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8课 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试卷_第1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8课 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试卷_第2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8课 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试卷_第3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8课 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试卷_第4页
【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期末必刷题(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第8课 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刷题第8课在实践出提高认识能力一、选择题1.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研究论文显示,他们可以利用潜艇在水下快速前进时,尾流产生的空气泡来进行对潜艇的搜寻和捕捉。未来需要更多精确的研究,使这一方案能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基础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重要③人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提升④正确的理性认识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耗费了一生的时间,去观察、记录和研究昆虫的家族、特征与习性,日复一日耐心地做着实验。他根据观察得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写出了《昆虫记》这部巨著。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影响②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需要深化为理性认识③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④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细致的观察奠定了法布尔的成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实践论》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这说明(

)①感性认识常常是具体的、表面的,理性认识则是抽象的、深刻的②感性认识通常较容易获得,理性认识则需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到③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和指导④理性认识来源于感官,是对感性认识的分析、判断和总结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毛主席曾经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生活中有些人所谓的“明白”,其实只是“感觉到了”,而并没有真正“理解”。这说明了(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同一阶段的两种反映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下列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二者相互联系③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直接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玉米的祖先”——野生玉米“大刍草”蛋白含量是现代玉米的3倍多,对我国而言每提高玉米蛋白含量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少进口800万吨大豆,但野生玉米人工驯化过程中丢失了控制玉米高蛋白的基因。我国科学家经过十年反复实验,成功找回并克隆了首个丢失的主效基因THP9,使玉米蛋白含量接近翻倍,提高了营养价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基因丢失是降低其营养价值的关键B.“野生祖先”遗传变异引入优质农作物促进了其功能的改良C.科学家经过研究建立起了现代玉米与大刍草之间自在联系D.科学家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研究中找到方法7.ChatGPT是一个专门的对话交互大型语言模型,可以无限逼近人的知识。有科学家指出,ChatGPT是通过实例来建立语词的意义和语词之间的联系,其表述方式是典型的经验主义。这表明(

)①ChatGPT的能动性活动受到科学技术的制约②ChatGPT实现了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跨越③ChatGPT提供的答案是基于以往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④ChatGPT能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但产生不了意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年8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研究论文显示,他们可以利用潜艇在水下快速前进时,尾流产生的空气泡来进行对潜艇的搜寻和捕捉。未来需要更多精确的研究,使这一方案能在实际运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基础

②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重要③人的认识在实践中逐步得到提升

④理性认识可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到:“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这强调(

)A.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B.认识运动是螺旋上升的过程C.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10.《列子·汤问》记载,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感性认识来自实践,比理性认识更可靠②感性认识是主观的,理性认识是客观的③感性认识反映现象,受复杂因素的影响④要重视理性认识,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ChatGPT使用一种名为“Transformer”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生成与人类语言相似的文本,也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答案。因此,ChatGPT可应用于写作、编辑、翻译等各种领域。这表明ChatGPT(

)A.具有简单的思想意识,可模拟人类活动B.可以主动、创造性地服务于人类C.通过推理和分析,将感性认识深化为理性认识D.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有助于推动认识的发展12.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学,以我国经济发展的火热实践和伟大成就为大背景,以个人生活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切入口,联系社会大环境思考,不临虚踏空,不僵化凝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说明我们应(

)①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性②坚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用所学理论指导解决现实问题③立足实践,逐渐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④与时俱进,突破社会既有条件推动实践创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元首外交是指国家元首之间的外交活动,通过国家元首的出访、会晤、协商等方式,增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国际和平与发展。回眸2023年开年以来的中国元首外交,硕果累累:有各国政党领袖的“云”聚一堂,有中俄两国元首的克宫深谈,有中法领导人共赏《高山流水》的琴韵悠长,有中国同中亚五国元首共植友谊林的绿意盎然,有金砖元首引领扩容的高朋满座……元首外交的累累硕果体现了(

)①感性认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和指导②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我国元首外交取得重大成果的总结③对我国元首外交活动的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④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的概括和提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3年8月16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免疫学讲席教授柴继杰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俭民,为在科研中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开创性工作,获得2023“生命科学奖”。首个抗病小体的发现为植物如何控制细胞死亡和免疫提供了线索,显著地推进了人们对植物免疫机制的认识。这说明(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正确的能动的反映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推动认识的发展④实践活动是获得首个抗病小体认识的来源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5.“大气河”是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天气现象之一。所谓“大气河”,是指大气中细长而强劲的水汽输送通道,一般长数千公里,宽数百公里。尽管没有固定“河道”,但“大气河”存在多发区域,常侵袭中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有研究表明“大气河”也是造成冬季海冰面积减少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

)①“大气河”现象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反映②“大气河”发生作用受大气运动规律的支配③“大气河”研究表明思维和存在不具同一性④“大气河”研究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现在,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而超大规模经济体可以也必须内部可循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可以看出(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取决于战略的反复性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中都包含有谬误的成分③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合成高浓度乙酸,并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油脂)。从哲学上看,从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说明(

)①获得认识———正确认识往往经过反复才能完成②掌握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发现谬误中的真理③发展认识———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中发展认识④把握联系———把人为事物联系转化为自在事物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3年10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了该领域的传统认识。这一最新发现(

)①表明真理在对自身否定中实现发展②离不开科研人员对规律的正确把握③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具有上升性特征④成功证明了某些领域不具有物质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近百年来,为了评价工程构件及各种材料的疲劳可靠性,人们往往依据ASTM、GB等现行测试标准,采用足够数量的疲劳试样进行大量长时疲劳测试。近期,中国科研团队建立了高通量(一次性对多个样本进行检测)疲劳测试方法与表征技术,实现了低成本、快速评估材料的疲劳可靠性。中国科研团队的研究表明(

)A.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C.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真正目的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0.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此后两千多年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直到19世纪初,俄罗斯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材料印证了(

)①认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③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④随着认知能力的增强,真理转化为谬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分析题21.用学过的相关哲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材料一

为治疗和应对各种重大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近代以来,我们在实践中发明了X光机(平面图),CT机(横切图片),核磁共振仪(纵切图片)等……激光刀,伽玛刀等……现在又有借助人工智能基础上研发的各种“机器手”,医生借助电脑与这些的“机器手”进行各种复杂的腹腔镜、胸腔镜等体内手术,微创手术、介入治疗等新疗法不断普及,治疗癌症、肿瘤的效果大大改善,病人的损伤小、创口小,身体恢复时间大为缩短。借助这些工具,医生对疾病的判断能力、诊断能力大为提高,大部分癌症的5年或10年存活率大大提高。(1)如何理解“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2)结合材料,用学过的哲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2.材料一

东汉的王充认为,“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意思是说,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浮于表面,所见不过鱼虾之属;深入下去,方睹蛟龙之大观。有些人在观察社会时,看不到中国社会生活中有深层价值的东西,“有眼不识荆山玉”。一个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足以安放每一位有志者的理想: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城乡鸿沟的跨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这确实是一个既能感受个人命运浮沉,又能思考中华民族复兴大势的时代。材料二

2023年4月,福州郭先生的好友突然通过微信视频联系到他,两人经过短暂聊天后,好友告诉郭先生,自己的朋友在外地投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且需要公对公账户过账,所以想要借用郭先生公司的账户走一下账。基于视频聊天信任的前提下,郭先生没有核实钱是否到账,先后分两笔把430万元给对方打了过去。后来发现他遇上了“高端”骗局,骗子通过AI换脸技术变成了朋友的模样,声音也通过AI模拟成了朋友的声音,佯装成好友对他实施了诈骗。“认识不只是眼睛与事物的相遇。”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哲学角度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暑假,有不少同学纷纷化身“小农夫”,在专业农耕老师带领下,卷起裤腿、撸起袖子,体验下田劳作,种下了青绿的秧苗,也种下了希望。有不少同学走进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资源场所,去领略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去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也体会到考古的乐趣和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让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大课堂。毫无疑问,这样的“社会大课堂”正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需要的,也很有现实意义。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行政复议法,明确行政复议原则、职责和保障,完善行政复议范围有关规定,增加行政复议申请便民举措,强化行政复议吸纳和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完善行政复议受理及审理程序,加强行政复议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等。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将更好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说明修订行政复议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