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综合测评(一)(第1〜2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C[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能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分别为
AAXAA(Aa、aa),AaXAa(aa),aaXaa,A项错误。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
质的是Fi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B项错误。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子的最简
便方法,C项正确。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不能推测配子的数量,D
项错误。]
2.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
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人工杂交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一套袋一授粉一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C[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
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套袋f授粉一套袋;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
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其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
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3.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的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内容
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
D."F】(YyRr)能产生数量相等的四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孟德尔由此
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释问题的假说,A错误;孟德尔进行杂交实险时,
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B正确;“测
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以此证明假说是否正确,C正确;“Fi(YyRr)能
产生数量相等的四种配子”是无法直接看到的,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中都写有D或d的两种
小球,并且各自的两种小球的数量是相等的,这分别模拟的是()
A.Fi的基因型是Dd
B.Fi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Fi产生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D:d=l:l
D.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各自产生D和d的配子,且比例为1:1
C[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甲、乙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分
别含有的数量相等的两种小球代表D和d配子,以此代表Fi(Dd个体)通过减数分
裂形成的雌、雄配子都有D和d两种,且D:d=l:1,C正确。]
5.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根据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
接归纳总结的,不适用于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B.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
定律
C.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
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D[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
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A错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进
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等位基因
的分离和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是互不影响、彼此独立的,C错误;在
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也是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正
确。]
6.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
去掉隐性个体,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
A.1/3B.3/8
C.1/8D.1/6
D[将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
去掉隐性个体,则AA占1/3,Aa占2/3。因此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aa基因型
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2/3X1/4=1/6。]
7.人的大耳垂和小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B(大)、b(小)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为大耳垂,妻子为小耳垂)生了一个小耳垂
的孩子,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大耳垂男孩的概率为()
A.1/2B.1/3
C.1/4D.1
C[由于大耳垂由显性基因B控制,小耳垂由隐性基因b控制,一对夫妇(丈
夫为大耳垂,妻子为小耳垂)生了一个小耳垂的孩子,说明丈夫的基因型为Bb,
后代中Bb:bb=l:lo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大耳垂男孩的概率为1/2X1/2=114。]
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
的Fi再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得
到F3O则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2:1B.8:1
C.4:1D.9:1
B[根据题意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l:2:1,去除F2
中所有黑身果蝇,则剩余果蝇中,BB占1/3、Bb占2/3,灰身果蝇自由交配,F3
中bb(黑身)所占的比例为2/3义2/3X1/4=1/9,其余果蝇都为灰身,所以Fa中灰身
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8:lo]
9.已知豌豆的灰种皮(A)对白种皮⑶为显性,用一株灰种皮豌豆与一株白种
皮豌豆杂交,Fi中既有灰种皮的又有白种皮的,其中,灰种皮豌豆中能稳定遗传
的纯合子占()
A.100%B.50%
C.25%D.0
D[用一株灰种皮豌豆与一株白种皮豌豆杂交,Fi中既有灰种皮的又有白种
皮的,说明Fi中灰种皮豌豆不可能是纯合子,只能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ao
Fi的灰种皮豌豆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占0。]
10.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尸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
D[①过程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过程为受精作用,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①过程产
生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的方式是4X4=16种,基因型为3X3=9
种,表现型为3种;根据F2的3种表现型比例为12:3:1,得出A_B_个体表现
型与A_bb个体或aaB_个体相同,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l(AaBb):l(Aabb):l(aaBb):l(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1:lo]
11.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i表现
型如图。让Fi中黄色圆粒豌豆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B.15:5:3:1
C.1:1:1:1D.2:2:1:1
B[先分析亲本的基因型,由Fi圆粒:皱粒为3:1可知亲本均为Rr;由Fi
黄色:绿色为1:1可知亲本为Yy和yy。那么Fi中的黄色圆粒应该是YyRR和
YyRr,两者比例为1:2。用自交考虑子叶颜色后代为3:1;考虑粒形,后代为5:1。
(5:1)X(3:1)=15:5:3:lo故选B。]
12.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
关系如图所示,此外,只要a基因存在就会对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
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i,则R的自交后代中花
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白:粉:红,3:10:3
B.白:粉:红,3:12:1
C.白:粉:红,4:9:3
D.白:粉:红,6:9:1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Fi(AaBb),Fi自
交得到9种基因型。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没有A基因的花色为白色,即
(laabb,laaBB,2aaBb)为白色;同时有A和B基因并且无a基因时花色为红色,即
(lAABB,2AABb)为红色;有A基因无B基因或有a基因对B基因表达起抑制作
用时花色为粉色,即(lAAbb,2Aabb,2AaBB,4AaBb))为粉色。所以,白:粉:红=
4:9:3o]
13.已知某植物的抗病(A)和不抗病(a)、花粉长形(B)和花粉圆形(b)、高茎(D)
和矮茎(d)三对性状能自由组合。现有4株纯合的植株,其基因型分别为:
①aaBBDD;©AABBDD;(3)aaBBdd;④AAbbDD。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任意选择两植株杂交都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欲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用的杂交组合只有①和④、②和③
C.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cc的植株,可选择③和④进行杂交
D.欲通过检测花粉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④和任意植株杂交
B[依据所给四个植株的基因型,任选两植株杂交都能产生含有单对等位基
因的后代,可用于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A正确;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杂
交后代至少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可选用的杂交组合有①和④、②和③、③和④,B
错误;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可选择③和④进行杂交,产生AaBbDd,
再让其自交即可产生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C正确;欲通过检测花粉验证基因
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④和任意植株杂交,都可产生Bb等位基因,D正确。]
14.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显性基因的数量越多植
株越高),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株高为
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株高为26cm。若已知亲代玉米株高分别为
10cm和26cm,则Fi的株高及Fi自交产生的F2中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A.12cm、6种B.18cm、6种
C.12cm、9种D.18cm、9种
D[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株高为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
玉米株高为26cm,每个显性基因对高度增加效应相同且具有叠加性,则每含一个
显性基因玉米增高(26—10)+8=2cm。aabbccdd和AABBCCDD杂交所得Fi的基
因型为AaBbCcDd,含4个显性基因,株高为10+4X2=18cm。F2中的基因型
有含8个显性基因的、含7个显性基因的……不含有显性基因的,共有9种情况,
所以F2中有9种表现型。]
15.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
不可能含有()
A.44条常染色体+XX染色体
B.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
C.44条常染色体+YY染色体
D.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
B[若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X染色体,则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时细胞内含有44条常染色体+XX染色体,A项正确;X、Y染色体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已经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不可能含有44
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B项错误;若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
Y染色体,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内含有44条常染色体+YY染色体,C
项正确;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所以细胞内可能含有两组数目和形态相同的染色体,D项正确。]
16.对老鼠(2N=40)睾丸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
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项目甲组乙组丙组
染色体数目(条)804020
细胞数目(%)155530
A.只有甲组细,定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B.乙组细胞内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XY
D.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
D[乙组也有部分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A项错误;乙组细胞染色体数
目为2M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前期、中期以及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
染色体,B项错误;若乙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则细胞中有2条X
或2条Y染色体,C项错误;丙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N,只能表示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前期、中期和末期,D项正确。]
1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AB段可表示DNA的复制
B.OE段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C.段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3C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
B段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由1变为2,是由间期DNA复制形
成的,A项正确;OE段表示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
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B项错误;C&段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含量由2变为1,是由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的,C项正确;段可表示有丝
分裂前期和中期,也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D
项正确。]
18.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
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B.初级精母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目,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精细胞
C.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行为一致
D.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中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项错误;精原细
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目,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B项错误;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行为一致,C项错误;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项正确。]
19.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的同一器官中
B.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目也相同
C.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均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个
为ABC,一个为abC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
合
A[分析题图可知,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卵巢或者睾丸中可以同时发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正确;乙和丙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均为6条,但乙细胞中含有12个核DNA分子,丙细胞
中含有6个核DNA分子,B错误;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产生的子细胞的
基因型与亲代细胞相同,即为AaBbCC,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由于减数第
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其产生的两个子细
胞的基因型相同,可能为ABC、abC、aBC或AbC,C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D错误。]
20.某雌性果蝇(2N=8)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通过减数分裂
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A、aXBXb
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C.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
D.该卵原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中不含性染色体
B[该果蝇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X\说明两条X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时未分离,因此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A、aXBXb,A项正确;两条
X染色体都进入到了次级卵母细胞中,因此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含有4条X染色体,B项错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第一极体中不含X染色
体,只有3条常染色体,即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C项正确;第一极体中不含
X染色体,因此,由该极体形成的两个第二极体中都不含性染色体,D项正确。]
21.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C[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
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一演绎法用实睑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基因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让一
只纯合的灰身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的雌雄个体随机
交配得到子二代。为了确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可观
察和统计子二代的下列指标,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雌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
B.黑身果蝇中雌性与雄性的比例
C.雄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
D.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
D|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雌雄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相同的,都是
3:1,若在X染色体上,则雌性全部为灰身,雄性灰身:黑身=1:1,A正确;
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黑身果蝇中雌性与雄性的比例为1:1,若在X染色体上,
后代雌性没有黑身,雄性有一半是黑身,B正确;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雌雄果
蝇中灰身与黑身的比例是相同的,都是3:1,若在X染色体上,则雌性全部为灰
身,雄性灰身:黑身=1:1,C正确;若在常染色体上,后代灰身:黑身=3:1,
若在X染色体上,后代灰身:黑身=3:1,无法区别,D错误。]
23.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C.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则不会产生基因型为XbY的个体
D.正常情况下,雌鸡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遗传自亲代的雌鸡
A[判断基因的位置的方法:显隐性未知时,可以通过正、反交后代的表现
型来判断,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A正确: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错误;若X染色体
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由于母本可以产生X15的配子,故可以产生基因型为XbY
的个体,C错误;正常情况下,雌鸡(ZW)Z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定遗传自亲代的雄
鸡(ZZ),D错误。]
24.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将3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
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
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火鸡白化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B.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C.表现正常的幼禽基因型相同
D.表现白化的幼禽都是纯合子
D[根据题意可知,正常亲本产生了白化后代,故火鸡白化性状属于隐性性
状,A错误;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B错误;表现正常的幼禽基
因型有3种(设相关基因用D、d表示),即ZDZD、ZDZ\ZDW,C错误;表现白
化的都是雌性(ZdW),W上没有其等位基因,患病的都为纯合子,D正确。]
25.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114是杂合子
B.卬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卬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D[由题意及系谱图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是正常女性,与
正常男子结婚,子代全正常。HL为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儿子表现型将与母亲
相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之一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
26.(10分)在家兔中黑毛(B)对褐毛(b)是显性,短毛(E)对长毛(e)是显性,遵
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纯合黑色短毛兔,褐色长毛兔,褐色短毛兔三个品
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D设计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的育种方案简要程序:
第一步:让基因型为的兔子和基因型为的异性兔子杂交,
得到
第二步:让Fi,得到F2。
第三步:选出F2中表现型为黑色长毛兔的个体,让它们各自与表现型为
的异性兔杂交,分别观察每对兔子产生的子代,若后代足够多
且,则该F2中的黑色长毛兔即为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
(2)在上述方案的第三步若改为让Fz中表现型为黑色长毛的雌雄兔子两两相
互交配,若两只兔子所产生的子代均为黑色长毛,则这两只兔子(填“一
定是”或“不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原因是
[解析](1)要想获得能稳定遗传的黑色长毛兔,应选择黑色短毛兔(BBEE)和
褐色长毛兔(bbee)作为亲本杂交,但是获得的子一代全为杂合子,因此必须让子一
代个体雌雄间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选择出黑色长毛兔,然后再通过测交的方法
选择出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即可。(2)黑色长毛兔的基因型为B-ee,如果让
黑色长毛的雌雄兔子两两相互交配,若所产生的子代均为黑色长毛,只能说明这
两只黑色长毛兔中至少有一只能稳定遗传,并不能确定这两只兔子都能稳定遗传。
[答案](l)BBEEbbee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褐色长毛兔不出现性状分
离
(2)不一定是两只黑色长毛的雌雄兔子交配,所产生的子代均为黑色长毛,
只能说明这两只黑色长毛兔中至少有一只是能稳定遗传的
27.(10分)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
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现白色,各
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当B基因存在时,黄
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当E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只转化为白色物4,当E
基因不存在时,白色物3会在D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各对等位基因独立遗
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D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二(A、a,B、b),纯种紫色矮牵牛(甲)与
另一纯种蓝色矮牵牛(乙)杂交,Fi的表现型为,若Fi自交得到的Fz的表
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则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按字母顺序书写)。F2紫色矮牵牛中能稳定遗传的占o
(2)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三(B、b,D、d,E、e),两株纯合亲本杂
交(BBDDeeGGXBBddeegg),Fi的花色为,R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
为。
(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两株纯合亲本杂交,照自交(已知Fi不含d基因),
Fz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推测Fi的基因型为
(按字母顺序书写),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为o
[解析I⑴根据题意和图解可知,先种紫色矮牵牛(甲)的基因型为AABBGG,
纯种蓝色矮牵牛(乙)的基因型为aabbGG或aaBBGG,两者杂交得到的Fi的表现
型为紫色,若Fi自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9紫色:3绿色:4蓝色,则乙
的基因型为aabbGG,Fi的基因型为AaBbGG,F2中紫色矮牵牛的基因型为
A-B-GG,占F2的9/16,能稳定遗传的紫色矮牵牛的基因型为AABBGG,占F2
的1/16,所以F2紫色矮牵牛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9。(2)如果仅考虑途径一(G、g)
和途径三(B、b,D、d,E、e),两纯合亲本杂交(BBDDeeGGXBBddeegg),得至寸
Fi的基因型为BBDdeeGg,表现型为紫色,其自交得到的Fz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
色(BBD-eeG-):红色(BBD_eegg):蓝色(BBddeeG_):白色(BBddeegg)=
9:3:3:lo(3)如果三条途径均考虑,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3紫色:3蓝色,说
明一定存在G、B基因,同时13:3是9:3:3:1的变式,这也说明Fi有两对等
位基因杂合,另外三对基因纯合。已知F】不含d基因,且E基因存在时,D基因
在途径三中不起作用,故Fi的基因型为AaBBDDEeGG,两纯合亲本的表现型为
紫色(AABBDDeeGG)和蓝色(aaBBDDEEGG)或紫色(AABBDDEEGG)和紫色
(aaBBDDeeGG)o
[答案]⑴紫色AABBGG、aabbGG1/9(2)紫色紫色:红色:蓝色:
白色=9:3:3:1
(3)AaBBDDEeGG紫色、紫色(或紫色、蓝色)
28.(10分)(2019・全国卷I)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
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
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o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
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o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
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
个体出现的概率为o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
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F]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
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i表现型是,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验
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
分离比是o
[解析1(1)由图可知,翅外展基因与粗糙眼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二者能自由组合,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一隐一显)个体
所占比例是3/16。紫眼基因与翅外展基因住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自由组
合。(2)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杂交,后代雄蝇中不会
出现焦刚毛个体;若反交,子代雄蝇全部为白眼,雌蝇全部为红眼,即子代中白
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2。(3)欲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双杂合个体自交或测交。
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所得Fi的表现
型为红眼灰体,Fi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分离比是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
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验证伴性遗传时,需要分析位于X染色体
上的基因,所以要分析红眼/白眼这对性状,此时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
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lo
[答案](1)3/16紫眼基因(2)01/2(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
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
眼雄蝇=2:1:1
29.(10分)如图是甲、乙两种遗传病的两个家族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病为
红绿色盲,图1中没有成员患乙病,图2中没有成员患甲病。请据图回答(甲病的
相关基因为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
图1图2
(1)图中的遗传病为红绿色盲,另一种遗传病为染色体
性遗传病。
(2)图1中皿一8与m-7为异卵双生,HI-8的表现型是否一定正
常?,原因是o
(3)若图2中的n—3与n—4再生一个女孩,其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o
(4)若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图2中11-4的基因型是;若图1
中的m一8与图2中的HT-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o
[解析](1)分析图1:I-1和I-2均患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II
一5),因此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图2中的遗传病为红绿色盲,属于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1—4的基因型为Aa,可以产生含A基因的精子并传给m
-8,因此m-8的表现型不一定正常。(3)图2中II-3的基因型为XbY,n-4
的基因型为XBXb,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为1/2o(4)若同时考虑
两种遗传病,图2中n—4的基因型为aaXBXb,图1中皿一8的基因型为l/2AaXBY,
l/2aaXBY,图2中HI—5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图1中的皿-8与图2中的UI
一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变更甲方协议书
- 包地入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光通信技术升级对光纤通信产业的影响报告
- 系统复习2025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 保洁主管岗位能力培训体系
- 2025年电商平台内容营销与种草经济数据分析报告
- 水电工程安全监督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厚朴花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乐器箱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与环境保护意识提升报告
- 中医养生与亚健康防治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 初一语文下册全册重点字词
- 《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课件-项目三 客舱应急设备
- 2022自行车专用道设计标准
- 石油工程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高清版)TDT 1056-2019 县级国土资源调查生产成本定额
- 2022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培训课件
- 优甲乐服用方法
- 2024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