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生物七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人体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A.巨人症B.侏儒症C.糖尿病D.地方性甲状腺肿2.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A.躯体感觉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C.语言中枢D.听觉中枢3.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D.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爽4.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来源于A.组织细胞 B.肺泡 C.血液 D.气管5.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A.氧、二氧化碳 B.氮气、二氧化碳 C.氮气、氧气 D.氮气、水蒸气6.给实验用的正常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尽快复苏,可适量注射一定浓度的()A.生理盐水B.淀粉溶液C.蛋白质溶液D.葡萄糖溶液7.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A. B. C. D.8.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型肝炎,被毒蛇咬之后需要及时注射抗毒血清。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A.抗原、抗原 B.抗体、抗体 C.抗体、抗原 D.抗原、抗体9.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一年多来,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A.不能产生卵细胞B.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C.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D.不能产生雌性激素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可以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B.神经元的胞体都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C.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D.神经中枢是由脑和脊髓组成11.以下物质属于引起酸雨的罪魁祸首的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臭氧 D.塑料垃圾12.听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其目的是()A.防止声响从口腔进入,听不清楚B.防止鼓膜内外音响度不同,听不准确C.防止脑震荡D.防止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损伤鼓膜13.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亳升不会影响健康A.800毫升 B.1200~1500毫升 C.1000毫升 D.200或400毫升14.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蚂蚁 B.大豆 C.变形虫 D.蚯蚓15.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A.精子B.成骨细胞C.成熟的卵子D.神经细胞16.树懒和乌龟都以行动缓慢而闻名。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的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所以它要移动2公里的距离,需要用时1个月。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吩龟爬得还要慢。树懒和乌龟分别属于哪种动物()A.爬行动物和两柄动物 B.部属于爬行动物C.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D.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17.某同学制作了“人体的营养”这一章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完整并正确的是()A.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肾上腺、肠腺B.消化道: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C.消化液:唾液、胃液、肠液、胰液D.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18.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观察结果如图所示,“→”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为动脉,内流的血液是动脉血 B.①为静脉,内流的血液是静脉血C.②为动脉,内流的血液是静脉血 D.②为静脉,内流的血液是动脉血19.关于“人体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B.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动脉C.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壁最厚的是右心室D.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2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射弧C.神经中枢D.神经元21.图甲乙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丙是血液循环示意图,丁图是人体的生理过程图,其中①﹣⑥代表生理过程,⑧⑨⑩和N代表某种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1)心脏能够永不疲劳的跳动是因为有甲图所示的全心舒张状态,此时,心脏内的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的两种瓣膜的状态分别是_____,乙图表示心脏将血液泵出,心脏内心房与心室间、心室与动脉间的两种瓣膜的状态分别是_____。这些瓣膜结构若发生病变就会发生心脏内血液倒流,另外,人若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就容易引发下肢的_____发生静脉曲张。(2)丙图中,心脏收缩最有力的腔是[_____]_____,肺循环终点是[_____]_____。某人脚趾发炎后上肢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需要几次经过心脏后才能到达脚趾_____。在丙图中,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_____(填序号)。血压最高的血管是[_____]_____。(3)血液流经由M到N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的变化是_____,原因是在此处进行了物质交换,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_____(答两条)。请用丙图中的文字、数字和箭头组成的流程图的形式写出体循环的过程_____。除了图中的两条循环途径外还有供心脏营养和氧的冠脉循环,冠心病病因是_____,容易引发心脏猝死。(4)从丁图可以看出:①表示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进入④的过程叫_____,经过此过程后血液明显增多的成分是_____(答至少两种),通过①进入④的物质中,_____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血液经过过程⑤和⑥后,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_____(答至少两种)。(5)图中_____表示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⑨表示的物质是_____,直接进入_____。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____。22.阅读科普短文6月6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某校初一学生根据历年全国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做出表一,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近视呢?专家介绍,青少年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导致视神经紧张,眨眼频率降低,从而造成近视的发生。另外现在的孩子课外活动都相对比较少,很多孩子都是在室内,缺少户外运动,缺少阳光对体内的神经递质的刺激,也会导致近视。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睡眠的减少,也会导致近视。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呢?研究人员通过运动干预实验来验证干预后青少年的视力变化情况。选取体育运动小组学生60名(运动项目:羽毛球或乒乓球),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普通对照组学生60名,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记录结果,实验期间对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生定期进行有关视力保护的健康教育,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每周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照组学生的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的条件相同,1年后再次检测4组学生的视力,进行比较,得出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一可以看出,近50年我国初中生近视率发生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视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膜_____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是矫正近视的方法。(3)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通过6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帮助我们看清不同_____________。A.亮度的物体B.颜色的物体C.距离的物体D.大小的物体(4)近视眼的同学带上眼镜后就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字反射的一部分光线能在眼球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形成物像,光刺激能够引起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形成视觉。(5)研究人员研究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运动小组学生和普通学生性别比、父母视力情况比、用眼时间比基本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6)分析表二和表三柱状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维持视力不变和防止视力下降有重要作用。(7)根据资料和实验数据请你就“爱护眼睛、防治近视”给初中生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详解】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会过分生长,到了成年,有的身高可达2.6m以上,这叫巨人症,A正确;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B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尿病,过多会得低血糖,C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时的疾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侏儒症等。2、C【解析】试题分析: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动物不具有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人的语言中枢,有人患了“脑血栓”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是由于血栓压迫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3、A【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A.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A符合题意。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C.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解析】

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详解】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故选A。【点睛】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来源于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5、A【解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是因为吸入的气体中的一部分氧气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里,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在这里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肺泡处,随呼气排出体外。【详解】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外界环境中的气)体主要成分如表:气体成分吸入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从表格中看出,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相比,变化最多的是二氧化碳氧气。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6、D【解析】

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详解】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人就会患糖尿病.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进行治疗。但当给正常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体内的葡萄糖快速分解或是合成糖元,造成小白鼠的体内葡萄糖的含量急剧降低,不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小白鼠就会出现休克现象,可通过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白鼠足够的能量。故选D。【点睛】关键是明确胰岛素的作用:能调节糖的代谢。7、B【解析】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它包括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管胞以及运输有机物的筛管、筛胞。观图可知,A是保护组织,B是输导组织,C是营养组织,D是分生组织。下图是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详解】A.根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厚,可知A是保护组织,位于根、茎、叶等器官的表面,主要用于保护内部柔嫩部分,故A错误。B.根据细胞上下连接,横壁消失,或有筛孔,可知B是输导组织,输导组织中导管可以运输水,故B正确。C.根据细胞壁薄,液泡大,可知B是营养组织,主要功能是储藏营养物质,故C错误。D.根据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可知D是分生组织,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故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的特点是解题关键,另外,建议联系图片进行观察熟记。8、D【解析】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3)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详解】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而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疫苗和抗毒血清中的有效成分在免疫学中分别属于抗原、抗体。故选D【点睛】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9、B【解析】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形成受精卵。【详解】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为受精卵,完成受精。输卵管堵塞,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结合,完不成受精,不能形成受精卵。【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理解掌握精子和卵细胞是在输卵管相遇结合为受精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A【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A正确;神经元的胞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构成灰质,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形成神经节,B错误;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C错误;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的部位,叫神经中枢,可见中枢神经和神经中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错误。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神经系统的组成。11、B【解析】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详解】酸雨成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会形成酸雾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空气中的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降下就形成酸雨。所以引起酸雨的罪魁祸首的是二氧化硫。【点睛】了解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比较简单。12、D【解析】

要知道巨大的声音,会对人的鼓膜造成伤害,如果鼓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鼓膜会受到严重伤害.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鼓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详解】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如果闭嘴同时用双手堵耳也是同样道理,这样就避免了压强的突然改变对鼓膜的影响,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保护鼓膜的措施及原因。13、D【解析】

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适量献血不影响健康,还有助于自身的造血。【详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故选:D。【点睛】掌握无偿献血的意义和原则是关键。14、C【解析】

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详解】蚂蚁、大豆、蚯蚓都是多细胞的生物。变形虫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各项生命活动都由细胞完成,如:它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也可以包围住食物,完成摄食的作用.痢疾类变形虫是寄生在人肠道里的变形虫,营寄生生活,能够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分。15、C【解析】

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子。【详解】成熟的卵子呈球形,直径在0.1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就可以看出,这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成熟的卵子的细胞质里含有丰富的卵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点睛】因为受精卵早期发育的营养主要由卵细胞提供,所以卵细胞个体很大。16、C【解析】

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干燥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

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详解】树懒体腔内有膈,并且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乌龟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C正确。【点睛】了解树懒和乌龟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7、D【解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详解】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肾上腺属于内分泌腺,A错误;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喉属于呼吸道,B错误;消化液包括唾液、胆汁、肠液、胃液和肠液,C错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D正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18、A【解析】

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起到连接作用。【详解】①为动脉由主干流向分支,内流的血液是动脉血,管腔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故A正确,B错误;②为静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内流的血液是静脉血,血流速度慢,管腔大,弹性小,故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通过探究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考查了动物血管的特点,掌握血管类型和血液流动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9、A【解析】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A正确;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为静脉血管,B错误;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壁最厚的是左心室,C错误;经过体循环后,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而不是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D错误。20、A【解析】

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详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21、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静脉4左心室3左心房两次5、87主动脉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4→7→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8→1冠状动脉阻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葡萄糖尿素、无机盐②⑥⑧激素毛细血管⑦组织细胞【解析】

(1)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2)丙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

(3)丁图中:①是吸收,②表示呼吸,③肺泡内气体交换,⑥表示排尿,⑦组织细胞,⑧表示排汗,⑨激素。【详解】(1)图甲表示全心舒张。血液经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流回心房。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图乙表示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长期站立后引起下肢静脉血管瓣膜损坏产生静脉曲张,皮肤表层有像蚯蚓一样的突起。

(2)心脏有四个腔:3左心房、1右心房、4左心室、2右心室。其中4左心室心肌壁最厚,收缩力最强。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脚趾炎症时,药物到达脚趾经过的路线是上肢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脚趾毛细血管,因此需两次经过心脏。左心房、左心室流动脉血,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流的是动脉血,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流动静脉血,5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流的是静脉血,8上、下腔静脉与右心房相连,流的是静脉血。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的壁最厚,7主动脉内血压最高。

(3)对照血液循环路线图可知,“由M到N处”,血液的变化是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原因是在此处进行了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体循环的途径是4左心室→7主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8上、下腔静脉→1右心房。血液沿着冠状动脉到心肌内的毛细血管,再到心肌静脉,最后通入右心房的循环叫做冠脉循环,冠脉循环是给心脏肌肉运来氧和养料,运走代谢废物的血液循环;冠状动脉是主动脉的第一对分支,它的血压较高,血流速度较快,循环路径短,所以冠脉的血液供应相当充分,冠脉循环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心脏能不停地进行泵血。因此能为心肌提供营养的循环途径是冠脉循环。若冠状动脉阻塞就可能得冠心病,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4)图丁中,①是吸收,经过吸收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