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示范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
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c与d同周期,<1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a>d>cB.a、c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C.简单离子还原性:cvdD.c的单质易溶于b、c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
2、有关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熔点逐渐降低
C.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D.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3、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已知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则该混合物()
A.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7+1)NAB.所含原子总数为aNJM
C.燃烧时消耗的O2一定是33.6R14LD.所含碳氢键数目为GNA/7
4、X、Y、Z、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R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Q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Z2湘同。下列相关叙述不无珍的是
凛
子Q
・
半
径
YZ
**
一外层电子教
A.化合物xz.中含有离子键
B.五种元素中Q的金属性最强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丫三.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HY0-HR0
5、金属铛用途广泛,也还原WO3可得到铛,其总反应为:WO3+3H2高温W+3H20,该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假设WO3完全转化为W,则三个阶段消耗Hz质量之比为
温度(*C)25c〜550C〜600C〜700*C
主要成分WO3W2O5WO2W
A.1:1;4B.1:1:3C.1:1:2D.1:1:1
6、下列物质不属于危险品的是
A.硝化甘油B.苯C.重晶石D.硝酸核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Cu4-2NHyH2O=Cu(OH)21+2NH4
+2+
B.用食醋检验牙膏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Ca4-CO2T+H2O
C.将去膜的铝片投入到NaOH溶液中:2A1+2OH—+6H2O=2[A1(OH)4]一+3H2T
+
D.用碘化钾淀粉溶液检验亚硝酸钠中NO2-的存在:NO2-4-2r+2H=NOT+I24-H2O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是
+2+
A.向NaHSCh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SO?+Ba+OH=BaSO41+H2O
B.Ch溶于过量NaOH溶液中:Ch+2OH=Cl+CIO+H2O
+2+
C.醋酸除水垢CaCO3+2H=Ca+H2O+CO2f
2+
D.向稀HNO3中滴加Na2sCh溶液:SO3+2H=SO2t+H2O
9、下列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A.NH3、HCIB.C%、ChC.H2S、O2D.SO2、O2
10、如图所示的方案可以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X为导线,Y可以是锌
B.若X为导线,铁闸门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D=Fe2+
C.若X为直流电源,铁闸门做负极
D.若X为直流电源,Y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11、如图,小烧杯放在一块沾有水的玻璃片上,加入氯化铁固体与氢氧化钢晶体[Ba(OH)2*8112O)],并用玻璃棒搅
拌,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由此可知()
冰
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氯化核与氢氧化钢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4C1+Ba(OH)2-BaCI2+2NH3*H2O-Q
1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定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依次经过以下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
A.灼烧海带:
B.将海带灰溶解后分离出不溶性杂质:台
C.制备CL,并将「氧化为L:
D.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13、常温下,向lL0.01mol-L「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X10—s],
保持温度和溶液体积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在周期表中的区兀素代
有关信息
域号
短周期元素X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
YY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
长周期元素ZZ的一种盐乙可以作净水剂,Z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
W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种,它的银盐可用于人工降雨
(I)X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X、Y、Z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
(2)足量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稀溶液与Imol甲完全反应,放出热量QkJ,请写出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
学方程式:一o
(3)下列有关W的气态氢化物丁的说法正确的有—(选填字母)
a.丁比氧化氢沸点离b.丁比氯化氢稔定性好
c.丁比氟化氢还原性弱d.丁比氟化氢酸性弱
(4)请写出丙溶于丁的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18、苯氧布洛芬钙G是评价较好的解热、镇痛、消炎药,下面是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具体反应条件和部分试剂略)
O
H
C-CII
5W.D.NdE
«Ht((X))2Cu
(DNuOH
2川I。
CHCOO、CaC'U
7\Ch2HoF
CH3h-
已知:
①氯化亚碉(SOC12)可与醇发生反应,醇的羟基被氯原子取代而生成氯代危。
、4_L=x一E-R“ix(x表示卤素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的结构简式:<,F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
(2)BTC的反应类型是;D-E的反应类型是o
⑶写出F和C在浓硫酸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4)写出A的符合以下条件同分异构体的所有结构简式。
①属于革的二取代物;
②苯环上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2个吸收峰
③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⑸结合上述推断及所学知识,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任选无机试剂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醇((均°“)为原料合成
苯乙酸苯甲酯(CH/,OOCH.)写出合成路线,并注明反应条件
19、二氧化帆(VO2)是一种新型热敏材料。实验室以V20m为原料合成用于制备VO2的氧帆(IV)碱式碳酸钱晶体,
过程如下:
6moi的U敢和
V2O5老,。。2溶液,,液.(NH4)5[(V0)6(C03)4(OH)9]10-H2O
问答下列问题:
(I)步骤i中生成VOC12的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也可只用浓盐酸与V2O5来
制备VOC12溶液,从环境角度考虑,该方法的缺点是0
(2)步骤ii可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中进行。已知:VO2+能被02氧化。
①药品填装完成后的实验操作是一(填活塞的操作)。
②若无装置B,则导致的后果是一。
(3)加完VOCL后继续搅拌数分钟,使反应完全,小心取下分液漏斗,停止通气,立即塞上橡胶塞,将锥形瓶置于CO2保护
下的干燥器中,静置过夜,得到紫红色晶体,抽漉,并用饱和NH4HCO3溶液洗涤3次,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除去水分,再用
乙酸洗涤2次,抽干称重。用饱和NH4HCO3溶液洗涤除去的阴离子主要是一o
(4)测定氧钢(IV)碱式碳酸铁晶体粗产品中帆的含量。
称量4.246g样品于锥形瓶中,用20mL蒸馈水与30mL硫酸混合溶解后,加0.02niolL-1的KMnCh溶液至稍过量,充分
反应后继续加1%NaNOz溶液至稍过量,再用尿素除去过量的NaNCh,最后用0.08moI・L」的(NHD2Fe(SO4)2标
2++2+3+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体积为30.00mL。(滴定反应:VO2++Fe+2H=VO+Fe+H2O)
①NaNO?溶液的作用是____o
②粗产品中钢的质量分数为一(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0、像的全球消费量仅次于铜、铝、铝、锌,居有色金属第五位,常用于各种高光泽装饰漆和塑料生产,也用作催化
剂,制取原理:Ni(CO)4(g).,S^C-Ni(s)+4CO(g),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i(CO)4。
已知:CO+PdCl2+H2O=CO2+Pdl(黑色)+2HCI;Ni(CO)4熔点・25℃,沸点43℃,60c以上与空气混合易爆炸;
Fe(CO)5熔点・20C,沸点103co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装置C用于合成Ni(CO)«夹持装置略),最适宜选用的装置为(填标号)。
⑶实验过程中为了防止________,必须先观察(填实验现象)再加热C装置。
(4)利用“封管实验”原理可获得(高纯银。如图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则高纯银粉在封管的________温
度区域端生成填“323K”或“473K”。
323K473K
(5)实验中加入11.50gHCOOH,C装置质量减轻2.95g(设杂质不参加反应),E装置中盛有PdCI2溶液100mL,则
Pd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moI-L^o
21、铁单质及化合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
(l)Fe3+的基态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应用原子结构比较Fe与同周期的Mn第三电离能(h)的大小:
/3(Mn)〃(Fe)(填,、V、=)。理由是。
(2)Fe、Fe?+、跳3+可以与CO、SCN->CN->FhNCONHM尿素)等多种配体形成很多的配合物。
①配合物Fe(CO)5的熔点-20C,沸点103℃,可用于制备纯铁。Fe(CO)s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Fe(CO"说法不正确的是o
A.Fe(CO)s是分子晶体
B.Fe(CO)s中Fe原子的配体与C22一互为等电子体
C.Fe(CO)5中。键与冗键之比为1:1
D.Fe(CO)5=Fe+5co反应中没有新化学键生成
②CISC的电子式为o
③H2NCONH2(尿素)中N、C原子的杂比方式分别为、,
组成尿素的4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molIhNCONHM尿素)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3)NaCI和Mg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NaCi的熔点为801.3C,MgO的熔点高达28002。造成两种晶体熔点差距的主要
原因是________O
(4)Fe、N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的Fe或者b位置的Fe,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CunNv,
FeJ*转化为两种Cu的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其中相对不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o
—Cu替代他置Fe鞭
•MtFe
Ob^SFeFe.N,
▲N乙工Cu善代出置Fe型
转化
用1图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贝Ija为Na;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b为C;
c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倍,则c为S;c与d同周期,d的原子半径小于c,则d为C1。
【详解】
A.Na+核外电子层数为2,而CT和S2•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Na+半径小于CT和S?•的半径;电子层数相同时,质子数
越多,半径越小,所以C1•的半径小于S?•的半径,所以离子半径:aVdVc,故A错误;
B.a、c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有多硫化钠NazSx,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相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简单离子还原性:c>d,故C错误;
D.硫单质易溶于CS2中,故D正确;
故选Do
2、D
【解析】
A.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卤族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升高,所以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可能逐渐降低、也可能逐渐升高,A错误;
B.同一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沸点较高,碳族元素氢化物
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B错误;
C.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具有上一周期惰性气体的原子结构,简单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具有同一周期惰性气体的原子结构,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同一周期金属元素的
离子半径小于非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第IIIA族元素简单离子半径最小,C错误;
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非金属性
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所以同周期元素(除零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
增强,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3、D
【解析】
C2H4和C3H6的最简式为CH2,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以最简式计算,物质的量为a/14mol;
【详解】
A.环丙烷、丙烯和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每个C有4个价电子、每个H有1个价电子,平均每个CH2中形成3个
共用电子对,所以总共含有或〃2。/共用电子对,故A错误;
14
B.C2H4和C3H6的最简式为CH2,1个CH2中含有3个原子,C2H4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物质的量为巴〃就,
14
所含原子总数当机。/,故B错误;
14
C气体的状况不知道,无法确定消耗氧气的体积,故C错误;
D.炫分子中,每个氢原子与碳原子形成1个C・H键,C2H4和C3H6的最简式为CHz,1个CH2中含有3个原子,C2H4
和C3H6的混合物的质量为ag,物质的量为三加。/,所含碳氢键数目已根〃'2'织=//次”,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高考高频考点,注意挖掘题目隐含条件C2H4和C3H6的最简式为CH2,难度不大,注意
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4、A
【解析】
X、Y、Z、Q、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Q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则Q只能处于IA族,R处于IVA族,R与X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者同主族,且R的原子半径较大,故X为C元素、
R为竽元素;最外层电子数Z>Y>4,且二者原子半径小于碳原子,故Y、Z处于第二周期,Z能够形成离子Z与故Z
为O元素,则Y为N元素;Q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2•相同,且Q处于IA族,故D为Na,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C元素,Y是N元素,Z是O元素,R是Si元素,Q是Na元素。
A.化合物XZ2是CO2,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中含有共价键,A错误;
B.在上述五种元素中只有Q表示的Na元素是金属元素,因此五种元素中Q的金属性最强,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C,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J,
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N>Si,所以酸性:
HNO3>H2SiO3,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的知识。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相互关系进行元素推断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难度适中。
5、A
【解析】
由表中主要成分与温度关系可知,第一阶段反应为WO3与H2反应是W2Os,同时还生成H2O,反应方程式为:
2WO3+H2-W2O5+H2O,温度介于550c〜600C,固体为W2O5、的混合物;假定有2moi由
2WO3+H2—WzOs+HzO^W2O5+H2避2WO2+H2O、WO2+2H2咨W+2H2。可知,三个阶段消耗的氢气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Imol:Imol:(2molx2)=l:1:4,
答案选A。
6、C
【解析】
A.硝化甘油是易爆品,易发生爆炸,故A错误;
B.苯是易燃物,故B错误;
C.重晶石性质稳定,不属于危险品,故C正确;
D.硝酸镂是易爆品,易发生爆炸,故D错误.
答案选C。
7、C
【解析】
A.硫酸铜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最终生成可溶性的[CMNHJ,r,A项错误;
B.食醋中的醋酸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B项错误;
C.铝的性质活泼,在室温下易被氧化表面生成致密的AI2O3薄膜,去除后才是A1单质,铝单质可以与NaOH溶液反
应,C项正确;
D.观察上述方程式,电子得失不守恒;NO:在酸性介质中可以表现氧化性,还原产物一般为NO,因此,正确的离
+
子方程式为:2NO2+2F+4H=2N0T+I2+2H2O,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可以先验证其是否满足守恒关系(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再判断物质拆分是否
合理,最后再根据条件判断产物是否合理,反应是否符合实际以及化学计量系数是否正确。
8、B
【解析】
A.向NaHSO,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H++SO4~+Ba2++2OH-=BaSO41+2H2O,
A项错误;
B.CL溶于过量NaOH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I2+2OH=C1+C1O+HiO,B项正确;
C.醋酸为弱酸,离子方程式中不拆,C项错误;
D.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氧化为Na2sD项错误;
答案选Bo
【点睛】
本题易错点D,离子方程式正确判断时,要注意物质的性质,有强氧化剂时,会与还原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A
【解析】
常温下,能反应的气体不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镂,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选;
B.常温下不反应,光照的条件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B不选;
C.常温下不反应,反应需要点燃、加热等,可大量共存,选项C不选;
D.常温下不反应,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A。
10、A
【解析】
A.若X为导线,Y可以是锌,形成原电池,铁闸门作正极被保护,能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故A正确;
B.若X为导线,铁闸门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则铁闸门作负极被腐蚀,所以不能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故
B错误;
C.若X为直流电源,铁闸门连接负极,作阴极,能降低铁闸门的腐蚀速率,故C错误;
D.若X为直流电源,铁闸门连接负极,作阴极,Y极为阳极,则Y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Ae
11、B
【解析】
A.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热能转变为化学能,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故C错误;
D.氯化铉与氢氧化钢晶体反应生成氯化铁、一水合氨和水,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题给方程式没有标出各物质的聚集
状态,不是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点睛】
考查学生吸热反应和物质能量的转化,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可以确定反应是吸热的;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2、B
【解析】
A.灼烧需在培烟中进行,不能选烧杯,A项错误;
B.将海带灰溶解后分离出不溶性杂质采用过滤操作,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操作科学规范,B项正确;
C.制备CL,并将I•氧化为L,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该用饱和食盐水,尾气需用氢氧化钠吸收,C项错误;
D.NazSzOj为强减弱酸盐,因SZOJ?•的水解使溶液呈现碱性,所以滴定时NazSzOj应该放在碱式滴定管中,而不是酸
式滴定管,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选择酸碱滴定管一方面要考虑实际的反应所需的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标准溶液的酸碱性。如
高锌酸锌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需选择酸式滴定管;而本题的硫酸硫酸钠还原碘单质时,考虑到标准溶液
的水解来选择碱式滴定管。此外,学生要牢记仪器的构造,会区分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
13、D
【解析】
c(R)c(R-)c(H)
V7-6
A.pH=6时c(H.)=l(f6,由图可得此时]g1一-=0,则Ka=/\=10,设HR0.Olmol-电离了Xmol-L
c(HR)c(HR)
「“.c(R)c")_x2
9Aa--------;-----;----------------=10-6,解得X=10-6,pH=4,A项正确;
c(HR)0.01-x
c(HR)c(HR)c(H+)
B.由已知HR溶液中存在着HR分子,所以HR为弱酸,c(Rj=c(R)c(H+)=C(IT)/及温度不变时Ka的值不
c(HR)
变,c(H)浓度在减小,故在减小,B项正确;
C.当溶液为碱性时,R一的水解会被抑制,c(R-)>c(HR),C项正确;
-6・
D.Ka=l(),当通入0.01molNH3时,恰好反应生成NH’R,又因为常温下NH3电。电离平衡常数K=L76X10一
5,所以NEUR溶液中R-水解程度大于水解程度,NH』R溶液呈碱性,则c(NHj)>c(!T)>c(O1T)>c(H),D
项错误;
答案选D。
14、D
【解析】
A.氨气为碱性气体,遇到湿润的红色石蕊变蓝,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可以证明气体中含
有氨气,故A正确;
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可以证明氢气的存在,故B正确;
C.pH为8.6时,仍然有气体生成,说明碱性条件下,Mg可以被氧化,故C正确;
D、若是氢氧根氧化了Mg,则氢氧根得电子被还原,不可能生成气体,所以D的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D。
15、B
【解析】
A.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NA个氢氧化铝胶粒的质量大于78g,故A错误;
A
B.常温常压下,Vm>22.4L/mol,则2.24LLH2物质的量小于O.lmoL则含有的H原子数小于0.2N,故B正确;
C・CaSO4与KHSO4固体摩尔质量相同,都是136g/mol,136gCaSO4与KHSCh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ImoL含
有的阴离子的数目等于NA;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铁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16、C
【解析】试题分析:A、煤的干储是化学变化,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天然纤维指羊毛,、棉花或蚕丝
等,羊毛和蚕丝是蛋白质,棉花是纤维素,故B错误;C、蒸储法或电渗析法可以实现海水淡化,故C正确;D、活
性炭是吸附作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是利用强氧化性,故D错误。
考点:煤的综合利用,纤维的成分,海水淡化,漂白剂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3+33+
17、第三周期IIIA族r(Fe)>r(N-)>r(AI)HIO4(aq)+-AI(OH)3(s)=H2O(l)+-Al(IO4)3(aq)
+2+
aFe2O3+6H+2r=2Fe+l2+3H2O
【解析】
氢氧化铝具有两性,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种胃酸中和剂,且能溶于强碱溶液,X是A1元素;氨气作制冷
剂,Y的一种氢化物可用于制造纯碱和做制冷剂,Y是N元素;氧化铁是红色染料的成分,Z的一种盐乙可以作净水
剂,Z的某种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Z是Fc元素;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种,它的银盐可
用于人工降雨,W是I元素;
【详解】
(1)X是A1元素,A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三周期HIA族,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
半径越小,Al3\N3\Fe”三种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r(Fe,>r(N3-)>r(Al”)0
(2)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I&,甲是氢氧化铝;足量HI。,稀溶液与ImolAl(0H)3完全反应,放出热量QkJ,
表示该过程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I04(aq)+|Al(0H)3(s)=H2O(1)+1Al(IO4)3(aq)AH=-1QkJ/mol<>
(3)a.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CLHI比氯化氢沸点高,故a正确;
b.Cl的非金属性大于I,HC1比HI稳定性好,故b错误;
c.C1的非金属性大于I,HI比氟化氢还原性强,故c错误;
d.HI是强酸,氢氟酸是弱酸,故d错误。
(4)铁的氧化物丙可以做红色涂料,丙是Feza,丁是HI,FezCh与H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L和L,反应的离子
Sh
方程式是Fe203+6ir+2I=2Fe+I2+3H20o
HC,
18、V微键、拨基还原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H,
OH
侬・・
*H,O
△
C=CII2
Br
知
20Hs0cLCHQNaCNCH>CN
OH
CH.OH
①NaOH
CH.CCM3HCHCOOC'H
HC=CH-Hr:?
②HO浓6八悔△
【解析】
0
与溟单质发生信息反应②生成A,则A为阳;A与苯酚钠反应生成B,结合最终产物可知该
OH
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生成的B为「丁\广]”
;B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贝IJC为;C
a
与氯化亚碉(SOCb)发生信息中的反应①生成D,则D的结构简式为:"O’";D与NaCN发生反应生成E,
CNCOOH
则E为;E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酸化得到F,结合最终产物可知F为,F与
氯化钙反应得到苯氧布洛芬钙,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COOH
(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F的结构简式是0/Op^k根据F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的
官能团是醒键、凌基;
0H
B中含有谈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戮基变为醇羟基,产生的C是
该反应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D是,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Q原子被・CN取代,
CN
生成E是《、0,即D产生E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OOHOH
⑶F是。]/、,分子中含有竣基,C是jJ-Opyl,分子中含有醇羟基,F和C在浓硫酸条件下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Qr"5瞠"OOM"告(XXX-6"。由
0
(4)A为即]?人,A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①属于苯的二取代物;②苯环上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共有2个吸收
峰;③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则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5)苯甲醇((比。”)苯甲醇与SOC12反应生成1-氯甲苯,然后与NaCN反应,产物经水解生成苯乙酸,最后苯
乙酸与苯甲醇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可生成目标物苯乙酸苯甲酯,反应的流程为
19、2V2O5+N2H4.2HCl+6HCI=4VOCh+N2t+6H2O氯气有毒,污染空气打开活塞a数分钟后,再打开活塞
bHQ与NH4HCO3反应CI*除去过量的KMnO42.88%
【解析】
V2O5与盐酸、N2H4.2HQ混合发生反应:2V2O5+N2H4.2HC1+6HC1=4VOC12+N2t+6H2O,得到VOCL溶液,加碳
酸氢钱溶液后得到氧钢(IV)碱式碳酸铁晶体。(1)根据原子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解答;(2)根据题给信息中
+4价V易被氧化的性质分析解答;(3)根据原子守恒及晶体的组成分析解答;(4)根据滴定原理及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原子守恒分析生成的一种无色无污染的气体为Nz,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V2O5+N2H4.
2HCI+6HCl=4VOCh+N2t+6H2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V被还原,则浓盐酸的中CI被氧化生成氯气,氯气
有毒,污染空气,故答案为;2V2O5+N2H4.2HCI»6HC1=4VOC12+N2f+6H2O;氯气有毒,污染空气;
(2)①已知VO?+能被02氧化,故装置中不能有空气,所以反应前先通入CO2数分钟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产物
被氧化,所以实验操作时先打开活塞a数分钟后,再打开活塞b,故答案为:打开活塞a数分钟后,再打开活塞b;
②A中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B装置中的试剂应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HC1气体的饱和NaHCO.,溶液,若
无装置B,贝IJHC1与NH4HCO3反应,故答案为:HC1与NH4HCO3反应;
(3)根据原子守恒分析,及晶体的组成分析,NH4HCO3溶液洗涤除去阴离子主要是故答案为:Cl-;
(4)①根据分析,KMnCh溶液的作用是氧化V,NaNO2溶液的作用是除去过量的KMnOs故答窠为:除去过量的
KMnO4;
+2++2+3+
②根据V元素的质量守恒,根据滴定反应VO2+Fe+2H=VO+Fe+H2O,则n(V)=ii((NH4)2Fe<SO4)2)=0.08
0.0024molx5Ig/mol,八八八上益,
mol-L-,x0.03L=0.0024mol,则粗产品中帆的含量为:------,--------x100%«2.88%,故答案为:2.88%。
4.246g
浓硫酸
20、HCOOHHzO+COT③CO及Ni(CO)4与装置中空气混合在加热条件下爆炸E装置中产生黑
△
色沉淀473K0.50
【解析】
A装置中甲酸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经B装置中浓硫酸进行干燥,根据方程式Ni(CO)4(g).可:Ni(s)+4CO(g),
温度在50~80℃是更有利于Ni(CO)4的生成,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可选用水浴加热,Ni(CO)4的沸点为43C,所以反应
生成的Ni(CO)4会变成气体,在D装置中进行冷凝得到Ni(CO)4液体,之后利用E装置吸收未反应的CO,同时为了
防止Ni(CO)4与空气混合加热,需先通一段时间的CO,通过观察E装置中是否有黑色成生成可判断装置中是否充满
COo
【详解】
浓硫酸
⑴装置A中甲酸与在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CO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COOH----------HzO+COt;
A
⑵温度在50~80℃是更有利于Ni(CO)4的生成,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且可避免温度过高,可选用水浴加热,所以选
用③装置;
(3)CO及Ni(CO)4与装置中空气混合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所以要先观察到E装置中生成黑色沉淀,再加热C
装置;
180*200"C
(4)323K是49.85C,473K是199.85C,根据方程式Ni(CO)4(g)^,Ni⑸+4CO(g)可知180~200℃时生成Ni单
质,所以高纯银粉在封管的473K温度区域端生成;
1]
(5)n(HCOOH)=^=0.25mol,则生成的(CO)=0.25mol,C装置中发生Ni(s)+4CO(g)50~80℃
46o/n)1W->Ni(CO)4(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级陶瓷茶具套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项目商业计划书
- 亲子农耕DIY工作坊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纤维强力增强剂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技术基础83课件
- 电子技术基础40课件
- 急诊科护理文书
- 人类细胞治疗
- 酚-胺共沉积磷石膏晶须-SBS复合改性沥青及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 二极管伏安特性36课件
- 传染病院消杀方案
- 测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山东某年产10万吨甲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 安装)
- 东南地区周代冶金考古研究新进展
- 白酒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中南大学毕业答辩学术论文模板
- 粪便检测在疾病诊断-全面剖析
- 第七章飞机重心与平衡裴娟64课件
- 如何提升护理队伍专业素质
- 2025高三一模浦东作文:生活中墙的意义与影响
-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 2025宿迁辅警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