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的中药治疗解读_第1页
腹泻的中药治疗解读_第2页
腹泻的中药治疗解读_第3页
腹泻的中药治疗解读_第4页
腹泻的中药治疗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泻的中药治疗主要内容常用

中药西医

认识成药

选择注意

事项主要

方剂中医

概述主要内容常用

中药西医

认识成药

选择注意

事项主要

方剂中医

概述正常排便>次数:1次/日,少数人1次/2-3日或2-3次/日

>性状:成形,不含异常成分>便量:150-200g/d,

其中水分占60-75%像腹泻>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性状---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可有粘液、脓血、未消化食物等异常成分>便量---超过200g/d>伴随症状---可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急性与慢性腹泻>急性---病程多在2-3周内,不超过2个月慢性---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肠内水平衡>24小时进入:>食物约2L>唾液腺、胃、肠、肝、胰分泌约7L>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水分不到0.2L>小肠吸收大部分大肠吸收1.5Ln吸收

分泌肠内水平衡分泌>吸收腹泻产生的因素·

吸收·

分泌|·

胃肠运动

|(一)渗透性腹泻(二)分泌性腹泻(三)渗出性腹泻(四)肠动力紊乱引起的腹泻腹泻分类像(一)渗透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发病机理>渗透性腹泻的特点>渗透性腹泻的病因像渗透性腹泻-发病机理>空、回肠绒毛上皮是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约占进入肠道水分的90%

。(9000ml/d=

体外摄入+消化液)>水通过肠上皮的吸收与分泌是按被动扩散方式进行的。>肠道内的渗透压对水的吸收与分泌至关重要:肠腔内渗透压大,水不易通过扩散进入肠上皮细胞,即水的吸收受影响;相反,血浆中

的水分很快透过肠粘膜进入肠腔,直到肠内容物被稀释成等渗为止,

由此可导致腹泻。翁>肠腔内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粪便中含有大量未经消化或吸收的食物或药物。>禁食或停用高渗性药物后腹泻停止;渗透性腹泻-特点像n渗透性腹泻-病因(1)高渗性药物;(2)高渗性食物;(3)消化不良;(4)吸收不良;(5)肠系膜淋巴管梗阻。像1.高渗性药物>

泻下药:硫酸镁;>

制酸药:氧化镁,氢氧化镁,铝碳酸镁;>

脱水剂:甘露醇,山梨醇;>

降氨药:乳果糖;>上述药物口服不易吸收,在肠内形成一定的渗透压,使肠内保留有大量水分,肠容积增大,肠管扩张,刺激肠道蠕动,发生腹泻。>停药后腹泻即可停止。2.高渗性食物病因:二糖酶缺乏(乳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蔗糖酶、海藻糖酶)乳糖不耐受症—乳糖酶缺乏机理:乳糖酶缺乏

乳糖积聚

→肠内渗透压升高↑

→腹泻乳糖细菌分解

乳酸、短链有机酸增多;乳糖细菌酵解

氢、CO2

产生增多

→腹胀、排气增多。诊断:服牛奶或乳糖后可致腹鸣、腹胀痛、腹泻(重者水样泻)、酸臭味;乳糖耐量试验:不正常,且在试验过程中或试验后可出现腹胀,绞痛,腹泻根据治疗反应判断:停食乳糖或牛奶后症状缓解;肠粘膜乳糖酶测定.像

高3.消化不良主要指对脂肪、糖、蛋白质的消化不良。>脂肪消化不良尤其出,糖的消化不良见“二糖酶缺乏”。>胃原性腹泻(胃切除术后,萎缩性胃炎,胃癌)---胃液分泌减少,食物未经初步消化即进入小肠。胰原性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晚期胰腺癌)---胰液(含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分泌减少,食物不能充分消化。肝原性腹泻(严重肝病,胆管梗阻)---胆汁分泌或排泄减少,脂肪消化不良,影响吸收,导致脂肪泻。翁和4.吸收不良1.肠粘膜吸收功能障碍:热带吸收不良综合症(热带口炎性腹泻,热带斯泼鲁);成人乳糜泻(非热带吸收不良综合症,非热带斯泼鲁);回肠末端严重病损(克罗恩病,回肠末端被切除)胆盐回吸收减少→肠道胆盐缺少→脂肪吸收障碍→脂肪泻×结合胆盐↑→

(结肠)细菌分解→双羟胆酸↑→腹泻像4.吸收不良2.肠粘膜面积减少小肠手术切除---短肠综合症

吸收不全

腹泻3.细菌过度生长细菌分解结合胆盐,影响微胶粒形成→脂肪泻4.肠粘膜淤血门V

高压,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肠粘膜淤血→

吸收不良→腹泻5.先天性选择性吸收障碍先天性氯泻:粪便稀薄,Cl-超过Na、H

离子之和

pH↓→NH4↓;腹泻丢失大量H

、Cl

、Na

、K离子→低氯、低钾性碱中毒。5.肠系膜淋巴管梗阻◆

腹腔淋巴瘤;◆

淋巴肉瘤;◆

何杰金病;·

Wipple

;以上均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系统梗阻。---脂肪在肠内消化,由小肠粘膜吸收,进入肠系膜淋巴管,最后到血液中,当肠系膜淋巴系统梗阻,小肠淋巴液回流障碍,可致脂肪泻。像>分泌性腹泻特点>分泌性腹泻病因(二)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发病机理像分泌性腹泻-发病机理·

分泌性腹泻主要在小肠,特别是空肠。·肠粘膜的隐窝细胞为分泌细胞;吸收则靠肠绒毛腔面的上皮细胞·

肠粘膜隐窝细胞中的第二信使如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

(cGMP),钙离子等的增加是诱导粘膜分泌的重要环节。·

由于粘膜分泌大量电解质,继而增加水的分泌,分泌量超过吸收

能力而致发生腹泻。分泌性腹泻-特点>肠粘膜组织学基本正常;>肠液与血浆的渗透压相同;>粪呈水样,量大,无脓血;禁食不减轻或加重腹泻。像分泌性腹泻-病因感染性腹泻:霍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等。非感染性腹泻:1、有分泌激素或其他物质功能的肿瘤: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胰性霍乱综合征(WDHA

综合征):多因血管活性肠肽瘤(VIP

瘤),胰腺腺瘤或小细胞肺癌释放VIP引起,另外,分泌性绒毛瘤亦可产生VIP;甲状腺髓样癌:腹泻原因不明,可能与肿瘤分泌降钙素、5-羟色胺、PGE2有关;类癌综合征:可分泌大量血管活性物质而致泻。2、结、直肠的绒毛腺瘤:可分泌大量含氯化钠的粘液,若肿瘤在左半结肠,则分泌的水不能吸收而致泻;3、其

:心力衰竭,肝硬化门脉压升高,缩窄性心包炎,通便药等。霍乱病原:霍乱弧菌发病机理:霍乱肠毒素与肠粘膜上皮细胞刷状缘细胞膜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酶,使腺苷三磷酸变成腺苷

环磷酸,后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同时抑制绒毛细

胞对氯和钠离子正常吸收,造成大量肠液聚集在肠腔内,形成剧烈水样腹泻、脱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微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病程分3期1、泻吐期:大便>1000ml/次,10多次-难以计数,水样,米泔水样,乃至洗肉水样(出血);

呕吐呈喷射性和连续性,水样或米泔水样;此期数小时--2d;2、脱水期:严重脱水、钾、钠、钙、氯化物丢失,发生肌肉(腓肠肌,腹直肌)痉挛,代酸,

微循环衰竭,血压低,体表体温下降,肾功能衰竭;3、恢复期:约1/3患者出现反应性发热。实验室检查: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双份血清凝集素试验,滴度4倍上升者亦可诊断。治疗:1、补液-关键:量3000-12000ml,先快后慢;轻症则可口服补液;2、抗生素: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多西环素;3、对症治疗:纠正酸中毒,纠正低钾,纠正休克和心衰,抗肠毒素治疗(氯丙嗪)。禁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发病机理:↗上消化道顽固性溃疡胃泌素瘤不断分泌胃泌素→

胃酸↑→刺激肠管蠕动→腹泻抑制脂肪酶活性及胆盐的作用→脂肪泻临床表现与诊断:1、上消化道顽固性溃疡,常规手术往往不能治愈;如发生在十二指肠远段或空肠上

段的溃疡应高度怀疑ZES;2、腹泻,多为水样便,有时为脂肪泻;3、血清胃泌素增高:正常为50-200pg/ml

(空腹),ZES

患者可达1000pg/ml

以上;4、胃酸分泌过多:约3/4病人12h夜分泌量>1000ml,胃酸浓度>100mmol/L,

8

5

%

者BAO>15mmol/L。治疗: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减轻症状可用制酸剂。他(三)渗出性腹泻发病机理炎症、溃疡、肿瘤浸润→损害病变部位血管、淋巴、粘膜→渗出大量粘液、脓、血→腹泻>肠粘膜大面积损伤→水、电解质、溶质吸收障碍→腹泻>粘膜炎症产生前列腺素→刺激分泌,增加蠕动→腹泻最特点1、粘液脓血便或血便;2、腹泻、全身症状与体征,严重程度取决于肠受累程度。

像(三)渗出性腹泻(三)渗出性腹泻病因1、感染性:1)病毒:肠腺病毒,轮状病毒等2)细菌:痢疾杆菌,耶尔森菌,结核杆菌等,难辨梭状芽胞杆菌(伪膜性肠炎)3)真菌:肠道念珠菌等4)原虫: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病等2、非感染性:1)炎症性肠病2)缺血性炎症3)肠放射性损伤4)肿瘤: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等5)尿毒症性肠炎6)其他:如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理: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活动期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反应。固有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浸润是UC

的基本病变。肉眼观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表面呈细颗粒状,脆性增加,糜烂及溃疡。诊断:1、

症状以腹泻为主,排出含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常伴有阵发性结肠痉挛性疼痛,并里急后重,排像

便后可获缓解2、肠镜检查,90%-95%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镜检中可看到充血、水肿的黏膜,脆而易出血。治疗:1、

一般治疗,强调休息、饮食和营养2、药物治疗,柳氮磺胺吡啶是主要治疗药物,其他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3、

手术治疗(重症或者急性并发症患者)>肠动力紊乱引起腹泻的机理>肠动力过速性腹泻的特点>肠动力过速性腹泻的病因(四)肠动力紊乱引起腹泻像(四)肠动力紊乱引起腹泻机理1.

肠动力过速促使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通过肠腔过快,与粘膜接触时间短,影响消化与吸收,发生腹泻。2.

肠动力过缓导致结肠型的细菌在小肠定植和过度生长,从而导致脂肪、胆盐、碳水化合物吸收受到影响,发生腹泻。(四)肠动力紊乱引起腹泻特

:1、粪便稀烂或水样,无渗出物2、腹泻伴肠鸣音亢进或腹痛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药物如普奈洛尔,奎尼丁等,可改变肠道正常肌电控制像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机理:1、肠运动异常:腹泻型IBS近段结肠快速通过,排空快;便秘型IBS近段结肠通过时间延长,排空明显缓慢;2、感觉异常:腹痛阈值较低,超常的直肠肛门感觉引起排便不尽感及排便前腹痛感;3、分泌异常:IBS患者结肠粘膜对刺激性物质分泌反应增强,结肠粘膜分泌粘液增多。

诊断(1992罗马标准):1、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超过3个月;2、必须具备以下症状:1)腹痛或腹部不适,并具有下述特征:排便后缓解;和/或伴有大便性状改变;2)排便不正常至少发生于25%时间,至少具备以下2种:大便频率改变(>3次/日或<3次/周);大便性状改变(团块/硬或稀/水便);排便过程改变(排便费力或便急或排便不尽感);排粘液,伴随有肠胀气或腹胀感;根据其主要表现形式,IBS可分为不同类型:一般为腹泻型

(IBS-D)

和便秘型(IBS-C),还有各种混合型。

治疗:1、心理治疗;2、

调节食物中纤维素含量(腹泻型宜减少,便秘型宜增加);3、

解痉剂:1)抗胆碱药;2)钙通道阻滞剂匹维溴胺40mg

3/d;3)吗啡衍生物曲美布汀;4、

胃肠动力相关药:西沙比利-便秘型;洛派丁胺(易蒙停)-腹泻型。缩

高腹泻病史、症状、便常规内镜/钡餐/B

超/CT等感染性腹泻

非感染性腹泻集体发病食物中毒(细菌性)葡萄球菌性

肉毒杆菌性

沙门菌感染细菌性霍乱菌痢肠结核大肠杆菌(致病性)旅游者腹泻肿瘤性结肠癌

淋巴瘤

胃泌素瘤消化

不良胰原性胃原性

胆源性病毒性腺病毒

轮状病毒抗生素

相关相关性腹泻手术

相关短肠综-

倾倒综-食物

不耐受乳糖酶

缺乏症寄生虫阿米巴

血吸虫肠动力

紊乱肠易激炎症性溃结霉菌性腹泻西医治疗1、停用高渗性药物,调剂饮食:----高渗性药物所致腹泻;----对某些食物不耐受症者(二糖酶缺乏症,成人乳糜泻),避免食用相应的食物;----腹泻型IBS,宜减少食物中纤维素含量;----急性腹泻者,给予清淡饮食。2、抗感染:----根据大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四环素,氯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等-----伪膜性肠炎可用万古霉素250mg,4/d,疗程为7-

14d;停用其他抗生素。像

高3、助消化药: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复方消化酶胶囊(达吉)1-2粒,3/d,

餐后服多酶片3片,3/日;胃蛋白酶合剂10ml,3/d4、粘膜保护剂:可用于感染,非感染性腹泻。蒙脱石散(思密达),3g,3/日5、止泻剂:活性炭,复方苯乙哌啶1片2-4/d盐酸洛哌丁胺(易蒙停)2mg,3-4/d,

抑制肠蠕动腹泻西医治疗像腹泻西医治疗6、微生态制剂: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酪酸菌,地衣芽胞杆菌等以

调节肠道菌群(整肠生、培菲康、妈咪爱、金双歧等)。7、

解痉剂:颠茄片、山莨菪碱、普鲁苯辛、阿托品等。8、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霍乱,各种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VIP

瘤等。9、纠正营养失衡:----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腹泻;补充各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剂等。第10、

手术治疗西医

中医认识

概述注意

主要

常用

事项

内容

中药成药

选择主要方剂>中医称之为“泄泻”>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1·感受外邪2

·饮食所伤3

·情志失调4·

劳倦伤脾5

·久病年老病因像1.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常可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寒湿邪侵袭皮毛、肺卫,脾胃升降失司,

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暑湿热和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误食不洁之物饮食过量恣食肥甘恣啖生冷2.饮食所伤泄3.情志失调忧郁恼怒一肝气郁结忧思伤脾一土虚木乘4.劳倦伤脾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一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泻泄不能受纳运化某些食物泄先天不足,禀赋虚弱素体脾胃虚弱5.久病年老病机1.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病机关键是湿盛与脾病,因湿盛而致脾病者,多为急性

腹泻(暴泻);因脾虚而后湿滞者多为慢性腹泻(久泻)。2.病理机制为脾胃运化失调,小肠受盛和大肠传导失常,清

浊不分,相夹而下。因饮食、外感、情志等因素致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

泌浊,大肠无以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则

发生泄泻。缩

病3.病位在脾胃与大小肠,并可涉及肾和肝。泄泻基本病理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

病位在大小肠,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

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

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4.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实间可兼夹转化。一般地说,暴泻多属于实,久泻多属于虚,其虚实之间又

可相互兼夹转化,如暴泻迁延日久,每可由实转虚而成久泻,久

泻复受湿、食所伤,亦可急性发作,表现为虚中夹实的病候。>感受外邪—→寒湿困脾、湿热滞肠饮食所伤—→碍胃滞脾、食湿相混

>情志失调—→肝气犯脾、脾胃虚弱>病后体虚→肾阳虚衰、中焦虚寒

禀赋不足—

并入大肠

→大便清稀

泻脾虚(久泻)清气不升

精微内滞、湿浊内生浊气不降

糟粕内停、湿浊内蕴清浊相混、合湿而下湿盛(暴泻)脾虚湿盛—湿邪困脾脾虚生湿病因病机示意图

→脾胃升降失司一诊断依据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完谷不化,或粪如

水样,或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以至十数次以上。2.常兼有腹胀腹痛、腹鸣、纳呆。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

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3.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有关。勤病证鉴别泄泻与痢疾的鉴别泄泻与痢疾的病变部位都在肠间,应予鉴别。以腹痛,里

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者为痢疾;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

甚至如水样者为泄泻。泄泻亦有腹痛证,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

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二者是不难分辨的。像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暴泻与久泻急---指急性泄泻(暴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胜为主。缓---指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日久,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

病久及肾,出现五更泻。辨证论治--辨证要点2.辨虚、实、寒、热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

虚症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湿之证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湿热症3.暴泻辨其病因外感泄泻,多兼表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寒湿)---粪便黄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湿热)

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食滞)辨证论治--辨证要点4.久泻辨其病变脏腑久泻迁延不愈,倦怠乏力,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则发,多属脾虚。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复发。多属肝郁克脾。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酸肢冷,多属肾阳不足。辨证论治--辨证要点5.辨病情轻重轻---指一般泄泻,若脾胃不败,饮食如常,多属轻证,预后良好。重---指泄泻不能食,形体消瘦,泄泻无度,或久泻滑脱不

禁,致津伤液竭,则每有亡阴亡阳之变,多属重证。能食与不能食,对于权衡泄泻的轻重有重要意义:泄泻而

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败,多为轻证,预后良好;泻而不

能食,形体消瘦,或暑湿化火,暴泄无度,或久泄滑脱不

禁,均属重证。辨证论治--辨证要点离基本原则是运脾化湿暴泻---重在化湿,参以淡渗,结合运脾

久泻---以健运脾气为先,佐以化湿利湿

夹有肝郁---抑肝扶脾夹有肾虚---补火暖土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像注意事项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久泻伤阴,切忌妄投滋腻之品(不利于脾胃恢复),亦不可妄投

辛香燥烈之品治疗时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禁油腻、腥味食物主要内容常用

中药西医

认识成药

选择注意

事项主要

方剂中医

概述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治疗湿热蕴结肠胃,气机失常所致湿热泻痢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清热燥湿,治疗湿热蕴结肠胃,气机失常所致湿热泻痢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清热燥湿,治疗湿热蕴结肠胃,气机失常所致湿热泻痢穿心莲苦,寒。归心、肺、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燥湿,治疗湿热蕴结肠胃,气机失常所致湿热泻痢白头翁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马齿苋酸,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秦皮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苦寒泄热燥湿,且下行大肠而解毒止痢,治疗热毒泻痢椿皮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收敛止泻,用于湿热泻痢,或者久

痢日久,肠虚不固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善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治疗热毒血痢或休息痢>一曰清凉,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潺暑伊郁

之时,而商飚飒然倏动,则炎熵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治

》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车前子甘,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治湿盛于大肠而小便不利之水泻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治疗脾虚湿盛所致食少泄泻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猪苓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治疗湿盛泄泻泽泻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治疗湿盛泄泻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一曰淡渗,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善引清阳之气上升,为升阳举陷之要药,治

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而举陷,治气虚下陷

久泻脱肛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

通经活络,解酒毒。既能清热透邪,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

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之功>一曰升提,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

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

谓下举之是也。治泻九法

李中梓《医宗必读》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人参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

养血,安神益智。入脾经,能补脾调中,鼓舞脾气,助生化之源,为

补脾益气要药。如四君子汤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既补脾气,又益脾阴,且性兼涩而止泻,故凡脾虚

食少,体倦便溏,消化不良的泄泻,皆可应用。如

参苓白术散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

止痛,调和诸药。治疗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如四君子

汤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经。补脾止泻,固涩止带,益肾涩精,养心

安神健脾益气,固涩止泻,治脾虚久泻,食欲不振,或

脾肾两虚之久泻不止。如参苓白术散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善健脾除湿,涩肠止泻,治脾虚久泻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能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湿盛、运化失常之食少便溏

或泄泻。如参苓白术散>一曰甘缓,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

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

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有较强的燥湿健脾之功,治寒湿阻滞中焦、脾失健运之皖腹痞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等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的食少便溏广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气味芳香,有良好的芳化湿浊之功效。如藿香正气散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与藿香相似,常配伍使用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开胃止呕,温脾止泻,治疗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和胃化湿。能除湿和中而止吐泻,舒筋活络而缓挛急,为治疗湿浊中阻、升降失常之呕吐泄泻、腹痛转筋之要药。>一曰燥脾,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治泻九法

李中梓《医宗必读》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能补肾阳以暖脾止泻肉豆蔻辛,温。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能涩肠止泻,又能温中暖脾,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吴茱萸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之攻,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能温肾补脾而止虚泻仙茅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温肾壮阳,强筋骨,祛寒湿,温脾止泻能补命门之火以温煦脾阳而止冷泻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一曰温肾,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入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曰:寒者温之是也。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炮姜辛,热。归脾、胃、肾经温经止血,温中止痛,温中止泻温中止痛、止泻,治疗中焦虚寒,脾胃不和,腹痛吐泻灶心土辛,温。归脾、胃、肝经温中止血,温胃止呕,温脾止泻温脾止泻,治疗脾胃虚寒脘腹疼痛,久泻不止益智辛,温。归脾、肾经暖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开胃摄唾治疗脾胃虚寒泄泻体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一曰疏利,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匆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枳实导滞丸

n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不止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五倍子酸、涩,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固精止遗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一曰酸收。泻下有日,则气散而不收,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经云散者收之是也。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特点罂粟壳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痛能固肠道,涩滑脱,治泄泻不止,或久痢无腹痛者诃子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石榴皮酸、涩,温。归大肠经。涩肠止泻,杀虫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赤石脂甘、酸、涩,温。归大肠、胃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生肌敛疮能温里涩肠固脱,治泻痢不止禹余粮甘、涩,微寒。归胃、大肠经。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金樱子酸、甘、涩,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涩肠止泻能涩肠止泻,治久泻久痢仙鹤草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收敛而止泻、止血>一曰固涩,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揆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治泻九法李中梓《医宗必读》>

淡渗:利小便而实大便---车前子、薏苡仁、茯苓升提: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升麻、柴胡、葛根>

清凉: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黄连、黄柏、白头翁疏利:实者泻之,通因通用---枳实导滞丸>甘

缓:急则缓急,以甘性药缓其挛急---山药、人参、莲子燥脾: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虚者补之---白术、苍术>

温肾:脾虚及肾,命门火衰,阴寒极盛,寒者温之---补骨脂、吴茱萸酸收:散者收之,以酸性药物得到收敛作用---五味子、乌梅固涩:用涩肠的药物治疗滑泄不止,滑者涩之---诃子、赤石脂翁和>

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行气,调中,止痛>用于大肠气滞,泻下后重。本品善通行大肠之气,使肠道气机通畅,而大便通调,后重自除。治大肠积滞、腹满胀痛或泻痢后重,可配伍槟榔、枳实等,如木香槟

榔丸;若湿热泻痢、里急后重者,可与黄连同用,如香连丸。像主要内容常用

中药西医

认识成药

选择注意

事项中医

概述主要

方剂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保和丸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寒湿证湿热证食滞证泄泻的证治分型暴

泻久

泻暴泻—寒湿(风寒)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

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病机:寒湿之邪,困脾伤肠。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和藿香苏叶、白芷、生姜陈皮、厚朴、半夏

桔梗、茯苓、腹皮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疏风散寒化湿理气疏风散寒一化湿理气宣肺畅脾益气健脾

→藿香正气散暴泻—湿热(暑湿)症状: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不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病机:感受湿热之邪,肠腑传化失常。治法:清热利湿。方剂:葛根芩连汤加减。本方有解表清里、升清止泻的作

用,常用于胃肠湿热、表邪未解、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口渴为主者。管葛根---解肌清热,且能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甘草---甘缓和中可加金银花助其清热,茯苓、木通、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像暴泻一食滞肠胃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病机:宿食阻滞肠胃,脾胃运化失司。治法:消食导滞。德属方剂:保和丸加减。本方有消积和胃,清热利湿的作用,

可治疗内伤饮食、泻下大便味臭如败卵,腹胀,嗳腐之证。症状: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宽中除满半夏、陈皮、茯苓---和胃祛湿连翘---消食滞之郁热可加谷芽、麦芽---增强消食功效若食积较重化热,脘腹胀满,可因势利导,根据“通因通用”的原则,用枳实导滞丸,用大黄、枳实,推

荡积滞,使邪去则正自安缩证型寒湿证湿热证食滞证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舌质淡,苔白腻,脉濡

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

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

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

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

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

滑。病机寒湿内盛,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湿热互结,损伤脾胃,传化失常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治法散寒化湿清热利湿消食导滞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葛根芩连汤加减保和丸加减暴泻证治简表像发久泻—脾胃虚弱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加,面色萎黄,

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病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治法: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本方有补气健脾、渗湿和胃的作用,对脾虚神疲、倦怠纳少、大便溏者适宜。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丸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

气汤以健脾止泻、升阳举陷久泻—肝气乘脾症状:肠鸣腹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遇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

矢气频作,舌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病机: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运无权治法:抑肝扶脾方剂:痛泻要方加减。本方有泻肝补脾的作用,用于

治疗肝木乘脾泄泻、因情绪变化而发、腹痛攻窜之证。缩高>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与术、芍配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若胸胁脘腹胀满疼痛,嗳气者,可加柴胡、木香、郁金、香附

疏肝理气止痛。>若兼神疲乏力,纳呆,脾虚甚者,加党参、茯苓、扁豆、鸡内

金等益气健脾开胃。久泻反复发作可加乌梅、焦山楂、甘草酸甘敛肝,收涩止泻。像

高久泻一肾阳虚衰症状:每于黎明之前,脐腑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

酸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病机: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剂:四神丸加减。本方有温肾暖脾、固涩止泻的

作用,宜治疗命门火衰、泻下完谷、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之证。像高补骨脂---温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缩证型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

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

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病机肝气乘脾,气机不利,脾失健运脾虚湿运,清浊不分命门火衰,脾失温煦治法抑肝扶脾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药痛泻要方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四神丸加减久泻证治简表翁主要内容常用

中药西医

认识注意

事项成药

选择主要

方剂中医

概述1.藿香正气软胶囊▶组成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

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阻气机所致的泄泻暴作,便下清稀,肠鸣,腹痛,脘闷,

纳呆,伴见恶寒发热,周身酸楚;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2-4粒,

一日2次遠仁堂藿香正气软胶囊Huoxiang

Zhengqi

Ruanjiaonang

10粒×2板天津中封苑血苏田股俭有限公司造仁堂数弱吸使用注意治疗外寒里湿引起感冒、呕吐、泄泻、中暑等;市面多种剂型,组成可有小差异;藿香正气水含有乙醇2.葛根芩连微丸▶组

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功效

解肌透表,清热解毒,利湿止泻主治

胃肠湿热所致下痢臭秽,次数明显增加,气味酸腐臭,肛门灼热,伴腹痛,身热烦渴,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干渴;慢性肠炎、急性感染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3g,一日3次论红

OTC葛

丸(葛根举连微九)GEGE表,i

解,利企A.广西壮族国治区花红施业股份有限公司3.枫蓼肠胃康颗粒组

牛耳枫、辣蓼▶功效

清热除湿化滞▶主治

急性胃肠炎,属伤食泄泻型及湿热泄泻型者,证见腹

痛腹满、泄泻臭秽、恶心呕腐或有发热恶寒苔黄脉数等。亦

可用于食滞胃痛而证见胃脘痛、拒按、恶食欲吐、嗳腐吞酸、

舌苔厚腻或黄腻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

一次1袋,

一日3次常为康枫蓼肠胃康颗粒FENGLIAOCHANGWEIKANGKELI【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10055生产企业:海口市制药厂有限公司用

碧以P4北P□丰其些他

地总

书1127城8091w袋4.肠康片组成

木香、吴茱萸(制)、盐酸小檗碱功效

清热燥湿,理气止痛▶主治大肠湿热所致泄泻,症见大便稀软,甚则如稀水样,次数明显增加,气味酸腐臭,或完谷不化,伴腹痛,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干渴;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2-4片,一日2次千金肠康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理气止痛用于湿热泻泄。痢疾腹痛,里急后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30200735.痢特敏颗粒▶组成仙鹤草浸膏粉、翻白草浸膏粉、甲氧苄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胃肠湿热所致泄泻,症见大便稀软,甚则如

样,次数增加,气味酸腐臭,伴腹痛,恶心呕

吐,不思饮食,口干渴;肠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5g,

一日3次5g×6

袋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800-8038378石四药痴特敏颗粒Litemin

Keli准字z2002596.香连丸▶组成

萸黄连,木香▶功效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主治

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用法用量

一次3-6克,一日2-3次香连丸清

湿

'

。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

。1

5

>

瓶蒙

。湖北多连弟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N上NO00连乡7.保和丸▶组成

焦山楂、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功效

消食,导滞,和胃▶

主治

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一次1袋(6克)-1袋半(9克),一日2次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每袋装6克每盒装10袋保和丸(

)【功能主治】消食。5

用予

腹一

。不

。OTC1组成功效主治保和丸焦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半夏(制)、陈皮、茯苓连

、炒莱菔子消食导滞和胃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加味保和丸枳实、枳壳、白术、厚朴理气和中开胃消食痰食内阻、脾虚气滞所致的痞满、食积,症见胸膈痞闷、饮食不下、

嗳气呕恶8.枳实导滞丸▶组成枳实、大黄、黄连、黄芩、白术、茯

苓、泽泻、六神曲▶功效消积导滞,清利湿热▶主治

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脘腹胀痛,

不思饮食,大便秘结,痢疾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一次6-9g,

一日2次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2020@869枳实导滞丸品出号1严口1见小3个湖北香连器业有限责任公司消积导滞。清利湿格用于饮食积滞、湿热内阻所致的玩腹族漪、不思欲食大便秘结疾里急后重枳实导滞丸湖北看连磊业有限责任公司3

6

/

瓶9.痛泻宁颗粒▶组成

白芍、青皮、薤白、白术六神曲▶功效

柔肝缓急、疏肝行气、理脾运湿▶主治

肝气犯脾,脾失运化所致泄泻,症见腹

痛,腹泻,肠鸣攻痛,泻后痛缓,腹胀,嗳气食少;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1-2袋,一日3次华森痛泻宁颗粒TONGXIENINGKELI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g×10

袋/盒6克×12袋饮食不消,或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稀薄,脘腹胀闷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不舒,纳食减少,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濡

而弱;肠易激综合征、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6g,

日3次▶组成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桔梗、甘草▶功效健脾、益气▶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症见大便溏泻,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共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参苓白术丸Shenling

Baizhu

Wan10.参苓白术丸OTC11.补中益气丸▶组成黄芪(蜜炙)、党参、白术(炒)、甘草(蜜炙)、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泄泻。症见大便溏泻,久泻不止,水谷不化,稍进油腻等不易消化之物,则大便次数增

多,气短,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面色萎黄,肢

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用法用量

一次8-10丸,一日3次OTO九

堂补

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浓缩丸360丸装中成药组成功效四君子丸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六君子丸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益气健脾,燥湿化痰香砂六君丸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益气健脾,和胃参苓健脾胃颗粒北沙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炒)、莲子、白扁豆(炒)、砂仁、陈皮、甘草补脾益胃,和中止泻人参健脾丸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开胃健脾丸党参、白术、茯苓、木香、黄连、六神曲(炒)、陈皮、砂仁、麦芽(炒)、山楂、山药、肉豆蔻(煨)、甘草(蜜炙)健脾和胃启脾丸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泽泻健脾和胃缩高◆组成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效

温中健脾◆主治脾胃虚弱,寒邪困脾所致泄泻。症见脘腹

冷痛,呕吐清水,或大便稀溏,手足不温;急、

慢性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大蜜丸一次1丸,

一日2-3次也配园

色临苦矩每袋装6克

每盒装10袋国12.附子理中丸OTC附子理中丸Fuzi

Wan中

同绝热鸿电箱1物能丰部但中空期用于特罚雄寒能粮徐痛班理

f

不北

堂禁8子理中中成药组成功效理中丸党参、炮姜、白术、炙甘草温中散寒,健胃附子理中丸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温中散寒桂附理中丸肉桂、附片、党参、白术(炒)、炮姜、甘草补肾助阳,温中健脾丁蔻理中丸丁香、豆蔻、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温中散寒,补脾健胃香砂理中丸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健脾和胃,温中理气暖脐膏当归,白芷,乌药,小茴香,八角茴香,木香,香附,乳

香,母丁香,没药,肉桂,沉香,麝香温里散寒,行气止痛像13.胃肠灵胶囊◆

组成

钻地风、白及、海螵蛸、白芍、党

参、干姜、胡椒、砂仁、山楂、甘草▶功效

温中祛寒,健脾止泻主治

中焦虚寒,寒温内盛,脘腹冷痛,大稀溏或泄泻;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一次5粒,一日3次国药道字253021545永孜堂

胃肠灵胶囊见上述证候者。24粒/盒

云南永孜堂制药有限公司14.四神丸▶

组成

肉豆蔻(煨)、补骨脂(盐炒)、五味子

(醋制)、吴茱萸(制)、大枣(去核)◆功效

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主治

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

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用法用量

一次9克,一日1-2次四

SishenWan温肾散寒

涩肠止泻孔孟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562孔圣堂(唐山)制药有限公司▶组成

补骨脂(盐水制),木香,肉豆蔻(面粉煨),罂

粟壳,诃子肉,白芍,干姜,白术(麸炒),吴茱萸

(甘草水制)炙甘草▶功效

温中散寒,补脾止泻主治

脾肾阳虚,水谷不化,大肠失固所致泄泻,症见黎明泄泻,肠鸣腹痛,泻后痛减,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胖、边有齿印,脉沉细无力。用法用量

一次6g,

日2次15.肉蔻四神丸16.固本益肠片▶组成

党参、白术、炮姜、黄芪、山药、补骨脂、

当归、白芍、醋延胡索、煨木香、地榆炭、煅赤

石脂、儿茶、炙甘草▶功效

健脾温肾,涩肠止泻主治

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症见腹痛绵绵、大便清稀或有黏液、食少腹胀、腰酸乏力、形寒肢

冷、舌淡苔白、脉虚;慢性肠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

一次8片,一日3次固本益肠片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运流阳绿洲制药有眼费任公司师指导

使

用OTC藿香正气软胶囊葛根芩连丸/枫蓼肠胃康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痛泻宁颗粒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固本益肠片寒湿证湿热证食滞证肝气乘脾证脾胃虚弱证肾阳虚衰证暴

久泻泻泄泻的证治分型篮主要内容常用

中药注意

事项西医

认识成药

选择主要

方剂中医

概述▶

辨证论治是核心▶区分暴泻(急性)、久泻(慢性)▶辨泄泻的寒、热、虚、实▶辨泄泻的病情轻重泄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运脾化湿

注意化湿止泻与补涩止泻辨证论治中医调护起居有常,注意调畅情志,保持乐观心志。慎防风寒湿邪侵袭。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可食用一些对消化吸收有帮助的食物,如山楂、山药、莲子、扁豆、芡实等。避

免进食生冷不洁及忌食难消化或清肠润滑食物。急性泄泻病人要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热刺激、肥甘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