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考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
A.综合防治
B.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生态控制
D.以上都是
2.生态平衡的概念是什么?
A.生物群落内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B.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C.以上都是
D.仅指生物种类数量的平衡
3.常见的植物病害有哪些?
A.灰霉病
B.红蜘蛛病
C.腐烂病
D.以上都是
4.常见的植物虫害有哪些?
A.蚜虫
B.茎蛀虫
C.地老虎
D.以上都是
5.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什么?
A.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
B.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C.上述都是
D.仅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化学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什么?
A.快速消灭病虫害
B.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上述都是
D.仅指快速消灭病虫害
7.物理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什么?
A.利用物理方法(如温度、光照)控制病虫害
B.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C.上述都是
D.仅指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8.农业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是什么?
A.通过调整农业种植模式预防病虫害
B.提高作物抵抗力
C.上述都是
D.仅指提高作物抵抗力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D
解题思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通常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防治,生态控制等多种策略,因此选项D“以上都是”是正确的。
2.答案:C
解题思路:生态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指生物种类数量的平衡,因此选项C“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正确的。
3.答案:D
解题思路:灰霉病、红蜘蛛病和腐烂病都是常见的植物病害,因此选项D“以上都是”是正确的。
4.答案:D
解题思路:蚜虫、茎蛀虫和地老虎都是常见的植物虫害,因此选项D“以上都是”是正确的。
5.答案:C
解题思路:生物防治不仅能够利用天敌控制病虫害,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因此选项C“上述都是”是正确的。
6.答案:C
解题思路:化学防治能够快速消灭病虫害,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选项C“上述都是”是正确的。
7.答案:C
解题思路:物理防治不仅能够利用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还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因此选项C“上述都是”是正确的。
8.答案:C
解题思路:农业防治不仅通过调整农业种植模式预防病虫害,还能提高作物的抵抗力,因此选项C“上述都是”是正确的。二、填空题1.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2.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__________。
答案:相互适应和制约。
3.植物病害的病原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真菌、细菌和病毒。
4.植物虫害的病原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昆虫、螨类和病原线虫。
5.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
6.化学防治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喷雾、喷粉和土壤处理。
7.物理防治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光照诱杀、温度控制和机械防治。
8.农业防治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和合理施肥。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解题思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包括保障农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这些都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目标。
2.解题思路:生态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环境也能对生物产生制约。
3.解题思路:植物病害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真菌、细菌和病毒,这些病原体通过不同的方式侵害植物,导致病害的发生。
4.解题思路:植物虫害的病原体也很多样,包括昆虫、螨类和病原线虫等,它们通过直接侵害植物或传播病原体造成植物受害。
5.解题思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控制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6.解题思路: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直接杀灭病虫害,包括喷雾、喷粉和土壤处理等不同方法,这些方法迅速但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7.解题思路: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如光照诱杀、温度控制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8.解题思路:农业防治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和管理措施来控制病虫害,如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和合理施肥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三、判断题1.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是相互矛盾的。
答案:×
解题思路: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病虫害的过度蔓延,同时生态平衡也有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生物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答案:√
解题思路: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生物(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来控制害虫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它不会对其他生物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化学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答案:√
解题思路: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消灭病虫害,虽然效果显著,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可能会污染土壤、水体,并危害非靶标生物。
4.物理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答案:√
解题思路:物理防治包括人工捕杀、机械防治、热处理等,这些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产生化学污染,是一种较为环保的防治方式。
5.农业防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答案:√
解题思路:农业防治是通过改变农业栽培和管理方式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合理轮作、合理施肥等,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6.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目的是减少产量损失。
答案:√
解题思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产量损失,保护作物生长,保障农业生产。
7.生态平衡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
答案:√
解题思路:生态平衡是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础,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
8.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是相辅相成的。
答案:√
解题思路:植物病虫害防治和生态平衡是相辅相成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另,生态平衡有助于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四、简答题1.简述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解答:
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主要包括:
(1)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有效控制病虫害,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
(2)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病虫害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3)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因病虫害导致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4)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物种灭绝。
2.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解答: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其重要性包括:
(1)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2)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平衡有助于防止生态灾害的发生。
(3)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平衡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
(4)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平衡有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3.简述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解答: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素来控制病虫害。作用: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2)化学防治:使用农药等化学物质来控制病虫害。作用:快速有效,但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破坏。
(3)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如热处理、光照、机械等来控制病虫害。作用:无污染,但成本较高,适用范围有限。
(4)农业防治: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如轮作、间作、抗病品种选育等来控制病虫害。作用:可持续,但效果较慢。
4.简述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解答:
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密切相关。合理开展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具体关系
(1)减少病虫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通过防治,降低病虫害对作物和环境的危害。
(2)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治过程中,注意保护有益生物,避免生物多样性破坏。
(3)促进生态系统稳定:合理防治,使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4)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通过防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5.简述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解答:
植物病虫害防治应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
(2)科学合理,经济高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保证防治效果,降低成本。
(3)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在防治过程中,注重环保,降低农药使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作物和病虫害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答案如上所述。
2.答案如上所述。
3.答案如上所述。
4.答案如上所述。
5.答案如上所述。
解题思路:
对于每一道简答题,首先理解题意,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目要求,分点阐述。注意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条理分明。在解答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以增强说服力。五、论述题1.论述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1.1植物病虫害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1.2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1.3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
2.论述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2.1生物防治的优势
2.1.1选择性高,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
2.1.2环境友好,减少化学污染
2.1.3经济效益高
2.2生物防治的不足
2.2.1难以快速控制病虫害
2.2.2防治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2.2.3需要长时间监测和管理
3.论述化学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3.1化学防治的优势
3.1.1防治速度快,效果显著
3.1.2防治范围广,适用于多种病虫害
3.1.3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3.2化学防治的不足
3.2.1对非靶标生物和环境产生污染
3.2.2可能导致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加
3.2.3长期使用导致经济效益下降
4.论述物理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4.1物理防治的优势
4.1.1防治效果稳定,无残留
4.1.2适用于多种病虫害
4.1.3对环境影响较小
4.2物理防治的不足
4.2.1防治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4.2.2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
4.2.3难以快速控制病虫害
5.论述农业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5.1农业防治的优势
5.1.1简单易行,成本低
5.1.2适用于大面积防治
5.1.3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5.2农业防治的不足
5.2.1防治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5.2.2难以快速控制病虫害
5.2.3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再次发生
答案及解题思路:
1.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解题思路:首先分析植物病虫害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等;论述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如化学防治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生物防治可能影响生态平衡;强调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发展,即采用综合治理方法,减少病虫害对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生物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解题思路:分别从选择性、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等方面论述生物防治的优势;从防治速度、环境影响、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述生物防治的不足。
3.化学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解题思路:分别从防治速度、防治范围、操作简单等方面论述化学防治的优势;从环境污染、抗药性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等方面论述化学防治的不足。
4.物理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解题思路:分别从防治效果、环境影响、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述物理防治的优势;从防治速度、技术应用、环境影响等方面论述物理防治的不足。
5.农业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优势与不足:
解题思路:分别从操作简单、成本低、环境影响小等方面论述农业防治的优势;从防治速度、环境影响、技术应用等方面论述农业防治的不足。六、案例分析题1.案例一:某地区苹果园发生苹果锈病,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
某地区苹果园近期发生苹果锈病,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解题思路:
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春季温暖湿润,有利于锈病病原菌的传播。
2.植物因素:果园内苹果树品种抗病性较差。
3.栽培管理:果园通风透光不良,修剪不合理,导致病原菌易于滋生。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苹果品种。
2.加强果园管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春季萌芽前和夏季雨后及时喷洒广谱性杀菌剂,如三唑类药剂。
2.案例二:某地区棉花田发生棉铃虫,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
某地区棉花田近期发生棉铃虫,导致棉花产量和品质下降。
解题思路:
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棉花田附近杂草较多,为棉铃虫提供了栖息地。
2.植物因素:棉花品种抗虫性较差。
3.农业防治措施不当:农药使用不规范,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防治措施:
1.选择抗虫性强的棉花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害虫滋生。
3.合理轮作,减少害虫发生。
4.适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如氯虫苯甲酰胺等。
3.案例三:某地区水稻田发生稻瘟病,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
某地区水稻田近期发生稻瘟病,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
解题思路:
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连续降雨,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稻瘟病菌的传播。
2.植物因素:水稻品种抗病性较差。
3.栽培管理:施肥不当,田间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控制田间湿度,合理施肥。
3.春季和夏季各喷洒一次广谱性杀菌剂,如咪鲜胺等。
4.案例四:某地区蔬菜园发生黄瓜霜霉病,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
某地区蔬菜园近期发生黄瓜霜霉病,导致黄瓜产量和品质下降。
解题思路:
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春季低温高湿,有利于霜霉病菌的传播。
2.植物因素:黄瓜品种抗病性较差。
3.栽培管理:温室通风透光不良,施肥不当。
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黄瓜品种。
2.加强温室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3.合理施肥,避免氮肥过量。
4.春季和夏季各喷洒一次广谱性杀菌剂,如烯酰吗啉等。
5.案例五:某地区果园发生桃小食心虫,请分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
某地区果园近期发生桃小食心虫,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解题思路:
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春季温暖,有利于桃小食心虫的繁殖。
2.植物因素:果园内桃树品种抗虫性较差。
3.栽培管理:果园修剪不合理,农药使用不当。
防治措施:
1.选择抗虫性强的桃树品种。
2.加强果园修剪,清除虫卵和害虫。
3.合理轮作,减少害虫滋生。
4.适时喷洒高效低毒农药,如溴氰虫酰胺等。
答案及解题思路:七、论述题1.论述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答案:
植物病虫害防治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病虫害的爆发往往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下降。有效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病虫害防治减少了植物资源的损失,保证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非目标生物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解题思路:
1.阐述病虫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分析病虫害防治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3.探讨化学防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措施减少这种影响。
2.论述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答案:
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具有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特点。
化学防治通过使用农药快速消灭病虫害,但易造成环境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财产避险协议书
- 工人受伤解决协议书
- 学校联合专业协议书
- 外架材料租售协议书
- 墓地协议伙同协议书
- 学校足球安全协议书
- 合作研究项目协议书
- 家电售后维修协议书
- 基本存款账户协议书
- 夫妻和睦共处协议书
- 心血管内科降低患者桡动脉止血器压迫不适发生率品管圈PDCA成果汇报书
- 第11课 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案例展示 题库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件
- 初中班会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课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设计
- 第二单元《践行职业道德》测试卷-高二思想政治课《职业道德与法治》附答案
- 三年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仲裁申请书
- 语文跨学科学习成功案例分析:语文与艺术学科的融合
- 《长大以后做什么》绘本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GB/T 231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性能测试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