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黄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黄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黄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黄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冈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普及

B.秦汉时期,推广了都江堰等水利工程

C.唐代出现了“两税法”,改变了赋税制度

D.宋元时期,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

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手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B.隋唐时期,陶瓷业、纺织业、制瓷业等手工业繁荣

C.宋元时期,手工业出现了“南工北商”的现象

D.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市”的概念

B.秦汉时期,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C.隋唐时期,商业繁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商业城市

D.宋元时期,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

B.秦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王充提出了“五行说”

C.隋唐时期,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四大发明

D.宋元时期,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徐霞客完成了《徐霞客游记》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

D.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分封制

B.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

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D.宋元时期,实行行省制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相互融合

B.秦汉时期,实行民族融合政策

C.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紧张

D.宋元时期,各民族共同发展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与周边国家频繁发生战争

B.秦汉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

C.隋唐时期,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

D.宋元时期,对外关系相对封闭

9.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

B.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

D.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个阶段

B.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复杂性等特点

C.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民族融合、对外开放等特点

D.中国古代历史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清朝结束。()

2.唐代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3.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4.元代的郭守敬改进了浑天仪,使天文学得到了很大发展。()

5.明代的郑和下西洋七次,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6.清代的《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修书籍。()

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8.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贸易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等。()

9.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主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0.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

2.简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

3.简述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4.简述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主要历史事件。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结合所学,论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2.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科技史的影响。

五、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哪个朝代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下列哪个发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术

D.印刷术

3.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汉武帝推行郡县制

C.隋朝建立科举制度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4.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开元盛世”?()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下列哪个朝代被称为“两税法”的实行时期?()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6.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金兵南侵

D.元朝灭亡

7.下列哪个朝代被称为“南宋”?()

A.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

B.宋太宗赵光义建立的宋朝

C.宋真宗赵恒建立的宋朝

D.宋理宗赵昚建立的宋朝

8.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行省制”?()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9.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海禁”政策?()

A.明朝

B.清朝

C.元朝

D.宋朝

10.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B、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普及,秦汉时期推广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宋元时期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

2.A、B、C。解析:秦汉时期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隋唐时期陶瓷业、纺织业、制瓷业等手工业繁荣,宋元时期手工业出现“南工北商”的现象,明清时期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3.A、C、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市”的概念,隋唐时期商业繁荣,出现许多著名的商业城市,宋元时期商业发展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4.A、B、C、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秦汉时期张衡发明地动仪,王充提出“五行说”,隋唐时期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宋元时期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徐霞客完成《徐霞客游记》。

5.A、B、C、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6.A、B、C、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宋元时期实行行省制。

7.A、B、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相互融合,秦汉时期实行民族融合政策,宋元时期各民族共同发展。

8.A、B、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与周边国家频繁发生战争,秦汉时期开辟丝绸之路,隋唐时期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宋元时期对外关系相对封闭。

9.A、B、C、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秦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10.A、B、C、D。解析: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两个阶段,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复杂性等特点,多元化、民族融合、对外开放等特点,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正确。解析: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清朝末年的1905年结束。

2.错误。解析:“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的一次叛乱,不是农民起义。

3.正确。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描绘了汴京的繁华景象。

4.正确。解析: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改进了浑天仪。

5.正确。解析:郑和下西洋七次,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

6.正确。解析:《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大型官修书籍。

7.正确。解析:“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8.正确。解析:“丝绸之路”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等。

9.正确。解析:“儒家思想”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0.正确。解析:“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

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等。

2.解析: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有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往活跃等。

3.解析: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包括指南针的改进、火药的广泛应用、印刷术的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等。

4.解析: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主要历史事件包括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抗击沙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