬度低,气温高,水汽充足。气流的抬升主要有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对流抬升)、地形的抬升、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抬升和气旋抬升。龙卷风频发区位于中低纬度,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湿热空气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放热,加热空气并进一步抬升;为中央大平原,缺乏地形的抬升条件;来自南部墨西哥湾的湿热气团与北来的冷干气团相遇,湿热气团抬升。大气的上升运动会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因而形成低气压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在水平运动过程中,大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影响,之所以会发生旋转,是地转偏向力影响的结果。【参考答案】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考查地形对风的影响。地形高低起伏可阻挡或削弱风力,平坦对风的摩擦力小。狭窄的地形加大风速,宽阔的地形利于风的流动。美国中部平原,主要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其地形特点:一是南北贯通(南到墨西哥湾沿岸,北到北冰洋沿岸),平原面积大;二是内部地形平坦,(美国山脉走向多为南北),对南北气流没有形成阻挡。这也是美国气候大陆性强的原因之一(冬冷夏热)。因此中部平原的作用应以南北连通、无地形阻挡为答题的要点。【参考答案】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根据第一问可知龙卷风的形成主要是南部的湿热气团和北部南下的冷干气团相遇湿热气团抬升形成,或湿热气团受热膨胀上升形成。春季高发,结合龙卷风形成的机制,抓住春季的特点:一是春季冷暖空气运动活跃,有利相遇;二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美国大陆南部地区增温快,地面温度高,一方面地面温度高有利于加剧抬升,另一方面,南北温差大,使冷暖气团性质差异明显,一旦相遇,抬升强烈,易产生龙卷风现象。【参考答案】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