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系统梳理记叙文的文体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2.明确记叙文阅读常见的考查题型,掌握针对性的答题技巧与规范,提升答题准确性。
3.通过典型例题分析与专项练习,培养学生快速理解文本、准确提取关键信息、深入分析
文本内涵的阅读能力。
二、知识梳理
(一)记叙文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线索】:贯穿全文的脉络,可以是人物、事物、情感、时间、地点等。作用是使文章
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记叙方式】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倒叙: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片段,再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能造成悬念,吸引
读者。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补充背景材料,丰富文章内容,使情
节更加完整。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等,展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精神面貌。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表现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生动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状态。
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如天气、季节、山川、河流等,作用有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等。
社会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人物活动提供
场景。
【主题】:文章通过对人、事、景、物的描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第1页共14页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概括理解类】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题技巧:①明确线索类型:记叙文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包括人物线索(如以某
个人物的见闻、经历为线索)、事物线索(如某一具体物品贯穿全文)、事件线索(以
中心事件的发展过程为线索)、情感线索(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时间
线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空间线索(按照空间的转换来安排内容)等。
②整体感知文章,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以及能够体现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关
键要素,这些往往可能是线索的标志。③结构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将……
内容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内容方面:“以……为线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了……
的主题”。情感方面:“清晰地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变化,使读者更能体会到……情感,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答题技巧:按照“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格式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
明了。如果有多个事件,要分别概括。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答题技巧:仔细阅读文本,圈画出描述该事物的相关语句,注意文中对事物的细节描写、
作者的评价以及其他相关人物的看法等。从圈画的语句中提炼出能够体现事物特点(优
点、用途)的关键词或关键短语。将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去除重复的内容,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有时文中对事物特点的描述较为
隐晦,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情节发展、人物的行为反应等来推断,不能脱离文章的整体意
境和作者的意图。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题技巧:回归文本,定位相关信息,仔细阅读该句子所在的上下文内容。分析来寻找
线索,有些问题的答案不能仅仅从句子的上下文直接找到,还需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写
作背景来分析。
【赏析类】
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标题的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揭
示文章主题;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等。
第2页共14页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分析词语的含义、表达效果,如动词的准确生动、形容词的形象贴切等。答题格式为“词
语含义+表达效果(写出了……,表现了……)”。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请说说画线
句子的表达效果。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词
语运用、句式特点等角度入手。答题格式为“手法+内容+效果(表达了……情感,
突出了……特点等)”。
4.某段、某一情节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题技巧:
①开头段: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奠定情感基调等。中间段:承
上启下,过渡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等。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照应
开头等。
②某一情节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与前文……相呼应,突出人
物性格,表现文章主题等。
5.请分析文中XX的形象或文中的XX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题技巧:①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②仔细梳理文中人物参与的事件,分析他们在事件中
的行为和决策。③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观察人物与周围人的相处方式和关系。④从
作者的评价和暗示分析,留意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以及那些能够体现作者
态度的描述。例如,作者形容某个人“是一个真正的勇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从不
退缩”,这就直接点明了人物勇敢无畏的形象。
结合时代背景和环境描写分析。
6.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题技巧
对比:将……与……进行对比,突出了……,鲜明地表现了……
伏笔:文章在……处埋下伏笔,为后文……做了铺垫,使文章情节更加连贯、合理,增
强了故事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象征: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象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使抽象的思想
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含义题理解类】
第3页共14页
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答题技巧: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
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答题技巧: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
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答题技巧: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表层含义即句子的字面意思,深层含义
要结合文章主题、作者情感、上下文语境等进行分析。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答题技巧:只要符合题干的要求,联系文章的内容,有具体的事例说明,表述合理即可。
【实例引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芬芳的蜡梅花
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
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
的“捣蛋鬼”。
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
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
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
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
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
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
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
我放心地笑了……
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
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
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
第4页共14页
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
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
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其实,我只需栗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们在*力地“帮
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
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
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
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
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
心,思忖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
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
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
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
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
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
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L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本文以“蜡梅花”为线索。
思路解析:明确线索类型,“蜡梅花”属于事物线索。整体感知文章,文中围绕蜡梅花
展开了一系列情节,且多次出现与蜡梅花相关的内容,符合事物线索特征,所以确定其
为线索。从结构上,它使文章层次清晰,内容连贯;从内容上,推动了师生关系发展的
情节,突出了师生情谊的主题;从情感上,蜡梅花象征着孩子们的美好心灵,展现了情
感变化。
第5页共14页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接管初三一个有“捣蛋鬼”的班级,以咽炎难题拉近与学生距离,孩子们
得知可用蜡梅花拌蜂蜜治咽炎后,主动帮“我”寻找蜡梅花,最后“我”收到学生寄来
的蜡梅花,回忆起这段温暖的经历。
思路解析:按照“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格式。人物是“我”和学生们。
起因是“我”接管班级;经过是用咽炎难题交流,学生帮找蜡梅花;结果是收到蜡梅花
回忆往事。整合关键信息,简洁表述。
3.文中的蜡梅花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蜡梅花具有芬芳、美丽的特点,生长在荒园,还承载着孩子们对老师的关爱之情。
思路解析:阅读文本,文中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
等对蜡梅花芬芳的描写,“美丽的蜡梅花”体现其美丽。同时,从孩子们寻找蜡梅花送
给老师,能看出蜡梅花承载着关爱。从文中相关语句提取信息,归纳概括。
4.文中孩子们为什么要帮“我”寻找蜡梅花?
答案:孩子们帮“我”寻找蜡梅花,一是因为“我”真诚地向他们求助,拉近了与他们
的距离,让他们想要帮助“我”;二是他们得知蜡梅花拌蜂蜜能治“我”的咽炎,出于
对老师的关心。
思路解析:回归文本,从“我”与孩子们交流咽炎问题,他们积极献计献策,可看出“我”
的求助让他们愿意帮忙;“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及
后续找花行动,表明因能治病而关心老师去寻找。结合上下文分析原因。
5.分析文章标题“芬芳的蜡梅花”的作用。
答案: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围绕孩子们为“我”寻找蜡梅花以及蜡梅花所承载的
情感展开;②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③象征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揭
示文章主题,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④设置悬念,“芬芳”一词吸引读者,引发
对蜡梅花为何芬芳及背后故事的好奇。
思路解析:依据标题作用答题技巧,从内容上看,故事围绕蜡梅花展开;从线索角度,
其串联情节;从主题方面,象征孩子心灵,体现师生情;从悬念角度,“芬芳”引发好
奇,按此分析作答。
6.赏析文中加点词语“卖力”的表达效果。
答案:“卖力”一词意思是很努力、下大力气。文中生动地写出孩子们积极为“我”寻
找治疗咽炎方法、寻找蜡梅花的状态,表现出孩子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的热
第6页共14页
情,体现了孩子们善良、纯真的品质。
思路解析:先解释词语含义,再结合文本分析其在文中描述孩子们行为时的表达效果,
最后阐述表现出的人物品质,按照答题格式作答。
7.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
心里。”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将“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比作“雪花”,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像雪花一样轻柔、自然地走进彼此心里(内
容),表现出“我”和孩子们开始相互理解、接纳,情感逐渐拉近(效果)。
思路解析:根据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等角度入手技巧,先判断出比喻修辞,再分析把什
么比作什么及这样写的效果,即对情感表达的作用。
8.文章第段写“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这一情节承接上文孩子们找到蜡梅树林并要摘花的内容,为下文“我”得知那是
荒园且和孩子们踏雪访梅做铺垫。同时,体现出“我”对孩子们行为的关心和谨慎态度,
侧面表现出“我”对学生的关爱。
思路解析:按照情节作用答题技巧,从结构上分析其与上下文的联系,即承上启下;从
内容上分析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即体现“我”对学生的关爱。
9.请分析文中“小胖”的形象。
答案:小胖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孩子,从他最先提出用蜡梅花拌蜂蜜治咽炎以及能明白“我”
的心思可看出;他善良有爱心,积极帮助老师寻找蜡梅花;他还很有责任感,主动带领
同学找花,最后在课桌上改“恨”为“爱”,表现出他内心的转变和对班级的热爱。
思路解析:从人物描写角度,小胖的语言、行为体现其特点;从事件角度,找花等行为
展现品质;从人物关系角度,与老师、同学相处中表现出的态度可分析其形象,综合分
析作答。
10.文章运用了象征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文章运用象征手法,以“芬芳的蜡梅花”象征孩子们美好的心灵(象征体和象征
意义),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师生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主题相关内容),使抽象的情感
变得具体可感,丰富了文章内涵,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主旨(作用)。
思路解析:根据象征手法答题技巧,明确象征体和象征意义,阐述对主题表达和文章内
涵丰富的作用。
11.分析文章标题“芬芳的蜡梅花”的含义。
第7页共14页
答案:表层含义指蜡梅花本身具有芬芳的香气(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象征孩子们美
好的心灵,他们对老师的关爱如同蜡梅花的芬芳,让老师感到温暖,也体现了师生之间
深厚美好的情谊(深层含义)。
思路解析: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分析,表层从蜡梅花的自然属性理解,深层结合文章主
题、情感分析其象征意义。
1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
答案:例1:在人际交往中,真诚的力量不可忽视。比如,班级组织活动,大家意见不一,
气氛有些紧张。我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倾听他人意见,最终我们达成共识,活动
也十分成功。这让我明白,真诚能化解矛盾,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例2:关爱他人能创造美好的氛围。:生活中,我们也应心怀关爱,点滴关爱汇聚起来,
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思路解析:紧扣文章主旨提炼启示:文章围绕师生关系展开,从老师的真诚、学生的关
爱以及师生间相互发现优点等方面体现了积极的情感与行为。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举例。
总结升华,强调这些启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课堂巩固】
一、阅读《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完成题目。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
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
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
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
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
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破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
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
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
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
第8页共14页
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
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
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
在嘀咕:那个“破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
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
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
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父亲的
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
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
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
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
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
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
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
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
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
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
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
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
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
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
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
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第9页共14页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本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作用:清晰地展现了“我”的情感历程,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我”的内心世界,增强
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串联起文章的各个情节,使文章结构严谨。
思路解析:根据线索判断技巧,关注文中“我”情感相关的表述,如“我特别敏感、孤
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我兴奋不已”“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等,确定情感变化
为线索。再从结构和情感表达方面阐述其作用,结构上串联情节,情感上展现内心世界、
增强感染力。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我”遭受同学歧视,考了第一名后,因自卑不想让身为农民的父亲参加家长大
会。但父亲依然冒着风雪赶来,在窗外聆听校长讲话,“我”最终勇敢地向大家介绍了
父亲,父亲的话让“我”明白了不必自卑,勤奋能改变一切的道理。
思路解析:按照“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格式。人物是“我”和父亲。
起因是“我”在学校受歧视及面临家长会;经过是“我”不想父亲参加,父亲仍赶来;
结果是父亲的话让“我”明白道理。提取关键信息,简洁概括。
3.请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答案:①父亲是一个朴实勤劳的人,从他身为农民,辛苦劳作可以看出。②他非常爱自
己的孩子,为“我”在竞赛中获奖而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还想穿着
春节才舍得穿的皮大衣去参加家长会。③父亲是一个坚强且明事理的人,当“我”不让
他去参加家长会时,他虽笑容凝固但并未生气,最后还教育“我”不要自卑,要勤奋。
思路解析:从人物描写角度,文中对父亲语言、神态描写体现其性格;从事件角度,父
亲对“我”获奖的反应及面对“我”拒绝他参加家长会的态度等事件展现其品质;从作
者评价和暗示角度,字里行间体现父亲的形象特点。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4.文章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作用:描写了北风呼啸、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渲染了寒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我”
因自卑而产生的凄凉、难过的心情,同时为下文父亲在风雪中赶来的情节做铺垫。
思路解析:根据环境描写分类,判断为自然环境描写。从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情
节等方面分析作用,结合文本中“我”的心情及后续父亲出现的情节作答。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处父亲说的“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
第10页共14页
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表层含义是父亲告诉“我”不要因为别人的歧视而自卑,那些歧视只是暂时的。
深层含义是鼓励“我”作为男子汉要勤奋努力,通过自身的奋斗去获得和别人一样的生
活,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期望,也蕴含着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思路解析: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分析。表层理解句子字面意思,深层结合文章主题,即
父亲对“我”的教育以及文章传达的努力改变命运的主旨进行分析。
6.分析文章标题“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的作用。
答案:①概括了文章的一个重要情节,即父亲在风雪中站在窗外,肩头落满雪花的场景。
②“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这一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
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象征着父亲对“我”无声的关爱,突出了父亲的形象,也揭示了
文章父爱的主题。
思路解析:依据标题作用答题技巧,从内容上概括情节;从吸引读者角度,强调画面的
冲击力;从主题方面,分析其象征意义及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7.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对比:将“我”的自卑、敏感与父亲的坚强、明事理进行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形
象,也表现出“我”思想认识的转变过程,鲜明地表达了文章要勇敢面对歧视,通过勤
奋改变命运的主题。
思路解析:根据对比手法答题技巧,先找出对比双方,即“我”和父亲不同的表现;再
分析对比突出的内容,如父亲形象及“我”的转变;最后阐述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课后作业】
二、阅读《一碗热汤》,完成题目。
一碗热汤
赵向辉
①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②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
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
了下来。
③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
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第11页共14页
④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⑤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
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⑥“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
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餐就可赠送
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
⑦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⑧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
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⑨“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⑩“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
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⑪“您家住哪儿?”
⑫“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⑬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
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
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一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⑭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
⑮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
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
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
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一下手,然后又
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2000元!”
⑯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
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
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
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
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0-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
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第12页共14页
⑱®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
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们都是好
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溶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
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
人看穿了。”
额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作文中的责任与担当试题及答案
- 资本市场的风险与机遇试题及答案
-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控制策略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原理重点基础知识点
- 公共体育场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公司火灾-爆炸应急预案(3篇)
- 血液透析火灾的应急预案(3篇)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准备技巧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与新途径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练习题及专家解析试题及答案
- 音协入会申请书
- 外卖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智慧运输运营》课程标准
- 2025届陕西省汉中南郑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员工团队合作
- 压缩空气管道管理规定模版(3篇)
- 当代中国外交(外交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外交学院
- 舆情监测平台解决方案
- 初中地理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沪教版-2024-2025学年
- 防汛抢险人员安全培训
- 《香菱形象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