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全由神经细胞组成B.反射在动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C.反射弧被破坏,反射将不能进行D.没有反射的生物,无法适应环境【解析】选C。反射弧包括效应器,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A项错误。只有具备神经系统的动物才具有反射,B项错误。反射弧是反射进行的结构基础,反射弧被破坏,反射将不能进行,C项正确。低等动物、植物没有反射,也可以适应环境,D项错误。2.(2024·哈尔滨模拟)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推断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功能【解析】选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⑤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③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的功能。3.(2024·长春模拟)如图A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图B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涉及的神经元性质相同。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经④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神经递质属于糖蛋白B.图B表示出了两个图A所示结构,⑥处能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C.刺激b点,会导致c点兴奋或抑制;刺激c点,b点不发生电位变更D.由于结构③中的神经递质可进入⑤,故结构③也是内环境中的成分【解析】选C。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物质,A项错误;图B中含有三个突触,B项错误;刺激b点,会导致c点兴奋或抑制,在突触处信号只能单向传递,刺激c点,b点不发生电位变更,C项正确;结构③为突触小泡,位于突触小体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项错误。4.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刺激图中1、2、3、4四处部位,均能引起肌肉收缩B.刺激3处部位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C.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匀称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解析】选C。刺激神经元的4处部位,兴奋无法到达肌肉细胞(单向传递),A项错误。兴奋后,该部位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B项错误。K+、Na+分布不匀称是产生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局部电流的基础,C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D项错误。5.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试验人员欲探讨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赐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ch浓度(mmol·L-1)③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④处感受到信号所用的时间(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试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试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解析】选B。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⑤是线粒体,A错误;试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试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B正确;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C、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5分)6.(15分)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欣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靠。(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贮存在_______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_____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
(2)多巴胺释放后,在其释放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______;长期运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削减,当停止运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________________,以此造成毒品依靠。
(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________,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运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_______________,“奖赏”效应增加。停用时,造成药物依靠。
【解析】(1)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贮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2)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长期运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削减,当停止运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靠。(3)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Cl-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从而抑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使多巴胺的释放量削减。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假如长期过量运用吗啡,该神经元的兴奋性会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结果造成多巴胺释放增加。答案:(1)突触小泡受体(2)增加减弱(3)受到抑制削减多巴胺释放增加【学问总结】正常与异样状况下神经递质的变更(1)正常状况分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马上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2)异样状况分析:①若某种有毒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②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更。7.(20分)(2024·哈尔滨模拟)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1)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人体内,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的。
(2)兴奋从图中的A通过___________(结构)传递到B时,B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
(3)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某些神经元含有NO合成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那么NO相当于一种_____________。假如破伤风杆菌可阻挡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解析】(1)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在人体内,由于突触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导致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2)兴奋从图中的A通过突触传递到B时,B神经纤维膜内电位由负变正。(3)由于酶具有专一性,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4)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则NO相当于一种神经递质。破伤风杆菌可阻挡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肌肉持续兴奋,说明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受抑制。答案:(1)反射单向(2)突触正(正电位)(3)不能酶具有专一性(4)神经递质抑制1.(5分)(2024·衡水模拟)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膜内K+/Na+的值增大D.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相同【解析】选C。由题干信息可知,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组成神经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损伤信号刺激神经干细胞,使神经干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Na+大量流入细胞内,则细胞内K+/Na+的值减小。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也是胞吐。2.(5分)(2024·宝鸡模拟)为了探讨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已知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旧发挥功能的有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若将坐骨神经纤维置于K+浓度较低的外界溶液中,静息电位的肯定值会增大C.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这一过程属于反射D.运用毒扁豆碱和箭毒可导致肌肉松弛【解析】选B。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因此该标本的神经中枢不能发挥作用,A错误;若将坐骨神经纤维置于K+浓度较低的外界溶液中,细胞内K+外流增多,则静息电位的肯定值会增大,B正确;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C错误;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能够不断地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肌肉持续收缩,D错误。3.(20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细胞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通过_______(填结构名称)传递。
(2)神经中枢内,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参加形成的突触,以多巴胺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由胆碱能神经元参加形成的突触,以乙酰胆碱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有探讨认为,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神经中枢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引起多巴胺含量_______,而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_______作用,导致患者肌张力增高。依据以上叙述和学过的相关学问,写出理论上帕金森病的治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讨人员认为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机体免疫有关,患者体液免疫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导致帕金森病加重。为此探讨人员进行了如下动物试验,结果如表:项目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血清注射生理盐水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注:MPTP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破坏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导致试验小鼠出现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表示出现抗原抗体反应,“-”表示无抗原抗体反应。①正常小鼠注射MPTP后,免疫系统的_______分泌产生了抗MPTP的抗体。试验显示,该抗体能够与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②试验结果表明,注射MPTP的正常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__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更;帕金森病小鼠的抗体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帕金森病加重。
(4)综上分析,帕金森病与神经调整及_______有关。
【解析】(1)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2)由题意可知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胆碱能神经元产生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帕金森病是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多巴胺含量削减,乙酰胆碱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持续性起兴奋作用引起的,故可通过补充多巴胺、抑制乙酰胆碱等来治疗。(3)①机体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抗体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由试验结果表格可知,多巴胺能神经元表面蛋白作为抗原。②抗原抗体反应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学基因工程知识重点试题
- 农村绿色生态农业开发共建契约书
- 文学作品赏析与文学创作测试题
- 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协议
- 专业音乐演出排演及经纪代理合作协议
- 行政管理专业经济法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统计分析试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法规与合规管理知识题库建设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相交线的课件
-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解析版)
- 病理学课件-炎症的机制
- 2025世界高血压日控住血压稳住幸福高血压健康讲座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份检测政治试卷+答案
- 广东省珠海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八年级数学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
- 焊接工程师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2024年考试真题解析
- 工抵房转让购买合同协议
- 嘉兴市申嘉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含答案)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网工程设备材料补充信息参考价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