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1页
2025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2页
2025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3页
2025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4页
2025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以下是2025年中考物理可能的必考知识点:一、力学部分1.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包括正确使用刻度尺(如估读)、停表,以及单位换算(如1m=100cm,1h=3600s等)。-速度的计算。\(v=s/t\),会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速度,或者已知速度和其中一个物理量求另一个物理量,同时理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力-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重力。重力的大小\(G=mg\)(\(g=9.8N/kg\)),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心的概念。-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F=kx\))和使用方法。-摩擦力。包括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解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牛顿第二定律\(F=ma\)的简单应用,例如已知物体所受的力求加速度,或者已知加速度和质量求力。-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能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并根据二力平衡求力的大小。4.压强-压强的概念。\(p=\frac{F}{S}\),会计算固体压强,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液体压强。\(p=\rhogh\),会计算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理解液体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里装的是相同的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5.浮力-浮力的概念(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阿基米德原理\(F_浮=\rho_液gV_排\),会根据此原理计算浮力大小,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F_浮>G\)时,物体上浮;\(F_浮=G\)时,物体悬浮;\(F_浮<G\)时,物体下沉)。二、热学部分1.物态变化-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和使用方法。-六种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能识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知道每种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例如,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2.内能-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知道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热量的计算\(Q=cm\Deltat\)(\(c\)为比热容,\(m\)为质量,\(\Deltat\)为温度变化量)。三、电学部分1.电路基础-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会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有多条路径),并能根据要求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电流的概念\(I=\frac{Q}{t}\)(\(Q\)为电荷量,\(t\)为时间),电流的单位(\(A\)、\(mA\)、\(\muA\))及换算,电流表的使用(串联在电路中、正进负出、不能超过量程)。-电压的概念,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V\)、\(kV\)、\(mV\))及换算,电压表的使用(并联在电路中、正进负出、不能超过量程)。-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电阻的单位(\(\Omega\)、\(k\Omega\)、\(M\Omega\))及换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frac{U}{R}\),会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步骤。3.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P=\frac{W}{t}=UI\),会计算用电器的电功率,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焦耳定律\(Q=I^{2}Rt\)(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会根据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四、光学部分1.光的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c=3\times10^{8}m/s\))。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会画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3.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能解释生活中的光折射现象(如筷子在水中“折断”、海市蜃楼等)。4.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