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古诗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古诗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古诗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古诗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古诗文阅读与理解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综合素养提升版)——古诗文阅读与理解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文默写要求:请根据提示,将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2.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杜甫《望岳》)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孔子《论语》)8.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9.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10.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孟浩然《宿建德江》)二、古诗文理解与分析要求:阅读下列古诗文,回答问题。1.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2.阅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诗在表达送别之情方面有何独到之处?3.阅读李白的《将进酒》,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豪情壮志?(3)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4.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阅读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2)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诗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方面有何独到之处?6.阅读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点?7.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2)词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词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方面有何独到之处?8.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2)词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词在表达对爱情的感慨方面有何独到之处?9.阅读岳飞的《满江红》,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2)词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词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方面有何独到之处?10.阅读辛弃疾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回答以下问题:(1)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2)词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这首词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方面有何独到之处?四、古诗文比较阅读要求:阅读下列两首古诗文,分析它们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异同。(1)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五、古诗词创作技法分析要求:阅读下列古诗词,分析并解释其中运用到的创作技法。(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句运用了什么技法?(2)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运用了什么技法?(3)杜牧的《秋夕》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运用了什么技法?六、古诗词文化内涵探究要求:阅读下列古诗词,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1)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2)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怎样的豪放情怀?(3)王维的《鹿柴》体现了怎样的自然审美观念?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文默写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3.天涯若比邻,更上一层楼。4.會當凌絕頂,一覽众山小。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6.春蚕到死絲方盡,蜡炬成灰泪始乾。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8.落霞與孤鴻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0.野闊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二、古诗文理解与分析1.《春望》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解析思路: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人的情感和表达的主题。2.《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主题是送别,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感慨。解析思路: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句的意义,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3.《将进酒》的背景是诗人饮酒畅谈,表达了豪放不羁的情怀。解析思路:理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背景和主题。4.《泊船瓜洲》描绘了瓜洲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解析思路:分析诗句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5.《离骚》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解析思路:理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背景和主题。6.《无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解析思路: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诗句的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7.《论语》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解析思路:理解句子的含义,分析其背后的教育思想。8.《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解析思路:分析诗句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9.《离骚》中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抗争。解析思路:理解句子的含义,分析诗人的情感和思想。10.《宿建德江》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解析思路:分析诗句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四、古诗文比较阅读1.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鹿柴》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解析思路:对比两首诗的意象、情感和主题。五、古诗词创作技法分析1.运用了比喻的技法,将琵琶声比作急雨和私语,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音色和节奏。解析思路:识别诗句中的比喻手法,分析其效果。2.运用了夸张的技法,将黄河之水比作天上来,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阔和奔腾。解析思路:识别诗句中的夸张手法,分析其效果。3.运用了对仗的技法,将“银烛”与“秋光”、“冷画屏”与“轻罗小扇”、“扑流萤”与“流萤”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解析思路:识别诗句中的对仗手法,分析其效果。六、古诗词文化内涵探究1.《春望》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解析思路: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2.《将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