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感知与反应 教案设计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_第1页
人的感知与反应 教案设计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_第2页
人的感知与反应 教案设计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_第3页
人的感知与反应 教案设计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_第4页
人的感知与反应 教案设计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8《人的感知与反应》教案设计

课题人的感知与反应单兀第二单兀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

科学观念:

1.知道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帮助人体感知外界的变化。

2.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反应的现象。

核心科学思维: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人体抽象出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

素养用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反应的现象。

目标探究实践:学生能基于活动能列举保护眼、耳、鼻、舌、皮肤等5种感觉器官的

方法。

态度责任:对探究人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感兴趣,并乐于体验人体对外界刺激的

反应。

重占1.知道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帮助人体感知外界的变化。

2,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反应的现象。

3.能列举保护眼、耳、鼻、舌、皮肤等5种感觉器官的方法。

难点能观察并描述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利用感觉器官感知并作出反应的现

象。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雷雨天,电闪雷鸣时我们会有什么反应?

(1)我能看到闪电,明亮的闪电在天空中特别刺眼。

(2)我还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雷声很大很刺耳。

(3)除了雷声,我还听到了哗哗的雨声。

2.哪些器官能帮助我们感知天气的变化?

(1)我们能用眼睛看到闪电,用耳朵听到雷声和雨声,还能用手和皮肤感觉到雨水。

(2)我还能用鼻子闻到下雨时潮湿的空气气味。

3.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体是怎样感知环境刺激用乍出反应的呢?

二.科学实践

(-)谈经验

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下图中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下,人体会作出哪些反应?

刺激反应

观看相声时开怀大笑,身体放松,产生愉悦

闻到餐厅飘出的香味时产生饥饿

不小心碰到冰冷的物体时手马上缩回来,感觉到冷

看到树上的杨梅时没吃到杨梅,但能感受到酸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图中人体作出的反应,说说受到了怎样不同环境的刺激?

早晨起床赶往洗手间过马路学生欢呼

3.得出结论:当我们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时,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会感受外

界的刺激,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二)亲体验

体验1:感受强光刺激反应

1.当我们在暗室里,突然打开遮光窗帘,我们会有什么反应?

2.我的猜测

⑴从暗处到亮处,眼睛睁不开,难受。

(2)受到强光线刺激,闭眼慢慢适应,瞳孔逐渐缩小。

3.活动体验

♦三个人一组。

♦甲站在乙的后面,用双手捂住甲的眼睛,不要漏光。过一会,拿开双手。

♦此时,甲说说眼睛有什么反应。

♦丙注意观察甲眼睛变化。

♦三人轮流进行。

♦填写任务单。

4.体验交流:当我们感受到光线对眼睛的刺激时,眼睛会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光量,

通过瞳孔的变化来适应光线强弱的变化。

体验2:感受刺耳噪音和美妙音乐的反应

1.听到刺耳的噪声和美妙的音乐时,我们的反应一样吗?

2.我的猜测

⑴听到噪音,心慌,烦躁,会捂住耳朵,避开

(2)听到每秒音乐,会舞动,轻松,陶醉

3.活动体验

4.体验交流

体验3:感受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1.将双手的食指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同时放进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一

样吗?

2.我的猜测

⑴放进冷水的感觉到热

⑵放进热水的感觉到冷

3.活动体验:准备三杯水(热水、温水、冷水),将双手的食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片刻

以后把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说说两个手指的感觉。

4.体验交流:热水和温水的温度差,冷水和温水的温度差是不同的,即使最后都放到同样温

度的温水中,感觉也不同,正是因为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体验4:体验皮肤能感受触觉刺激

1.有听觉障碍的人通过什么〃听〃到声音?有听觉障碍的人通过手语〃听〃到声音

(1)有视觉障碍的人通过触摸进行〃阅读〃

(2)有视觉障碍的人怎样进行〃阅读〃?

2.有听觉障碍的人通过手语〃听〃到I声音,有视觉障碍的人通过触摸进行〃阅读〃。他们会

有怎样的感受和反应?我们来亲身体验一下。

3.观察盲文图书有什么特点?

盲文图书凸凹不平

4.自制盲文图书

5.活动体验

♦把几个字母组合起来,放到卡纸上。

♦戴上眼罩,模拟视觉有障碍的人。

♦用手触摸〃盲文图书〃进行阅读。

♦体会有视觉障碍人的阅读感受和反应。

♦填写任务单。

6.体验交流

(1)手指触摸到凸凹不平的盲文书,能感觉到字的形状,大脑能想象出来。

(2)手受到盲文书刺激,感觉到物体、形状、大小、粗糙等特点,头脑中整合起来,想象

出画面。

7.观看手语,有听觉障碍的人是怎么通过手语〃听〃堂声音的?

根据手势变化所模拟的形象来听懂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8.整理任务单

外界刺激我们的反应

眼睛受到强光线刺激闭眼慢慢适应,瞳孔逐渐,后小

耳朵受到噪音和音乐刺激避开,烦躁:舞动,放松

手受到热水、冷水和温放进冷水的感觉到热

水刺激放进热水的感觉到冷

感到物体、形状、大小、粗

手受到盲文书的

糙等特点,头脑中整合起来

___刺激_________________

,想象出凶而

(三)谈保护

1.我们会死如何感知环境和作出反应的?应该怎样保护感觉器官?哪些行为会损害感觉器

官?你有哪些好方法能够保护感觉器官?

2.如何保护眼睛?

有东西进入眼睛时,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

看书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

每天午睡。

控制看电视、手机的时间。

3.如何保护大脑

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硬物撞击头部。

多补充维生素。

保持充分的休息,不要过度用脑。

保持良好的情绪,坚持运动。

4.如何保护胃

按时进餐,不要暴饮暴食。

细嚼慢咽:减轻胃的负担。

少吃生冷、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睡前不要进食。

注意口腔卫生。

••••••

5.如何保护骨骼

保持正确的坐姿。

积极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保持正常的体重。

保证每日的摄钙量。

6.保护器官大行动

(1)你还想保护哪些重要器官呢?自己想一想、问问同学和老师,找到保护的方法记录下

来。

(2)请你把你想要保护的所有器官写在卡纸上,并记录上保护的方法,以提醒自己要注意

保护。

三、拓展应用

视觉暂留现象

我们都爱看电影。电影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观察电影胶片,可以发现:在银幕上活动自如的人物竟然

是由一系列静态的图像组成的。为什么经过电影放映机的播放,

这些静态图像就能“动”起来?

科学研究发现,人眼看到的景物形象能在大脑内保留大约

0.1秒;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而会形成

一种残留的视觉“后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二

许多有趣的活动也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设计的。比如,我们可以用一

根吸管和一张卡纸做一个“小鸟入笼”玩具。

卡纸正面卡纸背面

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光,在非常短

的时间内先后照射同一个点,可以看

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并解释看

四.板书设计

人的感知与反应

感官一刺激一大脑一反应

五.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体的感觉器官一般指眼、鼻、舌、

2、人体在不同环境刺激下会做出相应的—。

二.判断题,对的打V,错的打X。

1、人的耳朵对噪音和美音乐的刺激反应不同。()

2、听力或视力有障碍的人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

3、放映时胶卷静态图像能连续动起来。()

4、暗室待久了,突然见到刺眼阳光,感到舒服。()

5、保护感觉器官有利于健康生活。()

6、小鸟入笼游戏利用了错觉原理设计的。()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L下列情景中,关于刺激和反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被闹钟叫醒时: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作是反应

B.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过马路的行为是刺激,绿灯亮是反应

C.人因便急赶往洗手间排便:体内的腹涨感是刺激,赶往洗手间的行为是反应

2、当声音刺激()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A.耳朵B.皮肤C.鼻子

3、将双手的食指分别放进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再同时放进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不一

样。这说明()

A.皮肤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B.皮肤具有能感受触觉刺激的能力

C.皮肤不具有感受冷和热刺激的能力

4、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人体感官的是()

A.坚持做眼保健操

B.勤洗澡,勤换内衣

C.戴耳机听音乐,以免打扰他人

四、连线题

将人体接受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连线。

刺激反应

胳臂有处地方有点痒避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