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春天)
教学内容: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观赏(春到沂河)(春)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
开走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
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教材分析:
1.柳琴独奏(春到沂河)
乐曲采纳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亮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局部
就是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开展而成的。
2.小提琴协奏曲套曲(春)
这首乐曲系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1四季)中(春)的第
一乐章。作曲家也往往在旋律或伴奏背景中模拟淙淙泉声、啾啾鸟鸣等音响使听者联想
起春天。维瓦尔第的这首乐曲是描写春天的范例中最早的一首。
3.歌曲(嘀哩嘀哩)
这是一首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歌曲,曲调欢快生动,它以天真的语气唱歌漂亮的春天,
抒发心中无限愉快的感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采纳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
由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4.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生动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
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歌曲为2/4拍,
一段体结构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春到沂河)歌曲(嘀哩嘀哩)
教学目标:1.从聆听1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
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生动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
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观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观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观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局部(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拟第一局部与第二局部的速度变化。5.揭
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
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局部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劭作
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鹏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鹏
鸟口L。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眦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鹏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B、十六分
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根底上,通过比拟,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局部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
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局部选用适宜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表达
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根底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2、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春天举行音乐会)的伴奏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
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
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一一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局部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
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根底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局部:(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
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X,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三、创编活动
1"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
试一下创作……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观赏的作
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但凡能发出
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
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观赏(春)复习(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节奏教学
教学目标:1、通过节奏练习稳固掌握X和X的节奏型
2、通过观赏(春)让学生感受盘旋曲式,感受标题音乐的造型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哩嘀哩春天举行音乐会)
学生用-生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观赏(春)
1.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本课的观赏。师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
么主题
2.听(春)的主题音乐。师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
说说你
3.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4.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
并校对、调整自己刚刚填写的答案。
5.用色彩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开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开展。不要求统一
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音乐节奏的听辨练习
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区分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
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2.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3.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4.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5.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五、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
观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
1.天上飞的杜鹃,地上跑的马,都是可爱的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感
受、体验以“杜鹃〃、“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根底上,进行即兴创作表
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
杜鹃)、(我喜欢的小马车),并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森林深处的杜鹃)
(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园大梦想曲))
2.二胡独奏(赛马)
二胡独奏曲〔赛马)描写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的热闹而
欢快的场面,表现了他们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乐曲由三个局部组成。
3.歌曲(顽皮的杜鹃)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亮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松生动的节
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游戏玩耍的情景,充
满童趣。歌曲为4/4拍、宫式,采纳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4.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
这是一首儿童寓言歌曲,用拟人化的比照手段评价花喜鹊和小乌鸦的“品行〃,歌
曲词曲结合贴切,平稳的表达性音调,插入大跳音程加上波音的唱法,生动的表现了两
只鸟的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顽皮的杜鹃)观赏(森林深处的杜鹃)
教学目标: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学会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鸽)
1.解题导入。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局部都没有去过。能称森
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观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
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商量。师问:(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
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
想像。
6.简单介绍圣一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
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精确视唱前4小节的根底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精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听出乐句的重复局部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
(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唱歌。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教师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赛马)歌曲表演(花喜鹊和小乌鸦)创作自己的歌
教学目标:1、学会用生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自己创作小歌曲,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3、聆听赛马,通过热烈奔放的节奏,感受草原的热闹景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歌
二、观赏(赛马)
1.播放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2.听一段二胡(赛马)演奏。
3.师问:刚刚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
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
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拟,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9.再听第二乐段。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⑵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
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⑶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
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
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局部,老师及时给予改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9、选择适宜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八个音。
(2)用四种节奏型。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舞。
五、教师课堂小结
童趣
教学内容:一、聆听:(猜调)(摇船调)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
二、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
教学目标: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1猜调)中感想谜语的乐趣,课后搜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1.歌曲(猜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生动,富有浓都的
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歌曲的旋律采纳六声徵调式,音域在十一度以内。全曲节奏紧
凑,旋律与歌词的配合天衣无缝。
2.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孩
子们的角落)(也译作〔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包含六首小曲。(木偶的步态舞)是
曲集中的最后一首。
3.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是一首曲调欢快生动,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
曲以短笛的吹奏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歌曲为2/4拍、
羽调式、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4.歌曲(摇船调)是一首流行在X的汉族人民喜欢的民间歌舞曲。歌曲采纳了问
答对歌的形式。采纳4/4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歌曲
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表达了客家儿童爽朗、生动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
有童趣。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3.商
量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
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肯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
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精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这三个
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
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轻松,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
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比照。
(3)在教室内打算些道具,让学生分组商量、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
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1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8.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时机和思索的余地;
答复时,灵巧、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答复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楚。11.提出要求:
课后请大家搜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
(1).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
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2).这一音乐知
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3).还可以通过本练习,
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13.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教学过程:
1.形象导入。(1)设问: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
动作、木偶的走路(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
景音乐衬托。当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谁能用言语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生动、可爱、滑稽、动作机械……教
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一一标题名称。
(2)观赏第一局部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奏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
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局部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
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相互不必言语交流。教师也同时参加学生的行列。(有条
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局部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第一局部与第二局部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依据音乐的开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
把第一、二、三局部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
音乐相吻合。
4.小结: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5.编创活动: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
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肯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敏,
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
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宜每课做些活动,
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摇船调),感想谜语的乐趣,课后搜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教学重难点:
1.感想谜语的乐趣。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
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答复?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想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
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
反响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猎取反响,改正
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
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
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问一答一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l,并一次找到“123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当)。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搜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搜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
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
的音色(如小号、口笛……L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1.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材分析
1.歌曲(游击队歌)是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困难环境中的游击健儿的昂扬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
鲜亮的地方色彩。乐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的青山翠谷之中展现了
漂亮恬静的苗寨晨景春色。在那里,布谷鸟在欢叫,百鸟在照顾,犹如一幅秀丽动人的
图画。乐曲旋律欢快,节奏生动,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快劳动和喜悦心情。
3.器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舞曲原来是想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
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这是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一首,另一首
为(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乜整理于勃拉姆斯之手笔。这里我们将观赏到的是用三角
琴(俄罗斯的民族弹奏乐器)、手风琴等乐错合奏的改编曲。乐曲采纳复三段体结构。
4.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
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5.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生动、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
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心愿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6.歌曲(瞭亮歌声)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尽情欢唱的情
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驾驶技术与自动化交通系统考核试卷
- 空调器安装适应性设计考核试卷
- 纤维板制造中的清洁生产技术与实施考核试卷
- 烟草制品零售法律法规变动影响考核试卷
- 行业发展趋势考核试卷
- 租赁图书的物流配送管理考核试卷
- 美术活动:动物的外衣
- 婚姻忠诚协议附件清单与效力保障合同
- 艺人彩妆品牌代言合作协议
- 儿童监护权变更后探视安排调整合同
- 《思想道德与法治》 课件 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拟行路难》课件26张
- DB64∕T 802-2021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维修记录表模板
- 继续教育学院经费支出管理办法
- 射线透照工艺(刘怿欢)
- 星际穿越PPT课件(PPT 13页)
- 天津农学院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_1975553754.ppt
-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投标书(--总医院护理保障服务)
- 2019年上海市中考地理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