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赤峰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内蒙赤峰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内蒙赤峰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内蒙赤峰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内蒙赤峰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内蒙赤峰事业单位(行测)考试笔试试题一、常识判断(共10题)1.下列有关内蒙古赤峰市的说法,错误的是()A.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B.赤峰因城区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C.赤峰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D.赤峰市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回族答案:D。赤峰市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蒙古族是赤峰市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并非回族,所以D选项错误。2.下列不属于赤峰市特色文化的是()A.红山文化B.契丹辽文化C.河洛文化D.蒙元文化答案:C。河洛文化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不是赤峰市的特色文化。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在赤峰地区都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遗存。3.赤峰市拥有众多自然景观,以下不属于赤峰自然景观的是()A.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B.乌兰布统草原C.云冈石窟D.达里诺尔湖答案:C。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不是赤峰的自然景观。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乌兰布统草原、达里诺尔湖都在赤峰市。4.赤峰市的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答案:A。赤峰市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热。5.下列关于赤峰市历史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赤峰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B.赤峰是辽朝的发祥地之一C.赤峰在清朝时期属于直隶省D.以上都正确答案:D。赤峰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赤峰是辽朝的发祥地之一,辽代的上京临潢府就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清朝时期,赤峰大部分地区属昭乌达盟,部分地区属直隶省。6.赤峰市主要的经济作物不包括()A.甜菜B.向日葵C.棉花D.茶叶答案:D。赤峰市气候相对干旱,不适合茶叶生长。甜菜、向日葵、棉花是赤峰市常见的经济作物。7.赤峰市著名的历史人物中,被誉为“中国草原文化的活化石”的是()A.尹湛纳希B.僧格林沁C.嘎达梅林D.苏赫巴鲁答案:A。尹湛纳希是蒙古族文学家、史学家,被誉为“中国草原文化的活化石”。僧格林沁是清朝著名将领;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抗垦英雄;苏赫巴鲁是蒙古族作家。8.赤峰市的市树是()A.油松B.杨树C.柳树D.榆树答案:A。赤峰市的市树是油松。9.赤峰市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储量居全国前列的是()A.煤炭B.黄金C.铁矿石D.以上都是答案:D。赤峰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黄金、铁矿石等储量都居全国前列。10.下列关于赤峰市旅游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体验蒙古族的传统民俗文化B.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可供游览C.能欣赏到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D.可以参与草原骑马等户外活动答案:B。赤峰市主要以史前文化(如红山文化)、辽代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景观和蒙古族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为主,明清古建筑相对较少。所以B选项描述不正确。二、言语理解与表达(共15题)1.面对赤峰美丽的自然风光,游客们无不0A.目瞪口呆B.叹为观止C.瞠目结舌D.大惊失色答案:B。“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符合游客对赤峰美丽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多形容因惊讶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大惊失色”强调因惊恐而脸色都变了,均不符合语境。2.赤峰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和传承。A.丰富多彩B.琳琅满目C.林林总总D.五花八门答案:A。“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可用于形容文化遗产。“琳琅满目”一般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多用来形容商品;“林林总总”形容众多;“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这三个词都不如“丰富多彩”贴切。3.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赤峰的旅游市场日益oA.活跃B.活泼C.热烈D.热闹答案:A。“活跃”可形容市场、气氛等充满活力,能体现旅游市场发展良好的状态。“活泼”多形容人或动物生动自然;“热烈”主要用于形容情绪、气氛等强烈;“热闹”侧重于场面喧闹、人多,都不太适合形容旅游市场。4.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赤峰的文化特色。A.发扬B.发挥C.弘扬D.光大答案:C。“弘扬”指大力宣扬,常与“文化”“精神”等搭配,“弘扬文化特色”是常见的表达。“发扬”一般指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发挥”多与“作用”“才能”等搭配;“光大”常与“门楣”“事业”等搭配。5.赤峰的历史故事,吸引了众多历史学家的研究。A.源远流长B.连绵不断C.源源不断D.纷至沓来答案:A。“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能体现赤峰历史故事具有悠久的历史,符合语境。“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多形容山脉、水流等;“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多形容人或事物。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选择最能概括其主要内容的选项:赤峰市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事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A.赤峰市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B.赤峰市举办了各类旅游节事活动C.赤峰市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经济发展D.赤峰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答案:C。文段首先介绍赤峰市依托资源发展旅游业,接着说明通过举办活动吸引游客,最后强调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重点在于说明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C选项最能概括主要内容。A选项只是背景;B选项是发展旅游业的手段;D选项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结果,都不全面。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赤峰的美景对我们都很熟悉。B.通过这次旅游,使我对赤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C.赤峰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赤峰的优秀文化传统。答案:C。A选项主客颠倒,应是“我们对赤峰的美景都很熟悉”;B选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D选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赤峰的草原 _广阔,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A.多么多么多么B.非常非常非常C.十分十分十分D.格外格外格外答案:A。“多么”用于感叹句中,能更强烈地表达出对赤峰草原、天空、空气的赞美之情,比“非常”“十分”“格外”更符合语境。9.对下面句子中“文化底蕴”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赤峰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A.城市的建筑风格B.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C.城市的历史文化积累D.城市的旅游设施答案:C。“文化底蕴”指的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内涵,包括历史、传统、风俗、艺术等方面,C选项“城市的历史文化积累”符合其含义。A选项建筑风格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表现;B选项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底蕴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旅游设施也不能等同于文化底蕴。10.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赤峰的草原像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B.那连绵的山脉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上。C.赤峰的天空湛蓝得像大海一样。D.风儿轻轻地抚摸着草原上的花朵。答案:D。A、B、C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草原比作绿色地毯、山脉比作巨龙、天空比作大海;D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风儿”当作人来写,赋予它“抚摸”的动作。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赤峰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是。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A.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B.却有着独特的韵味C.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恐惧D.却让人感到十分的疲惫答案:B。根据后文对雪景的描述,可知赤峰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有独特的美,“有着独特的韵味”符合语境。A选项“生机与活力”在描述冬天时不太恰当;C选项“无比的恐惧”和D选项“十分的疲惫”与文段的情感基调不符。12.对“赤峰的历史文化是一部厚重的史书”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赤峰的历史文化可以用史书来记录B.赤峰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丰富C.赤峰的历史文化像史书一样枯燥D.赤峰的历史文化需要用史书来传承答案:B。把赤峰的历史文化比作“一部厚重的史书”,强调了其历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B选项理解最准确。A选项只是表面意思;C选项“枯燥”与原文意思不符;D选项文段未提及。13.下列词语中,与“独特”意思最相近的是()A.普通B.一般C.特殊D.常见答案:C。“独特”表示独有的、特别的,“特殊”也有不同于一般的意思,二者意思相近。“普通”“一般”“常见”都与“独特”意思相反。1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赤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问:那达慕大会上的传统项目不包括()A.赛马B.跳舞C.摔跤D.射箭答案:B。文段明确提到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项目,未提及跳舞,所以答案是B。15.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你去赤峰旅游,一定要尝尝当地的美食,否则就白去了。B.你必须去赤峰旅游,那里的风景可好了。C.你最好去赤峰旅游,不然你会后悔的。D.你非要去赤峰旅游不可,不然就太可惜了。答案:A。A选项表达比较委婉、友好,只是建议对方去尝尝当地美食,不会给人带来压力。B选项“必须”、C选项“最好”、D选项“非要……不可”都带有较强的命令或强迫语气,不够得体。三、判断推理(共20题)1.所有赤峰人都是内蒙古人,有的内蒙古人喜欢喝奶茶,所以()A.有的赤峰人喜欢喝奶茶B.所有赤峰人都喜欢喝奶茶C.无法确定是否有赤峰人喜欢喝奶茶D.有的喜欢喝奶茶的人不是内蒙古人答案:C。虽然所有赤峰人都是内蒙古人,且有的内蒙古人喜欢喝奶茶,但仅根据这些信息不能确定喜欢喝奶茶的内蒙古人当中是否有赤峰人,所以无法确定是否有赤峰人喜欢喝奶茶,C选项正确。2.如果赤峰举办旅游节,那么游客会增多。现在赤峰没有举办旅游节,所以()A.游客一定会减少B.游客可能不会增多C.游客一定会增多D.游客一定不会增多答案:B。“如果赤峰举办旅游节,那么游客会增多”,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现在赤峰没有举办旅游节,属于“否前”情况,根据逻辑推理,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只能说游客可能不会增多,B选项正确。3.以下是关于赤峰旅游景点的陈述:(1)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和乌兰布统草原至少去一个;(2)如果不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那么就去乌兰布统草原;(3)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和乌兰布统草原都去。若这三个陈述中有一个为真,两个为假,则去的景点是()A.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B.乌兰布统草原C.两个都去D.两个都不去答案:A。陈述(1)“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和乌兰布统草原至少去一个”等价于“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或去乌兰布统草原”;陈述(2)“如果不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那么就去乌兰布统草原”也等价于“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或去乌兰布统草原”;陈述(3)是“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且去乌兰布统草原”。因为(1)和(2)意思相同,且三个陈述中有一个为真,两个为假,所以(1)和(2)为假,(3)为真不符合条件,(1)(2)为假意味着“既不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也不去乌兰布统草原”不成立,即至少去一个,又因为(3)为假,所以只能是去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不去乌兰布统草原,A选项正确。4.赤峰某景区规定:只有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景区。小张进入了景区,所以()A.小张一定购买了门票B.小张可能购买了门票C.小张没有购买门票D.无法确定小张是否购买了门票答案:A。“只有购买门票才能进入景区”可翻译为“进入景区→购买门票”,小张进入了景区,这是“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的逻辑规则,所以小张一定购买了门票,A选项正确。5.有四个人对赤峰的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甲说:“赤峰的旅游收入会增加。”乙说:“如果旅游收入增加,那么游客数量会增多。”丙说:“旅游收入会增加但游客数量不会增多。”丁说:“旅游收入不会增加。”已知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那么()A.甲的预测正确B.乙的预测正确C.丙的预测正确D.丁的预测正确答案:B。乙的话“旅游收入增加→游客数量增多”和丙的话“旅游收入增加且游客数量不会增多”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所以甲和丁的预测都是错误的。甲的预测错误意味着旅游收入不会增加,丁的预测错误也说明旅游收入不会增加,所以丙的话是错误的,那么乙的预测就是正确的,B选项正确。6.赤峰的一个旅游团队中,所有的导游都会说蒙古语,有的游客会说蒙古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有的导游是游客B.有的游客是导游C.所有游客都会说蒙古语D.无法确定导游和游客的关系答案:D。仅根据“所有的导游都会说蒙古语,有的游客会说蒙古语”,无法得出导游和游客之间存在包含或交叉等关系,所以无法确定导游和游客的关系,D选项正确。7.以下推理形式与“如果赤峰下雪,那么道路会结冰。赤峰下雪了,所以道路结冰了”相同的是()A.如果今天是周末,那么商场人多。今天是周末,所以商场人多B.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小明努力学习了,所以小明取得了好成绩C.赤峰的旅游景点要么是自然景观,要么是人文景观。某景点是自然景观,所以不是人文景观D.有的赤峰人喜欢吃羊肉,小李是赤峰人,所以小李喜欢吃羊肉答案:A。题干的推理形式是“如果A,那么B。A,所以B”,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前必肯后”形式。A选项“如果今天是周末,那么商场人多。今天是周末,所以商场人多”也是“如果A,那么B。A,所以B”的形式,与题干相同;B选项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C选项是不相容选言推理;D选项是“有的A是B,C是A,所以C是B”的推理形式,与题干不同。所以答案是A。8.对于赤峰的旅游资源,有以下观点:(1)赤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有特色;(2)赤峰的自然景观有特色但人文景观没有特色;(3)赤峰的自然景观没有特色但人文景观有特色;(4)赤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没有特色。若只有一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正确的是()A.观点(1)C.观点(3)D.观点(4)答案:A。观点(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有特色”;观点 (2)“自然景观有特色且人文景观没有特色”;观点(3)“自然景观没有特色且人文景观有特色”;观点(4)“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没有特色”。观点(2)、(3)、(4)都与观点(1)相互矛盾。因为只有一个观点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的观点只能是观点(1),A选项正确。9.某旅游公司对赤峰旅游市场做了调查,发现:如果游客喜欢历史文化景点,那么就会选择去辽代遗址;如果游客喜欢自然风光,那么就会选择去草原景区。有的游客既不选择去辽代遗址,也不选择去草原景区。由此可以推出()A.有的游客既不喜欢历史文化景点,也不喜欢自然风光B.有的游客喜欢历史文化景点但不喜欢自然风光C.有的游客喜欢自然风光但不喜欢历史文化景点D.所有游客都不喜欢历史文化景点和自然风光答案:A。“如果游客喜欢历史文化景点,那么就会选择去辽代遗址”可翻译为“喜欢历史文化景点→去辽代遗址”;“如果游客喜欢自然风光,那么就会选择去草原景区”可翻译为“喜欢自然风光→去草原景区”。“有的游客既不选择去辽代遗址,也不选择去草原景区”,这是对前面两个翻译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有的游客既不喜欢历史文化景点,也不喜欢自然风光”,A选项正确。10.赤峰的一个旅游团中,有一些游客来自北京,所有来自北京的游客都参观了赤峰博物馆。据此可以推出()A.所有参观赤峰博物馆的游客都来自北京B.有些参观赤峰博物馆的游客来自北京C.有些来自北京的游客没有参观赤峰博物馆D.所有游客都参观了赤峰博物馆答案:B。“有一些游客来自北京”且“所有来自北京的游客都参观了赤峰博物馆”,可以推出“有些参观赤峰博物馆的游客来自北京”,B选项正确。A选项“所有参观赤峰博物馆的游客都来自北京”过于绝对;C选项与“所有来自北京的游客都参观了赤峰博物馆”矛盾;D选项“所有游客”范围扩大,题干只提及了来自北京的游客情况。11.判断:赤峰市的所有旅游景区都在夏季最受欢迎。()答案:错误。赤峰市不同的旅游景区有不同的特色和适合游玩的季节,比如冬季的雪景、温泉等也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并非所有景区都在夏季最受欢迎。12.判断:只要是内蒙古人就一定了解赤峰的文化。()答案:错误。内蒙古地域广阔,文化丰富多样,虽然赤峰是内蒙古的一部分,但不能说所有内蒙古人都一定了解赤峰的文化。13.判断:如果赤峰的旅游宣传做得好,那么旅游收入一定会增加。()答案:错误。旅游宣传做得好只是影响旅游收入的一个因素,旅游收入还受到旅游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水平、外部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宣传做得好不一定旅游收入就会增加。14.判断:赤峰的历史文化只对考古学家有吸引力。()答案:错误。赤峰丰富的历史文化对很多人都有吸引力,包括游客、历史学家、文化爱好者等,不只是考古学家。15.判断:所有赤峰的美食都具有蒙古族特色。()答案:错误。赤峰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美食种类丰富,除了蒙古族特色美食外,还有其他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美食。16.有三个关于赤峰旅游的陈述:(1)赤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都不高;(2)有的赤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3)赤峰某著名景区门票价格不高。若这三个陈述中有一个为真,两个为假,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所有赤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都不高B.所有赤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都高C.有的赤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D.无法确定门票价格情况答案:C。陈述(1)和陈述(2)是矛盾关系,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个陈述中有一个为真,两个为假,所以陈述(3)为假,即赤峰某著名景区门票价格高,由此可以推出“有的赤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C选项正确。17.已知“如果去赤峰旅游,那么就会品尝当地美食”为真,以下情况一定为真的是()A.不去赤峰旅游,就不会品尝当地美食B.品尝了当地美食,就一定去了赤峰旅游C.没品尝当地美食,就一定没去赤峰旅游D.去了赤峰旅游,但没品尝当地美食答案:C。“如果去赤峰旅游,那么就会品尝当地美食”可翻译为“去赤峰旅游→品尝当地美食”。C选项“没品尝当地美食,就一定没去赤峰旅游”是“否后必否前”,符合逻辑推理,一定为真。A选项“不去赤峰旅游,就不会品尝当地美食”是“否前”,推不出必然结论;B选项“品尝了当地美食,就一定去了赤峰旅游”是“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D选项与题干推理矛盾。18.某旅游公司对赤峰旅游线路进行规划,有以下条件:(1)如果选择线路A,那么就不选择线路B;(2)如果不选择线路B,那么选择线路C;(3)要么选择线路A,要么选择线路C。若最终选择了线路C,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选择了线路AB.不选择线路AC.选择了线路BD.无法确定是否选择线路B答案:B。因为最终选择了线路C,根据条件(3)“要么选择线路A,要么选择线路C”,可知不选择线路A,B选项正确。对于线路B,由“不选择线路A”,根据条件(1)无法确定是否选择线路B;由选择线路C,根据条件(2)也无法确定是否选择线路B。19.赤峰的旅游市场上,有这样的现象:优质旅游服务会吸引更多游客,而低价旅游产品也会吸引部分游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优质旅游服务,就一定会吸引大量游客B.低价旅游产品一定能吸引到比优质旅游服务更多的游客C.优质旅游服务和低价旅游产品都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D.没有优质旅游服务和低价旅游产品,就不会有游客答案:C。题干明确指出“优质旅游服务会吸引更多游客,而低价旅游产品也会吸引部分游客”,说明优质旅游服务和低价旅游产品都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C选项正确。A选项“只要……就……”过于绝对;B选项题干未对两者吸引游客的数量进行比较;D选项“没有……就不会有”也过于绝对,因为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吸引游客。20.判断:赤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帮助。()答案:错误。赤峰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可能会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困难,需要外界在这些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所以该说法错误。四、资料分析(共10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2023年,赤峰市接待游客总数达到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实现32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国内游客接待量为3300万人次,旅游收入280亿元;入境游客接待量为200万人次,旅游收入40亿元。从旅游客源地来看,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游客占总游客数的30%,来自东北地区的游客占25%,来自华东地区的游客占20%,其他地区游客占25%。在旅游消费方面,游客在住宿上的花费占旅游总收入的25%,餐饮花费占20%,购物花费占30%,交通花费占15%,其他花费占10%。1.2022年赤峰市接待游客总数约为()万人次。A.3043B.3100C.3200D.3300答案:A。设2022年接待游客总数为x万人次,根据公式:现期量=基期量×(1+增长率),可得\(x(1+15\%)=3500\),则\(x=\frac{3500}{1+15\%}\≈3043\)万人次,A选项正确。2.2023年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游客约有()万人次。A.900B.1000C.1050D.1100答案:C。已知2023年接待游客总数为3500万人次,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游客占总游客数的30%,则来自京津冀地区的游客人数为\(3500×30\%=1050\)万人次,C选项正确。3.2023年游客在购物上的花费约为()亿元。A.80B.96C.100D.110答案:B。已知2023年旅游总收入实现320亿元,购物花费占旅游总收入的30%,则游客在购物上的花费为\(320×30\%=96\)亿元,B选项正确。4.2023年国内游客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约为()A.70%B.75%C.80%D.87.5%答案:D。2023年国内游客旅游收入为280亿元,旅游总收入为320亿元,国内游客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为\(\frac{280}{320}×100\%=87.5\%\),D选项正确。5.与国内游客相比,2023年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收入()A.更高B.更低C.一样D.无法比较答案:A。2023年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收入为\(\frac{280}{3300}\≈0.085\)亿元/万人次,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收入为\(\frac{40}{200}=0.2\)亿元/万人次,\(0.2>0.085\),所以入境游客人均旅游收入更高,A选项正确。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赤峰市某景区2023年四个季度的游客接待量分别为20万人次、30万人次、40万人次、35万人次。门票收入分别为10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1750万元。6.该景区2023年平均每个季度的游客接待量为()万人次。A.25B.30C.31.25D.35答案:C。平均每个季度的游客接待量=(20+30+40+35)÷4=125÷4=31.25万人次,C选项正确。7.该景区2023年第四季度游客接待量比第一季度增长了()A.50%B.60%C.75%D.80%答案:C。增长的百分比=\(\frac{3520}{20}×100\%=\frac{15}{20}×100\%=75\%\),C选项正确。8.该景区2023年门票收入最高的季度是()A.第一季度B.第二季度C.第三季度D.第四季度答案:C。比较四个季度门票收入10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1750万元,可知第三季度门票收入最高,C选项正确。9.该景区2023年平均每次游客带来的门票收入约为()元。A.50B.55C.60D.65答案:A。2023年总游客接待量为20+30+40+35=125万人次,总门票收入为1000+1500+2000+1750=6250万元,平均每次游客带来的门票收入为\(\frac{6250}{125}=50\)元,A选项正确。10.该景区2023年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比重约为()A.20%B.24%C.30%D.35%答案:B。全年游客接待量为125万人次,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为30万人次,第二季度游客接待量占全年游客接待量的比重为\(\frac{30}{125}×100\%=24\%\),B选项正确。五、数量关系(共5题)1.赤峰某旅游纪念品商店,购进一批特色钥匙链,进价为每个5元,售价为每个8元。若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