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无为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无为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无为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无为县联考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于是有人想通过节食减肥、长期不吃肉、蛋等,结果出现精神不振、易疲劳、脸色苍白、头晕等症状,请你判断这可能是什么病?A.脑梗 B.感冒 C.贫血 D.发烧2.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变质的食物一定要煮沸才吃B.蔬菜在吃之前要洗干净C.鱼片最好生吃,营养才“丰富D.食品在冰箱中低温贮存不会变质3.下列关于生活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没有影响B.油炸食品口味好、热量高,青少年应该尽量多吃C.网络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应该频繁地长时间上网D.青少年应该适量运动,不饮酒,拒绝毒品4.a、b、c三图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类型的血管,箭头代表血管内血液流动方向,关于这三种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A.a管壁厚,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B.a是动脉血管,b是静脉血管,c是毛细血管C.血液流经c后,必定有某些物质含量发生改变D.若a,b都是参与肺循环的血管,则a中流的是动脉血,b中流的是静脉血5.消化系统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消化器官有()A.胃 B.咽

C.小肠

D.肝脏6.下图中,图甲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判断错误的是()A.血管①为肺动脉B.血管②为下腔静脉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D.X表示肺7.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不能补充能量的是A.纯净水 B.牛奶C.苹果 D.面包8.关爱眼睛,远离近视。下面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B.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C.近视眼患者的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调节晶状体凸度大小的是睫状体,分布有感光细胞的是脉络膜9.某成年演员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A.胰岛素分泌不足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10.下列关于人体泌尿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肾单位是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C.膀胱具有贮存尿液的功能 D.尿道是形成尿液的结构11.流程图可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正确的是A.空气一鼻腔一咽一喉一气管一支气管一肺B.声波一鼓膜一耳蜗一听小骨一听神经一听觉中枢C.血液一肾小球一肾小管一肾小囊一尿液D.光线一瞳孔一角膜一品状体一视网膜一视神经一视觉中枢12.图是人体与新陈代谢有关的四大系统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C.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3.牛奶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A.是重要的能源物质B.是备用的能源物质C.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D.是直接的能源物质14.下列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错误的是()A.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B.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含量最多C.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清洁、湿润的作用D.尘肺是人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使肺泡外面吸附有大量的粉尘而所患的职业病15.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气体c代表二氧化碳,气体d代表氧C.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D.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右心房16.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方式不同 B.脑发育程度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祖先不同17.近视是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中的变化情况是()①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②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③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④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给病人“切脉”时,感受到的是动脉的搏动B.给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C.将药物注入臀部肌肉,药物会渗入静脉D.手臂上的“青筋”不是神经,而是静脉血管19.下图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由于某种原因,部位④受损,当①受到外界刺激时,将会出现的现象为()A.有感觉,不能运动 B.无感觉,能运动 C.无感觉,不能运动 D.有感觉,能运动20.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肺 B.气管 C.鼻 D.喉21.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这一反射类型相同的是()①吃梅止渴②雄鸡报晓③闻鸡起舞④鹦鹉学舌⑤膝跳反射⑥望梅止渴⑦吮吸反射⑧川狗吠日A.①④⑥⑦B.③⑤⑧C.①②⑤⑦D.③④⑥22.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如图表示不同人群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有关说明正确的是()A.水果、蔬菜只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两类营养B.粮谷类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C.肥胖患者应减少粮谷类及肉类的摄入量D.营养不良的原因是水果、蔬菜摄入量较粮谷类少23.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呼吸吋,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二氧化砜含量高B.人在吞咽食物时,也能同吋进行呼吸C.人体吸气时,由于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导致胸廓容积扩大D.呼吸道只是气体的通道,不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24.人体成熟的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一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C.血小板和红细胞D.血细胞和红细胞25.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A.氧、二氧化碳 B.氮气、二氧化碳 C.氮气、氧气 D.氮气、水蒸气2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人体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示意图。请指出分泌卵细胞、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分娩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代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2)图(二)中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该器官分泌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三)中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填代号)。(4)图(四)是人体中两种主要血管横切面图。相对于A血管,B血管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点即可);含有瓣膜的是血管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7.下图是验证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1)实验第二步,2号试管中应滴加______________mL

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号试管。(2)隔水加热的水温设定为37℃的原因是___________。(3)滴加碘酒后,预测__________

号试管呈蓝色。(4)人体对淀粉的消化可以发生在__________

。(5)我们进食时细嚼慢咽,是为了使食物团块变小,增加食物与唾液的________,有利于食物的消化。28.人体多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从1注水不会从3流出,是因为6和7处有_____,其作用是_____。(2)某人吃完鱼肉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则a物质是_____。(3)b(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填图甲中字母),若被运输到肾脏,最终在肾脏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物质c出肺时,肋间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4)d(原尿)中的_____通过生理过程e_____,全部进入血液。(5)在图甲中,B处比D处的腔壁厚,是因为B中的血液从_____流向全身各处,D中的血液从_____流向肺部。29.胎儿在母体内是如何吸收营养的受精作用后,输卵管中的受精卵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人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就是怀孕。胚胎经过两个月的发育,长度可达22毫米,从外形上看已初具人形,因此,到第8周左右的胚胎就叫作胎儿,此后的胚胎发育也叫作胎儿发育。胚胎发育的初期营养物质由卵细胞的卵黄提供,随着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生命之桥,一端连着胎儿腹壁(就是以后的肚脐),另一端连着胎盘。如果把胎盘比作一把雨伞的话,脐带就是伞把。足月胎儿的脐带长约45-55厘米,直径2厘米。表面被覆羊膜,中间有胶状结缔组织充填,保护着脐带里的血管。脐带从胎盘那里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胎儿,并将胎儿排泄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送到胎盘。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是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虽然胎儿的血管紧挨着母亲的血管,但两部分的血液不会混合。双方血液在这里进行了物质交换。母亲的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水、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供给了胎儿,而胎儿也将自己产生的代谢废物二氧化碳等传递给母亲,再由母亲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将废物排出体外。(1)胎儿在母体子官内发育约需(___)A.280天B.220天C.180天D.120天(2)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___)A.脐带B.胎盘C.子官内膜D.前三项(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A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子官内膜相连B.绒毛壁应该很薄,便于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C.胎儿与母体血液相通,有利于交换营养D.脐带与子官没有直接相连(4)孕期应该有的生理现象是(___)A.饭量大增B.体重加大C.排泄量变大D.前三项(5)母体供给胎儿的氧气最初通过母体八大系统中的________系统从外界摄入,供给胎儿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养料最初通过________系统从外界摄入,然后摄入体内的氧气和养料通过________系统输送到胎盘处,通过交换满足胎儿发育需求。(6)有些女性为了保持身材,分娩后很快停止母乳喂养,你认为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正常发育有影响吗?______30.分析题。资料一:2012年3月31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将再次来临,它将引发全球城市、企业和个人的自愿参与,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了吗?资料二: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温室效应是气候反常、物种灭绝、沙漠化扩大的罪魁祸首.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资料三:“低碳生活”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并释放出_____气体。(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作用,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3)你能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写一条和大家分享:_____。31.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第一基石。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可以将合理营养归纳为“一二三四五”:“一”指每日饮一袋牛奶(或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改善我国膳食钙摄入量普遍偏低的状态。“二”指每日摄入淀粉250~350克(相当于主食300~400克),各人可依情况酌情增减。“三”指每日进食三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100克;或鱼虾100克。“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广东型膳食每日摄盐6~7克);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进餐次数可适当增加,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五”指每日500克蔬菜及水果,加上适量烹调油及调味品。请分析上述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资料是否与“平衡膳食宝塔”基本相符?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2)粗、细粮搭配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预防哪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出现?________________(3)请参照上述资料,自定食物品种名称,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并指出是否做到了“营养全面、经济实惠”?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解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叫贫血。贫血患者由于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有人通过节食减肥,长期不吃肉蛋类食物,会缺乏蛋白质,引起贫血。2、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食品安全的内容,可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答题。【详解】A、变质的的食物中有大量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在食物中生活时,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即使煮沸,也对人体不利,因此,变质的食物不能吃,A错误;B、蔬菜中可能有残留的农药和一些害虫的虫卵,因此,吃之前一定要清洗干净,B正确;C、鱼片中可能有寄生虫,生吃鱼片存在安全隐患,对人体健康不利,C错误;D、冰箱中温度低,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生长缓慢,但时间长了,同样会有大量的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因此,冰箱内的食物也有一定的储存期限。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食品安全的知识进行解答是关键。3、D【解析】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不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持续饮酒过量会加重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脂肪肝等症状,长期酗酒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过量的酒精能使脂肪沉淀到血管壁上,使得管腔变窄,继而使血压升高,加速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从而使脂肪肝以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A错误;油炸食品十分可口,但经研究发现,油炸食品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丙烯酰胺就是其中一种,B错误网络能帮助我们获取知识,了解世界,但要适当,频繁地长时间上网是错误的,C错误;吸烟、吸毒首先危害呼吸系统的呼吸道的黏膜,然后侵入肺泡,再通过循环系统继而侵害其它的系统。吸食毒品也是这样,吸毒时产生的有毒物质首先损伤呼吸道粘膜,D正确。4、D【解析】

人体具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它们共同构成了血液流通的管道。三种血管的特点如表:【详解】A、从图a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可以看出a是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图b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可以看出b是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A正确。

B、从图a血液的流动方向由主干流向分支可以看出a是动脉血管;图b血液的流动方向由分支流向主干可以看出b是静脉血管;图c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可知c为毛细血管,B正确。

C、由于c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所以血液流经此处,血液的成分将发生变化,C正确。

D、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则a为肺动脉,里面流动的是静脉血,b是肺静脉,里面流的是动脉血,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管的类型和特点。5、D【解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由口腔至肛门,为粗细不等的弯曲管道,长约9m,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和大肠等部分。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大、小两种,大消化腺有大唾液腺、肝和胰腺;小消化腺则位于消化管壁内,如胃腺和肠腺等。【详解】胃,小肠,咽属于消化道,是食物经过的通道,而肝脏是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其分泌的胆汁经导管流入肠,对辅助消化,但食物不会经过肝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B【解析】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内流静脉血;血管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内流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血管②为肺静脉,血管②内流动脉血,X表示肺,所以判断错误的是血管②为下腔静脉,B符合题意。7、A【解析】试题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纯净水不能提供能量,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8、C【解析】人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大小可以调节,而瞳孔的大小是控制进入眼球内部光线的多少,故不符合题意;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路,故不符合题意;近视眼患者的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符合题意;调节晶状体曲度大小的是睫状体,分布有感光细胞的是视网膜,而脉络膜上丰富的血管,故不符合题意。9、C【解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成年时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侏儒症的特点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详解】A、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发糖尿病,不符合题意;B、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成人分泌过多会患甲状腺功能亢进,不符合题意;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侏儒症的特点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符合题意;D、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表现出其他非特异性的症状,例如:躯体过胖、相对肌肉量减少、能量减少、生活品质下降,但个子并不矮小,不符合题意。【点睛】人体激素的作用和分泌异常症是考试的重点。10、D【解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详解】A、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A正确;B、输尿管是输送尿液的管道,把尿液运送到膀胱,B正确;C、膀胱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尿液,C正确;D、尿道的作用只是排出尿液,而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D错误。故选:D。【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1、A【解析】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结合听觉的形成、视觉的形成以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进行解答。【详解】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正确。B.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错误。C、尿的形成过程是,血液由肾动脉流入入球小动脉,再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在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再流经肾小管,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即:血液→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腔→肾小管→尿液,C错误。D、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视觉,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听觉和视觉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过程。12、C【解析】【分析】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八大系统,它们相互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详解】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系统的代谢关系示意图,其中①③都是单向箭头,④是双向箭头,②在中央,把其它系统联系起来。可知,①的箭头指向体内,人体通过①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应该是消化系统。营养物质进入到②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运到人体的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③的箭头指向体外,表示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废物由②循环系统运到③泌尿系统排出。④是双向箭头,表示人体通过呼吸系统进行吸气和呼气,获得的氧气由②循环系统运到其它部位,供细胞利用,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因此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并掌握各系统的主要功能,结合图形分析即可作答。13、C【解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重要的能源物质,其中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A不符合题意;

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是备用的能源物质,B不符合题意;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C符合题意;

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D不符合题意。【点睛】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14、D【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呼吸系统。解答时可以从氧气的去向、气体扩散、呼吸运动、氧气的运输方面来切入。【详解】A.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最终被用于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故不符合题意。B.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含量占78%,占气体比例最大,故不符合题意。C.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黏膜内的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故不符合题意。D.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不是肺泡外面吸附有大量的粉尘,故符合题意。

故选:D。15、B【解析】

a、b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A错误.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血管甲是肺动脉,血管乙是肺静脉,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是含有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B正确,C错误.血管乙表示肺静脉,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D错误.16、D【解析】

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都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其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详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故A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可见脑的发育程度也不同,故B正确;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它们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不同,故C正确;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其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故D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理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区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A【解析】试题分析: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眼的有效措施,在这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物体离眼由近及远,因此②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①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考点:近视、远视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18、C【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血管的相关知识。【详解】A.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感受到的是动脉的搏动,“切”主要是在桡动脉,A正确。B.动脉中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做注射,血管注射多采用静脉血管,B正确。C.将药物注人的臀部肌肉,药物会进入毛细血管,C错误。D.神经都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分布在体表的是神经末梢肉眼看不到,手臂上的“青筋”是埋藏较浅的静脉,D正确。故选:C。【点睛】人体血液和血管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同学们一定要详细了解。19、A【解析】试题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图中4传出神经遭到损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3传入神经传到5神经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引起感觉,但不能通过4传出神经传到2效应器,所以破坏4传出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效应器无反应,大脑是有感觉。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0、A【解析】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A【点睛】知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解题的关键。21、D【解析】

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谈虎色变,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①吃梅止渴、②雄鸡报晓、⑤膝跳反射、⑦吮吸反射、⑧川狗吠日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为简单反射。③闻鸡起舞、④鹦鹉学舌、⑥望梅止渴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所以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区别。22、C【解析】水果、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营养,A不符合题意;

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而粮谷类食物中含的淀粉比较多,B不符合题意;

从图形可知,肥胖患者的饮食中粮谷类和肉类的摄入量较正常人偏多。各占44%和15%,粮谷类含较多的淀粉,在体内转化成糖,肉类含较多的脂肪,多吃易导致肥胖。因此,肥胖患者应减少粮类谷及肉类的摄入量,C符合题意;

人体需要的水果蔬菜和粮谷类的量是不一样的,在同一层面,不能单纯比较,D不符合题意。23、C【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详解】人体呼吸吋,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A错误;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故B错误;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故C正确;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考点考查了呼气和吸气过程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一般为选择、填空和解答题,常结合呼吸系统图出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24、C【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详解】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C正确。【点睛】知道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数量关系为: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25、A【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详解】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气体成分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从表格中看出,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相比,变化最多的是二氧化碳氧气。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26、①②④③胎盘④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C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等A【解析】

从受精到分娩的大致过程及部位如图所示: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种血管的特点如表格:【详解】(1)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营内半透明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一般怀孕到第40周,胎儿发育成熟。成熟胎儿和胎盘从④母体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即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并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胎儿在母体的子宫里发育,胎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成熟的胎儿通过阴道从母体内产出,这一过程叫做分娩。因此,图(一)为人体排卵、受精和胚泡发育示意图。分泌卵细胞、受精卵的形成、胚胎发育、分娩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①卵巢、②输卵管、④子宫、③阴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2)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外分泌部能分泌胰液,可以消化食物,属于消化液。内分泌部是指散布在胰腺内的许多腺细胞团叫做胰岛,能分泌胰岛素。因此,图(二)中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的器官是④胰腺,该器官分泌激素胰岛素,作用是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3)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植物人”是指只有心跳、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的病人,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结构是脑干。因此,图(三)中植物人的神经系统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C脑干。(4)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静脉内还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管壁最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管腔小。分析可知,A血管是静脉,B血管是动脉。因此,图(四)是人体中两种主要血管横切面图。相对于A血管,B血管的结构特点是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等,含有瓣膜的是血管A静脉,防止血液的倒流。【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血管的种类和特点,脑的结构特点,胰腺的结构和功能,胚胎的发育过程,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7、2唾液1人体体温为37℃,此温度下酶催化能力最强1口腔和小肠接触面积【解析】(1)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第二步中,1号试管滴加2mL清水,则2号试管中应滴加约2mL唾液,作对照的是1号试管。

(2)步骤三中,隔水加热的水温设定为37℃的原因是:37℃接近人体的温度,酶的催化能力最强。(3)滴加碘酒后,1号试管呈蓝色,是因为其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未被分解,遇碘变成了蓝色。(4)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部分淀粉被唾液分解成麦芽糖,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中消化淀粉的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5)我们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以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将食物和唾液混合充分,增加食物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利于食物的消化。28、辦膜防止血液倒流氨其酸A线粒体舒张葡萄糖重吸收主动脉肺动脉【解析】

(1)心脏有四个腔: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其中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肺静脉,4是上腔静脉,5是下腔静脉,6是动脉瓣,7是房室瓣。

(2)从图可以看出a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b是吸气,c是呼气;d指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e表示肾小管重吸收过程。【详解】(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使血液只能从静脉流向心房。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血液只能从静脉流向心房,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所以从1主动脉注水不会从3肺静脉流出,是由于6和7处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2)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消化道壁吸收。所以某人吃完鱼肉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则a物质是氨基酸。

(3)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图中b代表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b氧气最先进入A左心房。氧气将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处被利用进行呼吸作用。c是呼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4)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5)图甲中,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其中B(左心室)的壁最厚的原因左心室收缩把血液通过主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点睛】解答要掌握心脏的结构,血循环路线,消化,尿液的形成。29、BBCD呼吸消化循环有【解析】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详解】(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