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林觉民《与妻书》文言知识知识梳理_第1页
2025年高中语文林觉民《与妻书》文言知识知识梳理_第2页
2025年高中语文林觉民《与妻书》文言知识知识梳理_第3页
2025年高中语文林觉民《与妻书》文言知识知识梳理_第4页
2025年高中语文林觉民《与妻书》文言知识知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课文中所用典故的意义。1.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司马春衫”语出白居易《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中写白居易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深受乐曲的感染,联想到自己被贬的不幸遭遇,十分感伤,落下的泪水打湿了青布衫。林觉民用“司马春衫”的典故,表达对“天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春衫”,当为“青衫”之误。(2)“太上之忘情”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逝》:“王戌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圣人忘情”,后世多作“太上忘情”,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作者用这个典故,意在表示,自己要把爱妻子的感情推广到爱“天下人”,为“天下人”的幸福,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2.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1)“眼成穿”是“望眼欲穿”的化用。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2)“骨化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林觉民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妻离散,相见无期。(3)“破镜能重圆?”作者反用“破镜重圆”的典故,意在说明在反动统治者肆虐的中国,夫妻离散,永无团圆之日。“破镜重圆”,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乃破一镜,人执其半,约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及陈亡,其妻果入越公杨素之家,宠嬖殊厚。德言流离辛苦,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方于都市。有苍头(奴仆)卖半镜者,大高其价,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设食,具言其故,出半镜以合之,乃题诗曰:‘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照明月辉。’陈氏得诗,涕泣不食。素知之,怆然改容,即召德言,还其妻,仍厚遗之。”后来用“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又重新团圆。3.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独善其身”,语出《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处于困窘的境地,也要搞好自身的修养。后用来指保持自身的节操;只顾自身好而不顾大局。林觉民说自己“不忍独善其身”,表明了他心系国家、人民的伟大胸怀。二:课文中时间的记法。1.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干支纪年,1911年。三月,农历三日,当为公历四月。念六,二十六日。念,二十。四鼓,即四更,凌晨1~3点。2.适冬之望日前后。冬之望日,农历立冬之月的十五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三、通假字1.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3.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四、词类活用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3)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写尽。(4)当尽吾意为幸:领会尽,领会透。2.名词活用为动词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追求。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孩。(3)当尽吾意为幸:幸事。4.动词作状语(1)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小声哭着。(2)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动词用作状语,用哭声。5.名词作状语(1)意洞手书:用手,亲手。(2)瓜分之日可以死:像切瓜一样。(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用数字。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称心快意:使……愉快。(2)卒不忍独善其身:使……完善、好。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8.动词的使动用法瓜分之日可以死:死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五、一字多义1.与(1)与妻书:动词,给,给予。(2)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介词,和,同,跟。(3)吾与(汝)并肩携手:连词,表并列,和、同。(4)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连词,表选择,与其。2.竟(1)不能竟书而欲搁:动词,完毕,终了(使……完毕)。(2)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副词,全,整,终。3.身(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名词,自身,自己。(2)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名词,身孕。4.及(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推广到。(2)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介词,等到。5.余(1)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副词,以外,以后。(2)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动词,剩下,留下。(3)前十余日回家:数词,整数后不确定的零数。(4)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代词,我的。(5)吾今死无余憾:形容词,遗留的,剩下的。6当(1)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能愿动词,应当。(2)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介词,在。(3)吾家后日当甚贫:副词,会,将会。(4)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副词,会,将会。7.卒(1)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读zú,终于,副词。(2)旦日飨士卒:读zú,兵,名词。(3)鲁肃闻刘表卒:读zú,死,动词。(4)五万兵难卒合:读cù,通“猝”,仓猝,副词。8.而(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连词表顺承。(2)谓吾忍舍汝而死:连词表修饰。(3)汝初闻言而怒:连词表顺承,就。(4)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连词表转折,可是。(5)谁知吾卒先汝而死:连词表修饰。(6)即可不死,而离散不想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连词表转折,可是;表并列,又。(7)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连词表示转折,却。(8)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连词表转折,可是,但是。(9)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连词表修饰。9.以(1)吾以此书与汝永别矣:介词,用。(2)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介词,凭。(3)汝体吾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介词,把。(4)望今后必以告妾:介词,把。(5)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介词,把。(6)且以汝之有身也:介词,因为。(7)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介词,用。(8)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连词,表修饰。(9)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介词,从。(10)汝不必以无侣悲:介词,因为。(11)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介词,把。10.其(1)汝其勿悲: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可,希望。(2)汝其善抚之:语气副词,表期望语气,应当,一定。(3)或又是男,教其以父志为志:代词,他。(4)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语气副词,表测度语气,大概,或许。(5)卒不忍独善其身:代词,自己。(6)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代词,代腹中之物。(7)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代词,代鬼。(8)吾亦望其言是实:代词,那些。11.为(1)故忍悲为汝言之:介词,对,与。(2)亦以天下人为念:动词,作为。(3)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介词,替。(4)虽不谓吾言为是:判断词,是。(5)或又是男,教其以父志为志:动词,作为。(6)吾爱汝,所以为汝体着唯恐未尽:介词,替。(7)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动词,当作。12.之(1)故忍悲为汝言之:代词,这件事。(2)及今思之:代词,这件事。(3)吾能之乎?抑或汝能之乎:代词,这样。(4)汝可以模拟得之:代词,我的心情。(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结构助词,的。(6)吾之逃家复归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使之肖我:代词,他。(8)汝其善抚之:代词,他。13.相(1)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代词,我。(2)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代词,你。14.至(1)吾至爱汝:副词,最,极。(2)吾爱汝至:副词,极。15.盖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副词,表示推断性判断,大概。16.则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第一个“则”,连词,表推测,含有假设性,相当于“就”“那就”。第二个“则”,连词,表承接,相当于“那么”。17.即(1)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副词,就,就是。(2)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连词,即使,纵使。六、古今异义词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今义:表并列的连词。2.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古义:……的原因。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3.吾家后日当甚贫古义:以后的日子。今义:后天,明天的明天。4.汝泣告我古义:请求。今义:控告、告诉等。5.汝可以模拟得之古义:想像、揣摩。今义:模仿。6.钟情如我辈者古义:感情丰富,多情善感。今义:感情专注(多指爱情)。七、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2)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2.省略句(1)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省略介词宾语。(2)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省略介词“于”。(3)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4)吾辈处今日之中国:省略介词“于”。(5)天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