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8月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8月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8月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8月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8月联考情景默写习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

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

称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二种境界,此境界传达了为追求理想而孜孜不

倦的精神。

(2)李白笔下的山雄伟高峻,气势磅礴,如《蜀道难》中“”

一句以夸张手法极言群峰之高,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一句极言天姥山高与天齐。

(3)李密在《陈情表》中用“”两句表明自

己本来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从而打消了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与疑虑。

【答案】①.衣带渐宽终不悔②.为伊消得人憔悴③连峰去天不盈尺④.天

姥连天向天横⑤.本图宦达⑥.不矜名节

17.(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8月月考)默写。

(1)《种树郭橐驼传》中,一般种树的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关心太过,什么都

放不下,旦视暮抚,更有甚者,"",这些压抑了、

甚至扼杀了树木的生机。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

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

(3)音乐无形,难以摹状,才华横溢的诗人往往从侧面着笔,以听者反应凸显

音乐的感染力,如:"0”

【答案】①.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③.乐盘

游④.则思三驱以为度⑤.舞幽壑之潜蛟⑥.泣孤舟之凝妇(东

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

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为“,"O

(2)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

将夸张手法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并运用衬托的手法夫写山高。

(3)当朋友因痛悔过云无法自拔,而忽略了当下和未来时,我们可以用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相劝

解。

【答案】①.俯仰之间②.已为陈迹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④.下有冲波逆

折之回川⑤.悟已往之不谏⑥.知来者之可追

17.(湖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即使不善奔走,只要借助舆马,就会出现“"

的结果;即使不善游泳,只要借助舟楫,也会出现""的结果。

(2)杜牧笔下的阿房宫宏大宽广,以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气候冷暖不齐,其

中描写温暖的两句是“

(3)小明画了一幅江水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有想好。王老师认为

不妨直接用唐宋诗人成句,比如“,"就很

好。

【答案】①.而致千里②.而绝江河③.歌台暖响④.春光融融⑤.不知江

月待何人⑥.但见长江送流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黄师塔前江水

东,春光懒困倚微风;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吉林省Besi友好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补写出下列

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温庭筠在《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主人公慢慢地打扮梳洗,体现

了惆怅倦怠之情态的两句是:

(2)古诗文中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如《李凭箜篌引》中的

""和《赤壁赋》中的"",都是通过蛟龙起舞的画面

来表现的。

(3)假如你是李华,你的朋友即将前往西南地区的大学学习,你可选择诗句

“”来表现山中景色的魅力。

【答案】①.懒起画蛾眉②.弄妆梳洗迟③.老鱼跳波瘦蛟舞④.舞幽壑之潜

蛟⑤.连峰去天不盈尺

⑥.枯松倒挂倚绝壁(长湍瀑流争喧眩,砾崖转石万壑雷/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

兮惊层巅)

17.(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8月起点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两句以廉颇自况,表达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

的悲痛愤慨。

(2)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所言,六

国足以抵御秦国保全自己的途径是“”

(3)在许多古诗文中,常用“鸥”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自由自在、淡泊宁静、

闲适惬意等情感,如“"两句。

【答案】①.廉颇老矣②.尚能饭否③.使六国各爱其人④.则足以拒

秦⑤.舍南舍北皆春水⑥.但见群鸥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7.(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①《孟子•尽心下》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屈原列传》""

两句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②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运用叠词描绘了一幅树木茂

盛繁荣、泉水潺潺流淌的图画。

③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一经上映,受到很多人的喜爰,请写出含有“长安"

二字的诗句,如""。

【答案】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举类迩而见义远③.木欣欣以向

荣④.泉涓渭而始流⑤西北望长安⑥.可怜无数山(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干门次第开)

17.(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一思疏》中,提出“”的用人纳谏的策略,

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

(2)古代文人常以酒器指代酒,表达不同的心境,苏筑在他的《赤壁赋》和《念

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各自用“,”和“,”分别表达了欢聚和祭奠

之意。

(3)“空”虽表示无,但在诗歌中别有意味,尤其在景物描写中时常出现。例

如“"。

【答案】①.简能而任之②.择善而从之③.举匏樽以相属④.一尊还酹江

月⑤.映阶碧草自春色⑥.隔夜黄裙空好音(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空山新雨

后天气晚来秋)

17.(湘豫名校联考2023・2。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两句用香草

做比喻,说明自己是因为德行高尚而遭到贱戮。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比喻、对比手法,以质问语气,抨击秦统治者贪

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行为的句子是:“?

(3)雨是自然现象,可给大地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希望,有着积极的意义。

唐宋诗词中表达这一思想韵味的不少,如“

【答案】①.既替余以蕙镇兮②.又申之以揽童③.奈何取之尽锚铢④.用之

如泥沙⑤.天街小雨润如酥⑥.草色遥看近却无(示例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

17.(河南省溪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摸底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

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正面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这与贾

谊《过秦论》中描述的九国联盟瓦解后""的现象是一致的。

(2)杜甫在《客至》一诗中""的家常话语,在歉疚之

中更显主客亲近。

(3)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某种乐器抒发哀怨惆怅的情感,比如“

【答案】①.弊在赂秦②.争割地而赂秦③.盘飨市远无兼味④.樽酒家贫只

旧酷⑤.锦瑟无端五十弦⑥.一弦一柱思华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潺阳地偏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7.(甘肃省武威市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论证要善于凭借外物时说,顺着风呼喊,"______",但会被

听得更清楚;"",不是因为能够游泳,而能横渡江河。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

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答案】①.声非加疾也②.假舟楫者③.雕栏玉砌应犹在④.只朱颜

改⑤.沧海月明珠有泪⑥.蓝田口暖玉生烟(示例二:寄蜉蜥于天地渺沧海之一

粟示例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7.(广西南宁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8月教学质量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

中的空缺部分。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两句简练生

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感情。

(2)《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

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_

(3)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有时会引发人们美人迟暮、时光易逝的惆怅,

如: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夕阳西下②.断肠人在天涯③.知不可乎骤得④.托遗响于悲

风⑤.高堂明镜悲白发⑥.朝如青丝暮成雪(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己先斑/

晓镜但愁云整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7.(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补写出下列句

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竞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

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李贺的《李凭

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

(2)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

琶行(并序)》中选句,最恰当的一句应是“”。古代诗人常以酒为媒

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一句,就表现出了白居易因被贬

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3)唐宋诗词中有不少以反问引起读者关注和思考、表达强烈情感的诗句,如

【答案】①.舞幽螫之潜蛟②.老鱼跳波瘦蛟舞③.此时无声胜有声④.往往

取酒还独倾⑤.安能摧眉行腰事权贵⑥.使我不得开心颜(岂无山歌与村笛,呕

哑嘲啦难为听。/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暮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7.(河南省洛阳市等三地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补写出下列句

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化用"乌鸦反哺"典故表达奉养祖母之心的两句是

(2)苏轼《赤壁赋》中先说万物各有其主,接着以"

两句,勉励人一定要修身自好,莫存非分之想。

(3)杜甫《客至》中,","两句家常话语,在

歉疚之中更显出主客之间的亲近。

【答案】①.乌鸟私情②.愿乞终养③.苟非吾之所有④.虽一毫而莫

取⑤.盘阳市远无兼味⑥.樽酒家贫只旧酷

17.(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

分。

(1)生死是人生大事,面对生死,陶渊明和王羲之不约而同地否定了庄子的观

点。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否定了庄子"乘彼白云,归于

帝乡”的幻想。王羲之则在《兰亭集序》中用""告诉

世人,庄子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2)姜夔《扬州慢》中""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

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

(3)"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更是承载着无尽的漂泊之苦、

思乡之情或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等,如

【答案】①.帝乡不可期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③.齐彭痂为妄作④.尽

芹麦青青⑤.谁家今夜扁舟子⑥.何处相思明月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

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17.(河南省通义大联考2023-2024学年8月高三第一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空缺部分。

(1)古代诗歌阅读中提及“倒句"这一概念。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除"荡胸

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外,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谪仙人大梦吴越,""

也运用了倒句的方法。

(2)小刚作文征文比赛获得特等奖,汪老师望见他眉飞色舞,十分担心,教导

小刚:"人生起伏难料,面对辉煌成绩更应对骄傲自满产生畏惧之心,魏征于《谏

太宗十思疏》有云:’',你一定要时刻铭记于心啊!”

(3)姚晶在《登泰山记》以“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描述了凛冬恶劣的

天气,意在表达天气对行路造成的不便;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亦有相似之处。

【答案】①.一夜飞度镜湖月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③.穷冬烈风④.大

雪深数尺

17.(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用""两句,描述自己随着小

船的漂荡,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对陈涉发动起义取得了人民的赞同和支持的场景,贾谊《过秦论》中的

""用比喻的手法加以描绘。

(3)"水"具有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常用"水"来比喻

愁绪,如""。

【答案】①.纵一苇之所如②.凌万顷之茫然③.天下云集响应④.赢粮而景

从⑤.问君能有几多愁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17.(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科技城校2023—2024学年新高三暑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中用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

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一句"",表现扬州"城春

草木深"的荒凉景象。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飞瀑,冲击

山崖,更显蜀道之艰险.

(3)《蜀相》中一句""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一句""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