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化学训练专题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单选题
1.(23-24高一下•重庆•阶段练习)研究表明金属铁能与N2O、CO反应,其反应的能量变化
与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B.Fe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加入铁,可使反应的热量变化减小
D.Fe+N2O-FeO+N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23-24高一下.广东江门•阶段练习)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伤的是
a
反应
总
能
依
物
生成
A.Ba(OH),・8H2。与NH,C1反应的能量变化B.除去CH,中少量的C/,
氨气
J5滴5%
,CuSO4溶液
n图2mL10%
,含酚法)
gNaOH溶液
C.演示喷泉实验D.新制Cu(OH),的制备
A.AB.BC.CD.D
3.(23-24高一下•四川内江•阶段练习)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02和NOz,在一定条
件卜.发生反应SO式g)+NO,(g).,SO3(g)+NO(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
①反应在c点到达平衡
②SO?浓度:a点小于c点
③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④及尸,ab段NO>的消耗量小于be段NO2的消耗量
⑤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⑥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⑦逆反应速率图象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趋势相同
A.3个B.4个C.5个D.6个
4.(23-24高一下.河北张家口•阶段练习)下列能量变化与图示能量变化一致的化学反应是
A.金属钠与水B.NH’CI晶体与Ba(OH)2,8H2。混合搅拌
C.液态水变成水蒸气D.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
5.(23-24高二下.安徽六安•期中)已知:①Zn(s)+gc)2(g)=ZnO(s)AH-348.3kJ.mcr'
②2Ag(s)+;C)2(g)=Ag2O(s)AH=-3l.0kJ.mor'
则Zn(s)与Ag2O(s)反应生成ZnO(s)和Ag(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Zn(s)+Ag2O(s)=ZiiO(s)+2Ag(s)AH=+317.3kJ・mol"
试卷第2页,共10页
1
B.Zn+Ag2O=ZnO+2Ag△H=+317.3kJ.mol
C.Zn(s)+Ag2O(s)=ZnO(s)+2Ag(s)△H=317.3kJ・mol"
D.2Zn(s)+2Ag2O(s)=2ZnO(s)+4Ag(s)△H=+634.6kJ・mo「
6.(23-24高一下.重庆万州.期中)如图是金属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卜列
说法正确的是
Mg(s)+X2(g)
0
-400
-800
-1200
反应过程
A.稳定性:MgF2(s)>MgCl2(S)>MgBr2(s)>MgI2(s)
B.FtlMgb(s)转化为MgCb(s)需要吸收能量
C.22.4LF?(g)与足量Mg反应生成MgF2(s)放热1124kJ
D.由图可知,MgBn(s)分解吸收的能量比MgCHs)多
7.(23-24高一下.北京•期中)已知:2H,(g)+O,(g)=2HQ(g)AH=-«kJmor,
揖嗡jH。。中号。+0,
已知a、b、c均大于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H?与反应生.成水放出的热量为akJ
B.氢分子变为氢原子需要放出bkJ-moP'的热量
C.断开ImolH-O键需要的能量为(a+〃+c)/4kJ
D.可通过a、b、c的具体数值判断H-H键与H-O键的相对牢固程度
8.(23・24高一下•辽宁•期中)从科技前沿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神舟十七号的碑化锐(GaAs)太阳能电池,供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中涉及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C.自然界中氮循环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D.燃煤脱硫不仅能减少酸雨,也有利于实现减小温室效应
9.(2024・广东・二模)一定条件下,CH,与FeO,反应合成CHQH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
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中的元素被质量数更大的同位素替换时,反应速率会变慢。说明:
过渡态中表示化学键未完全断裂或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H
EHO-<H
O
Eb;过渡态rFe
PL
Od---------=!
S/过渡态n
迫a--------
CH.4+FeCT
CH,OH+Fe+
反应历程
A.反应历程中的两个反应均涉及氢原子的成键
B.相同条件下,CD.与FeO+发生上述反应,则其过渡态I的能量比b高
C.该反应的AH=(aekJ?
D.CHQ与FeO+发生上述反应,只能获得I种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产物
10.(23-24高一卜..辽宁沈阳•期中)研究人员提出利用扶化学硫碘循环实现硫化氢分解联产
氢气和硫黄,转化过程如卜,其中Y、Z代表12或HI中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S\/巨]
X
S''so?、
反应I反应n反应m
A.反应I中X的浓度与硫黄的产率无关
B.Y在CCL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C.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
D.等压条件下,反应I、II、0【的反应热之和等于硫化氢直接分解的反应热
11.(2024.安徽安庆•三模)汽车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环境。某反应可有效降
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经历三个基元反应,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表
示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卷第4页,共10页
相对能量ZkJmo尸
N=N
TSI/\TS3
300.0:,/‘298.42____OTS2,/’248.3\
200.0
19921—130.0\\
100.0.
一/-------'-----------------------------/\
0.00\0\
_NO+NO
-100.0N=N+ro\CO2+N2O+CO
-200.0-反应①OO\反应③\282「
-300.0
反应②\CO4-NO-306.6
-400.022
-500.0-513.5
-600.0
反应历程
A.反应达平衡后提高反应温度,反应物转化率减小
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但不改变反应物的平衡
转化率
C.该化学反应的速率主要由反应③决定
1
D.N,(g)+2CO2(g)=2CO(g)+2NO(g)AH=+620.9kJmof
12.(23-24高一卜•黑龙江大庆•期中)卜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止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02(g)+2H2O(g)\H=-890.3kJ/mol
B.500℃、3()MPa下,将OFmolN?和1.5mol也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放热19.3kJ,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g)+3H2(g)=2NH3(g)AH=-38.6kJ/mol
C.HQ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57.3kJmo『,则:
1
H2SO4(aq)+Ba(OH),(aq)=BaSO4(s)+2H2O(l)AH=-l14.6kJ-moP
D.同温同压下,H/g)+C1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相同
13.(23-24高一下•江苏扬州•期中)NH3易液化,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将金属钠投入液
氨中有H2产生,NH3能与CaQz结合生成CaCk-8NH3,加热条件下NH3能将CuO还原
成Cu0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4g)+3H2(g).,2NH3(g)放热92.4kJ。对于反应
N2(g)+3H2(g).2NH3(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键能之和
B.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ImolN2和3moi&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92.4kJ
C.断裂ImolH-H键的同时,断裂2moiN-H键,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的体积,v(正)减少、v(逆)增加
14.(23-24高一下.四川攀枝花.期中)N2和生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示意图如下,
用♦•、CHQ.鼻£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到③过程中,需要释放能量
B.③到④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C.催化剂的作用只是吸附反应物,不能加快反应速率
D.因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晟,故该反应为放热反
应
二、非选择题
15.(23-24高一下•重庆•阶段练习)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表示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物质及能量变化。
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5kJ。
Imol出的共价健断裂
H2------------------------------►2H-)
吸收436kJ以量形成1molH,O的共价键
1:----------------------►HoO
1ImolO2的共价谴断裂释放xkJ能量
yO22----------------------------------------->0」
2吸收249kJ能量
则图中X为O
⑵恒温下,将1molN2和3molH?置于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若5min时测得
氢气浓度为0.9mol/L,则用氨气表示5min内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3)消除NO污染物,可在一定条件下,用CO与NO反应生成CCh和N2,在恒容密闭容中
充入4molCO和4molNO发生2co(g)+2N0(g),N2(g)+2CO2(g)反应。
①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字母)。
A.充入氨气B.降低温度C.使用适合催化剂D.移出CCh
②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中NO和CO的体积分数之比不再变化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试卷第6页,共10页
c.2vMNO)=V他(N2)
D.相同时间内断裂N2中NmN数与形成C02中C=O数之比为1:2
(4)①锌电池有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
应方程式是2Zn+O2=2ZnOo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②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如图,该燃料电池
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若电路中消耗O.lmolNFh,则标准状况下消耗氧
气的体积为:。
负载
16.(23-24高一下•广东茂名•阶段练习)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源,为了更好的利
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需要关注化学反应的快慢和程度。
I.化学变化过程中均存在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以
验证此结论。请回答卜列问题。
⑴进行实验时,温度计水银柱液面的变化:①升高;②降低。则反应①中,反应物断键吸
收的能量_________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填“大于”或“小于”);反应②中,反应物的总能
量__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填“高于”或“低于。
H.某小组利用Na2s2。3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通过比较反应完全所用时间长短验证不同因
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表所示:
Na2s2。3溶液稀H2so户容液反应完全所用时间/秒
实验编号T/K
-1
c/(molU')V/mLc/(molL)V/mLS
a2980.1100-210Li
b3230.1100.2105
c2980.1100.25
⑵Na2s2O3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⑶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判断平均用时L5(填,或“v”)。
(4)通过对比实验a和c,验证稀H2so4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发现实验c存在不
科学性,请提出对实验C的改进方案0
HL某同学用等质量的锌粉先后与盐酸及相同体积、未知浓度的盐酸反应,记录相关数据,
并作出这两个反应过程中放出气体的体枳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如图2所示)。
(5)c(未知浓度的盐酸)Imol-L-'(填或"v"),若用Imol•口硫酸代替上述实验
中的ImoLL"盐酸,二者的反应速率是否相同?理由是。
(6)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因反应过快而难以测量H?体积,且不改变生成H2的量,事先在盐
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下列试剂中,不可行的是。
A.蒸储水B.KC1溶液C.KN。?溶液D.CuSO,溶液
17.(23-24高一下•湖北荆州•阶段练习)二甲醛(CH30cH3)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
⑴①二甲醛(CH30cH3)与乙醇(CH3cH20H)的关系是。
②25℃、lOlkPa时,若1g二甲醛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mkJ的热量,则Imol二甲
雄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是kJ。
(2)一定条件下,可用下列反应制得二甲醛:2CO(g)+4H2(g).PH30cH3(g)+Hz0(g)。
①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一毓化碳和氢气,2min末生成9g的水,2rnin内
试卷第8页,共10页
CO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min)。
②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压强C.及时移走二甲醛
③若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ImolCO,同时生成2moiH2
B.CH3OCH3的浓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D.CH30cH3与HzO的物质的量相等
⑶二甲醛(CH30cH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b电极的名称是(填“正极”或“负极
②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18.(23-24高一下•福建泉州•期中)氮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航天、医药等领域。
(1)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NH-在一定条件下发
生反应:6NO(g)+4NH3(g)=5N2(g)+6H2O(g)o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12molN-H键断裂的同时生成5moiNmN键
b.容器内n(NO):n(NHJ:n(Nj:11(也0)=6:4:5:6
c.容器内N?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2)腓(N2H4)是火箭推进器中常用的高能燃料,已知0.4mN液态联和足量HQ,反应,生成N
和水蒸气,放出256.65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o
⑶一定条件下,在5L密闭容器内,反应2NO2(g)kNQ.(g),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如表:
时间/S0I2354
n(NO2)/mol0.0400.0200.0100.0050.0050.005
①用Nq,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rnol/(L-s),在第5s时,NO?的转化率
为o
②为加快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o
a.升高温度b.恒容时充入He(g)c.恒压时充入He(g)d.恒容时充入NO2
(4)已知:2N2O=2N2+O2,不同温度(T)下,N。分解半衰期随起始压强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Q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则】1(填“>”、“=”
或"v”)。当温度为T、起始压强为P。,反应至乙min时,此时体系压强〃=(用外表示)。
U
P
I
、
芟
浆
浙
P。起始压强/kPa
试卷第10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i.C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Fe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故其作催化剂,故B正确;
C.催化剂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但不能改变婚变,故C错误;
D.由图可知,Fe+NzO-FcO+Nz中均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因此二者均为放
热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2.A
【详解】A.Ba(OH)?-8也O与NH4Cl是吸热反应,而该图是放热反应,故A符合题意;
B.乙烯和滨水反应,甲烷不与溟水反应,因此用足量滨水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图与对
应的叙述相符,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水送入圆底烧瓶,圆底烧瓶中压强迅速
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烧瓶产生喷泉,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C不符合题
意;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且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
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3.A
【详解】①正反应速率开始增大,在c点速率最大,后来逐渐又减小,一直在变化,达到
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因此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故①错误;
②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02,从a点到c点,正反应速率不断增大,不断消
耗SO2,因此SOz浓度:a点大于c点,故②错误:
③该容器绝热恒容,正反应速率增大,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丁
生成物的总能量,故③错误;
④ab段的速率小于be段的速率,若A^I=A/2,则ab段N02的消耗量小于be段N02
的消耗量,故④正确;
⑤该反应正向进行,NCh浓度不断减小,当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
⑤正确;
答案第1页,共10页
⑥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但正向反应,温度不断升高,压强不断增大,当体系压强不可变
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⑥正确;
⑦开始逆反应速率为0,生成物浓度增大,温度升高,逆速率加快,当正反应速率达到最
大时,逆反应速率还在增大,因此逆反应速率图像在此时间段内和上图趋势不相同,故⑦
错误;
因此正确的有④⑤⑥共3个,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4.B
【分析】图示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的能量,为吸热反应:
【详解】A.金属与钠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项错误;
B.NHCl晶体与Ba(0H»8H8混合搅拌,发生的是吸热反应,故B项正确;
C.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项错误:
D.硫酸与NaOH为中和反应,即放热反应,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5.C
【详解】据盖斯定律,反应①.反应②得Zn(s)+Ag?O(s)=ZnO(s)+2Ag(s),则
A//=-348.3ZJ/mol-/)=-317.3父/mol,则C正确,A、B错误;或反应①x2・
反应②x2得2Zn(s)+2Ag2。⑸=2ZnO(s)+4Ag(s),则
=2x(-348.3V/mol)-2x(-31.OAJ/=-634.6V>niol,则D错误,故答案为:Co
6.A
【详解】A.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根据图示可知,物质的稳定性
MgF2>MgCh>MgBr2>Mgh,A正确;
B.Mgb(s)能量高于MgCL(s),由MgL(s)转化为MgCL(s)会放出能量,B错误;
C.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条件,因此不能计算反应放出的热量,C错误;
D.由图可知,分解MgBn(s)的能量需要524KJ/moL分解MgCh(s)的能量需要641KJ/moL
MgBn(s)分解吸收的能量比MgCh(s)少,D错误;
故选Ao
7.D
答案第2页,共10页
【详解】A.根据题干中反应方程式可知,2molH2与。2反应生成水放出热量为akJ,则ImolHz
与O2反应生成水放出热量为0.5akJ,A错误;
B.氢分子变为氢原子,H-H键断裂需要吸收热量,B错误;
C./m=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则有2b+c-4x键能(H-O)=-akJ/mol,则H-O键能
为(a+»+c)/4kJ/mol,断裂lmolH-0键需要的能量为(。+给+c)/4kJ,C错误;
D.H・0键能为(。+加+c)/4kJ/moLH-H键能为bkJ/moL可通过a、b、c的具体数值计算
H-H键和H-O键的键能大小从而判断牢固程度,D正确;
故答案选D。
8.C
【详解】A.神舟十七号使用神化线(GaAs)太阳能电池,供电时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转
化为电能,故A错误;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中涉及的两个反应条件不同,不为可逆反应,
故B错误;
C.氮循环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是:①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被固定成氨(固氮作用);②氨被
植物吸收合成有机氮并进入食物链:③有机氮被分解释放出氨(氨化作用);④氨被氧化成硝
酸;⑤硝酸又被还原成氮,返回大气(脱氮作用),N元素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和不变,故包括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煤炭脱硫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实现
"碳达峰''和“碳中和”没有帮助,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根据图知,反应历程中的第一个反应涉及氢原子的成键,第二个反应没涉及氢
原子的成键,A错误;
B.已知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物中的元素被质量数更大的同位素替换时,反应速率会变慢,
所以相同条件下,CD4与FeO+发生上述反应,反应速率会变慢,则其过渡态I的能量比b
高,B正确;
C.该反应的AH=(e-a)kJ,mo「,即生成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C错误:
D.根据图可知,CHQ与FeO♦发生上述反应,可以获得CHQD、CH/D0H2种相对分子
答案第3页,共10页
质量相等的有机产物,D错误;
故选Bo
10.A
【分析】反应III为Z分解产生Y和H2,又Y、Z代表上或HI中的一种,则Y为12,Z为
HI;反应H为SO2+H2O+I2THI+X,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X是H2so4;故反
应I为H2sO4+H2STS+SO2+H2O,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I是H2sO4+H2SW+SO2+2H2O,硫酸的浓度与硫黄的产率有
关,A错误;
B.由分析可知Y为L,h是非极性分子,CCL是非极性分子,H2s04是极性分子,依据相
似相溶原理,卜在CC14中比在H2s04溶液中易溶,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反应II是二氧化硫、碘单质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化学方程式为
SO,+2H,O+b=H,SO4+2HLC正确:
D.等压条件下,根据盖斯定律,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所以
反应I、II、HI的反应热之和等于硫化氢直接分解的反应热,D正确;
答案选A。
II.C
【分析】
N=N
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整个反应分为三个基元反应阶段:①NO(g)+NO(g尸/\A
00
N=N
1
H=+199.2kJ・moH,②/\+CO(g)=CO2(g)+N2O(g)AH=-513.5kJ*mol,
oo,
③CCh(g)+N2O(g)+CO(g)=2CO2(g)+N2(g)AH-306.6kJ*mo1->,根据盖斯定律①+②+③可知:
1
2CO(g)+2NO(g)=N2(g)+2CO2(g)AH=-620.9kJ-mol,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物转
化率降低,A正确;
B.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
动,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正确;
C.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反应①的活化能最高,反应速率最慢,决定整个反应的反应速
率,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反应2co(g)+2NO(g尸N2(g)+2C5(g)AH=-62U.9kJ・mol',贝ij
答案第4页,共10页
1
N2(g)+2CO2(g)=2CO(g)+2NO(g)AH=+620.9kJ-mol,D正确;
故答案为:Co
12.D
【详解】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I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为
燃烧热,水的状态应该为液态,A错误;
B.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因反应为可
逆反应,则ImoM和3mN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Fh(g),放热不是38.6H,
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错误,B错误;
C.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口,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Imol水时放出的热量,HCI和NaOH反
应的中和热△”=-57.3kJmo「,Imol硫酸和Imol氢氧化钢反应生成2mol水和Imol硫酸
领沉淀,放出的热量不是U4.6kJ,C错误;
D.反应的熠变与反应物和牛成物的能量有关,与反应条件、变化过程无关,所以同温同压
下,H2(g)+Ch(g)=2HCI(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的AH相同,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键能之和,故A错误;
B.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容器中充入ImolN?和3moiH?充分反应后
放出热量小于92.4kJ,故B错误;
C.断裂ImolH-H键的同时,断裂2moiN-H键,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该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的体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减小,v(正)减小、v(逆)也减小,
故D错误;
答案选C。
14.D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在②到③过程中,断裂H-H、N三N,这时需要吸收能量,A错
误;
B.根据图示可知:在③到④变化过程中,形成N-H共价键,此时释放能量,B错误;
C.N2、比在催化剂表面上接触时发生反应,催化剂的作用不仅只是吸附反应物,而且也能
参与反应,改变反应途径,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答案第5页,共10页
D.因反应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故该反应发生时会释放
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15.⑴930
(2)0.08rnol/(L-min)
(3)CB
(4)锌2NH3+6OH-6e=N2+6H2O1.68L
【详解】(I)I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245kJ,因此有
xkJ-(436+249)kJ=245kJ,解得x=930;
(2)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Kg),前5min内,消耗氢气物质的量为
(3mol-2Lx0.9mol/L)=1.2mol,则牛成氨气物质的最为0.8mol,用氨气表示反应速率v(NH0=
0.8mol
2L=0.08moi/(L-min);
5min
(3)①A.恒容状态下,充入非反应气体氮气,组分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A
不符合题意;
B.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C符合题意;
D.移出CO2,生成物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
选C;
②A.开始通入NO和CO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任何时刻,容器中NO
和CO的体积分数之比不变,即容器中NO和CO的体积分数之比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
平衡,故A错误;
B.组分都是气体,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当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
C.用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达到平衡,要求反应方向一正一逆,且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MNO)=2V£N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错误;
D.断裂1个N三N,即消耗1个N2分子,形成2个C=O键,即生成I个CCh分子,反应比
值不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
选B:
答案笫6页,共10页
(4)①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根据总反应,Zn的化合价升
高,因此负极材料为锌;
②根据装置图可知,氨气转化成氮气、水,氮元素化合价升高,电极I为负极,电极2为正
极,负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
③若电路中消耗O.lmolN%,则电路中转移0.3mol电子,结合正极反应:。2+转+2Hq=4OH。;
转移O.3mol电子消耗0.075mol氧气,标况下体枳为:0.075rnolx22.4L/mol=l.68L。
16.(1)小于低于
(2)Sq;+2H>=SO2T+S>L+H2O
⑶〉
(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5mL水
(5)>不相同,该反应实质为Zn与H-反应,等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c(H+)更大,反应速率更快
(6)CD
【详解】(1)进行实验时,温度计水银柱液面的变化:①升高;②降低,则反应①是放热反
应,②是吸热反应,所以反应①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反应
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Na2s2O3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硫和水,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H'=SO,T+SJ+HQ;
(3)依据化学反应原理判断,a的温度低于b,则a速率较慢,耗时较长,则平均用时1>5;
(4)实验a和c用于探究稀H2so4浓度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证溶液总体积2()mL
不变,Na2s2O3的浓度不变,所以实验c的改进方案:溶液混合后再加入5mL水;
(5)由图2可知,未知浓度盐酸与Zn反应产生等量氢气所需的时间更短,反应速率更快,
其浓度更大,所以c(未知浓度的盐酸)>lmol/L:Zn与盐酸或硫酸反应实质为Zn与氢离子
反应,硫酸是二元强酸,而HC1是一元强酸,浓度均为lmol/L的硫酸和盐酸溶液中,硫酸
中c(H+)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所以二者反应速率不相同,故答案为:>;不相同,该反应
实质为Zn与H+反应,等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硫酸的c(H1更大,反应速率更快;
答案第7页,共10页
(6)A.加入蒸储水,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Zn的总量不变,不改变生成H?的量,
方法可行,A不符合题意;
B.加入KC1溶液,溶液含有的水使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Zn的总量不变,不改
变生成H?的量,方法可行,B不符合题意;
C.加入KNO,溶液,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生成NO,不能生成H2,
方法不可行,C符合题意;
D.加入硫酸铜溶液,Zn能置换Cu形成铜锌原电池,生成H2速率加快,且生成H2的量减
小,方法不可行,D符合题意;
故选CDo
17.(1)同分异构体46m
(2)0.25ABC
+
(3)正极CH3OCH3-12e+3H2O=2CO2+12H
【详解】(I)①二甲幽CH3OCH3)与乙醇(CH3CH2OH)的分子式相同,关系是同分异构体;
②25C、lOlkPa时,1g二甲醛的物质的量为:!mol,1g二甲醴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
放出mkJ的热量,则1mol二甲醛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是46mkJ;
(2)①在体积为2L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氢气,2min末生成9g的水,水
m01
的反应速率为:18_ni9,1/nm不、,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为化学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行政管理语文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考试复习经验试题及答案
- 新型医疗器械使用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职业道路试题与答案指导
- 行政管理实战案例分析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语文测试策略及试题答案
- 健康护理服务模式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科目分析与答案
- 执业药师考试中的科研能力培养及试题答案
- 2025年经济法概论厚度试题及答案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形考任务6答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7002-2015
-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56:《齐人攫金》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岗位风险辨识及风险辨识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培训记录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印染厂染色车间操作手册培训教材
- 《学弈》优质课教学课件
- 教学课件:《国际金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