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提取DNA的溶解性原理包括哪些方面?
1.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
不溶于酒精。
①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有何特0.14
NaCl法度(mol/L)
点?要使DNA溶解,须要运用什么浓度?要使DNA
析出,又须要运用什么浓度?
在0.14mol/L时溶解度最小;较高浓度可使DNA溶解;0.14mol/L可
使DNA析出。
②在溶解细胞中的DNA时,人们通常选用2mol/LNaCl溶液;将DNA
分子析出的方法是向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缓慢注入蒸储水,以稀释
NaCl溶液。酒精是一种常用有机溶剂,但DNA却不能溶于酒精(特殊是
95%冷却酒精),但细胞中蛋白质可溶于酒精。
2.从理论上分析,预冷的乙醉溶液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防止DNA降解;
二是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析出;
三是低温有利于增加DNA分子柔韧性,削减断裂。
3.采纳DNA不溶于酒精的原理,可以达到什么目的?
将DNA和蛋白质进一步分别。
,4.提取DNA还可以利用DNA对酶、高温柔洗涤剂的耐受性原理。利
用该原理时,应选用怎样的酶和怎样的温度值?
蛋白酶,因为酶具有专一性,蛋白酶只水解蛋白质而不会对DNA产生
影响。温度值为60〜8(TC,因为该温度值蛋白质变性沉淀,而DNA不
会变性。
补充:DNA的变性是指DNA分子在高温下解螺旋,其温度在80C以上,
如在PCR技术中DNA变性温度在95℃o
5.洗涤剂在提取DNA中有何作用?
洗涤剂将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从,而瓦解细胞膜。
6.当鉴定提取出的物质是否是DNA时,须要运用什么指示剂进行鉴
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呈现蓝色。
原理总结:通过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溶
解或析出DNA,可以从细胞中提取和提纯DNA;再利用酒精进一步将
DNA与蛋白质分别开来,达到提纯的目的;最终利用二苯胺试剂鉴定提
取的物质是否是DNAO
二、试验材料的选取
不同生物的组织中DNA含量不同。在选取材料时,应本着DNA含量
高、材料易得、便于提取的原则。
本试验用鸡血细胞做试验材料有两个缘由。
一是因为鸡血细胞核的DNA含量丰富,材料易得;
二是鸡血细胞极易吸水胀破,而用动物肝脏细胞作试验材料经常须要
匀浆和离心,对设备耍求较高,操作繁琐,历时较长。
鸡血细胞裂开以后释放出的DNA,简单被玻璃容器吸附,所以在提取过
程中为了削减DNA的损失,最好运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盛放鸡血细胞液。
三、裂开细胞,获得含DNA的滤液
1、若选用鸡血和洋葱作试验材料,则怎样获得含DNA的滤液?
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肯定量蒸播水并用玻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
切碎洋葱,加入肯定量洗涤剂和食盐,搅拌研磨,过滤后收集滤液。
2.为什么加入蒸储水能使鸡血细胞裂开?
答:蒸储水对于鸡血细胞来说是一种低渗液体,水分可以大量进入血
细胞内,使血细胞胀裂,再加上搅拌的机械作用,就加速了鸡血细胞的裂
开(细胞膜和核膜的裂开),从而释放出DNA。
3.在以上试验中,加入蒸储水、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过
滤时应当选用(滤纸、尼龙布)。血细胞在蒸福水中大量吸水而张裂;洗
涤剂瓦解细胞膜;食盐溶解DNA物质;选用尼龙布进行过滤。
4.在处理植物组织时须要进行研磨,其目的是什么?研磨不充分产生
什么结果?
裂开细胞壁,使核物质简单溶解在NaCl溶液中;研磨不充分会使DNA
的提取量削减,影响试验结果,导致看不到丝状沉淀物、用二苯胺鉴定不
显示蓝色等。
详细做法。10mL鸡血+20mL蒸锵水一同方向搅拌-3层尼龙布过
滤一滤液
三、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1.为什么反复地溶解与析出DNA,能够去除杂质?
用高盐浓度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在高盐中不能溶解的杂质;用低
盐浓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盐溶液中的杂质。因此,通过反复
溶解与析出DNA,就能够除去与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种杂质。
最初获得的DNA滤液含有蛋白质、脂质等杂质,须要进一步提纯DNAo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方案二的
原理是蛋白的分解蛋白质,不分解DNA;方案三的原理是蛋白质和DNA
的变性温度不同。
方案二与方案三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答: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
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
质变性,与DNA分别。
四、析出与鉴定
1.在滤液中仍旧含有一些杂质,怎样除去这些杂质呢?得到的DNA呈
何颜色?
滤液与等体积的冷却酒精混合匀称,静置2〜3分钟,析出
的白色丝状物就是DNA。DNA呈白色。
2.怎样鉴定析出的白色丝状物就是DNA呢?
详细做法。试管2支,编号甲乙一各加等量5mLNaCl
溶液一甲中放入少量白色丝状物,使之溶解-各加4mL二
苯胺,混合匀称一沸水浴视察颜色改变
五、试验操作
制备鸡血细胞液.......加柠檬酸钠,静置或离心
裂开细胞,释放DNA…加蒸储水,同一方向快速通方向搅拌
【一过滤,除去细胞壁、细胞膜等。
溶解核内DNA加入NaCl至2mol/L,同一方向缓慢搅拌
DNA析出.............加蒸储水至O.14mol/L,过滤,在溶解到2moi/L
溶液中
If除去细胞质中的大部分物质。
DNA初步纯化........与等体积95%冷却酒精混合,析出白色丝状物
AB
1一除去核蛋白、RNA、多糖等。
DNA鉴定.............二苯胺,沸水浴,呈现蓝色
留意事项:在鸡血中加入柠檬酸钠防止凝固;鸡血静置或离心以提高细胞
悬液浓度;运用塑料烧杯;运用尼龙布过滤;玻棒沿同一方向搅拌;玻棒
搅拌要缓慢(细胞裂开快速搅拌);玻棒不要遇到烧杯壁;二苯胺试剂要
现用现配等。
课题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基础学问
PCR技术扩增DNA的过程,与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类似:
1.细.胞内DNA复制条件分析:
条件组分作用
模板DNA的两条单链供应复制的模板
原料四种脱氧核甘酸合成DNA子链的原料
解旋酶打开DNA双螺旋
酶
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
能量ATP为解螺旋和合成子链供能
为DNA聚合酶供应合成的3,
引物RNA
端起点
2.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的解析:
解旋:解旋酶、ATP,DNA两条链打开,形成两条DNA单链.
引物结合:在DNA单链3'端与DNA反向配对结合。
DNA聚合酶结合:DNA聚合酶与模板链结合,标记着单链合成起先。
子链合成: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起先,将配对的脱氧核甘酸连接
起来。
后续加工:D.NA聚合酶I将引物切去,并合成空缺处的DNA单锌,
再由DNA连接酶将不连续的DNA子链连接起来(半不连续合成。先导链,
滞后链)
3.DNA分子复制的人工限制
试验操作步骤
照PCR反应体系配方配制反应液;
②将PCR反应体系50pL用微量移液器转移到微量离心管
(0.5mL)中;
③将微量离心管放到PCR仪中;
④设置PCR仪的工作参数。
⑤DNA在PCR仪中大量扩增。。
4.试验留意事项
(1)避开外源DNA污染:所用仪器、缓冲液、蒸锵水等运用前高压
灭菌。
(2)缓冲液和酶分装成小份,一2。七低温保存。
(3)每添加一种反应成分,更换一个移液器的枪头。
(4)混匀后离心处理,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
总结、点评
多
聚DNA的复制须要酶、原料、能量、引物
—►PCR原理—>
酶DNA的变性和复性受温度影响
链
式
反—►PCR过程—»变性—>复性延长
应
扩
增移入离心管
D
N
A
片
段
课题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别
一、试验原理
蛋白质的物化理性质:形态、大小、电荷性质和多少、溶解度、吸附性质、
亲和力等千差万别,由此提取和分别各种蛋白质。
1.凝胶色谱法(安排色谱法):
(1)原理: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淌快;
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淌慢。
(2)凝胶材料:多孔性,多糖类化合物,如葡聚糖、琼脂糖。
(3)分别过程:
混合物上柱一洗脱一大分子流淌快、小分子流淌慢一收集大分子一收集小
分子
洗脱:从色谱柱上端不断注入缓冲液,促使蛋白质分子的差速流淌。
(4)作用:分别蛋白质,测定生物大分子分子量,蛋白质的脱盐等。
2.缓冲溶液
(1)原理: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弱酸盐组成(如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调整酸和盐的用量,可配制不同pH的缓冲
液。
(2)缓冲液作用:抵制外界酸、碱对溶液pH的干扰而保持pH稳定°
3.凝胶电泳法:
(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态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
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
向和运动速度不同。
(2)分别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3)分别过程:在肯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
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一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
取决于分子大小。
二、试验步骤
1.样品处理
红细胞的洗涤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采集的血样要与时采纳低速短时间
离心分别红细胞,然后用胶头吸管吸出上层透亮的黄色血浆,将下层暗红
色的红细胞液体倒入烧杯,再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缓慢搅拌lOmin,
低速短时间离心,如此重复洗涤三次,直至上清液中没/黄色,表明红细
胞已洗涤干净。
②血红蛋白的释放
在蒸储水和甲苯作用下,红细胞裂开释放出血红蛋白。
注:加入蒸储水后红细胞液体积与原血液体积要相同。加入甲苯的目
的是溶解细胞膜,有利于血红蛋白的释放和分别。
2.粗分别
①分别血红蛋白溶液
将搅拌好的混合溶液离心后,试管中的溶液分为4层。第一层为无色
透亮的甲苯层,第2层为白色薄层固体,是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
是红色透亮液体,这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第4层是其他杂质的暗红色沉
淀物。将试管中的液体用滤纸过滤,除去之溶性沉淀层,于分液漏斗中静
置片刻后,分出下层的红色透亮液体。
②透析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放入盛有300mL的
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12ho透析可以去
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
3.纯化
调整缓冲液面: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
缓慢下降到与凝
;胶面平齐,关闭出口。
加入蛋白质样品:用吸管将透析后的样品沿管壁环绕移动加到色谱柱
的顶端。加样后,
I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渗入凝
胶层后,
3关闭出口。
调整缓冲液面:加入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
洗脱: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
收集分装蛋白质: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
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选做)
三.、留意事项
电泳技术
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别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
以与分子本身大小、形态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
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别、鉴定或提纯的目的。
2.红细胞的洗涤
假如分层不明显,可能是洗涤次数少、未能除去血浆蛋白的缘由。此
外,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白细胞和淋巴细胞一同沉淀,也得不
到纯净的红细胞,影响后续血红蛋白的提取纯度。
3.如何检测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淮南部地区小麦品种矮秆基因的组成及其对茎秆性状的影响
- 膜下滴灌对宁夏银北盐碱化土壤水盐调控及玉米生理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 驻春胶囊通过MicroRNA-935延缓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 2025届高三生物学生分层教学计划
- 2024-2025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校外活动组织计划
- 2024-2025新职工入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有一套)
- 2025年公司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模拟题)
- 花城版七年级音乐课堂管理工作计划
- 小学六年级数学跨学科实践计划
- 年处理24万吨焦油常减压蒸馏车间设计书
- GB/T 536-2017液体无水氨
- GB/T 11361-2008同步带传动梯形齿带轮
- GB 5009.12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处置室工作制度(6篇)
- 二次配线工艺标准守则
- 骨髓穿刺术评分表
- 海底捞火锅店各岗位职责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Q∕GDW 10799.7-2020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7部分:调相机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